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清-大忽悠闯大清-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燕无良就在心里认定,这些保守派为了朝鲜的油水要和军队抢地盘!其实他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家倭仁他们是保守,但是并不是糊涂蛋。现在朝鲜的赋税,都被您们这些大头兵的头头们给拿跑了,朝廷啥都没有,还要给呆朝鲜的军队发饷。这些保守派早就看不惯了,不过他们的出发点,还是好的,毕竟是要给朝廷减负。

你燕无良派李鸿藻把朝鲜的王室都给杀光,还用药让李罡应不举,做的事隐秘,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手眼通天的文官们早就知道了,为什么不说?还不是利益!不过人家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利益,而是朝廷的利益罢了。

所以等燕无良跳出来,提出现在不能把朝鲜并进来的时候,这些保守派就转移了攻击目标!倭仁为首的保守派直接就在朝堂上,把燕无良的祖宗十八代挨个拖出来大骂了一顿。其实这也是燕无良自找的,燕无良这个人有的时候是比较跋扈,但是还是知道要是这个朝廷就自己一个人说话,估计自己后面的两个女人都要坐不住了,所以对保守派是不待见,但是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打压,当然倒霉的宝鑒除外!

燕无良被骂没脾气了,也只好不说话,最后还是看不下去的慈安说了,这个事情还是以后再定,要求议政王们、军机处的几位中堂、各部堂官先上折子再说吧。其实这慈安很少上朝了,反正自己也懒的管政务,里面的事情有自己的妹妹“慈禧”管着,外面的事情有自己的亲小妹夫燕无良管着,她自己也不过就是在后宫养养花、种种草,就是偶尔上朝,也是不说话的,今天是实在看不下去这和菜市场一样的朝会,所以才给燕无良解了围。

至于一边的慈禧,人家已经习惯了,越是有这样的朝局,人家越是对自己的妹夫燕无良信任。为啥啊?这说明燕无良虽然在外面跋扈,在自己面前耍宝,但是在这些大臣的眼里还是没啥大不了的!而且自己这个妹夫从来没有什么揽权的行为,就是这首领议政王都是自己强加的,要说燕无良唯一绝不放手的,一个是义勇军的军权,一个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控制权,不过这都是先皇在的时候就定下来的,这朝廷的对外事务要是没有自己妹夫无良点头,就是自己说了,都要被倭仁以违反先皇懿旨给顶回去;至于义勇军,自己也没啥担心的,眼下八旗也就是僧王的人马能打,其他呆在朝鲜的都是废柴,要是满人再没有一支能打得军队,将来这天下还不知道是姓满还是姓汗呢!更何况,现在南边有湘军、淮军、楚军这些都是给义勇军掣肘的军队,他们哪个都不是吃素的,自己的妹夫要是再没有点子强军,这天下搞不好就真的成了汉人的天下啊!所以燕无良越是和保守派不对付,慈禧心里越高兴,毕竟燕无良隔三岔五的就跑到宫里,给她唠叨“西洋”的事情,她也知道这个国家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所以只要燕无良没有什么大的出格举动,她也乐得看燕无良折腾,毕竟这个国家再有个八九年就是自己儿子当家了,到时候燕无良就好好的带兵、管管总理衙门的事情就行了。要是大清能在燕无良手里搞出点子名堂来,那是再好不过,就是燕无良搞不出来,也没啥大不了的。更何况去年头里从朝鲜运回来的真金白银,那可是自己亲眼见的了,就是燕无良将来没搞出啥名堂出来,要是年年能从外藩敲出来些银子,老娘也给你这活宝妹夫,大清第一混人撑腰了!

其实燕无良被骂的时候,也知道了这些保守派是为了国家可以减轻一点压在老百姓头上的赋税,也就有点心动了。不过等他抬头看见底下的石赞清在冲自己摇头,文祥指着大殿外远远的柱子的时候,明白自己为了长远的利益是不能同意现在就把朝鲜给并进来的。

不过没能他说话,小皇帝就在自己一个妈说了退朝后,喊开了,“退朝!”这朝会就结束了。

退朝后,燕无良刚出太和殿,就被现在慈禧太后的贴身太监小李子,叫到了乾清宫西暖阁。到了乾清宫慈禧就给他一顿唠叨。慈禧一开始,燕无良就准备做混混欲睡状。为啥?慈禧现在也多了一个乐子,就是每天都要给燕无良熏陶一下。不是别的,就是什么朝廷如何如何难,你无良手里银子多,要给我拿出点来。燕无良呢?开始每次都哭穷,说是这里要建厂,用不得,那里要开矿,也用不得。不过到了后来,燕无良也知道,自己这个大姨子就是拿自己找乐,所以每次一听慈禧说这个就直接做困倦样子,要不就是慌也似的逃到对面的东暖阁去,把慈安太后请来耍宝。

不过今天慈禧把燕无良喊来,可不是为了找乐,她是要知道这朝鲜到底是并进来好,还是再立一个傀儡好?不过一看燕无良那个德行,她就知道,自己这个混球妹夫,又要开始耍宝了,立刻就开始给燕无良一点子厉害看看,上去就给燕无良的耳朵来个一下,这也是从辛酉之变后,这两人的对话中常见的了,要不燕无良也不会老是跑到对面去找慈安给自己帮忙。你要是看见慈禧那个长指甲,你也觉得恐怖啊!燕无良有的时候回家和自己三个老婆说:“再被西边的拧耳朵,我这耳朵都和猪八戒的差不多了!”

慈禧那手一上来,燕无良就知道不好,“兰儿姐姐,咱别老这样,这样不好!您想说就说吧!我听着呢,只要不是念经我就忍着!”

他这话一出口,给慈禧气乐了,抿着嘴看着燕无良,掐吧掐吧手指头,“我说无良啊!你就不能有点正行啊?”

燕无良也不说话,指着自己的脸,看看里面的镜子,扭头回来看着慈禧眨了眨眼。慈禧一看自己白说,“好了,我懒得理你,有的时候狠不得给你拉出去砍喽!哀家就是想知道这朝鲜到底是并进来好,还是放在外头好!”

燕无良一看慈禧是说正事,不是拿自己开心,就正了正身子,“兰儿姐姐,要说这朝鲜以臣弟的意思,还是并进来,那朝鲜不管怎么说距离我大清都太近了。不光是朝鲜,就是南边的安南、南掌、暹罗、缅甸、吕宋、爪哇,东边的日本、琉球,西边的哈萨克、浩翰、布哈拉、阿富汗,还有西南的印度,臣弟都是想并进来的。可咱现在不是弱嘛!所以今天臣弟琢磨着还是先等等吧,咱们得一个一个的收拾不是!要是上来就把朝鲜给并进来了,这些个藩属就有了防备了,到时候咱们再动手就不容易了,不如就这么着留着朝鲜一个空名字,等过个是十年皇上亲政了,朝鲜的棒子们也都和咱们说一样的话了,再给朝鲜并进来就顺顺当当的了!”

慈禧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下,抬起头,用有点不相信燕无良的语气,“无良啊!你是不是为了你义勇军的在朝鲜得的好处啊?所以不愿意让朝廷早早的插手啊?”

燕无良这就闹开喽,“我说大姨子,你可不能这么说!你这弟弟无良是个混球没错,但是咱不是也给您按月交银子吗?我这内务府总管也不是白当的!哪个月咱不是给您省不少银子,还给你从朝鲜往家里搬银子!要不行咱现在就给朝鲜并进来,到时候这朝鲜的赋税都给了这些个文官,我还上哪儿去给您找银子去?到时候您这小舅子没银子,您可别说我哭穷!”

看着燕无良耍宝,慈禧也不说话,就是歪着个脑袋看着燕无良表演,半晌说了一句,“慢慢演,本宫等着看后戏呢!”

燕无良一看自己演不下去了,只好挠了挠自己的脑袋,“兰儿姐姐,无良今天说点子实话吧,就朝廷那点子税收,咱们又要建新军,还要搞工厂,又要给全国百多万的大军发军饷,哪里够用!不挤兑朝鲜能行啊?现在朝鲜是别人的地盘,咱抢了也就抢了,他就是造反,和咱也没多大关系。但是要是成了咱们的地盘,到时候税要按着咱大清的标准收,那个时候要是在朝鲜多收了,闹将起来,咱也不好看啊!”

慈禧现在知道国家的财政不好,点了点头,不过还是有点不甘心,“这拿过来,真的不行吗?”

燕无良掘着嘴,“姐姐,不是不行,就是以后咱们就难了,到时候一个个的藩属和咱们离心离德的,实在是不好,毕竟咱们去朝鲜是打着诛灭暴君的旗号,到后来弄得咱们直接给人家国家灭了,很不好看啊!毕竟朝鲜和日本不同,在外人眼里朝鲜一直是很恭顺的啊!”

慈禧深深的叹了口气,“哎,是姐姐我操切了,按着你说的办吧,回头姐姐我和倭仁他们说说去,你还是忙活你的事去吧!不过这个月你得多给我送30万两银子!少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燕无良一脸无奈的样子,“啊?三十万两!您把我卖了吧!”

慈禧嘻嘻哈哈的拍拍燕无良的肩膀,“你值三十万两?得了吧!卖你,哀家得倒贴!就这也就你那三个福晋买,别人啊?哀家就是倒贴三十万两都没人要!你就是个臭狗屎!”

燕无良也不生气,“臭就臭吧,反正没有银子!”说完就拿着自己的帽子,撒丫子跑了,远远的留给慈禧一句好,“奴才无良告退,太后娘娘们洪福齐天,寿与天齐!”

笑呵呵的慈禧看着燕无良跑远了,对着燕无良的背影,啐了一口,“呸,你个狗东西!”

那边燕无良回去就开始布置在朝鲜扶植一个新的朝鲜王的事情。这边慈禧也在下午,把倭仁等几个保守派头子给召进了宫。

还别说这些保守派到底是“忠君爱国”啊。燕无良说的他们基本处处反对,但是只要代表皇帝的慈禧说行的,他们就老老实实的执行了!慈禧和他们也没怎么说,就是把燕无良的原话给拿出来,变成了自己的话,说给了这些个老家伙。

一时间这些个老家伙连声称赞,说太后远见卓识的有,说太后圣明无比的有,说太后见识远大的也有。弄得慈禧在心里一阵恶搞,要是无良在这里看到这个场景估计会被气吐血吧!嘿嘿,无良啊!给你立一帮子反对派,也是为了你好,要不将来你真就落得个多尔衮的下场啊!

等保守派在慈禧的敲打下同意了暂时保持朝鲜的现状后,朝廷就不再就这个问题折腾了。最后派了倭仁,以钦差朝鲜宣慰大臣的身份去朝鲜挑选新的朝鲜王。

所有的人都以为倭仁接了个美差。哪里想到一个半月后,朝廷接到了朝鲜宣慰大臣倭仁、朝鲜善后大臣李鸿藻和朝鲜接收大臣睿亲王仁寿的联合奏章,朝鲜人不接受新的朝鲜王!他们要求并入大清了!

一下子朝廷内外就炸锅了,所有的人都搞不懂这帮子棒子到底是啥意思了!

原来,自李罡应继承朝鲜大统后,因为朝鲜原来的官员、文人、世家被满清砍了个精光,就是认识朝鲜文的人现在满朝鲜都找不到几个,所以李罡应在坐上朝鲜王位置的一年多快两年的时间内,愣是没有建立起官僚体系!至于什么建立朝鲜的王国军队那就更别提了!反倒是原来朝鲜的除暴军将领,因为帮助满清平定了伪王李升,而在朝鲜成为了新兴的政治势力!

这些人抱起团来欺负李罡应,对李罡应的命令根本就不搭理。李罡应找李鸿藻给他想办法,结果呢?李鸿藻本就是想把朝鲜并入天朝版图,他给你想办法对付这些算是忠于天朝的政治势力,他有病啊!

在李鸿藻那里没有得到任何实凿话的李罡应,渐渐的也明白了,这李鸿藻就是要把朝鲜并入西边那个庞然大物的版图,所以就想扶植自己的势力。不过现在的李罡应,可比他大哥李升那个时候的条件好的多!出入都是义勇军随行,就是晚上睡觉外面都站着几个义勇军。你就是想上厕所,嘿嘿不好意思,为了您这新朝鲜王的安全,我们还是好好保护着您吧!可以说李罡应在朝鲜一点人身自由都没有,还不如李升在的时候自己做兴宣君的光景,那个时候自己不被李升待见,但是起码的自由还是有的,哪里和现在一样,就是如厕都要有两个义勇军跟着,所以扶持他自己的势力,基本和扯淡没啥区别!

李罡应自由没有了,朝思暮想的王权现在也成了虚无缥渺的东西,每天只好在锦衣玉食下,不停的进行造人运动。不过就是这样,他也不是多老实。毕竟是一个脾气很大的贵族嘛!骂骂咧咧的还是常有的,很快就传到了李鸿藻和燕无良的耳朵里,这两人为了朝鲜未来的美好前景和朝鲜人民未来的美好生活,只好牺牲这位伟大的朝鲜卖国贼了,开始的时候李鸿藻在李罡应的饭里下药,给这小子搞得不举了。等李罡应感觉到不好的时侯已经晚了,没有了获得子嗣希望的李罡应,脾气更加的暴躁,动不动就对景福宫的宫人、尚宫、尚监发脾气外加拳脚相加。这个事情在李鸿藻有意的宣传下,就传遍了朝鲜,一时间这位朝鲜的新王的名声和他大哥也差不多了。

结果等到了两个月前这个小子气闷而死的时候,朝鲜的百姓没有啥难过的,很多原来受过李升“苛捐杂税”的罪的朝鲜棒子,还在私下里说,要是没有天朝大军在这里,我们搞不好还不如在暴君李升手下过活的好呢!他死了就死了呗,我们现在每天在队里一块上工,天朝的队长给咱们公平的记分,到了秋天就收粮食,虽然不是太多,但是咱们一年还是有的吃啊!也没有什么赋税,除了买东西花的多些,但是天朝的东西是好啊!过去咱们想用还没有呢。还是好好干,多挣个公分,等着秋收后攒点粮食,等着下次天朝的商队过来了,多预备一些个布头啥的实惠!

人家这是最朴素的观点,清军是在朝鲜杀人,但是对于那些个老老实实的朝鲜人,也还说的过去。加上燕无良搞得那个公分制,把田租这个玩意给隐藏了下去,所以朝鲜人也没觉得天朝人欺负他们,反而觉得赋税少了很多!废话嘛,原来李鸿藻在朝鲜荒年挤兑原来的朝鲜王李升,李升可不得狠狠的催科加稅啊!现在朝鲜这些个棒子,上头没有了世家的田租、没有了人头税、没有了朝廷的王钿(和现在的土地使用税差不多的玩意。),加上不用出门,更没有啥乱七八糟的过路过桥的卡税,反倒是比以前日子过得送快了!东方的老百姓不都是一个样吗!新朝代来了,该抢的抢得差不多了,人杀了一批,人口就少了,人均的土地就多了,老百姓每个人分到的口粮就多了一些,自然比前朝末期日子好过,肯定就拥护呗,有啥特别大的道理吗?没有!仅仅是一年有半年硬粮吃就行了!

朝鲜老百姓懒得管你有王没王,那些个朝鲜除暴军的头子们也不糊涂。等朝廷派倭仁去朝鲜,从过去除暴军的将领,现在朝鲜的各地的头头里选朝鲜王的时候,这些个知道原来李罡应过的是啥日子的家伙们,一个个的死活都不愿意。这些个过去除暴军的将领,也知道这朝鲜是完蛋了。自己因为站对了队伍,现在有了天朝的保护和不少的田土,但是要是自己坐上朝鲜王的宝座,那么昨天的李罡应就是明天的自己!他们才不会自己跑到火上去烤呢!

搞得以为接到好差事的倭仁倭老哥,天天愁眉苦脸的。天天在朝鲜吃好喝好玩好的睿亲王仁寿,看着他那个样子还气他。本来仁寿就是攻朝的强硬派,对倭仁这个老酸早就看不顺眼,他现在别扭要是不给他加把劲,仁寿自己都会不原谅自己,谁叫两人名字里都有了仁字呢!仁寿对倭仁说啥了——我说倭大人,咱大清要是选个王爷,这人不得打破头?这朝鲜也算是礼仪之邦,您这孔圣人的门徒咋就连个朝鲜王都找不出来啊?肯定是仁义不够啊!回头改个名字吧,别叫倭仁了,和俺老仁一样,把仁字放前头算了!

给倭仁气的,差点没呕血三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