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抗战-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8:08:kgmB电台中止其节目号召所有军人回到他们的岗位上去。

8:10:亚利桑那号战列舰被4颗800公斤穿甲弹命中,前部黑火药库(供水上飞机弹shè用)爆炸,诱爆主炮塔中的无烟火药库,猛烈爆炸,亚利桑那号在9分钟内沉没。1177名船员阵亡,包括舰长瓦尔肯伯格上校和第一战列舰分队司令基德少将。12架来自加州的B17遭到ri军护卫战斗机袭击,全部被击毁。

8:12:夏威夷最高指挥官沃尔特。肖特向整个太平洋舰队和华盛顿报告:“与ri本的战斗由一次向珍珠港的袭击开始。”

8:17:美国驱逐舰海尔姆号是第一艘开始对珍珠港内潜艇攻击的美国船只。

8:26:檀香山的救火队报告三人死亡和六人受伤(可能是被防空炮的子弹击中)。

8:30:美军惠勒、希凯姆陆军机场和福特岛、卡内奥赫海军航空站遭到严重破坏,亚利桑那、俄克拉何马、加利福尼亚号战列舰已经沉没,西弗吉尼亚号正在下沉。ri军损失飞机9架(零式3架,99舰爆1架,97舰攻5架)。

8:39:一架水上飞机在港内发现一艘潜艇和对它开火。

8:409:15:轰炸机的攻击。

8:40:一艘美国驱逐舰与一艘ri本潜艇相撞并开始投深水炸弹。潜艇受伤后上浮。一个地方电台报道ri本空袭。

8:50:第二波攻击指挥官下攻击令。

8:54:第二波攻击开始。54架轰炸机和78架俯冲轰炸机进行攻击,36架战斗机保护制空权。

9:00:一艘荷兰的远洋轮是第一个参加战争的同盟者。

9:159:45:俯冲轰炸机进攻。

9:30:港外和岛北的船只受到攻击。

从9:45开始:进攻减弱。

10:00:第一波飞机回到停在岛北180海里的舰队。

11:15:夏威夷总督在电台中宣布整个夏威夷领地进入戒严状态。

11:46:有人报告ri军在欧胡岛登陆。

12:10:美国侦察机飞向岛北但未能发现任何敌机或敌舰。

12:40:夏威夷总督和美国总统同意在夏威夷引入战时法并建立军zhèng fu统治。

13:00:ri军飞行队队长与南云中将讨论进行第三波攻击的可能xing。

13:30:南云下令返航。

16:25:夏威夷总督签署战时法。

袭击珍珠港的目的是为了(至少暂时)消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主力。山本五十六本人认为一次成功的袭击只能带来一年左右的战略优越xing。从1931年开始ri本与中国交战,此前ri本占领了满洲。可是中国的崛起。彻底打破了ri本的计划。

无奈之下的山本五十六,只好选择蛰伏。可是蛰伏的ri本,绝对没有出头的希望。只要中国人崛起,ri本根本就不是对手。

而中国和德国的联合。加上苏俄节节败退,ri本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一切的希望。而美国依然在一片歌舞升平中,无数的有钱人都朝着美国跑。为了再次树立ri本的强大形象。同时确立新的方向。

自从中国对邻国采取不闻不问之后,山本五十六便下令开始对周围的国家。如老挝、缅甸、越南等进行侵占,以挽回丢失东三省及中国大片领土。带来的物质匮乏。解决这个问题之后的山本五十六,发现一只和平的美国人好像开始对自己感兴趣了。

山本五十六清楚,美国的生产力的强大。为了稳固太平洋地区的地位,继续掠夺战略资源,山本决定,提前解决美国的隐患。加上天网的暗中支持,美国人彻底被击溃了。而现在的中国是很强大,可却因为主席柳成的病逝,政局正处在一个需求稳定的阶段。无数的山头势力,跳了出来,正在中国上演一出惊心动魄的夺位之争。

这才有了山本发挥的机会。本来,ri本从1942年1月ri本开始计划袭击珍珠港以取得战略优势,经过一些海军内部的讨论和争执后从年中开始ri本开始为这次行动做训练。

ri本计划的一部分是在袭击前(而且必须在袭击前)中止与美国的协商。到12月7ri为止,ri本驻华盛顿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在与美国外交部进行很广泛的讨论,包括美国对ri本在1941年夏入侵东南亚的反应。袭击前ri本大使从ri本外交部获得了一封很长的电报,并受令在袭击前(华盛顿时间下午一时)将它递交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但大使人员未能及时解码和打印这篇很长的国书。最后这篇宣战书在袭击后才递交给美国。这个延迟增加了美国对这次袭击的愤怒,它是罗斯福总统将这天称为“一个无耻的ri子”的主要原因。山本上将似乎同意这个观点。

实际上这篇国书在ri本递交美国前就已经被美国解码了。乔治。马歇尔在读过这篇国书后立刻向夏威夷发送了一张紧急jing告,但由于美军内部传送系统的混乱这篇电报不得不通过民用电信局来传达。在路上它失去了它的“紧急”标志。袭击数小时后一个年轻的ri裔美国邮递员将这张电报送到美军司令部。

在此后的六个月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无足轻重。没有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威胁,ri本对其它列强在东南亚的力量可以彻底忽略,此后它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太平洋西南部,它的势力一直扩张到印度洋。

 第两百六七章节 莫斯科第两43反击

1942年6月22ri,纳粹德国与其盟友入侵苏联,使苏联及苏联红军领导层大吃一惊。德军以闪电战战术快速深入苏联领土。装甲部队以钳形方式推进,先孤立然后彻底摧毁苏军。

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推进,南方集团军群则征服乌克兰和高加索高地,而zhong yāng集团军则向莫斯科进发。苏军的防线很快便崩溃,死伤枕藉。

1942年8月上旬,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是往莫斯科路上一个重要据点,但斯摩棱斯克的战斗阻碍了德军的攻势直到9月中,有效地瓦解了闪电战的战术。

其后,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到达莫斯科外围,但纳粹元首希特勒命令他转向南方去支持龙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对基辅的攻击。

错过了最佳的进攻时机之后,一直到同年9月,德军在攻占斯摩棱斯克和基辅后,集中兵力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进攻。 。 。

首先,把北方,南方集团军群的部分兵力集中到zhong yāng集闭军群。

“台风”作战的计划,主要由德军最高统帅部和包克的zhong yāng集团军群协商制定,各项计划都由希特勒审定批准。德国情报机关对于莫斯科正前方部署的苏军部队的判断,准确xing大大提高,但仍有不完善之处。

它认为苏军的战斗序列是:在前方部署的是铁木辛哥的西方方面军的七个集团军,在它的南面是叶廖缅科的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两个集团军。

对后方的苏军部队情况则一无所知。西方方面军的兵力估计为七十到一百个师,结果证明与实际兵力相差无几。首都莫斯科方向上匆忙建立起来的防线从空中是很容易查明的。

包克的任务是。在攻打莫斯科之前首先歼灭当面苏联军队。德军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斯摩棱斯克莫斯科这条线在zhong yāng做为基准线兵分两路进行钳形包围。两军将在苏军后方约八十英里的维亚兹马会合。

而与此同时的苏军自7月起,苏联zhèng fu征用民工在莫斯科以西两道防线上急如星火地构筑工事。民工中有四分之三以上是妇女。前一道防线称做维亚兹马防线。它的最北端在奥斯塔什科夫以东约三十英里处。据瓦尔代山不远,中间穿过维亚兹马以西地区,最南端在基洛夫以南,全长二百余英里。后一道防线叫莫ri艾斯克防线,在莫斯科以西约八十英里,自沃洛科拉姆斯克至提赫文,长约一百六十英里。此外,在莫斯科以西还有四道弧形防线。

同时,苏联从中亚。远东抽调兵力保卫莫斯科。

德军的“巴巴罗萨”作战计划中预定目标未实现。为此,德军统帅部在1942年9月29ri,又制订了“台风行动”作战计划,要在10天内拿下莫斯科。9月底,德军集结了部队,作好了“台风”攻势准备。

942年10月2ri,费多尔。冯。博克指挥的zhong yāng集团军群终于向莫斯科发动攻击,代号台风行动。

德军认为莫斯科在政治和军事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德军计划以各坦克集团实施突击,割裂苏军防御。并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两地域合围歼灭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尔后以强大快速集群从北面和南面包围莫斯科,在步兵兵团实施正面进攻的同时,攻占苏联首都。

为达此目的。德军基本力量集中于斯摩棱斯克以东“zhong yāng”集团军群(司令为博克元帅)地带。“zhong yāng”集团军群辖第9(司令为施特劳斯上将)、第4(司令为克鲁格元帅)、第2集团军(司令为魏克斯上将),坦克第3(司令为霍特上将)、第4(司令为霍普纳上将)、第2集群(司令为古德里安上将)(1941年10月起坦克第2集群改称坦克第2集团军,1942年1月起坦克第3、第4集群分别改称坦克第3、第4集团军)。共74个半师,内14个坦克师和8个摩托化师。亦即约占苏德战场步兵师总数的38%,坦克师和摩托化师的64%。

陆军由第2航空队进行支援。“zhong yāng”集团军群总计约有180万人。坦克1700辆,火炮和迫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德军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武器质量上也占优势,因为当时苏军坦克和飞机有一半以上是旧式的。德军在坦克、航空兵、以及摩托化步兵方面的优势尤为明显。

而反观苏军参加莫斯科会战的准备就明显不足了。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右翼。

10月10ri,朱可夫接管了西部方面军和保卫莫斯科的指挥工作。

截至9月底,苏军西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辖第22(司令为沃斯特鲁霍夫少将)、第29(司令为马斯连尼科夫中将,12月为什韦佐夫少将)、第30(司令为霍缅科少将,11月为列柳申科少将)、第19(司令为卢金中将,1011月为博尔金中将,11月改编为突击第1集团军)、第16(司令为罗科索夫斯基中将)、第20集团军(司令为叶尔沙科夫中将)在奥斯塔什科夫、叶利尼亚西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区占领防御。

预备队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布琼尼)以第24(司令为拉库京少将)、第43集团军(司令为索边尼科夫少将,10月为阿基莫夫中将,10月为戈卢别夫少将)在罗斯拉夫利方向100公里正面进行防御,而将其余第31(司令为多尔马托夫少将,10月为尤什克维奇少将)、第49(司令为扎哈尔金中将)、第32(司令为维什涅夫斯基少将)、第33集团军(司令为奥努普里延科旅长,10月为叶夫列莫夫中将)置于西方面军后方。

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为叶廖缅科上将)辖第50(司令为彼得罗夫少将,1011月为叶尔马科夫上校,11月为博尔金中将)、第3(司令为克列伊泽尔少将,12月为普申尼科夫中将)、第13集团军和1个集团军级集群,扼守布良斯克以西及其以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区。总计在西方向上的3个方面军共有125万人,坦克990辆,火炮和迫击炮7600门,飞机677架。

而苏军节节败退之下,士气明显存在问题。而德军一路高歌猛进,可谓是士气高昂。如果不是知道最终的走向,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苏俄能够打赢这场战斗,即便是斯大林也显得忧心忡忡。

根据“台风”计划,德军第2装甲集群9月30ri在布良斯克方向,第3、第4装甲集群10月2ri在维亚济马方向,相继开始了进攻。

尽管苏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德军仍然突破了防御。

德军第2集团军突破了苏军第50集团军的防线,于1941年9月下旬夺取布良斯克。

10月3ri奥廖尔陷落。

德军沿着奥廖尔图拉的公路推进。

莫斯科以西的维亚济马方向,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斗。

德军10月7ri则进抵维亚济马地域,两方面军大部分军队在此陷入合围,一直顽强抵抗到10月1213ri。

13ri,苏军维亚济马集团大部被歼,被围军队一部后来突出重围,有的留在敌后开展游击斗争。

布良斯克方面军陷于战役合围的困境后也向后退却,23ri,苏军布良斯克集团大部被歼。德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俘虏苏军67万人。

扎伊斯克防御线成了莫斯科接近地上的主要抵抗地区。4个集团军总共只有9万人左右。这些兵力不足以在整个地带建立坚固防御。为了改进军队指挥,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于10月10ri合编为西方面军,朱可夫大将任司令。

朱可夫受命之后,将部署在西伯利亚的25个步兵师和9个装甲旅的jing锐部队,陆续西调到了莫斯科近郊,迅速重建了四个集团军,并动员莫斯科市民在3天之内,组织了25个工人营,12万人的民兵师,169个巷战小组,发动45万人围绕莫斯科城修筑起三道防御工事,其中妇女的数量占了四分之三。到10月末,仅妇女儿童就构筑了7万2千公里反坦克堑壕,挖掘了300多万立方米的泥土。处于防御状态的莫斯科城,被街垒、鹿砦、工事严密地封锁起来,食品因此严重短缺。

10月月中11月初,在莫扎伊斯克防御地区展开的多次激烈战斗中,苏军对德军优势兵力进行了顽强抵抗,将其阻止于拉马河、鲁扎河、纳拉河等地区。

10月14ri,德军突入了加里宁地域。

10月16ri,有传言说莫斯科即将失陷。有些工厂炸毁了机器设备,部分工人逃离了莫斯科。

10月17ri,以西方面军右翼(第22、第29、第30、第31集团军)为基础组成了加里宁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德军想从加里宁向东南发展进攻并前出西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后方的企图被粉碎。

德军虽然对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中消灭了大量的苏军有生力量,但随着天气的变冷秋雨把道路变成泥沼,几乎瘫痪了德军的进攻。

德军于是被迫全线停止前进,以待大地封冻。德军暂时的停进使苏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第两佰六八章 反击

自从德军因为天气原因无法组织有效的进攻,加上天气越发的寒冷,导致德军军需物质的匮乏,战线拉长等,德军一路停止了进攻。/ 

可苏军却在得到喘息的时间之后,一直到10月底,苏军最高统帅部开始抽回一些部队作为预备队,使其得到必要的休息,新的预备队也在源源不断地赶到。

10月末,前线,加里宁库宾卡谢尔普霍夫阿列克辛图拉。德军虽遭重大损失,但仍增调兵力,变更部署,企图在冬季到来以前合围并占领莫斯科。

莫斯科成为德军的空袭目标。莫斯科防空部队同空中德军空军作了顽强斗争,10月间,德军对莫斯科进行了31次空袭,共有2000架飞机参加,其中278架被击落,只有72架闯入莫斯科上空。

军队和劳动者在莫斯科近接近地构筑新防御地区,为构筑防御工事动员了45万首都居民,其中75%为妇女。莫斯科疏散许多zhèng fu机关和最重要的企业。。 。

10月20ri,国防委员会在莫斯科及其附近地域实行戒严。当局命令居民在街道筑起防御工事,连克里姆林宫附近都不例外,组建新的民兵师,使全城做好巷战准备。苏联zhèng fu向东撤退到古比雪夫(现在的萨玛拉),但斯大林仍然留在莫斯科。

11月初,莫斯科苏军又得到了10万人,300辆坦克,2000门火炮的补充。

为了提升国民及军队的士气。斯大林命令在11月7ri于红场举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阅兵式。队伍在克里姆林宫前检阅,然后直接开赴前线。苏军以预备队和补充兵员加强了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