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五好家庭(一、二部)-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狄希陈笑道:“明儿送来就是,,你要什么使个人跟后宅说了,从来没有不依了你的。偏要当个事和我说做什么。”
到了家狄希陈又将此事说给素姐听,要将家人好好审理,有那口风不紧的就打发了出去要紧。
素姐道:“家里只得四五十人,再打发出去几个,只怕遇到请客这类事不够使。”
狄希陈道:“这些投了来的男女,不过要借大树荫凉,跟打工的差不多,万事总想着自己的多,顾主人家体面的少,不如趁早打发了事,省得回山东麻烦。”
素姐想到将来村居过日子,也确实用不了这许多人。何况家人生养日繁,人口只会越来越多,这些投身的人总不如本乡本土的可靠。又想起前几天来的葡萄樱桃两个都是谢大人的人,只怕是她们两个在家里听了家人闲聊,走了消息。第二日早饭后就找了柳嫂儿来问她家人中哪些跟外人走的近的。
柳嫂儿见房里只有春香,晓得是有什么事,也不敢隐瞒,老实道:“胡三多的妻子两三日回一次娘家,她娘家嫂子也常来。此外就是吴小六跟王三儿两家,跟前边的衙役走的最近,浑家们常来常往,还结了干姐妹。”
素姐又道:“前几日那个葡萄樱桃来,听说有人留了她们两个吃饭,是哪家。”
柳嫂儿笑道:“就是吴小六家,吃了半夜酒才走呢。吴小六家就住俺家隔壁,晚上吵得俺到三更都睡不着。”
素姐点了点头笑道:“跟你男人说,以后不许衙役们的浑家进门,”
春香等柳嫂子走了,道:“这个吴小六跟王三儿,胡三多跟我抱怨好几回呢,说使不动他们。”
素姐冷笑道:“使不动还是小事,当初三舅的事,我打了招呼不许乱说,到底还让这些人传了外人耳朵里,要生是非呢。你先留心,凡是银钱过手的事不要安排他们,且等这事了了再收拾他们不迟。”
却说谢大人果然大张旗鼓的要办拐了薛三冬的案子,狄希陈手里的衙役们私底下都道谢大人浑帐,问起来都说无此事,谢大人还不死心,使了快手去城东挨家挨户寻问。总以为自己这样雷厉风行,狄希陈害怕总要大大的送他一注才是。
谁知狄府紧守了门户,除了一个买办胡三多,就是请的两个先生出入。谢大人总查不出来实情,又使了心腹管家去周守备那里,周守备哪里怕他,将那个管家拖了家里当匪类打了四十板送回他家,还道:“有人冒认谢大人管家,我家大人因谢大人事忙,已是
教训过了。”
谢大人这里不知死活要掏狄希陈的底,蜀王已是尽知,怪他十二分的不懂事,单独请了他王府里吃茶,派了个管家与他说些闲话,言语里透出王爷对此事不快。
谢大人趁兴而去,扫兴而归,想不通蜀王为何不喜他。不日府里几位大人议事,丁同知见他闷闷不乐,拖到最后众人都走了问他缘故,谢大人说了。他想了半日笑道:“下官也听经历说过,狄大人妻舅实是让人拐了,就是蜀王府的管家买了去,所以此事狄大人不肯再提,也是怕得罪王爷的意思。这事其实左右布政使大人都知情的,只是翻了出来大家都做不成官,所以狄大人知机。大人不如罢手罢,丢了官事小,得罪了蜀王,只怕走不出四川,就教他拿了咱们去煮盐呢。”
谢大人听完呆了半晌,蜀王在四川横行已久,当今圣上又是极友的人,自己哪里搬过起这座大山。回了家气呼呼说与夫人听,夫人更气,啐他道:“你教狐狸精迷昏了头了?咱们家倩娘丢了,六房寻了几年都没有寻到。你不好好谢人家成全你家名声,反去寻他晦气,糊涂!快快打点了礼物送去,上次不是说人家表弟是太子爷跟前红人么,皇上听说病的重了,你偏生得罪这样得罪不起的人做什么?”
谢大人教夫人骂得生气,瞪了眼唾沫四溅道:“我又不做亏心事,好好做我的官,怕他什么?”
因夫人提起皇上病重,想起相与的一位高僧的符水极灵,就郑重写了奏折,将那位高僧送了京里去,等夫人知道,已是追不回来了。
却说素姐在家收到谢夫人送来的礼,她一点就透的人,知道人家示好,都收下了还照来礼厚薄还了礼回去,谢夫人也收了,又要请她吃酒。
素姐问狄希陈去不去,狄希陈笑道:“不去。咱们犯不着拍他,以后只要他来请,咱们两个都不去。当我三岁孩子呢,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儿。你快快打发了那两房家人出去。”
素姐便捡了吴小六王三儿买东西的帐来查,轻易就查出来吃回扣打夹帐等事。本来不聋不哑不当家,这些回扣夹帐都是旧例,素姐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因怪他们将不该说的话乱说,所以随便挑了几个错,就一家给了五两银叫他们走路。
王三儿晓得是因自己多嘴才有此事,他两口儿没有孩子,另投了别家到还好些,收拾了衣服细软,素姐跟前磕了头,码头搭了便船去了。吴小六夫妻二人,本来带着两个孩子来投,到了狄家五年就养了四个孩子,六个孩子大的九岁最小的才半岁,明知出了狄家门再找不到似狄家这样的主人,死命磨蹭,求小春香道:“姐姐帮俺们说几句好话罢,来了五六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呢,就是买东西落几两银子,哪个管家不是如此?”
小春香冷笑道:“你来了咱们家,五年养了四个孩子,你娘子从来没叫她做过活罢了,你一人做活养你全家八口,果然有功劳。”
柳嫂子也道:“你娘子头上的,手上的,都是哪里来的?若是让主人瞧见了问起,咱们总要说实话是你跟官差们结交,指了主人的名头要的,依了我说,还是走罢,回老家做个小生意你们本钱也尽够了。”
说得吴小六满脸通红,取了那五两银子回家,叫浑家收拾细软走路。他浑家听说了还要去跟素姐理论,小春香已是站在门口道:“吴小六,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心里要有数,你办的那些事,主人现在是不知道,若是你出去败坏了主人名声,就凭你勾结了快手取利,看大人怎么治你。”
吴小六浑家丢了怀里的孩子冲上去骂道:“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你不与俺们说好话,凡事踩着我们,我洗净了眼看你长久做一辈子奴才。”
小春香看几个孩子哭成一片,叹气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你们乱说话,教人家找咱们大人麻烦,赶你们出去做什么。泥人也有三分土性呢,恼了主人,让你们净身出户就好了?”
那妇人一听说要净身出户,霎时间由怒目金钢变做了依人小鸟,腆着一张大饼脸,嘟着一张血盆大口道:“却是奴家一时糊涂,就搬就搬。”一阵风儿收拾了七八只箱子,推汉子外头叫了车,还想托柳荣就近租几间房儿。柳荣躲了老远道:“码头坐了船重庆去吧,那里房子多。”
却是素姐见小春香总不回来,又使了小荷花来催,小荷花道:“大嫂说了,不许在成都住,怕你对了人乱嚼坏咱家名声呢。”吴小六无法,也只得坐船重庆去了,到底靠着狄家几年积下的二百来两银子,凭了几间房开了个小杂货铺过活。
素姐因天气又热了,全家换季算裁缝工钱,只到去年三分之一,笑道:“去了几房家人,这几个月家用算下来几乎不花什么钱呢。”
狄希陈看了看帐本道:“没见过你这么算帐的,米面粮油从前买过的,不是钱哪?”
素姐笑道:“就是米面粮油这些,也用的比从前少一半。其实人手也够用了,少好些事呢。”
第七十九章 狄老三娶妻
那薛三冬,跟了乐山知县卫大人一路顺江而下。卫大人是个宦情极浓的人,一路上紧赶慢赶,狄周也一步跟着一步,在瓜州换了船直奔山东而去,任薛三冬吵闹也不在南京苏杭等地歇脚。狄周已是在这条路上走了几个来回,轻车熟路雇车马驮了东西回明水,薛三冬自回薛家,狄周押了行李在前,几房家人在后来到狄家庄。
此时狄家庄却比明水镇还热闹些,狄家作坊外盖了一溜小屋,租给来此地做小生意的人家,就是狄氏在绣江县里的族人,除了二房不好意思之外,那两房七八户子侄都搬了来附狄员外而居
这一日童奶奶寻调羹说闲话,两个人坐在中院大树下吹风。童奶奶道:“狄老太太只怕日子也不长久了,你就要熬出头了呢。”
调羹小声道:“休这样说。”
童奶奶笑道:“如今可是你当家,怕什么呢。”
调羹低了头不肯说话。却听见守门的开了大门,小跑着进了上房报喜道:“成都任捎了礼物回来了。”
紧接着一车一车吃用之物流水价送了进来,调羹要开发脚钱,就先走了。童奶奶见带了这许多东西,不免有些眼热,闷闷不乐走到杂货店后边,小寄姐挽了袖子在那里给小女儿洗澡,见娘回来了道:“厨家给您留了两碗稀饭。”
童奶奶道:“我在调羹那里吃过了。本来还要留我晚饭的,因他家成都任上捎了礼物来,家里忙乱,所以我先回来。”
小寄姐跟了狄老三两年,只头两个月常捱打。因童奶奶手里有些银子,她又放了帐出去,一个月也有几两银子使用,狄老三有了念想儿,就慢慢待她们母女好些了。童奶奶是个人精,总吊着他,他看得见摸不着,也越来越气闷。他前头妻子留下两个儿子要养活,小寄姐又生了个女孩儿,一家子六口投奔了狄老员外,狄员外借了这个小院给他们居住,童奶奶就拿了几十两银来开个杂货铺,请了个伙计,赚的钱也够他一家过日子。狄老三不用照管一家衣食,袖了些银子整日在外流连,相与些半桶水的秀才,借考取功名,日日在花街柳巷胡混,总是在家的时候少,在外的时候多。
小寄姐听见成都几个字就觉得刺耳,将水桶重重顿在地上,唬的孩子怪哭。
童奶奶心痛外孙女,抱了孩子起来拍,抱怨道:“虽说姓薛的心狠,也是你自己走错了路,若是你好好守在家里,回了山东,狄员外两口就名正言顺替你上头做妾。只怪你自己做错了事,休要拿孩儿出气。”
小寄姐一口气憋的脸都涨红了,正要分辩。却见狄老三的两个儿子来家,径去她房里翻箱倒柜,寻出一盒点心来,坐在门槛上分吃。小寄姐正好出气,竖了两道柳眉道:“没有家教的小贼,快把点心放下来,那是预备明儿你们爹送县学里的礼。”
大的那个拿眼角扫了她一眼道:“我爹的就是我的,你算个什么东西?”
小寄姐气得跳起来道:“你们两个小杂种,吃我的穿我的,还敢骂人。”就捡了院子里一根烧火棍要去打他们,童奶姐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拉她道:“休要吵闹,等扶了正再收拾他们也不迟。”
待晚间狄老三来家,小寄姐就吹那枕边风,非要汉子扶她做正。谁知狄老三另有心思,他嫌小寄姐名声不好做不得他的正妻,就看中了学官家里一个守寡的女儿,想娶她为妻。因今年县试央了狄员外去求了县太爷人情,就让他中了秀才。学官只要他一百两银子财礼与女儿做嫁妆。狄老三自己手里的银钱早花费了的,就想哄小寄姐去要童***银子。因道:“县学里都说我文章写得好,只是认得的大人少,若是得两百两银子去府里寻个人情,举人就稳稳的到手了,到时堂堂正正扶了你做举人的娘子,好似秀才的妻呢。”
童寄姐听他先提到银子还有三分清醒,待他说稳稳的做举人娘子就昏了头了。想着若是自己做了举人娘子,将来也是官太太,必能将薛素姐比了下去。若是有朝一日男人做了尚书这样的大官,薛素姐还要低了头对她陪小心呢,就动了心思去要银子,口内迟疑道:“俺娘那里没有两百两呢,只怕够一百两。”
狄老三笑道:“一百两也够,那些我再去设法就是。”
小寄姐鬼迷心窍,就从枕上爬了起来,悄悄走到童奶奶睡的厢房里,取了钥匙开了箱子,翻出两包共一百两碎银来。狄老三已是在门口候着,抢了纳在袖里道:“事不宜迟,我这就去寻份上。”回头拉了件绸衫披上,开了门就走。
小寄
回房里守着女儿,越想越觉得不对,只是不敢跟童奶几日,狄老三来家问狄员外借了家人来装饰房屋,披红挂彩。她心里还道是要为自己扶正,有七分担心又有三分欢喜。
谁知调羹请了童奶奶与小寄姐去吃酒,家里就来了学官的嫁妆,铺陈了两间正房,又一个十一岁的赔嫁丫头叫是小珍珠守了门。待小寄姐回家,小珍珠把了门死活不让她进去。童奶奶奇道:“他哪里来的银子娶妻?”
小寄姐涨红了脸哭道:“他说要银子寻份上方好中举人,是我不该拿了娘一百两银子与他。”
童奶奶跺脚道:“有这银子在手,他看银钱份上待咱们就好,如今叫他哄了去,咱们可怎么处。”
小寄姐气得直哭,想拉狄老三拼命,偏生狄老三在县里又没有来家。童奶姐实是气的狠了,也不理她,自抱了小外孙女回房去睡。到第二日晚上狄老三坐了高头大马,后边跟着一顶花轿来家,也不理坐在灶下哭泣的小寄姐,自喝了交杯酒,关了门睡觉。
早上小珍珠就使唤小寄姐道:“娘要洗脸水呢,快烧了送来。”
小寄姐本不想烧,却想看看新娘子是何等样人,烧了滚开的一锅水,拎了一桶送进去。却见一个娇滴滴的妇人当窗坐了她常坐的位子在那里梳头,狄老三满面笑容要替她描眉,见她进来,板了脸道:“这是我一个妾叫寄姐,快来见过娘。”
那妇人白了他一眼娇声道:“好没规矩的人儿,相公好脾气呢,惯的这样。”
狄老三忙过来踢了她两脚道:“还不给娘磕头,当自己是公主娘娘呢。”
小寄姐吃他当初打怕了,含着气磕了头称娘,那妇人伸手拨了她头上的金簪道:“这些不是你用的,我替你收着罢。从今以后老实做活,一个月我还许汉子与你睡一晚。”
小寄姐此时恨她的心比恨素姐还甚,咬着银牙扭头出了门,却见童奶奶打点了箱笼,支使了伙计搬家,忙道:“娘这是哪里去?”
童奶奶怒道:“方才那小丫头赶我走呢,说一个妾的娘住在这里吃白饭,他狄家没有这个规矩。”
小寄姐哭道:“我去跟她拼了。”
童奶奶拦了女儿道:“我跟调羹相好,借了她家几间屋搬了去单过,也省得人家说我吃女婿的。你在他家,他想这个杂货铺,只怕对你就好些。不然,咱们另过。”
小寄姐便依了,帮着母亲将杂货诸物搬了对面的空房里去。待新妇慢慢缠了脚,出来闲走,瞧前边杂货铺教人搬空了,骂小珍珠道:“谁这么大胆偷搬了咱们家东西?”
小珍珠道:“是寄姨呢,说杂货铺是她们家的,要搬了别处去开。”
狄老三在后边听了不好做声,就想偷偷溜走,新妇一把揪了他的耳朵道:“你不是说你家有良田百顷,还有铺子么,怎么都成了妾的?”
狄老三吃疼,求饶道:“眼前这田就是我家的,这个杂货铺却是妾的娘自开的。”
新妇听说还有田,料这个小小铺子没有多大出息,新人总要充些大方,就丢开手不提。就是狄老三,心里猜测童奶奶必是还有银藏在腰里,不然怎么敢搬出去单过,就对小寄姐又有了三分好脸色。小寄姐虽有二心,怎奈京师不敢回去,银子又教自己送了狄老三娶妻,只得低头忍耐。
却说薛三冬回家,将姐夫的书信交给老父,薛教授拆了看信里提到三冬带了一千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