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上流人物-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家昌说:“磨豆腐不能用脏水,连河水都不用,用的都是井水。要是用河水,豆腐就‘苦’了。”
林卫兰说:“是嘛?!你磨过豆腐?”
冯家昌说:“没有。我们村有一个磨豆腐的,两口子磨豆腐。他的女人出来卖,我们都叫她豆腐家……”
林卫竹笑着说:“是‘豆腐西施’吧?”
冯家昌仍坚持说:“豆腐家。”
林卫兰接着说:“噢。听说你高中毕业?”
冯家昌说:“高中肄业。”
林卫兰说:“家里供养你挺不容易的……”
冯家昌说:“是不容易。”
林卫兰说:“家里弟兄多吗?”
冯家昌说:“多。”
林卫兰突然就沉默了,那沉默像凉水一样,一下子浇在了冯家昌的心上!
这时候,林卫竹插话了,她插话说:“虽说家在农村,听老周说,他们那批兵是‘特招’的。”在话里,林卫竹特意强调了“特招”二字。
林卫兰接着说:“农村也没什么,农村孩子朴实。只是……”
“只是”什么呢?她没有说。冯家昌就直直地坐在那里,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就这么问着,问着,他心里就出“汗”了,心里有很多“汗”。可他忍着,忍得很好。
接下去,林卫兰和风细雨地说:“小冯,你能给我讲讲你的童年吗?”
冯家昌沉默了一会儿,而后抬起眼来,他仿佛一下子就看见了“童年”。他知道,这“童年”是他的“营养钵”,这“童年”一直跟着他呢!于是,他暗暗地吸了一口气,直言不讳地说:“我家里很穷。六岁的时候,我吃过桐花,吃过槐花,吃过榆钱儿……那时候,我最喜欢的东西是一只小木碗,那木碗是父亲用手工做的。父亲说,你要有自己的碗。我记住了他的话,要有自己的碗。九岁的时候,我的作业本全是烟盒纸做的。那时候,我的愿望是能有一张全白的纸,那纸五分钱一张,可我买不起……有一次,村里代销点的人告诉我,你要是能跑过那条狗,我就给你一张纸。等我跑过那条狗的时候,他却不给了。于是,我记住了一个道理:人是不能与狗赛跑的,人绝不能与狗赛跑。后来,那代销点的人见我再也不去了,就站在门口叫住我说,你来,我给你一张纸。我笑了,我说,你家的门台太高了。十二岁的时候,我就不缺纸了,我学会了扎蝈蝈笼子,我用蝈蝈笼子跟人换纸……在十六岁以前,我几乎没有穿过鞋……那时,我对自己说,会有鞋的。”就这么说着说着,他的心突然疼了。当他说到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很疼!
两个中年女人默默地望着他,有那么一刻,她们似乎被他打动了,是被他的“交心”所打动。那目光里竟有了些温柔……林卫竹默默地、似乎是用赞许的口吻说:“人还是要有一点志气的。”
可是,就在这时,林卫兰竟然说了一句让他终生难忘的话。她脱口说:“你有脚气吗?”
这句话问得太突兀,冯家昌一点精神准备都没有。他只是愣愣地坐在那里……墙上的挂钟“嘀嗒、嘀嗒”地响着,那响声有些重。
此刻,林卫竹说话了,林卫竹有些不高兴地说:“他们都是跟着首长的。”
林卫兰的脸突然有些红,也不知为什么就红了……
片刻,冯家昌抬起头来,很平静地说:“没有。我没有脚气。”
大约,连林卫兰自己也没有料到她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就连着“噢”了两声,说:“没什么,我只是随便问问。”
这时候,刚好李冬冬端着一盘水果进来了。她什么也没说,只是把那盘水果放在了茶几上,就弹弹地走出去了。
此刻,林卫兰看了他一眼,像是要弥补什么,就说:“小冯,吃点水果吧。”
冯家昌想,这应该是个机会了,应该是的。于是,冯家昌毫不犹豫地从水果盘里拿起了一个苹果,而后,他又拿起削苹果的刀子,旁若无人地削起苹果来……就在他削苹果的时候,林卫兰一直注视着他的手,那目光是很烫人的!
冯家昌削苹果的技术是跟侯秘书学的。他很熟练地转着那把刀子,直到把一个苹果完全削好,那苹果皮仍然很完整地包罩在苹果上(就这点技术,他还是在食堂里的土豆上练出来的)……削好了苹果,他微微地欠起身,本着“先客后主”的原则(这也是跟“小佛脸儿”学的),把那只苹果递给了坐在他斜对面的林卫竹,在他递苹果时,那绞龙一样的苹果皮才无声地落在了他的另一只手上!他拿好了声音的调子,说:“阿姨,你吃。”
林卫竹满意地点了点头,很高兴。也很优雅地把那只削好的苹果接了过来,再一次说:“他们都是跟着首长的。”
这时候,他又拿起了一只苹果,以极快的速度把苹果削好,仍是微微欠身,又递给了坐在对面的林卫兰。那苹果皮以非常雅致的速度落在了他的另一只手里……他说:“伯母,你吃。”
林卫兰微微点头,客气地说:“谢谢。”接着,他又说:“小冯,你也吃啊。”
冯家昌笑着摇了摇头,却站起身来,到厨房里洗手去了……洗手,在这里是一定要“洗手”的,那就像洗心一样!
等他返回来的时候,见两个女人正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苹果,吃得很斯文……她们在吃苹果的同时,正相互悄悄地交换着眼神。他佯装不觉,可他看出来了,在眼波与眼波之间,正流动着一种东西……过了一会儿,林卫兰终于说:“冬冬这孩子有些任性。你们也都年轻,就先……接触接触吧。”
“接触接触”这又是一个信号,它说明什么呢?
没容冯家昌多想,李冬冬又闪身进来了。这一次,她是来解围的。她大大方方地说:“‘审查’该结束了吧?……小冯,你出来一下。”就这么说着,她上前牵住他的手,一把把他拽了出来。
就这样,他被她带到了另一个房间里,见到了那个有可能成为岳父的人。
这个人周围堆满了药。那些药散散乱乱地放在他的四周:桌上、柜上、几上、黑色的皮制沙发上,全是药。他寡寡、恹恹地坐在一张藤椅上,两眼望着窗外,就像是一个沉默的、被人惯坏了的大孩子。
这时,李冬冬松了手,轻手轻脚地走上前去,对那个坐在藤椅里的人说:“爸,小冯看你来了。”
那个男人仍然没有说话。他就那么一声不吭地坐在那里,他梳着整整齐齐的“大背头”,身上也透着整整齐齐的冷漠……可是,冯家昌仍然礼貌地对着那个男人敬了个礼。他笔直地站在那里,对着那个男人的脊背行了一个军礼……那人的脊背很宽,那脊背上像是长着一双很特别的“眼睛”。
这时候,李冬冬回到了他的身边,小声说:“你别介意。我爸身体不好,心情也不好……”这么说着,她的声音又低了一些,几乎耳语般地对他说:“他就快要‘解放’了,他正在等待‘解放’……”
不知怎的,“解放”这个词一下子就打动了他。他觉得此刻他们的心情是那样的一致,同样有一种无助感。真的,那人就像是一个孩子,一个没有娘、患了病的孩子,他的无助感是从骨子眼里冒出来的。他坐着,可他的灵魂在颤抖!虽然,他们之间还是有差别的,他们的痛苦不在一个档量上,但他们都是有渴望的人哪。“解放”!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词啊,可以说是精神领域的大词。然而,他很清楚,这个词,只有在“占领”了什么之后,才可以获得的……
只是到了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将成为岳父的人,他叫李慎言,是个留过洋的大知识分子,通晓三国外语,后来回国参加革命,曾当过一个市的市长,很有些背景呢……也只是到了后来,他才明白,一个前呼后拥的人,一个长时间活在“集体”中的人,一旦落了“单”,那真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这个叫李慎言的人,自始至终没有参加对他的“盘查”。他就这么一直无声地在房间里坐着,如果不是李冬冬把他领进了书房,他甚至不知道屋子里还会有这么一个人。可是,他还是说话了。他坐在那里,两眼望着窗外,突然说:
“你喜欢这个火柴匣子吗?”
他不明白。顺眼望去,窗外是一排一排的楼房,带有小阳台的楼房。据说,这楼房还是苏联专家设计的……
就是这时,林卫兰走进来了,她手里端着一杯水,默默地说:“你该吃药了。”
可是,这个等待“解放”的人仍是坐着不动,直到林卫兰把药片和水递到了他的手里,他仍然像木雕一样坐着。
后来,有人敲门了,说是送煤的。冯家昌二话不说,袖子一挽,就下去搬煤了。那时候,纵是城里住楼的人家,烧的也是煤,蜂窝煤,机器打出来的,已算“先进”。李冬冬家住的是三楼,就一趟一趟地往上搬……等搬完的时候,李冬冬对她母亲说:“这次送的煤,最好,没有一块烂的。”
林卫兰却说:“那要烧一烧才知道。”
什么意思?!
那天晚上,李冬冬送了他很远。华灯初上,自行车像河流一样在马路上涌动,间或有公共汽车鸣着喇叭开过来。灯光照在路上,两人一长一短地走着,默默地。终于,李冬冬说:“今天,你嘴上像是挂了一把锁。”冯家昌笑了笑,没有吭声。李冬冬说:“她们都跟你谈些什么?”冯家昌说:“谁们?”李冬冬说:“她们。”冯家昌说:“也没谈什么,挺文化的。”李冬冬笑了。冯家昌说:“你妈的眼很卫生啊。”李冬冬不高兴地说:“什么意思?”冯家昌说:“——有透视功能,很厉害呀。”李冬冬说:“是吗?”冯家昌说:“你妈妈知道我的病。”李冬冬一怔,说:“你有病吗?”冯家昌说:“穷,穷就是一种病。”李冬冬笑了,说:“我妈妈是医生,看谁都像病人。”接着,她又说:“别理她们了,不管她们……”
可是,冯家昌却一直默默地想着那句话:“你喜欢这个火柴匣子吗?”
“标尺”死了
冯家昌有了一个“导师”。
每次从外边回来,“小佛脸儿”总是一脸坏笑,而后就问他:“老弟,插上‘小旗’了吗?”
他也只是笑笑,笑笑而已。于是,“小佛脸儿”很认真地说:“你一定要插上‘小旗’!只有插上‘小旗’,她才是你的人。”
插“小旗”,这是军事术语。也是军区大院里秘书们开玩笑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只有常看军用地图的人才明白这句话的含意。但它还有另一层意思,这意思是引申出来的,是专对谈恋爱的军人们说的,那叫“插入”阵地,是本质意义上的——“占领”。可“小旗”也不是那么好插的。你想,这“小旗”不好插。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冯家昌与李冬冬之间也就这么慢慢地“谈”着。有那么一段,温度眼看着升上去了,升得很快;又有那么一段,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又降下来了。就像是打仗一样,时进时退,进进退退的……打起了拉锯战。
有一天,“小佛脸儿”在喝了二两酒之后,突然对他说:“我问你一个问题,一加一等于几?”
冯家昌笑了,说:“我的哥,我这人笨哪,你有话就说吧。”
侯秘书说:“格老子的,我告诉你,在数学上,一加一等于二。在生活里,一加一就不等于二了。”
冯家昌说:“那等于几?”
“小佛脸儿”一脸坏笑,说:“老弟呀,插上‘小旗’你就知道了。”
冯家昌说:“你说,你说。”
“小佛脸儿”两腿一盘,说:“想听?”
冯家昌说:“老哥,你就别卖关子了……”
侯秘书说:“你说这人世间有公平吗?”就这么说着,他缓缓地摇了摇头,接着又说:“从来没有。比如,希腊船王的女儿,生下来就是亿万富翁的继承人……而有些人,生下来的时候,连裤子都穿不上……同样是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的结合,为什么她一生下来,就拥有那么多的财富,有那么多的人为她操心?为什么有人就偏偏生在了穷山沟里?有什么道理吗?没有,我看没有。这就是命运。要想改变命运,有一句话是必须牢记的,这就是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冯家昌点点头:“你说。”
侯秘书说:“那好,我现在告诉你,一加一等于几。对于某些人来说,一加一至少等于十!”
冯家昌笑了,说:“老哥,你说得也太玄乎了吧?”
“小佛脸儿”说:“一点也不玄乎。你知道刘广灿吗?”
冯家昌说:“不就是刘参谋嘛。才二十九岁,已经是副团了,年轻有为……”
这时候,“小佛脸儿”突然笑了。他笑着说:“年轻有为不假,但你知道他是怎样当上副团的吗?在咱们这里,这几乎是‘火箭速度’了。”
冯家昌忙说:“有什么背景吗?”
侯秘书说:“当然有背景。你知道么,他正在跟上边一位首长的女儿谈恋爱。这位首长的女儿在本地八六九医院工作。你知道八六九医院吗,就在东郊。问题不在于首长,首长什么话也不会说的。但是,这姑娘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那几乎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她的舅舅是一个省的副省长。她的姑姑,是本地省直机关的厅级干部,她姑姑的丈夫,是某野战部队的一位首长。她的叔叔,在北京某部工作。在咱们这里,有一位首长,我就不说名字了,也曾做过上边那位首长的秘书……这些人可能一句话也不会说,可他们说一句是一句。当然,刘参谋的确是年轻有为。他原来也是咱秘书班子里的人,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背景,谁也不好再用他了,于是就直接提了副团。虽然说,人并不是凭关系的,但有关系和没有关系是大不一样的……”“小佛脸儿”这么说着,突然间就沉默了,他沉默了一会儿,又说:“人家刘参谋是如日中天哪!”
冯家昌说:“刘参谋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小佛脸儿”笑着说:“又想学习了?”
冯家昌直言不讳地说:“被一个大家闺秀看中,总有他的长处吧?”
“小佛脸儿”说:“他有个绰号,你知道吗?”
冯家昌说:“知道。人家都叫他‘标尺’。一米八的大个,长得帅吗?”
侯秘书说:“此人有三个长处。一是长得帅,二是‘诚恳’。”
冯家昌探身问道:“诚恳?”
侯秘书说:“诚恳。你不要小看这两个字,‘诚恳’是无坚不摧的。第三是他有两套语言。”
冯家昌吃惊地问:“两套语言?”
“小佛脸儿”点点头说:“两套。比如说,当你说‘树’的时候,他说‘森林’。当你说‘森林’的时候,他会说‘树’。”可是,就这么说着,“小佛脸儿”突然迟疑了一下,眉头上像是凝结着什么疑团,他吞吞吐吐地说:“但是……”
冯家昌觉得他话里有话,就问:“但是什么?”
可侯秘书摇了摇头,连声说:“没什么,没什么。”
冯家昌接着说:“我还有一个问题,这一切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佛脸儿”笑而不答。停了片刻,在冯家昌目光的注视下,他终于还是说了,他说:“实话告诉你,我和刘广灿一屋同住了三年……”这么说着,“小佛脸儿”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又笑了,待笑过之后,他说:“老弟呀,你也一样,运气来了,山都挡不住,我要告诉你的是,你将要进入的‘背景’,绝不次于那个刘广灿。你一定要插上‘小旗’!”
冯家昌说:“你笑什么?”
侯秘书说:“没事。睡吧。”
然而,一天早上,天还没亮,他们两人突然接到命令,要他们火速赶往八六九医院,去处理一项“事故”。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