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淘宝人生-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始皇三十七年。始皇帝驾崩,丞相李斯与宦官赵高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政变迭起。至汉高祖元年,也就是公元前二百零六年。刘邦率军入关,秦子婴奉秦传国玺降于刘邦。
  到了西汉末年,王莽改制称新朝皇帝,派遣安阳侯王舜向太后索要传国玉玺。太后愤怒,将玉玺砸在地上,只是玉玺有了损伤,王舜把玉玺献于王莽。
  在这之后,传国玉玺的频繁易手就开始了。
  公园二十三年,义军进长安,杀王莽,传国玺归义军所立的汉更始帝刘玄。公元二十五年,传国玺归赤眉军复立汉宗室后裔刘盆子。东汉建武三年,刘盆子降于刘秀,献上传国玺。
  东汉末,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携献帝西迁,传国玺被掌玺官投于宫中水井,来年被孙坚所得。淮南豪强袁术拘孙坚之妻要挟,得到传国玺。袁术yín侈无度不能自立,传国玺被广陵太守徐璆得到,献于曹cāo。
  汉献帝延康元年,曹cāo死于洛阳,其子曹丕逼献帝禅位于己,张音奉传国玺于曹丕。魏元帝咸熙二年,晋王司马炎又逼魏帝禅位于己,传国玺归西晋。西晋怀帝永嘉五年“八王之乱”,刘聪俘虏怀帝,传国玺归刘聪。
  前赵主刘聪麟嘉三年,刘聪死,刘粲被靳准所弑,刘曜与石勒举兵征讨,杀靳准,传国玺贵了刘曜。前赵光初十一年,石勒的侄子石虎俘虏刘耀,刘曜之子刘熙把传国玺送到了石勒手里。
  后赵建平四年,石勒死,丞相石虎废杀石弘,玺归石虎。后赵大宁元年,石虎死。石虎养孙石闵大杀石虎子孙,自立为帝,玺归冉闵。冉魏永兴三年,冉闵被前燕主慕容儁(jun)擒杀,蒋干奉传国玺乞援于东晋。
  东晋元兴元年,桓玄率兵攻入建康,独掌朝政,司徒王谧“手解帝玺绶”付与桓玄。半年后,大将刘裕讨伐桓玄,桓玄被冯迁杀死。桓玄余党桓谦、桓振等人奉玺绶归安帝,愿复听命于晋。
  刘裕灭桓氏一族,平南燕、灭后秦,东晋元熙二年,晋恭帝禅位于刘裕,玺归刘宋。刘宋昇明三年,萧道成逼宋顺帝禅位,萧道成得玺称帝,史称南齐。南齐中兴二年,齐和帝迫于梁王萧衍之威,奉玺禅位于萧衍,建国号梁。
  梁太清三年,侯景反叛,攻入梁宫,太清五年,侯景篡梁自立为帝,玺归侯景。梁承圣元年,萧绎收复建康。侯景败死,郭元建将传国玺送给辛术,辛术送玺到北齐。
  北齐承光元年,北周武帝率军攻入齐都邺城。齐幼帝遣斛律孝卿送传国玺与任城王湝,并yù禅位,但途中被北周军所俘,玺归北周。
  北周武帝死后,外戚杨坚以相国掌政,大杀北周宗室。大定元年,周静帝被逼奉传国玺让位于杨坚,杨坚称帝建立隋朝。隋文帝开皇二年,改称传国玺为“受命玺”。
  隋大业十四年,隋炀帝游江都,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宇文化及先立秦王杨浩,后杀杨浩自立为帝,国号楚,传国玺归宇文化及。次年,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擒杀,玺归建德,建德称帝,国号夏。
  唐高祖武德四年五月,窦建德被唐将所俘,余众奉其妻曹氏及传国玺降于唐。唐哀帝天祐四年,大臣共奏应禅位于元帅朱温。哀帝只得以摄侍中杨涉为“押传国宝使”,禅位朱温。朱温称帝,国号为梁,史称后梁。
  唐亡后,晋王李从勗起兵抗梁。后梁末帝龙德三年,唐军直取梁都大梁。梁末帝置传国宝于卧室,被左右盗取去迎唐军。李从勗称帝,复国号为唐,史称后唐。
  后唐长兴三年,明帝死,闵帝即位,潞王李从珂举兵抗命,闵帝出逃被杀。潞王即位,是为唐末帝。后唐潞王清泰三年,契丹军大败后唐,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同年润十一月,晋军入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与曹太后等,携传国玺登玄武楼焚火自杀。自此传国玺下落不明。
  如果真象的确如史料所记载,传国玉玺在后唐潞王清泰三年,也就是公元九百三十六年,就已经被焚毁了,后世再五得见传国玺的可能。但是在也是和民间传说中,传国玉玺在宋、元、明三代都出现过,而且还有传说正是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把传国玉玺殉葬了。
  但是在张辰眼前,已经有四枚“传国玉玺”了,而且这四枚都是在正史所记载的年代之内所制。雕工jīng美,几乎可以乱真,民间匠人不可能做出如此jīng美的玉玺,也不可能知道传国玉玺到底是什么样子,可见这些仿制的“传国玉玺”极有可能就是历代皇家所仿制的。
  而所谓的民间传说,既然被称之为“传说”,其可信度并定不高,也可以说九成以上都是假的。所谓的野史,也不过是根据一些传说和市井流言、个人笔记等等的总结起来的,可信度虽然比民间传说要高,但也不能完全等于真想,能有五成以上的真实xìng就很不错了。
  而正史,是最为官方的记载,也是最为可信的,却又是最为信不过的。信与不信要看关于什么方面的记载,例如朝代更替的时间、帝王将相姓甚名谁、什么年代发生过大灾和疫情,这些应该都是完全准确的。但是一些事物上的记载,就很是不可信了。历史都是后来人写的,之前的事写史的人基本都是没见过的,有的只能根据之前的官方记录来些,有的却要按照执政者当时的意愿去写,这样的东西还能有什么可信度呢。未完待续。。


 第四四五章 至尊皇权的象征和万人追捧的臭脚(三)

  感谢CAKVINLIU同学的月票支持!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不论正史还是野史或者传说,都是不足为信的,有些更是可以说歪曲的厉害,或者意yín的厉害,只不过是为了某些目的罢了。
  史书上《项羽本纪》中有记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有史学者为了掩盖这段话的荒谬解释说,这段话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说明项羽太自大,二是从侧面反映了秦始皇大搞排场的奢侈行为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先不说项羽当时并不是什么皇室子弟或者公卿王侯,身边哪来的器具管或者史官负责记录他的言行。二来说着部分历史是后世人写的,这些写史的人谁在当时见到过秦始皇出行的排场,根本就是妄而言之罢了。而且,这些人谁又知道项羽这个人到底是不是自大呢?
  刘邦最是无赖,耍了项羽,把大好的江山骗到手。天下都是他的了,项羽和秦始皇也都死了,想说什么写什么还不都是他说了算吗。他大可以说秦始皇的奢靡,说项羽的自大,而说到他自己见到秦始皇的时候,他却记录为“大丈夫理当如此”。
  而历史上的很多记录,更是我们现代的人没有见过的,也只有书上写什么就是什么了。杨广弑父杀兄,武则天弄死自己的女儿,岳飞被杀的罪魁祸首是秦桧,朱元璋的苛刻和朱棣的反叛,雍正到底是不是他老子认定的继承者,乾隆是不是私生子,和芑畹郊吻斓降资乔≌展怂故乔「恿粝乱恢环识臁
  这些都不是我们亲眼见到过的,和大部分人的rì常生活也没什么关系,不管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娱乐休息。所以也就姑且听之了。
  但是对于真正搞历史研究的人,和那些搞收藏的人来说,历史的真相是很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生活,严重的还会直接影响经济收入。所以这些人也很愿意通过历史文物去还原真相,在通过自己所知道的真相帮助自己在专业和工作上有更高的成就和更好的发展。
  张辰是古玩行和收藏界的风云人物。对于历史真相的研究自然会很在乎,陈氏一门的弟子必须对历史真相的研究有自己的心得和功夫,张辰能在收藏圈里混得风生水起,其中也有这一方面的功劳。
  对于“传国玉玺”这个收藏界和考古界的超级难题,张辰做过很多的研究。把能够涉及到这玩意儿的古籍和史册全部找到,凡是有涉及到“传国玉玺”这四个字的就摘出来细细分析,再汇集到一起综合研究。
  对于传国玉玺这个难题,陈氏一门众多人都有自己的研究,张辰从十三岁开始就跟着张百川一起研究,这个课题他到现在已经研究了十年都多了。而且他的研究还是建立在董老、张百川和李天平等他的父辈的研究成果上的,更不说还有他的父辈们承袭了长辈们的研究成果,到了张辰这一代。在这件玩意儿身上。已经很有见地了。
  陈氏一门能够在古玩行和收藏界屹立不倒,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研究的形式,所有的门人都参与进来,但凡有研究出了成果的,都会传给下一辈,以至于陈氏一门代代出英才。到了张辰这一代更是培养出了未来的第一人。
  以张辰对传国玉玺的研究,即使没有意念力的帮助。在当今的古玩行中也照样是拔尖的。虽不能很快就看出一方传国玉玺的具体年代和来历,但是判断鉴定真伪却是绝对没有问题。
  宁琳琅对于张辰的崇拜并不是没有来由的。在宁琳琅的认识中,还没有什么人能够像她的师兄这样,拿起一枚玉玺看看之后,很快就能够说出很多的信息。偏偏这些信息在他说出来之后,你再对照着实物去观察,还真就是和他说的一模一样,这样的人足以让任何一个人崇拜了。
  张辰每看过一枚“传国玉玺”,就会点评一番:“这枚的印文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侧面刻着‘魏所受汉传国玺’七字隶属,有一角是被黄金镶嵌包裹的。而这上面的刻痕所表现出来的雕工和印文的雕工,还有上面的螭龙纹的雕工,应该出自同一人之手,预料的老化程度也远没有达到两千两百多年,当然这个具体的年份需要碳十四鉴定来说话才科学。
  但是从雕工和雕刻的风格,还有这枚玉玺的外形,以及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看。这应该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太平真君七年的时候,在邺城毁掉五级浮屠时,在泥像中发现那两枚之一。另外的一枚还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这枚肯定是假的了,这雕工的手法很明显带有三国后期的风格,秦朝的时候还没有这种风格呢。
  而这枚玉玺会出现在那座浮屠里,应该就是曹髦做的。这曹髦也是一个硬气的人,他是在和司马氏死战拼死的,肯定不愿意把传国玉玺交出来。既然有了这边两枚藏起来的,那后来所谓的魏元帝曹奂交出来的那枚,就已经可以认定是假的了,所以说,史册上记载的司马氏那一系传下来的传国玉玺就已经可以认定是假的了。”
  “这枚的印文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而雕刻纹路上有三国早起的痕迹,上边的螭龙有缺角,这应该就是从东吴传出来的那枚,后来到了南北朝的齐国……,这个差不多是这里边最假的了。”
  “……,这枚应该是西晋开国时候自己弄出来的那个……”
  “嗯,典型的南北朝后期手法,秦朝时候绝对不可能留下这种边的形状,打磨的手法也是那个时候长江流域下游地区流行的,这应该是隋文帝平南陈的时候得到的那枚。……”
  打开八只盒子,张辰都是在简单看看之后,就把这八枚玉玺的特点、来历等等的都随口说了出来,就连一些关于玉玺的典故都说的很清楚。
  不过在打开第九只金丝楠木盒子之后,也就是这地下建筑里的最后一件玩意儿的时候。张辰却看着里边的传国玉玺愣住了,完全没有了刚才那种滔滔不绝的风采,反而是一副略微有些失神。还带着一丝惊讶的表情。
  张辰本以为最后这枚也就是一件仿制的而已,哪想到打开之后居然发现,在意念力下这枚玉玺表层流动着七层银sè的光芒,这是两千两百二十年前到两千两百六十年前之间的东西啊。
  在那个时候制作出来的。完全符合传国玉玺特征的,也只有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了。而传国玉玺的制作时间正好是在两千两百二十年之前的几年之内,后边几年可都是秦始皇当政的时间,想要仿制都没有机会。
  宁琳琅一多半的注意力都被张辰吸引着,突然发现师兄的声音没有发出来。还以为张辰怎么了呢。不过在研究瞟到最后那枚玉玺后,眼前也是觉得一亮,仔细顶着那玉玺看了看,在结合师兄这时候的表情,宁琳琅也有些呆住了。
  缓了缓,才抬头用不是很确定的语气问张辰:“师兄,这个……,这个不会就是……”
  张辰的思绪被宁琳琅拽了回来。把目光继续在玉玺上做短暂停留之后。脸上已经全是笑意,极是兴奋地道:“对,琳琅,这枚就是真正的传国玉玺,天下至宝啊。”
  等宁琳琅消化一下听到的话,张辰才接着道:“你看这枚玉玺。边长只有差不多九厘米,上边的螭龙纹。这些变焦的雕刻,还有这印面上的字体。以及玉石的老化程度,每一点都能和传国玉玺应有的特点相吻合,我想这应该就是真正地传国玉玺了。
  不过具体还得回去跟太师叔和师伯他们商量一下,看看是不是再做一个碳十四的鉴定,这样就能有说服力了,毕竟是这么年代久远的东西,想让人信服还是得有科学依据啊,单靠个人眼力不一定能完全服众。”
  张辰说完,双手把玉玺拿起来,在眼前又看了看,根本不像史料和传说中的那样有什么伤痕,连一点磕碰的痕迹都没有,这材质也真是没的说了,万里挑一也都说得少了。通体碧绿而丝毫没有杂sè的和田玉本就极为少见,从雕刻的痕迹来看,这块玉石应该没有怎么进行切割,就连着螭龙背上的纹饰都是直接在与时尚雕刻的,这石头好像就是专门为传国玉玺准备的一样。
  把玉玺交给宁琳琅,张辰再次感叹道:“这传国玺可是皇权的象征,和王权正伪的标志,还是人心的背向标杆。这么重要的东西,在古代可是被认为事关于国运根本,和正统传承的信物,又有谁真的敢把这东西摔在地上呢,即便本来没事也会出事了。
  这枚玉玺这么完好,我看那个所谓的王莽索要玉玺,元后掷玉玺于地的说法,如果不是有人为了某些目的编造出来的,就是王莽在那件事中耍了诡计。否则的话,为什么从王莽手里交出去的玉玺会被打上‘有损坏’的标签呢。
  也许这真正的玉玺早就被王莽给藏起来了,任谁得到的都只不过是赝品,真正地家伙什却只有王莽知道在哪里,也许是给他家的祖先陪葬了也不一定,估计至少也是想给汉代江山填堵吧。
  不过可怜的是,这天下见得英雄好姐们,你争我抢的闹腾了两千年,却还不知道真家伙早就失传了,争来争去得到的也不过是个赝品而已。
  虽然不论在正史还是野史的的记载中,传国玉玺都已经找不到了,但是自宋朝至清朝的七百来年里,也还是一样有不少人在闹腾这个事。
  北宋绍圣五年,在豫州农村修房子的时候给挖出来了一次,蔡京、李公麟等人得到后上缴朝廷,哲宗命名为“天授传国受命宝”,还因此改年号为‘元符’。到了徽宗的时候,这人虽然败家,却也是一个有才的人,应该发现是赝品了,这才弃之不用,后来北宋亡国被金朝得到。
  宋哲宗年间的那枚玉玺后来在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被崔彧从通政院同知拾得的寡妻手里买到,经过当时的监察御史杨桓考证,确认是传国玉玺,而且就是哲宗超的那枚,元朝灭亡的时候被原人带回到大漠,应该就是传说中给铁木真陪葬了的那枚。不过有铁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