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乐夜未央-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来的,他没有敢多说,这会儿,见刘病已与一个少年轻身而来,便起了心思,不过,却也是客客气气地将两人请了进去,在北堂设席,好言相待。
    不过,刘病已也罢,张彭祖也罢,都是极会察颜观色的人,一见商人这般举动,两人心里便犯了嘀咕,又交换了一下眼色。于是,等坐下之后,两人便顺着那人的话头,不经意地点明了自己的身份。
    “公子乃右将军之子”相较刘病已的宗室身份,最让这个商人惊讶的还是张彭祖的身份。
    ——大汉宗室说着好听,若不是诸侯,权势上也不比寻常人家高多少。
    ——不见多少宗室虽然有免事算的权力,却仍然被摊派上吗?
    ——右将军就完全不同了。
    ——能在长安城中久居的商人怎么可能一点都不清楚朝廷的事呢?
    ——如今,大汉的公卿百官中,霍光是第一人,张安世就是第二人。
    商人不敢再耍什么心思了,客客气气地介绍了宅子的情况,格外强调了哪里他自己后置的。
    张彭祖是公子心性,耐着性子听商人说完了,便一挥手,极大方地道:“君之物多,吾等亦不急,君且说需几日。”
    商人的神色一僵,随即便瞥见刘病已一脸哭笑不得的神色,心中顿时一松——看来,还是有一位是懂事的。
    于是,这位商人又按捺下性子,却是不再看张彭祖,而是对刘病已客气地言道:“我见公子尚少,却亲自处置宅事,私以为尊家并无大人在堂主事,不知然否?”
    刘病已笑了笑,未置可否。
    那位商人见刘病已不吭,便又言道:“仆虽为市籍,少时亦学《诗》、《礼》,宅中陈设不敢称精,却皆是仆尽心所置。”
    刘病已环顾了一下北堂中的陈设,随即点了点头。
    毕竟是商人,虽然心中欣喜,但是,面上并没有表露出来,只是笑了笑,道:“公子若是满意,仆可将宅中各处陈设摆具皆留下……”
    刘病已颇为心动,张彭祖却是很不赞同:“新家岂可用旧物?”
    ——在他看来,这是刘病已准备入住的新家,当然是里外全新最好。
    ——若是动土木太麻烦,他都想建议刘病已重建新宅了
    对张彭祖的话,刘病已也深以为然,对好友点了点头,便挑眉看向那位商人。
    这个说辞十分有理,那位商人也无可奈何,总不能说,公子你家中人口不多,能将就就将就吧……
    ——只看刘病已身上的衣裳,就知道,这个宗室少年也许身无爵位,但是,绝对不是不讲究的人。
    ——与张彭祖一样,刘病已也是一身布衣,脚上也是寻常的麻屦,但是,袜却分明是绢所制的,看着很不起眼,可是,这位商人做的就是丝织品的生意,怎么会认不出来呢?
    ——再想想,这位看着不起眼的少年能跟将军之子走到一块儿,又怎么可能真的什么都不是呢?
    想到这儿,这位商人终于明智地收起了所有小心思,更加客气地向刘病已致歉:“仆所思差矣。多扰公子也。”
    ——很明显,他得罪不起这两个少年,那就不如更爽快一些,直接认栽算了。
    ——也不算太差,他本来也不过是图方便,想让刘病已把他置的这些陈设家俱给买下而已。
    ——现在,看着是不成,但是,他也不亏,就是麻烦一些而已。
    刘病已本来是无所谓用旧物还是新物的,但是,想着这是自己的第一份家赀,倒也乐意多花一些心思,好好整理一番,如果全是旧物,也太不像了一点,因此,张彭祖一说,他也就改了主意。
    这样一来,那位商人就更加好声好气与刘病已商量,多容他一些时日迁居。就如张彭祖所说,他是一点都不急,因此,也就应了下来。那个商人也没有得寸进尺,只要十日,倒是让刘病已格外满意。
    不过,刘病已并没有想到,自己入住新居的日子竟与这一日隔了许久。
    ——不是任何人的问题,是朝廷出一件大事。
    ——元凤四年二月甲戌,丞相富民侯田千秋薨。
    侯史吴案了结之后,尽管霍光不曾真的牵连田千秋,也没有明显的迁怒行径,但是,田千秋告病后,霍光一言不发的态度已经表示,他对田千秋是余怒未平。
    这一次,杜延年也不好再劝了。
    ——能让霍光不追究田千秋已经是大幸了,如何还能期望霍光真的心无芥蒂?
    ——毕竟,田千秋的错误不是小事,他碰的是霍光的底线了。
    面对霍光的愤怒,田千秋再圆滑也不可能完全无视,再加上,他确实年纪不小了,惊吓之下,自然就病了。
    但是,无论如何,田千秋仍然是丞相。
    ——汉制,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病。(注)
    霍光自诩汉之忠臣,自然不会违背,在二月初,皇帝法驾浩浩荡荡地从未央宫东阙出发,进了丞相府的西门。
    ——汉承秦制,乘舆法驾奉车都尉御,侍中参乘,属车三十六乘,皆皂盖赤里,朱轓,戈矛弩{服},尚书、御史所载,前有九旒云罕,凤皇闟戟,皮轩鸾旗车,大夫所载,最后一车悬豹尾,豹尾以前比省中。
    ——的确称得上浩浩荡荡
    ——至于皇帝究竟在不在法驾中……
    ——谁知道呢?
    归根结底,除去了上官桀与桑弘羊,霍光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处置田千秋的——排除异己不是什么好名声
    因此,丞相应有的仪制,霍光是不会让田千秋少受半分的。
    ——汉制,丞相薨,移居第中,车驾往吊,赐棺、敛具,赠钱、葬地。葬日,公卿以下会送。(注)
    因此,二月的整个下旬,公卿都在为丞相的丧事奔波。
    先是大鸿胪奏谥、诔、策,田千秋被谥为定侯。
    ——定,安也。
    ——霍光对已死之人也算格外宽容了,不过,以田千秋当日一言之功来说,这个“定”字,他是受之无愧的
    之后,太中大夫吊祠,视丧事,因立嗣。最后,田千秋之子田顺嗣侯。
    等田千秋终于葬下,丧事结束,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
    丧事最是繁琐,又容易出错,公卿百官哪里顾得上小事?像刘病已出宫这种事自然是再小不过的事情,又没有时限,自然就拖了下来。
    刘病已倒是并不急,但是,眼看着日子一日拖过一日,他也不免有些担心,会不会有什么变华。
    ——夜长梦多啊
    等到田千秋下葬了,刘病已以为事情能办了,没有想到,长安城又迎来了一场盛事。
    ——楼兰王的首级至京了
    只是首级,傅介子本人却没还没有本来还京的,为了安稳楼兰——现在是鄯善了——的局势,他必须等到新王赶到扞泥城,再安顿所有事情,才能脱身还京。
    长安人都还记得鄯善王离开长安时的情形,当时,汉为那位王备车骑辎重,丞相将军率百官送至横门外,祖而遣之。声势之大,比诸侯王朝见有过之而无不及。
    寻常士庶不知道的是,那位鄯善王自请于汉:“身在汉久,今归,单弱,而前王有子在,恐为所杀。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
    汉自然乐意,于是,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填抚之。
    ——若非如此,汉怎么会为区区一个西域国王弄出如此大的声势?
    ——这件事意味着,鄯善彻底投向了汉,意味着大汉西域的屏障又多一层
    ——再大的礼也是值得的
    尽管傅介子还没有还京,不过,让长安举城震动的不是他刺杀西域国王的举动——楼兰王早被俘虏过,被刺杀也不算稀奇——而是此番还京的那个东西。
    ——楼兰王的首级
    ——长安有多久未见蛮夷王者的首级了?
    ——上一次,还是元鼎六年汉灭南越之后,南越王的首级被悬于北阙。
    因此,当傅介子的使者一行回京之后,未央北阙下就开始不停地有人赶来,等侯了。
    似乎是为了满足众人的翘首期盼,不到半个时辰,就有郎官匆匆而来,随即,一个首级从阙顶垂下,悬在阙外,让立于阙下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汉——威——万岁”
    “万岁”
    排山倒海的欢呼声在北阙下不停地响起,一直传入未央宫,一直传出长安城……
    未央前殿中,宫外的欢呼声依稀可闻,尽管已不再响亮,但是,仍然可以感觉出其中有如熔岩一般的炙热漏*点。
    原本正在辩论的官吏都停止了发言。
    ——还用再辩吗?
    ——对傅介子的所为,谁还能有意见?
    当张安世出席,对傅介子之举表示嘉赏之后,殿上的议论立刻统一了。
    ——封侯
    ——非此无以酬其功
    自始至终,霍光始终未置一辞,直到御史大夫拟诏时,霍光才提了一句:“度辽将军之功亦当同赏。”
    殿上无人提议出异议。
    于是,元凤元年的四月,天子诏曰:“度辽将军明友前以羌骑校尉将羌王、侯、君、长以下击益州反虏,后复率击武都反氐,今破乌桓,斩虏获生,有功。其封明友为平陵侯。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北阙,封义阳侯。”
    注:出自《汉官六种》
    PS:这几章我都有发章节感言,大家都没有看到吗?
138、四月五月六七八月
    138、四月五月六七八月
    虽然四月就下了诏,但是,直到傅介子归京,范明友与傅介子才于七月正式受封列侯。
    与策封诸侯王不同,列侯受封时并不需要受茅土,因此,并没有太繁琐的礼仪,不过是大鸿胪奏策,再受封而已。
    都是例行文章。
    对于大鸿胪等人来说,既然范明友与傅介子同诏封侯,那么,傅介子一日未还京,范明友与傅介子的受封就不会进行。
    大鸿胪忙着的是新任丞相的封侯事。
    ——汉制,以列侯为丞相、相国,故又称君侯。
    ——高皇帝拨乱诛暴,庶事草创,及其行赏而授位也,爵以功为先后,宫用能为次序。后嗣共己遵业,旧臣继踵居位。
    ——直至孝武皇帝,元功宿将略尽。会上亦兴文学,进拔幽隐,公孙弘自海濒而登宰相,于是宠以列侯之爵。自是之后,宰相毕侯矣。
    田千秋薨后,御史大夫王为丞相,自然也是要封侯的。
    元凤四年,四月乙丑(注1),王以丞相封宜春侯。同日,大司农杨敞为御史大夫。
    之后,又是一系列的官员变动。
    先是河内太守,平原人赵彭祖迁为大司农。
    到了五月,丁丑,孝文庙正殿火。天子及群臣皆素服,又发中二千石将五校作治,六日而成。随后,查明此事乃因庙郎夜饮而致,太常及庙令丞、郎、吏,皆被劾大不敬。不过,也是因为此次的灾异,六月,赦天下,太常诸人得以免死。最后,太常轑阳侯德免为庶人。代其为太常的是蒲侯苏昌。
    ——苏昌与江德一样,都是,征和二年冬,因捕反者故城父令公孙勇之功而封侯的。此番又先后为太常,倒也真的是极有缘份了。
    随后,还有京兆尹的变动等等……
    可以说,元凤四年的夏天,长安很热闹,也很平淡无奇,直到傅介子还京,长安才再次热闹起来。
    傅介子还京当日所受的诏书也很有意思。
    天子诏曰:“楼兰王安归尝为匈奴间,候遮汉使者,发兵杀略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辈,及安息、大宛使,****节印、献物,甚逆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从。其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这份诏书罗列楼兰的罪行,与之前的那份诏书相比,显然意义更深刻一些。
    ——师出有名
    大汉天下,还是有不少人讲究这个的。
    ——不义之战是有害国运的
    元凤四年,七月乙巳,范明友以击乌桓,获王,虏首六千二百之功封平陵侯,傅介子以平乐监使诛楼兰王,斩首之功封义阳侯。
    至此,所有事情都告一段落了。
    范明友专心地做自己的度辽将军、卫尉。倒是傅介子,待了没几日,便上书,请往西域。
    霍光没有同意。
    ——以傅介子如今的身份地位,一般的官职是安置不了他的,但是,像大鸿胪、典属国之类的官职,又都是有人的,眼看着一时半会也空不下来,因此,傅介子不乐意留在长安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
    ——西域不行
    ——如今,傅介子之名在西域真的是有小儿止啼的功效
    ——而且,一直以来,汉对西域都没有正式地进行管理,现在,借着傅介子的声势,固然是可以多做许多事,但是,那样……西域还是汉的西域吗?
    ——对傅介子本人来说,西域……恐怕也更自在一些……
    ——太自在了……人就会失去敬畏之心……
    因此,霍光没有同意,甚至因为傅介子的请求,而怀疑其心存妄念……霍光自然是不喜的,也就更不可能孝虑用他了。
    不过,傅介子也是大气豁达心性,见为官无望,便干脆去了义阳。那是南阳郡平氏县下的一个乡上,却是他的封邑。在那里,他度过人生最长的一段时间,直到暮年,因为唯一的儿子身犯重罪,肯定无法嗣侯,他才带家人回到了北地的故里。(注2)
    ——元康元年,傅介子薨,子敞有罪,不得代,国除……
    ……
    对刘病已来说,孝文庙正殿如此,傅介子的遭遇如何,他都不关心,也没有办法关心,他能关心的只是自己究竟将如何。
    幸好,这一次,哪怕有流言议论孝文庙的火灾乃天降戒,影影绰绰地提及“夏成周宣榭火”,也没有再出变故。
    ——榭者,所以臧乐器,宣其名也。
    ——此事发生在宣公十六年,但是,董仲舒以为,此事乃是因为十五年王札子杀召伯、毛伯,天子不能诛而起。天戒若曰,不能行政令,何以礼乐为而臧之?
    ——《左氏经》曰:“成周宣榭火,人火也。人火曰火,天火曰灾。”榭者,讲武之坐星。
    不过,这种议论太过高深,明白的人不敢说,糊涂的人不会说,到底没有流传开来。
    到七月末,刘病已终于被张贺唤到掖庭正堂,一份封以“宗正之章”的文书被正式交予了他。
    刘病已欣喜万分,因为堂上只有他与张贺两人,他便当堂拆了封检,一看之下,却是又惊又喜……
    ——当真是喜出望外
    张贺之前已经知道此事,倒是没有什么,只是笑吟吟地看着刘病已,只觉得他的神色十分有意思。
    “……大人……”半晌,刘病已回过神,竟是立刻稽首相谢,却是把张贺吓了一跳。
    “曾孙礼重矣”张贺离席扶起刘病已,却发现少年泪流满面。
    “曾孙……”张贺一怔。
    注1:王的封侯时间《汉书。外戚恩泽侯表》的记为二月乙丑,可是二月的乙丑日是二月十一,而田千秋是甲戌日,也就是二月二十薨的,田千秋并未上辞相位的记录,因此,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因此,易楚在此将王封侯的时间放在四月乙丑日。另外,《汉书。百官公卿表》将田千秋的薨日记为“正月甲戌”,可是,元凤四年的正月初一是丙戌日,正月之中根本没有甲戌日。易楚猜测,作表之人可能是因此搞错了月份……
    注2:傅介子封侯的经历毫无记录,也无其益封的记录,易楚猜测,他应该是没有继续为官。,否则,作为列侯,他不应该没有参与昭帝死后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