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这人刚到家门口就听见里头乒乒乓乓地丢盘子砸锅子,走进门里一看,一地的破碗破盘子,跟遭了强盗似的,刚一抬头,就看见自家老婆表情不对劲——格外狰狞,还怪里怪气地说:“老子好好儿的突然被个贱人踏了一脚,害老子肋骨受伤痛得很,这个仇一定要报!”
家人一看,哎呀,大仙找上门来啦,连忙跪呀拜呀,烧了好多纸钱,大仙的情绪才稍微稳定一些,消停之后,大仙又开口道:“明天弄一桌好酒好菜来给我,我就不跟你计较,不然没你们好果子吃!”
这人低着头不敢吭声,被附身的老婆昏昏沉沉地睡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家人带了好酒好菜和一堆纸钱来到踩着大仙的地方去赔罪,突然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那儿分明有一个稀巴烂的大西瓜——敢情他昨儿踩的不是大仙,是个大西瓜啊!
那……那个上门来闹的是什么?——就是个骗吃骗喝的过路妖精啊!
受害者突然醒悟,昨儿他当了一回冤大头啊!于是回头对那妖精臭骂了一通,顿时他老婆打了一个冷战也清醒过来了。
狐狸和黄鼠狼为何都能迷惑人,这一直是个谜。动物学家认为,这些动物的臊腺可能对人的大脑神经有干扰作用,由此产生幻觉,就好像它们在对人催眠一样。因为具有偶然性,很难考证。
秦裕,奉天人。夏夜看守瓜圃,见塍上有十余童子,往来担物,知为妖魅,乘间捉其一。童子衰泣求释,秦云:“与我金钱二担,则释汝,否则毙刃下矣。”童许以明晚将来,秦迫其矢誓而放之。及晚,有童子四人,送宝物二担,口中唯唯作用力声。黑暗视之,物圆如磨,金彩辉煌,知其为宝,不胜喜悦。童谓秦曰:“报君金宝二担,请笑纳之,我辈去矣。”言毕掷于地,骨董有声,纷然散去。秦喜极,取火灼视,乃苇管二枝,各贯铜钱一枚。大怒,再索童子,不可得矣。
有个叫秦裕的奉天人夏天晚上看瓜园子,看见田埂上有十几个小娃娃来回地挑担子,也不知在忙活什么,这肯定不是人,说不定在偷运什么地宝呢?
于是偷偷抓了一个小娃儿来,白白嫩嫩的,就跟那观世音菩萨身边的金童玉女似的。那金童又名叫运财童子、善财童子,做生意的人们都喜欢在桌上放一尊运财童子像,正是一个挑着扁担的童子形象,而那扁担挑着的,满满是金元宝啊!
该不会抓到的就是运财童子吧?这下可发达啦!秦裕光想着,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一脸猥琐样。
小娃儿哇地哭了起来:“我要回家——呜呜——放我回去嘛……”
“给我挑两担子金银财宝来,就放了你,不然就砍死你!”他恶狠狠地威胁道。
小娃儿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满脸泪痕地答应明晚送东西来。
秦裕够狠的,还逼他发了个毒誓,这才放了他。
第二天晚上,果然有四个小娃儿挑着金银财宝来了,嘴里还嘿呦嘿呦的,似乎很有分量。黑暗之中,只见担子里有什么圆溜溜的,放着光芒,大概是什么了不得的宝贝,秦裕顿时乐得笑开了花。
“给您两担财宝,请您笑纳,我们走啦!”说着,娃娃们把东西咕咚一声丢在地上,飞也似的跑了。
秦裕跟中了500万大乐透似的一阵狂喜,拿火光来一照,瞪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心里拔凉拔凉的——哪儿有什么宝贝啊!分明是两根苇管,还各串了一枚铜钱!
他气得跳脚,可再要找那些小娃儿,却是怎么也找不到了。
中国人常说,人小鬼大,别看娃娃小就一副好欺负的模样,在灵界里,模样越是娇小可爱的,就越不容小觑。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十分勤俭的,他们认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财莫强求。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走路都会捡到金元宝,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享福太多会减寿,不义之财没命花——这个概念经常被香港和东南亚的鬼片拿来作为题材。笔者不久前看了一部新加坡的惊悚喜剧《贪心鬼见鬼》,说的就是主人公捡到无字天书不断中奖发财,却走入恶鬼的圈套,享用太多命里钱财,离死亡越来越近的故事。
由此看来,小娃娃们说不定是为了秦裕好呢!
所以,想要赚钱的话,还是踏踏实实走正道吧!
邑有孝女某,已许字于人矣。其父母老而无子,日以嗣续为忧。女抑郁不乐,遂日夜虔拜北斗,诚敬有年。一夕,神障于庭,赤发朱髯,面貌狞恶。问何所求,女对以愿化男子,以承宗祧。神颔之,遂不见。次日觉腹中暖气蒸蒸,下达隐处,扪之则阳在下也,俨然丈夫矣。言其情于婿家,遂绝婚。好事者以其婿之妹妻之,生二子,奉亲终老焉。
城里有个姑娘,从小就许配给人家,眼看出落得亭亭玉立,就要出阁。
女儿出嫁本是喜事,为何这家人总是阴云笼罩,愁眉不展,患上了忧郁症?
因为这个女儿,是独生女,没有男丁继承家产,只剩老两口,怎么撑起一个家?
孝顺的女儿每天虔诚地向北斗星祈祷,如此经年,终于有一天夜晚,一位长相威严凶猛的红发神灵降临庭院——
“既然你诚心诚意地祈祷了,我就大发慈悲地来见你,说吧!所求何事?”
“我、我想女变男!”姑娘扑通跪倒。
“嗯?”
“我、我想要变性,这样就可以继承家业了!”
神点点头就消失了。
第二天,姑娘便觉得小腹阵阵发热,直达下体,伸手一摸,发现自己竟然长出了阳具!果真变成了男人!于是赶紧找未婚夫把婚给退了,后来肥水不流外人田,娶了未婚夫的妹妹,生了俩大胖小子,快快乐乐活到老啦!
除了未婚夫有些郁闷,姑娘的父母肯定乐坏了,可喜可贺,皆大欢喜!
类似的故事,《仁恕堂笔记》也有记载:庄浪红尘驿军庄姓者,有妇而寡,仅生一女,已许字人矣。至十二岁,忽变为男子。里中人咸云:驿卒之妻贫能立节,天盖不欲斩庄氏之嗣也。人们都说因为这位伟大又贞洁的母亲如此贤良淑德,上天不忍让庄家断后,因此赐给她一个儿子。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性的艰难处境是难以想象的,女儿的名字是不能登入族谱的,只有一个独生女的夫妇在家族中甚至会抬不起头来,变性肯定是当时许多女性的梦想。
南朝有位女子会下棋、博戏、吟诗,她穿上男子的衣裳,束起长发,与公卿们交游,当上政府公务员,却因女儿身而被明帝炒鱿鱼,连皇帝也感叹:“这么有才,却要宅在家里当老太太,真是可惜。”
五代有位女汉子白项鸦,统领几千男强盗,她前后讨了几十个丈夫,如果不能得到她的欢心,便会成为她的刀下鬼。
唐朝,穿男装成为一种女性时尚,女性官员也崭露头角,在武则天的领导下,被压抑已久的女性开始扬眉吐气,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然而这样的女权时代仅仅是昙花一现,直至明清,独生女们依然不能独当一面,继承家业。
在那个年代,由女变男,还算得上是喜剧;如果是由男变女,大概就是悲剧了。
在现实中,自然转性是存在的,医学界称之为“两性畸形”,故事里的这位姑娘可能就是这样一位患者,小的时候看上去像个女孩,体内有隐睾,实际上染色体是XY(男性),当十二三岁,青春期来临的时候,第二性征才开始发育体现出来,声音变得粗声粗气,长出胡须,一般需要通过手术才能成为纯粹的男性或女性,但很难拥有正常的生育能力。
其实,还有一种解释。在早期,有很多男孩子从小会被当成女孩子养的。因为封建社会男贵女卑,当算命先生告知父母这个孩子虽然是男孩,但福薄命短,容易早夭,最好把他当女孩子养大,于是那些体弱病娇的小男孩就迷迷糊糊地被穿上了花裙子。这个陋习甚至延续到近代,带来的副作用就是造成一部分儿童心理性别认知混乱。
据科学家研究,随着化学对环境的污染,男性精子质量正在下降,染色体变弱,男性也有女性化的趋向。莫非在人们不知道的时候,女权时代正在悄悄到来?
邑萧某,提灯夜行,遇一鬼,高三四尺许,头大如瓮,面色深青,目炯双灯,齿森长戟,以两手捧颊,行步蹇缓。见人至,退避墙隅。萧固胆壮,以灯柄击其头,鬼目蹙眉攒,似甚痛恶。释之。归病,月余始瘥。
深夜,凄风,冷月。
一个胆大的萧公子,一盏幽幽的孤灯。
提灯人凝住了脚步,也凝住了目光,因为他看见,在路旁有一个三四尺高的大头鬼。
幽蓝幽蓝的脸蛋,眼睛跟俩小灯泡似的闪闪发亮,长长的牙齿泛着冷光。似乎因为脑袋太沉,它不得不用两手捧着脸颊,缓缓地行走着。
它可怕吗?不可怕,只是长得丑了些,还丑得可爱。
它好欺负吗?好欺负,因为它一看到有人来,就缩到墙根下,大概是害怕人的阳气。
萧公子的嘴角,弯起一个使坏的弧度。
欺负一个人,算不上什么好汉,但欺负一个鬼,便是常人不能做到的了。
于是萧公子走过去,拿起灯柄就去敲人家的头。
咚!咚!咚!
大头鬼捧着脸颊,闪避不及,似乎无力还击,只能皱着个眉头鄙视地瞪着他。
萧公子欺负了大头鬼,开心地自个儿回家了。谁知回去就生病了,不知是被大头鬼报复了,禦还是被鬼怪的阴冷煞气所犯,过了一个多月才好。
气场不够就不要欺负鬼,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
就如温峤拿犀角去照洞里的水怪,却没顾虑到人家的感受,自以为充满了探索精神很了不起,却引起了异界住客的极端反感,形同私闯民宅,扰人清净,被托梦警告,惹祸上身。
所以夫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对鬼、神、外星人一类,都要敬而远之,可信,可不信,但不可不敬;可远观,可研究,不可亵玩。
大头鬼贴着墙躲开人走,确是因为幽明有别,人如果碰上它可受不了,如此说来,说不定大头鬼原本是个善良的鬼呢?
己巳夏,邑城中某家不戒于火。烈焰中有群鸽飞舞,片刻,翩翩向南翔去,每鸽翼端皆有火焰,宛如炬然。
夏,对应五行,火最旺。
夏夜,最是酒宴、笙歌、吟诗、赏花、玄谈、讲鬼故事接龙的好时候。
然而夏夜有情,火灾无情。木结构房屋,明火照明,再加上超高气温,不来几场,倒不像夏天了。
城里就有这么一户人家不幸起火了,火光冲天,将半个城市映得亮红。
被众人的呼喊声惊醒的街坊慌慌张张地从黑甜乡中冲出窗外,空气中弥漫着焦味,接着人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被前所未见的奇妙景象震撼了。
烈焰中,亮光点点盘旋起舞,细看,竟是一群鸽子。须臾,它们纷纷从火中窜出,向南方冲天飞去,姿态是如此美丽,却又诡异。带着火焰的翅膀,远远望去如火炬一般……
于是几百年后,有人唱起一首歌:燃烧吧!火鸟。
为什么火里会飞出小鸟呢?鸟是怎么跟火扯上关系的?
古人认为,所有反常事物的出现,都应该有预兆,这样的思想是来自古老东方哲学的宇宙全息论,《易经》正体现了这样的思想,因此创出梅花易数的邵康节就能根据观察梅花上三只鸟打架,推算出明日会有少女折花跌落。同理,火灾的发生也往往会有预兆,在志怪中,经常被描写为怪鸟和红裳女子的出现。
在远古,影响人类生活起居的自然现象往往被拟人、神化,火自然也不例外。《山海经》中有一种毕文鸟,“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其鸣自叫也”,《文选?东京赋》薛综说这种鸟“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也”。因此又被称为“兆火鸟”。
为什么都是鸟呢?这是因为易理中,火是五行之一,对应南方朱雀,色为红,它的表象自然就和鸟、红衫女子扯上关系了。
据说唐朝元和七年夏天,火灾实在过于频发,于是柳宗元写了篇《逐毕方文》到处贴,以祈祷不要发生火灾,这篇文被流传了下来,直至近代还被使用。
柳宗元曾在《与杨京兆凭书》中提到永州五年之内有四年遭遇“天火”,而永州在文革前还有毕方塔,据说,有人亲眼见到塔被毁后,塔下压着的毕方的原形,乃是一块乌黑的陨石。
那么,传说中的这些带来火灾的红色小鸟,会不会就是“天火”流星呢?火从天上来,天上会飞的东西,自然都长着翅膀,雷公也不例外,太阳里的金乌也不例外,金乌三足,三在八卦里对应离卦火。另外,“毕方”的名字,也很像是林木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呢。
仆人张明言:其村人自市归,适遇暴雨。道旁有古墓,乃匿身于碑楼下。见土中一骷髅,捡出,戏以湿泥抟其面,捏作五官,复以所买之枣与蒜纳诸其口,置墙窟中,雨晴遂去。越数载,邻村有怪,每夜出,红如灯球,飞进村外,呼曰:“枣甚好吃,蒜太辣。”逐人辄病,共患之。会村人闻之,惊曰:“得毋骷髅之怪乎?”寻至故处,见物仍在窟中,绕颊丛生红毛,蓬蓬如乱发。毁之,嘤嘤有声。怪绝。
夏夜,作者和一群狐朋狗友秉烛夜谈,讲起了鬼故事。
幽暗的烛光将仆人张明的脸映得格外阴森,只听他用低沉的嗓音,缓缓地说起了故事。
从前,他们村里有个人从集市买东西回来,不巧下起雨来,便在道旁一座古墓的碑楼亭子下躲雨。
大雨瓢泼,将四周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雨雾中,天地间只剩下噼里啪啦的雨声,仿佛世界只剩下他,和一座古墓。
他环视着这座古墓,欣赏着碑上的书法和牌楼上的雕花,突然发现他不是一个人。
这里还有一个人,不过是一个死人。
他百无聊赖,竟心血来潮地顺手把那泥里摊着的骷髅捞了上来,一个人玩了起来。先是抓了把稀泥就糊人家一脸,还捏出了个嘴巴鼻子,捏完挺得意,还把自己刚买的枣子和大蒜往人嘴里塞了几个。
“一个人在这儿寂寞吧?饿了吧?请你吃个枣子,再请你吃个蒜,味道怎么样啊?嘻嘻嘻嘻嘻……”
雨声盖过了他猥琐的笑声,过客不再无聊,骷髅不再寂寞。
雨停了,天地一片清净,避雨客拍拍屁股走人,只留下墙洞中一个被蹂躏过的骷髅头。
几年后,怪事发生了。
每天夜里都有个红彤彤圆溜溜的鬼火在村子外头飞来飞去。
这只是普通的鬼火吗?不,因为没有鬼火会跟复读机似的一个劲地呼喊:“枣子好吃,蒜头太辣!”
没有人知道它的叫喊是什么意思,但凡是不幸遇到它的人回去都会头疼脑热,生一场病。
出场的台词实在太可爱,要不是他的阴气害得别人生病,其实也可以作为旅游一景炒作起来的。
“不会是那个骷髅在作怪吧?”当年村里那人听说了,顿时一惊。
于是他回到当年那座古墓前,只见那倒霉家伙还躺在洞里呢,嘴巴边上还生了圈茂盛的红毛,跟一把大胡子似的。大伙儿便顺手将这骷髅给捣毁了,只听它还嘤嘤地发出惨叫,果然那妖怪就再没有出现了。
记得《西游记》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吧?文里这个妖怪就算是个入门级的白骨精了,承受了一丝人的阳气,吸取了一点日月精华,仗着点本事就开始在人间捣乱。明清志怪里就有好几篇类似情节的故事,有位往骷髅嘴里撒尿的,和抱起骷髅对饮酒的就因此倒了大霉被鬼缠身,颇像是20世纪80年代香港鬼片的桥段。
逝者已去,死者为大,对死者最大的尊重就是让其安息,不受打扰。至今港台地区和大陆老一辈的人都认为站在别人的坟堆上是十分不礼貌的,甚至可能引起灵界报复,对尸骨的亵渎更是不可取。
论语说:“慎重,追远,民德归厚矣。”且不说有没有鬼这件事,从道德和人性上出发来说,尊重逝者不但是为了体恤生者的情绪,更是对生命的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