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生韩信-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见那人并未移步,王泾不由有些奇怪,便抬起头认出是王歧,顿时酒意醒了大半,急忙肃手低眉道;“参见叔父。”
    王歧轻轻的‘恩’了声,脸sè上看不出喜怒,王泾脸上却露出了些惭愧之sè。
    王歧是王翦的孙子,王离的堂弟,论辈王泾是该喊他一声叔父。虽说王歧是个见风使舵之人,可却靠着他的投机和油滑在秦国大luàn中始终保住了王家高高在上的地位,这点就让身为世家子弟的王泾心生佩服。
    更让王泾感动的是自从他回到咸阳后,王歧便主动让出了王氏族长的位子,甘愿屈居于他这个侄子之下。这让王泾心中对王歧的敬意倍增,对他也多为恭敬。
    王歧这段时间一直待在函谷关驻守,这几日回咸阳述职才得空回家一趟。看见王泾醉醺醺的样子他不由邹了邹眉,轻声说道:“少主,有些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泾低眉正sè道;“叔父无须如此称呼王泾,还是请直呼其名。还有您是长辈,有什么教训直说即可。”
    王歧点了点头,便道;“你父亲华年早逝,那我这个叔父也就有些责任来提醒下你了,你不觉得最近你有些得意忘形了吗?这可是大忌。要知道我们王家现在虽然看上去风光无比,可同样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如今王家就靠你我二人维持这份偌大的家业了,我们必须xiǎo心谨慎的维持才是长久大计,此时你却纵情酒乐,有些不像话了吧。”
    王泾这时酒意已经全醒,有些惭愧的低下头去说道;“叔父教训的对,我原本只是盛情难却才如此的,从今日起我便推掉所有宴请重新搬回军营中去,绝不再贪图享乐了。”
    王歧见王泾如此,脸sè不由露出满意的笑容,点了点头笑道;“你能这么想就好了,我还担心你年轻气盛听不进去劝诫呢。”
    王泾微微一笑。“叔父过虑了,我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只会四处惹祸争强好胜的世家纨绔子弟了,我觉得父亲说的一句话非常对,战争是让一个男孩迅速蜕变成男人的最好途径,我就是这样。”
    王歧不由呵呵一笑:“没想到我这个堂兄倒是教子有方呀,可惜了呀,我那几个儿子都不怎么成器,将来王家的这代人也只有靠你一人来支撑了。”
    两人又说笑了一会,王泾酒意未退渐渐的有些口干头晕了,又看了看夜sè,便对王歧说道;“叔父你奔波了二天才回到咸阳,想必也是浑身劳累了,我看先去歇息吧。”
    王歧却出人意料的摇了摇头,低下头去面sè有些犹豫,许久才说道;“王泾,我想问你一个事情。”
    王泾拱了拱手,“叔父请说。”
    王歧看着王泾,沉声道;“我想知道你对今日朝堂之事有什么想法。”
    王泾扬了扬眉,“叔父说可是韩信掌南军我掌北军之事?”
    “恩。”王歧点了点头。
    王泾晒然笑道;“这是好事情呀,难道有什么不妥吗?我回到咸阳后只觉得闲的每天骨头发痒,就想着重新上战场呢,这次让我带着五万大军攻取上郡,多好的机会呀。”
    “难道你就没感觉出来点其他的意思?”
    王泾瞪大眼睛:“什么其他的意思。”
    王歧不由一窒,心想这个侄子倒是个不错的将才,可惜政治上的头脑太过于简单了。到是自己在宫廷朝堂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早已经对这些伎俩dòng若观火了。
    于是耐着xìng子向他解释道;“大王这样的决定很明显是在抬高你的位子,想借此机会把你碰到和上将军一样的地位,用你来夺他的军权,将我原来铁板一块的秦军分成可以互相牵制的两股势力。”
    王泾听完哑然失笑道;“那只是陛下的想法而已,我可没这么想过,至于将来我会不会这么想那也不是他能做主的。”
    王歧细细的品味了他话中的意思那你的意思是?”
    王泾哈哈笑道;“我的意思就是没有意思,说句实话,陛下让我独掌一军我倒是很感谢他。你应该知道我本来就是个心气极高的人,若老是让我给韩信他打打下手做做边边角角的事情我也不乐意呀,既然这次又机会让我证明自己的能力,我当然高兴无比呢。”
    王歧听完一番话却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货?”
    “你这番比较之心却是将我们王家推到了风làng口上,做好了我们王家可能会更上一层,砸了的话那我们王家就万劫不复了。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觉得你是大王的亲信,是用来对抗上将军的,若是日后你们起了冲突,你觉得我们王家应该如何自处?”
    王泾面sè有些凝重,想了会才说道;“叔父,我想问你个问题。”
    “说吧。”
    “如果,我是说如果日后韩信他起了不臣之心,对王位心存妄念,如果你是我王家的族长,你该图和自处。是带着我们王家忠心护主呢,还是跟随韩信见风使舵取得立国之功?”
    王歧义沉默了会才回道:“我哪种也不选,我会明哲保身及时辞去一切职务,这样无论任何一方上台我们王家都不会遭到继承者的清洗。我们是百年世家,在秦国根深叶茂,只要秦国还在,我们迟早就会有机会复出的,不争这一时。”
    王泾哈哈一笑,叹道;“叔父,这就是我和你区别了。你会选择中庸之道而我就不会了,对我看来,那赢氏对我毫无半点恩惠,到是韩信,我今日之所有皆是拜他所赐。”
    王歧默然不语,他听出了王泾话中的意思了,心中隐隐松了口气,他还是十分担心王泾会被权力有yòu而和韩信发生激烈的冲突,如今看来似乎自己过虑了。
    心中虽然已经释怀,可还是有些不放心的说道;“就算你这么想不代表他也会这么想,我看你还是找个机会和他好好谈谈吧,莫要生出什么误会。”
    王泾却缓缓摇头道;“叔父你不用cào心了,此事我自由打算。我和他是什么那是生死之jiāo患难与共的刎颈之如果他对我连这点信任都没有,那还算什么兄弟。”
    '。。'
    。。
一百五十一章 明修栈道
    汉中郡地接关中巴蜀,北依秦岭,南频巴山,中间为汉水冲击而成的汉中平原。、
    因北面有秦岭所阻,来自北方的寒流便被阻挡与秦岭之北,故而汉中虽紧邻关中,却和关中气候有着极大差异。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再加上地势平坦、土壤是昔日秦国除关中、巴蜀外的第三大粮仓,号称‘秦巴天府’。
    当初刘邦得到此地时还是非常满意的,自以为平白捡了个大便宜,可随后也发现了汉中的局限因为北面有秦岭所阻,再为他提供防御依仗的同时也限制了他向关中的发展;南边则是蔓延数百里的巴山,那边关卡重重,他足足攻打了半年也才攻下一xiǎo半不到,不知打通通往巴蜀的路程要何年何月。
    西边则是山脉高耸,翻过山就是羌人的地界了,而东边是唯一连通中原的途径,却也是山野虽然算不上艰难险阻,可也不非常适合大军的行走。
    正如范增所料,汉中虽然富庶足以立国,但同时也是龙困之地,并不适合一个胸怀大志的诸侯王所封。所以才力劝项羽顺水推舟,将汉中封给了刘邦,就是想用秦国的残余势力将刘邦的野心死死的压制在秦岭以南,同时也给秦国留下一个潜在的威胁。
    在得知关东战火燃起的消息后,刘邦敏锐的察觉到了秦国第一个动手的对象一定是他和司马欣、董翳二人。于是积极的备战准备抵御秦国的入侵,将南攻巴蜀的彭越大军紧急调回,同时派人翻越秦岭去上郡联络司马欣、董翳这两个难兄难弟,希望他们能为自己多牵制些秦军的主力。
    唯一让刘邦稍微有些心安的就是八百里秦岭的阻隔,秦军除非化成了天上的飞鸟,否则绝无可能轻松的翻过秦岭。
    而汉中通往关中的无非就是三条道路,一为陈仓故道,从关中陈仓县至凤县折西南沿故道水河谷,经略阳接沮水道抵汉中,这条道路是周时所建,后因开了其他更为平坦便捷的栈道,所以逐渐被废弃了。现在已经杂草丛生道路桥梁失修多年,秦军若从这里攻打汉中,显然难度极大。
    第二条就是子午道,建于秦昭襄王年间,自咸阳南下,入子午谷溯谷而上沣水河谷,溯谷南行至关石,过关石后南行,越秦岭主脊循汉江支流旬河而下便可到达到达汉中。这条路极难行走,却也是偷袭所用的绝佳用径,当初刘邦入汉中的时候正是通过此道突然杀到才一举夺下汉中。
    为了防止秦军也效仿自己攻打汉中,刘邦便下令在子午谷附近的两处高地设立了关卡堡锁,利用地形之利防守的话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彻底断了此路的用途。
    最后一条也是最主要的就是褒斜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栈道,是关中连接汉中最主要的通道,和平时期褒斜道上人马车队几乎是络绎不绝,货物源源不断的往返于关中、汉中、巴蜀三地。
    褒斜道南起褒谷口,北至斜谷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而得名。秦惠文王时期,当时的秦相范睢为了加强咸阳对汉中和巴蜀二地的控制,便耗费巨资花了数年的时间在秦岭山壁上生生的凿出了褒斜道。利用此道从关中快马赶往汉中仅需要不到五天的时间,这为开疆辟土中的秦国有效的控制南方的领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后范睢因举荐的将领郑安平投降了赵国,按照当时秦国的律法范睢是要被车裂灭族的,当时一位大臣却以范睢曾经修建过栈道的功劳向秦惠文王求情道:‘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秦之yù得矣,君之功极矣’。果然秦王念其功劳,赦免了范睢的罪罚,由此可见栈道对秦国的意义重大了。
    为了防止秦军利用此道袭击汉中,刘邦便下令将栈道悉数焚毁。秦国自七月开始就陆陆续续的着手重修栈道,因为刘邦烧毁的是木桩和木板,而石xùe、石桩尚在,只仍然需要伐木、制板、再铺设路面。到了咸阳决定出兵收复汉中后,大批的民夫便被动员起来抓紧重修栈道,看样子是想从这里用堂正之师攻下汉中。
    刘邦为此大为紧张,连忙派遣大军驻扎在褒谷口,严阵以待防止秦军借此攻击。
    虽做了重重防范,可刘邦心中仍然放心不下,便召集了诸将回到南郑共商大事。
    南郑为汉中的郡治所在,自然一片繁华之相。再加上刘邦掌管汉中后一直休养生息与民同安,南郑在他的治下愈加显得车马喧哗了。
    唯一有些例外的就是城中的汉王府,却经久失修显得破破烂烂的。当初刘邦入汉中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不贪富贵不享荣华,便搬入了前秦国郡守的府邸中作为他的王府,不但没有翻新加修而且处处削减开支。
    刘邦的这番作秀,倒是苦了部下的大臣和将领,既然有了汉王这个表率,那其他大臣和将军自然也不敢追求太多的物质享受,所以整个汉国上下的官吏都显得清廉无比。
    不过清廉只是相对而言的,刘邦虽然表面功夫做的十足,可府中内部的装饰用具倒是一应俱全,丝毫不亏待自己。他此刻正高坐在纯金打造的王座之上,看着坐下正仰视自己的众人,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故作威严的咳嗽了几声,闹哄哄的堂中这才安静了下来。
    他左手边做的是萧何和曹参,右手边坐着的则是以彭越为首的樊哙、夏侯婴、周勃四将,这些人都是他从沛县带出的老底子,也是心腹中的心腹,凡事任何事都会和这几人商量才下决定的。
    唯一有些例外的就是堂中唯一的nv眷吕雉,她正微笑着坐在曹参下手的最后一个位子上。虽然她是地位高崇汉王后,可她却懂得进退,在这一众人面前丝毫不居高位,而是坐了末角的一个位子以示自己是旁听的身份。
    吕雉虽然是nv子,却和众人在沛县时就已经相识,跟随刘邦起事的这一路上也表现出了非凡的判断力,因此得到了众人的敬重。虽说nv子干政是国之大忌,可自从张良走后缺少谋臣的刘邦也管不上这么多了,便把吕雉一起拉了上来共参国事。
    不过吕雉心中还是有分寸的,遇事只是仔细的听着却极少发言,偶尔几次说话也是直切要点令人刮目相看。
    刘邦见堂中已经安静了下来,便拉长着声音说道;“今天召集大伙来嘛,主要是为了讨论下如何应对北面的强秦,现在秦国可是厉兵秣马时刻准备攻打我们汉中呢。”
    刘邦话音刚落,樊哙便粗着声音哼了声道;“这有什么好商量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秦国打过来我们打回去就是了,怕个鸟呀。”
    刘邦瞪了樊哙一眼,破口大骂道;“要不怎么说你屠子脑袋里充满了大粪,你以为就靠着你那些蛮力就能打下天下呀,打仗打仗,靠的是谋略和计策,你以为是打群架一哄而上呀。”
    这时一旁的周勃和夏侯婴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幸灾乐祸的看着樊哙。刘邦毕竟是主公,樊哙倒不敢凶他,只好恶狠狠的瞪了眼周勃二人,心想回去再收拾这两个狗日的。
    嘴里却仍然有些不服气的说道;“汉王,你倒是聪明,那你说说你有啥好办法。”
    刘邦又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我要是有了主意还喊你们回来做什么,不就是图个人多点子也多这样好拿个主意。”
    环视了诸人,见众人皆是心虚的低下头去,唯恐被点到自己,刘邦无奈只好看着萧何道;“老萧,你是我们这里最聪明的一人,不如你先说说吧。”
    萧何一张老脸拉长,苦笑着说道;“汉王,行军打仗的事情并非我所长,你这不是成心为难我吗?”
    “要我说的话我也只能说说战备了,汉中的粮草够供应十万大军食用四个月了,秦军必然不能长期攻打我们汉中,所以想来是够用了,足可以将劳师远征的秦军存粮耗尽,让他们不攻自破。”
    说道这里彭越忍不住chā嘴道;“说到底还是得我们先守住汉中,否则谈什么拖垮秦军。”
    一直静静的坐着没有开口说话的吕雉忽然说道;“其实有句话我到挺想说的,只是希望夫君和各位大人不要嘲笑我的才疏学浅,”
    萧何忙一拱手说道;“王后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吕雉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刘邦,就他脸上并没有什么不悦之sè,这才放心的说道;“其实我一直想说的是,秦国既然铁了心要拿下汉中,那我们何必和他们硬碰硬的死磕呢。”
    “汉中这个地方虽然粮草和人口都很充足,可是却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只适合偏安一方,并不适合争霸天下。就算我们这次能守住击退了秦军,秦国日后也绝不会善罢甘休的,项羽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这里,他想让我们和秦国鹬蚌相争,他这个渔翁却坐享得利。”
    “夫君你志在天下,实在不宜待在这种龙困之地坐以待毙,倒不如趁我们现在实力犹在杀出汉中,前往中原和反楚联军会和共商大业,夫君以为如何?”
    众人听完吕雉的话皆是一震,心想这种也唯有汉王的妻子才敢够说出来,若换了其他人肯定会引起猜忌。
    刘邦听完吕雉的话,不由陷入了沉思。这就是吕雉的高明之处,她这个想法早就有了,却没有在夫妻私底下透露半点,反而是将它在议事之时公开提出,这样不仅让刘邦对他刮目相看,也让诸位大臣将军们对她公私分明的态度敬佩有佳。
    刘邦犹豫了许久,终究还是舍不得放下汉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