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动词安顿-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赚钱的同时,他自己也变成了一个有钱人。
我母亲去世非常早,那时候我还不到6岁。我父亲有过一些女人,但是没有再结
婚。所以,我没有机会有兄弟姐妹,是独生子。我父亲希望我长大成人之后可以继
承他的一切,因为我们这个家庭里只有我和他两个人。
从小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父亲安排了我的全部生活,送我上了哈佛大学。我
上学的时候是很勤奋的,因为要子承父业,必须努力。大学第三年的时候我迷上了
瑜珈,我很喜欢那种好像入定一样的感觉,我觉得那才应该是生命本来的状态。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到了中国,很辛苦,如果我自己没有改变,可能现在还是那
样的。
我是因为到缅甸出差偶然来到我现在住的这个地方,我们公司想从这里获得原
材料。我遇到了媚蓝。媚蓝稍微懂一点英语,我们勉强交谈。她指责我们这些制造
现代生活的人破坏了大自然,毁灭了她家乡的环境。在我眼里,媚蓝很美,她身上
有一种在我过去的生活中不可能见到的东西,非常淳朴,好像从来不会有人逼着她
做什么,她可以过很自在的日子,用很简单的手段谋生,维持日常温饱之后剩下的
时间都可以活在自我之中。我很向往那样的生活。媚蓝站在有些破落的村子里,就
像你说的那样,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我看见这些,觉得她是我追求的那种东西—
—简单朴素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着的纯净女人。我决定留下来。
当时我没问自己任何有关今后的问题,包括我父亲会怎样、我们的生活来源是
什么和我会不会有一天再回到美国等等。我想问了也没有用,我自己回答不了,问
别人是见仁见智。所以我就什么也没多设计,跟着直觉做了我感到高兴的事情。到
现在都是这样,有什么变化,我就去解决什么问题,不预支快乐也不提前烦恼。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要面对变化的,所以变化并不可怕。我觉得总是去想像变化
的人,胆子大概是比较小的。
……
读克里斯的信,觉得他好像已经完全无欲无求,完全沉浸在他的自得其乐里。
但是,他没有像我期望的那样解决我心里的一系列问题。更何况,我很清楚一点,
克里斯和我不一样。他有一个除了他就什么亲人也没有的有钱爸爸,他有随时可以
回去的美国,他吃腻了面包黄油之后才会向往窝头咸菜,见惯了灯红酒绿之后才觉
得阳光和蓝天非常珍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因为他没有这五斗米都能比别人
活得好,这种人来讲什么“归田园乐”,不是虚伪是什么?讲清心寡欲是要有实力
的,就像很多人说自己淡泊名利,其实根本不知道名利是什么,有什么资格说淡泊
呢?我和克里斯就不一样。去加拿大在某种意义上有可能改变我的一生,我可能从
此就区别于一般更为普通的老百姓,就脱颖而出了。这些,是克里斯永远无法体会
的。
然而我矛盾,越是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就越是矛盾,因为我总是相信,
一个人不可能把世间的好处全部占尽,总要在获得的时候有相应的失去,这样才有
平衡。我的问题在于我怕我失去的正是我想长拥有的,所以我连面对获得也不敢轻
举妄动了。
我没有再给克里斯写信,当我明白了我们的不同之后,我觉得他也没法帮我。
他是活在他的状态里,这种状态背后是一个与别人不同的背景,就像没有人能给我
拿主意一样。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一个人能
从根本上帮助或者改变另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的处境都不可能与另一个人完全重
合一般的相同。
就在我感到非常孤独的时候,克里斯的信又不紧不慢地来了。我不知道他用什
么方法给我发了一张照片:麻布衣裳的他怀抱一只吉他,膝下是一双娇憨的儿女,
身后是绝对称不上美丽却把他留在异乡的媚蓝。他还是写了一段话:
有时候人的一生不在于做成了什么,而在于做过和做到了什么。我所做的,就
是找到和守住了我最想要的东西。我觉得你也应该一样。
克里斯还是没有逐一回答我曾经提出的问题,相反,他的信使我增添了一个新
的问题,那就是我究竟更想要什么?或者就是说,我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
样的问题同样是我在28岁的时候不会回答的。
看着克里斯的照片,我觉得我对他的猜想有些狭隘。他明明是很真诚地快乐着,
我为什么要去替他设计一个今后,并且跟伪善联系起来呢?就算有一天克里斯带着
他的缅甸妻子和孩子回到美国,也没有什么不好啊,只要他自己认为那样能安心。
我想,“克里斯”的确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方式的非常根本的一点就是作为一个
独立个体的最基本的自由,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立场上去选择属于自
己的生活,来自其他人的隔岸观火似的感受其实并不能左右什么。相比之下,我觉
得我自己是生活在一个网中,这个网里面盘根错节着许许多多干扰我的思想和选择
的信号,这些信号来自我也许看重、也许并不看重的旁观者,我和很多人一样固执
地相信旁观者清,但忽略了其实旁观者永远不会代替我去过完每一个在我的生命中
顺理成章的日子。我的烦恼和痛苦里有多少是真正来自我的内心呢?克里斯生活在
网外边,他只相信心的指引,所以他比我快乐。
我给克里斯回了信,没有再提到困扰我的那些问题,说了很多关于我知道的瑜
珈以及我了解的缅甸。我们跟一对轻松的朋友没有什么两样。
大约在秋天的时候,因为某种原因,去加拿大学习的事情暂时搁浅。我写信告
诉克里斯这些的同时告诉他,我原来设计的问题可能永远不需要回答了。
对于一个幸福的家庭来说,什么样的获得都是锦上添花,但是对于一个不幸的
家庭,并不是什么样的给予都意味着雪中送炭,何况每个身陷苦难中的人通常都比
那些快乐着的人更加珍惜尊严,卖煮花生的大老秦就是这样的
苦人儿大老秦
认识大老秦是去年夏天刚到的时候,在我家附近的小菜市场。
一般情况下,每天下午四点半是我买菜的时间,日子长了就成了规律,只要那
个时间没有在外面采访或者和朋友在一起,总是要到楼后面的小市场去转一下,有
时候要买当天晚饭要用的菜,有时候就仅仅是转一转。我习惯于认一家的货,渐渐
的就有了固定的水果摊、菜摊和鸡蛋摊,走过小市场的时候,买不买东西,这些认
识的摊主都友好地打招呼。市场的格局也是基本固定的,每个人的摊点在什么位置、
谁挨着谁几乎没有过改变。从摊点的位置就可以判断这个主人是否值得信任,因为
有那种摆在台阶上或者街角处的小摊点通常是流动的,今天买了不满意的东西,可
能明天连抱怨给摊主听一听的机会都没有。
大老秦就是一个把摊子摆在商店门口、高台阶上的人。他卖两样东西:煮花生
和炒田螺。
大老秦吸引我的原因是他无论如何看上去不像一个摆摊做小生意的人。他个子
很高,属于清瘦的那一种,大约40岁上下的样子,留着整齐的分头。那天他穿的是
一件早已经少有人穿的白色的确凉衬衫,洗得非常干净,袖口卷到胳膊肘,灰色水
洗布裤子,有些旧,但也很清洁。清爽的他和他卖的两样色彩浓重的东西形成了很
尴尬的对比——那些花生和螺蛳分别挤挤挨挨在两个灰色的铝盆里,远看是褐色的
一片。他不像别的小贩那样吆喝介绍自己的东西如何好,只是等着有人经过,看看
就走,他不说什么;偶尔有人停下来问价钱,他也是问什么答什么。
我猜想,这个人一定是临时替家里人看着摊子的,他的样子有点像学校里的化
学老师。
我还是照样去小市场。每天,都看到大老秦老老实实守在他的两只铝盆旁边。
我觉得奇怪,问卖菜的老孙。老孙小声说:“大老秦呀?他可是个好人,好人命苦。”
我在商店里转一圈,出来的时候,站在大老秦的铝盆前面,问:“花生怎么卖?”
他看看我,说:“两块钱一斤。”
接下来就没有话了。他不张罗我买,好像还有些局促似的,手里晃着一个白净
的大笊篱。我想这个人可真怪,再过不到三个小时就要收市了,这么不紧不慢的,
东西卖不出去怎么办?我站在一旁犹豫的时候,来了一个民工模样的人,脖子后面
背着一个黄色的塑料头盔,他很熟络地叫:“大老秦,来2斤花生!”大老秦立即活
泼起来,拿着他的大白笊篱从铝盆里捞花生,装进一个薄薄的塑料袋里。民工付了
钱拎上花生要走的时候,大老秦把他叫住了,递给他一个空塑料袋,民工笑起来:
“省着吧,我不乱扔。”
我越发觉得大老秦跟别的小贩不一样。那天我也买了1斤大老秦煮的花生。走的
时候,他也给了我一个空塑料袋,说:“再套上一层口袋,回去还能装花生皮。”
我在回家路上碰到了邻居的大妈。大妈看到我拎在手里的花生就开始批评我傻:
“你知道吗?”大妈说,“我花两块钱能买3斤生花生,你说你亏不亏?”我说我觉
得那个卖煮花生的大老秦挺特别的,大妈点点头:“那人看着倒是干净。听说他有
个女孩儿,让车给撞了,都16岁了,连路都不能走。也是个苦人儿……”
可能自认为幸福的人都是这样的,很容易同情别人,也很容易派发这种同情。
后来在发生了一些误会之后,我觉得我在明知吃亏还买大老秦的花生,就夹杂着这
种多少有些居高临下似的同情。那段时间我每天去菜市场都会买1斤煮花生,跟大老
秦有一搭无一搭地闲扯几句。大老秦有些腼腆,他好像不知道应该跟我说什么,他
也不会说有关花生和螺蛳的好坏,他只能随声附和着我的话,比如“天气真好”、
“这么快就热了”等等。我曾经试探着问过一句:“孩子现在怎么样了?”他略微
蹙一蹙眉:“还好,还好。”我也就不便再多问。他的表情始终是很平静的,隐隐
之中也透出一种不冷不热的距离感,让人无法接近他。别的小贩是千方百计让人感
到亲近随和以便把东西卖出去,大老秦则相反,他的原则仿佛是相信卖东西就是卖
东西,喜欢自然会买,不喜欢介绍也没用。
在这个小菜市场,老孙是出名的福尔摩斯。哪个卖菜的其实是从家乡逃出来的
“超生游击队”,谁是因为跟乡下的老婆闹不和才跑到城里来,谁是本分的生意人,
谁在豆浆里兑了水……没有他不知道的。老孙习惯于说长道短,有些事情也难免会
添油加醋。但惟独对大老秦的事情,他也是三缄其口,说“不太清楚”。
这样过了一些日子,丈夫觉得奇怪,为什么每天晚上都有一盘煮花生。我说是
因为认识了大老秦,人家说他不容易,以及我道听途说来的有关他女儿的事情,丈
夫说如果我一定要表示乐于助人也用不着每天买他的花生。
那天晚上,我找出了一些还没有用过的笔记本和几本英文书,我想,不管大老
秦的女儿是不是能动,至少都还可以学习。
第二天去买菜的时候,大老秦还和以往一样站在商店门口的高台阶上,守着他
的两个铝盆。我走过去,不知道怎么开口。他以为我又要买花生,就拿起了笊篱。
我赶紧把装着书本的袋子递过去,说:“给你女儿的。”他像被什么东西烫了一样
地把握着笊篱的手缩了回去,看着我,脸渐渐红起来。我又说了一遍:“给你女儿
的。”他红着脸,没有推辞,但是也没有道谢,只是拎着那个小小的布袋子凝视我,
我读不懂他的眼神,好像有些感动,但更多的内容似乎是拒绝,拒绝又难以说出口……
我在他的这种眼神里反而极其不自在起来,我说:“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让孩
子能有个寄托……”他还是那样莫名惊诧地看着我,我忽然觉得我在他的注视里显
得非常愚蠢,其实我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关于他和他的家庭的传闻是不是真的,怎么
就如此冒失呢?
我心里很不舒服,什么也没有说就离开了大老秦和他的两个铝盆。
我什么东西都没买,闷闷不乐地走回家。我觉得我没有存心要伤害大老秦的意
思,更没有想借此机会表示我是多么高尚或者富有同情心。我觉得我还不是那种伪
善的人。
大约有两三个星期的时间,我没有去菜市场,我不想碰见大老秦,不想知道他
到底怎么看我那天的举动。
天气越来越热,我把买菜的时间改到了早晨。
小市场还是那么热闹,小贩们还是热络地跟我打招呼,这个时候的高台阶上没
有卖煮花生和炒田螺的大老秦。我猜想,他应该总是在晚饭前的时候来的,那些就
着马路砑子喝啤酒、看露天电视的民工也只有到晚上才会有空吃他的煮花生。但我
还是问了老孙,这些日子,大老秦的生意好不好。
老孙一边给我挑西红柿一边说:“大老秦呀?他早不来了。有一个多礼拜没看
见了。好像他闺女自杀了。”我吓了一跳,马上说老孙:“你别胡说八道。”
“怎么是我胡说八道呢?是真的!不信您问她……”老孙指着他旁边的妻子,
“她就在大老秦他们街坊家当保姆……”
黑红脸的女人这时抬起头来说:“是真的。老孙不让说。您有好些日子没来买
菜了吧?老孙说您是心眼好,每天买老秦的花生,谁家天天吃那个呀?”
老孙在一边点着头:“是,是,是我说的。大老秦自己也明白。”
女人接着说:“老秦这人命是苦。好好的媳妇儿,跟着人家跑了,说是什么出
国,混好了就回来接老秦和孩子,老秦实诚,把家里卖了个四旮旯儿室,让她走了,
走了就没回来,剩下老秦和一个大闺女在家。这个人真倒霉,没了老婆还有孩子,
孩子也十六、七了,眼看着熬出头,又让汽车给撞了……撞人的跑了,孩子一开始
还能走,慢慢就下不了地了。老秦家里也困难,要不,一个念过书的人做什么小买
卖呀?……”老孙的老婆絮絮叨叨地说着,老孙在一边长嘘短叹。
刹那间我觉得这些都离我很远,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之间世界上所有的苦难
就全部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了,而且这个人离我这么近,就是那个每天干干净净、
说话文雅的大老秦,就是他突然变成了世界上最孤单无助的人,从一个丈夫和父亲
变成孑然一身……
老孙和他妻子还在你来我往地议论着,说大老秦怎么有学问,是工厂里搞技术
的,工厂不景气,收入不好,每天只上半天班,下午就自己煮了花生、炒了田螺,
傍晚的时候出来卖……我把西红柿一个一个放进袋子里,听见老孙说:“买他东西
的都是那边工地的民工,就您是买了回去自己吃……”临近的几个小贩也渐渐加入
了讨论,话题从老秦这回怕是挺不住了转移到大老秦要面子从来不说自己过得不好,
再到那个大家谁也没见过更不了解事实的、大老秦的老婆,骂她不是人,说如果没
有她骗大老秦,大老秦就不会有今天,老孙说“背信弃义的女人就该宰了”,大家
交口称是……
我就在越来越热烈的议论中离开了喧嚣的小菜市场,我计算着时间,我给他书
本的那天应该还没有发生后来的事情,大老秦的女儿还应该是活着的。可是我那些
书本又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呢?对于一个幸福的家庭来说,什么样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