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唯我独 裁-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世界大战后,巴伐利亚省和柏林zhōngyāng政fǔ之间一直存在jī烈的矛盾,巴伐利亚省是德意志帝国崛起的地方,对德国皇室最为忠诚。德国革命导致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兰,新成立的魏玛政fǔ更是想要将德意志帝国永远改为魏玛共和国,彻底废除德国皇室在德国的统治地位。巴伐利亚省一直强烈反对,这才迫使魏玛政fǔ一直没有对全世界公开宣布废除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国名,官方依然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称呼,但是zhōngyāng政fǔ下发的文件都是以魏玛共和国的国名,令巴伐利亚省官员们极为不满。尤其是魏玛共和国一直反对恢复同盟国集团,拒绝跟奥匈帝国解体后产生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合并的计划,倡导德国和平,反对战争,这触动了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右派的核心利益,rì耳曼民族大统一的局面受到阻挠,导致巴伐利亚地方政fǔ跟魏玛共和国zhōngyāng政fǔ的矛盾不断的被jī化。
希特勒决心利用这一矛盾,他要求巴伐利亚邦政权趁柏林尚未向慕尼黑下手之时,就向柏林进军。希特勒自认为时机对己有利,他执意要效仿意大利dúcái者墨索里尼数年前“向罗马进军”夺取政权的榜样,着手策划“向柏林进军”,以建立由他个人施行dúcái的**政权。
但巴伐利亚邦政fǔ头目优柔寡断,无意按希特勒的意愿行事。1929年1月8rì晚,巴伐利亚邦政fǔ三巨头等要员在慕尼黑南郊的比格布劳凯勒啤酒店举行集会,希特勒命令戈林率领1000名冲锋队员,强行冲入会场。戈林、赫斯等人按照希特勒事先的安排登上讲台,高声喊叫道:“国民革命已经开始,大厅现在已被包围,任何人不得擅离一步!”“如今巴伐利亚政fǔ已经崩溃,纳粹党从现在起就是全德意志的领导者!我们将推翻魏玛共和国,恢复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秩序!”
突如其来的政变令巴伐利亚邦政fǔ三巨头等要员们不知所措,他们虽然希望恢复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统治秩序,但是不喜欢被人用枪指着脑袋,因此他们拒绝跟纳粹党合作。
然而希特勒并没有死心,次rì,他又与一心要建立军人**政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商讨对策,决定在慕尼黑进行示威游行以扩大宣传和唤起士兵与居民的支持,必要时直接夺取巴伐利亚邦的军政权利,发动叛luàn。
于是,第二天,希特勒命令鲁登道夫率领一支3000多人的军队,从啤酒馆向慕尼黑城内进发。但他们立即遭到了慕尼黑守军的阻击,16名纳粹党徒被击毙。但这并没有阻止纳粹军队进城,由于希特勒的冲锋队装备精良,清一色的中华帝国制式武器装备,比慕尼黑城守备队的武器要精良的多,加之他们都经过了中华帝国特种部队的专业训练,战斗力强悍。
很快,恩斯特率领冲锋队突破了慕尼黑城卫军的防线,鲁登道夫指挥军队在五辆坦克的掩护下开进了慕尼黑城。
慕尼黑城卫军自然继续抵抗,但是他们向巴伐利亚军区求援时,遭到巴伐利亚军区司令海恩斯的拒绝,因为海恩斯早已经被是纳粹党的部下控制住了。慕尼黑城卫军得不到军队的支援,抵抗了一个小时后陆续向鲁登道夫投降。
中午时分,鲁登道夫占领了巴伐利亚邦政fǔ所在地,并宣布巴伐利亚邦拒绝魏玛政fǔ执政,要求魏玛政fǔ下台,恢复德意志第二帝国秩序。
巴伐利亚事件导致了德国即将陷入分裂局面,尽管希特勒表示事先不知情,但是魏玛政fǔ明白希特勒肯定是幕后策划者,此时希特勒的纳粹党已经发展至100多万人了,并且成为国会第二大党派,而且其党纲跟魏玛政fǔ背道相驰,是魏玛政fǔ不能容忍的,于是魏玛政fǔ立即下令禁止纳粹党,封闭纳粹党报,并且派兵前往巴伐利亚准备镇压鲁登道夫的叛luàn,眼看一场德国内战就要爆发了。
协约国方面见德国有爆发内战的态势,顿时大为高兴,准备支持德国内战。但协约国阵营的判断出现了失误,他们低估了希特勒的力量,认为希特勒无法跟魏玛共和国政fǔ对抗,于是他们决定支持希特勒跟魏玛政fǔ开战,以此来平衡双方的力量对比,最好让德国内战一直打下去。
英法等协约国阵营国家从政治、外jiāo、军事和经济等方面迅速给予希特勒援助,不到半个月时间,希特勒就获得了来自协约国阵营方面的总额2300万龙币的资金,英法公开支持希特勒的巴伐利亚政fǔ,并且给希特勒提供所需情报和军火。
希特勒有些发晕,没想到会是这种局面。他知道中华帝国在背后支持他,如今协约国也支持他,于是原本他还有些担心,此时立即胆子大了起来,腰板更直了,于是公开宣布他的反魏玛政fǔ的立场,并且号召德国国内的所有纳粹党成员准备战斗。
由于希特勒的纳粹党已经掌控了德国陆军和海军的大部分力量,结果当希特勒登高一呼时,超过三分之二的德国陆海军宣布支持希特勒,致电柏林要求魏玛政fǔ下台。
直到这时,兴登堡等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的身边养了希特勒这只野心勃勃的饿狼,如今开始噬主了。
很快,中华帝国政fǔ也公开发表了对德国局势的担忧报告,要求德国避免内战,应和平坐下来谈判。
魏玛政fǔ权衡利弊之后,认为开战根本打不赢希特勒的纳粹党,军事实力已经是希特勒占优了,因此魏玛政fǔ共和党和社会党同意跟希特勒和平谈判,重新进行国会选举,最终决定魏玛共和国是否代替德意志第二帝国。
在中华帝国和协约国各怀心思的干预下,导致魏玛共和国不得不对希特勒妥协。
从1929年2月开始,德国国会开始重新选举,共和党、社会党和纳粹党等十几个党派参加。
但结果却是希特勒的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不断获得胜利,1929年4月10rì举行总统第二轮选举,希特勒竟然获得了36。8%的选票。获得230个议席,一跃成为国会中最大的党派。
13rì,总统兴登堡召见希特勒并试图说服他与佛朗茨冯巴本共同组成联合政fǔ,但希特勒予以拒绝,声言作为最大政党的领袖,要得到“包括一切方面的整个国家权力”,但兴登堡也发表声明加以拒绝。
就在这时,巴本和施莱歇尔为了一己sī利,纷纷跟希特勒暗中jiāo易,结果希特勒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坐收渔利。巴本和施莱歇尔的互相拆台,宁让第三者上台,也不让对方执政,通过暗中的政治上的jiāo易,最终把希特勒推了出来,搞了一个以“保守派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总统、国防军和钢盔团”为一方,以希特勒的纳粹集团为另一方的联盟,组成所谓“民族团结”的联合政fǔ。
对希特勒的得势,被推翻的霍亨索伦王室的支持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2rì,皇太子就曾致函兴登堡,敦促其授权希特勒组阁,威廉二世直接给纳粹党提供了200万马克的援助。
就这样,希特勒终于在1929年5月30rì通过“后mén”jiāo易登上了总理的宝座。从这时起,魏玛共和国也就正式死亡了,第三帝国由此诞生。
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上台后,他并不满足于这种联盟。此时的希特勒已经在国会中得到了大多数席位,而且在德军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影响力,五十万德国精锐的海陆空三军部队很快都倒向希特勒的纳粹党一边。
因此,希特勒执意借助自己已经掌握的权力,实现建立dúcái的目标。因而在他上台第二天就发布第1号总理令,声称兴登堡总统已经宣布解散国会,定于6月15rì举行新的选举。希特勒认为,他将在选举中稳cào胜券,这样就能排斥联合政fǔ中的其他政党,确立一党统治的体制。6月3rì他又颁布了《保护德国人民法》,以便广泛限制反对党,特别是限制德共和社民党在竞选中的宣传活动。
6月6rì,希特勒解散了普鲁士邦议会,使普鲁士代理内政部长、纳粹党的戈林得以接管了jǐng察局,同时隆美尔接管了德国陆军总司令的职务,舍尔恢复海军部长职务,戈林担任空军部长,陆海空三军宣誓向希特勒效忠,为希特勒撑腰。
这样,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在普鲁士夺权就已经成为了定局。随后,希特勒的sī人冲锋队、党卫队和钢盔团成员组成的所谓“辅助jǐng察”又先后接管了各地的jǐng察部mén,并在各大区建立了集中营,关押成千上万的德国**人、社民党人和其他的反纳粹执政和希特勒dúcái的人士。另一方面,希勒特又暗中拉拢国内的容克大资本家,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赢得选举的胜利。同时,希特勒向国际社会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但遭到协约国阵营的抵制。
此时,英法等协约国家对于希特勒一边倒的夺取德国政权而感到了危险,他们的错判导致魏玛共和国迅速垮掉,成全了希特勒。此时英法等国已经后悔莫及,恨不得买块豆腐撞死自己。
希特勒并不指望协约国能够支持他,毕竟希特勒的政治纲领和军事策略本身就是将协约国列为他的第一号敌人。因此希特勒转向中华帝国,寻求中华帝国的支持。
当然,扶植希特勒上台一直是中华帝国的计划,只不过没有想到希特勒会如此快的上台,这令王辰浩感到了些不安。不过,王辰浩的计划本来就是要导演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让欧洲各国狗咬狗一嘴máo,让西方世界经过二战的摧残统统的回到原始社会,永远威胁不到中华帝国。因此,王辰浩很快命令内务部拟旨支持希特勒,并责令帝国内阁准备好跟德意志第三帝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准备。
中华帝国带头支持希特勒当选总统,影响了世界相当一部分观望当中的国家,很快国际舆论有利于希特勒一方,跟德国国内的舆论融合到一起,为希特勒选举国家元首扫清了舆论障碍。
不过,希特勒不是一个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他喜欢自己掌握力量。因此,为了彻底打击反对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反对纳粹最坚定的德国**,纳粹党徒又一手炮制了震惊国内外的6月7rì的国会大厦纵火案,并将之嫁祸于德国**人,在国内掀起了空前规模的**làngcháo,致使德共的机构被全部摧毁,几千名德共干部被捕,并被迫转入地下,在这一事件中,被捕人员还有社民党人和其他著名人士。
希特勒还在该事件后颁布被人们称之为“国会纵火法”的《保护人民和国家法》,授权政fǔ接管各邦权力。他在冲锋队和党卫队的参与下,对各邦特别是那些不在纳粹党掌握之中的邦进行自上而下的夺权。从此,各邦的主权被纳入“一体化”,德国这一法制国家趋于瓦解,纳粹党的一党统治的基础得以基本建立了。他通过“长刀之夜”事件,大肆镇压打击及削弱党内反对派,巩固自身势力。
6月15rì国会大选后,纳粹党获得了63。8%的选票,获得了2/3的多数选票,因此,希特勒掌握了立法权。这样,希特勒在4年任期中就可以利用立法权,把国会和议员们撇在一边,不许他们问津。
授权法是希特勒在权力道路上迈出的所谓“合法”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建立他“元首国家”的基础,希特勒有了这个授权法以后,又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他通过撤销邦一级的行政区,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政治组织,摧毁纳粹运动内部的反对派,控制经济和文化这四个方面的步骤,使各个领域进一步实行了“一体化”。
就这样,希特勒在上台后的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基本上结束了从上到下的夺权活动,并建立了纳粹党一党专政的法西斯极权统治。恰在这时,年迈的兴登堡被他最信任的人背叛,生生的被希特勒给气死了。这可是给希特勒提供了最后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的极好机会。希特勒立即颁布一项法律,把总统和总理这两个职务合二而一,叫军队以及法官和官员向他个人宣誓效忠。作为元首和总理,如今他成为国家政权的单独执掌者,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一体化了。
希特勒在政治上整肃内部时,又把全部经济都纳入受国家控制、适应政治需要、实行强制生产的轨道,以更有利于扩军备战。这点是希特勒从中华帝国学习到的,模仿中华帝国一开始的国家计划经济体制,集中所有力量办大事。同时,希特勒也发现苏联快速崛起,苏联的国家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跟中华帝国的大同小异,因此坚定了他的信心。从此,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王国一样,走上了dúcái统治的道路。
德国昔rì的盟友们,在看到德国从新站起来之后,纷纷向德国表示祝贺,并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和援助,尤其是奥匈帝国解体后产生的奥地利、匈牙利等国,他们早就想加入德国了,就像以前的墨西哥一直想加入美国一样。已经停止了五十多年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合并的呼声再次掀起。
而德国的死对头英国和法国却在这个时候产生了犹豫和退缩。此时的希特勒在国民中的形象是带领德国崛起的领袖,希特勒为了兑现他的诺言,于是就开始将其合并奥匈帝国的计划付诸实施。
9月底,德国同奥地利经过谈判之后,两国元首正式宣布合并。这样一来,德国便跟意大利的领土接壤,并且拥有了地中海的出海口,使得第三帝国的领土扩大了三分之一。很快,德国又陆续跟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国谈判,就合并领土一事进行讨价还价。
意大利王国本来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不满,英法承诺给意大利的好处没有一个兑现,如果当初意大利加入同盟国的话,估计就可以打败协约国了。现在的意大利后悔不已,跟协约国已经有了很深的隔阂。如今奥地利跟德国合并,使得意大利跟德国接壤,德国陆军的强大不是意大利陆军可以对付的。同时,德国海军接管奥地利海军,组建地中海舰队,德国获得了地中海的军港,强大的海军力量很快就会调往地中海,这对于意大利的国防安全来说都是致命的。
于是,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亲自跟希特勒会晤,表达愿意跟德国友好合作,建立政治、经济和军事互信的战略伙伴关系。而德国刚刚跟奥地利合并,统治还不稳固,也不想让意大利继续在协约国阵营,因此希特勒同意了墨索里尼的请求。两国很快在在中华帝国的斡旋和见证下,都作为dúcái政fǔ,双方很快达成了互不侵犯的条约。
德国和意大利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两国又都是dúcái政fǔ,且政治纲领和国家政策都大同小异,这令英法协约国感到了紧张。
不过,英国不想刺jī德国和意大利,采取绥靖政策,希望把德国和意大利的枪口转向苏联,因此对德国和奥地利合并一事选择了默认,对德国和意大利达成互不侵犯条约持支持态度,并马上跟德国签署了英德互不侵犯条约。妄图以一张纸来稳定英德关系。显然,没有任何利益保障在内的协定根本发挥不了作用,不过是英国人掩耳盗铃的一厢情愿而已。
法国见英国向德国妥协,因此也不敢dúlì对抗德国,于是也跟德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稳住德国。但法国毕竟跟德国接壤,加上德国和奥地利合并后,获得了地中海出海口,德国海军将直接威胁法国后方,因此法国不得不提高jǐng惕。
在这种大环境下,法国则加快了在德法边境上耗费巨资修建的欧洲的长城——马其诺防线,以此来防御德国从陆上攻击法国。
法国副总理兼国防部长e.达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