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中世纪宗教史-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的历史背景,机锋蕴意。“击节”因克勤的《击节录》而得名,取“击 

而中节”之意,格式与《碧岩集》近似。此两书一出,由于比以前的机 

锋、公案打哑迷清晰明了了许多,所以大受欢迎,被后学视为禅林新经 



① 克勤《碧岩集》卷一。 

典。 



  (3)“默照禅”与“看话禅”之争 

  禅门“五家七宗”在根本宗旨上原无大的差异,只是启发学人的具 

体方法不同。特别是曹洞和临济这两个流行最久的流派,代表了两种不 

同的风格。曹洞宗风,主知见稳实,用丁宁绵密,婉转亲切的手段,令 

弟子在自然温和的气氛中了悟本性。临济宗风,尚机锋竣烈,以单刀直 

入的手段,棒喝齐施,如铁锤击石,五雷轰顶,使学人翻然醒悟,顿见 

真心。两宋之交,曹洞门人正觉提倡“默照禅”,临济宗大师宗杲加以 

反对,并宣扬“看话头”,更加突显了两家宗风的差异。 

  正觉作《默照铭》和《坐禅箴》阐述自己的立场,将静坐和守寂看 

成是证悟的根本方法。“默”和“照”是两层功夫,所谓“默”也就是 

传统的禅定,在这种功夫中要作到“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默默功 

夫,心田自锄”,通过无言静坐,消除思维活动,消除感性欲望,进入 

一种离言绝相,万法皆空的思想境界。所谓“照”即是般若照观,此“照” 

不是对大千世界的观察,而是对自性、本心的“自照”,“不触事而知, 

其知自微;不对缘而照,其照自妙。”自照之时,物我俱忘,坐禅者进 

入了一片真空静寂的空幻体验之中。“直歇得空空无相,湛湛绝缘,普 

与法界虚空合,个时是你本身。”①认识了人的本来面目,也就算是达到 

了成佛的境界。 

  宗杲认为,“默照禅”过分重视坐禅的形式,有拘泥于形式而忘记 

了目的的倾向,是对慧能以前禅法的回归,所以将其斥之为“默照邪禅”, 

“剃头外道”。他本人提倡一种更为简便直接的“看话禅”,不要任何 

形式的限制,随时即可开悟。“看话禅”主张直接参悟历代禅宗祖师留 

下的机锋、公案,如“赵州狗子无佛性”,“庭前柏树子”,“麻三斤” 

等等。他把公案的文字分成两类,凡意义明确的称为“死句”,而意蕴 

不明的则称为活句,“参话头”就是要在这些“活句”上下功夫,看不 

懂时,便于“行住坐卧,时时提撕”,反复咀嚼,“只看个话头,行提 

撕,坐也提撕,提撕来,提撕去。没滋味,那时便是好处,不得放舍, 

忽然心花发明,照十方刹,便能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 

法轮。”②宗杲教人反复参究一句无意义的话,就是使人对机锋不是用意 

识去穿凿,而是透过字面,大发疑情,排除妄念,返观自心,顿见真如 

本体。由于“看话头”简单直接,形式灵活,所以更受禅林僧侣的欢迎, 

也与封建士大夫阶层“随缘放旷,任性逍遥”的人生境界相冥合,在后 

世影响很大。 



  3.天台宗的“山家”与“山外”之争 



  天台宗是宋代另一个比较活跃的佛教流派。羲寂(公元 919 年—987 

年)是宋代天台宗的开拓者。他 19 岁出家,先习律宗,后到天台山国清 

寺,学习天台教、观。在学习中他深感由于唐武宗灭佛,导致天台文献 



① 《宏智正觉禅师广录》卷九。 


② 《大慧语录》卷二七。 

残缺不全,故劝说吴越王钱俶派使者到日本和朝鲜,寻回了大量在国内 

已经失传的佛教经论,此事在佛教史上被称为“去珠复还”。因大批天 

台经籍的复归,天台宗从此中兴。义通(公元 927 年—988 年)是羲寂的 

嗣法弟子,本为高丽王族,对天台宗深有研究,被尊为“宝云大师”。 

他门下两高足知札与遵式,在重兴天台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知礼(公元 960 年—1028 年)俗姓金,浙江四明(今宁波)人,故 

人称“四明知礼”。他自幼出家,20 岁投入义通门下,学习天台教观, 

成为嗣法门人。他一生“凡三主法会,唯事讲、忏四十余年,肋不至席。 

当时之人,从而化者千计。”①晚年结伴十人,共修《法华忏》,相约以 

三年为期,期满集体自焚。后皇帝亲自降旨,方答应只忏不焚。宋真宗 

慕其高名,赐其“法智大师号”。知礼因宣扬天台宗的“性俱善恶”说 

和批驳“山外”理论而闻名。 

  遵式(公元 964 年—1032 年)俗姓叶,天台宁海人,是知礼的表兄 

弟。先习律学,后投天台,在“国清普贤像前烬一指,誓传天台之教”。 

学成后四出弘传,社会影响很大,宋真宗赐其“慈云大师”号。遵式除 

了一些理论著作,特别写有大量忏仪,如《金光明忏仪》、《大弥陀忏 

仪》等等,有“天竺忏主”、“慈云忏主”之美誉,皇帝曾请他入京“修 

法华忏,为国祈福”。 

  悟恩(公元 912 年—986 年)俗姓骆,姑苏常熟人。他自幼出家,在 

钱塘慈光寺投入志因门下,学习天台教观。学成后大讲《法华》、《光 

明》、及《止观论》,对弘传天台思想有很大贡献。悟恩著《金光明玄 

义发挥记》,在天台宗内部引发了“山家”与“山外”之争。他的弟子 

清源、洪敏、庆昭、智圆与知礼进行了反复的辨难,成为中国宗教史上 

一大“公案”。争论的起源在于对智■的《金光明经玄义》的不同理解。 

此书有广、略两个版本,悟恩的《发挥记》所注是略本,只讲“法性” 

而未讲“观心”。因为他认为广本中所说的“观心”是后人加上去的, 

不合智■的思想。知礼则认为他的思想有偏,违反了天台“教观并重” 

的宗旨。悟恩的弟子出来维护师说,认为悟恩的“观法”即是“观心”。 

知礼离法而观心是“妄心观”,而他们自己则是“真心观”。“真心”、 

“妄心”之说取自华严宗,知礼认为庆昭、智圆是受了其他宗派的影响, 

思想不纯,故斥之为“山外”。而他自己才代表正统的“山家”。这次 

辩论“往复五次,绵亘七载”,最后庆昭等人不再作答,知礼一系遂取 

得了天台嫡系的地位。 

  宋代净土宗成为天下共宗,宣扬净土信仰的各派高僧皆有,而省常 

(公元 959 年—1020 年)和宗赜则是专修净土的代表人物,被列为净土 

宗的两位继祖。华严宗经过会昌法难的打击,师承不明,只有子璿(? 

—1038 年)和净源(1011 年——1088 年)等学僧整理、研究华严著作, 

不使之断流。唯识宗的情况更为严重,仅有著作、思想流传,但代表人 

物皆不可祥考了。律宗因传戒受律的需要,代有传人,主要传播南山一 

系的律学思想。允堪(?—1061 年)和元昭(1048 年—1116 年)写有一 

些发挥、注释性著作,较有名气。律宗中的赞宁(919 年—1001 年)因 

写《大宋高僧传》闻名朝野,是著名的宗教历史学家。 



① 《宋故明州延庆寺法智大师行业碑》。 

   4.辽、夏、金诸代佛教的概况 



  (1)辽地佛教的流行及其特点 

  辽朝是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在进入中原以前本无佛教信 

仰,而流行原始巫教。唐末,辽太祖统一契丹诸部,并注意扩大经略, 

延揽汉族人才,同时也就吸收了汉地当时盛行的佛教。唐天复二年(公 

元 902 年),太祖在龙华州(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始建开教寺”①,标 

志着佛教正式进入辽地。以后,辽朝历代帝王基本坚持扶植佛教的政策, 

特别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 982 年—1030 年在位),兴宗耶律宗真(1031 

年—1054 年在位)和道宗耶律洪基(1055 年—1100 年在位)崇佛最甚。 

在帝王的推动和表率下,辽地佛教事业蓬勃发展。不过比起大体同时期 

的宋王朝,辽朝佛教又有其特色。 

  辽地佛教中华严宗最为发达,觉华岛海云寺的海山法师,是早期代 

表人物。海山生卒年月不详,兴宗时人,俗姓郎,早年曾中进士,后看 

破红尘,遁入空门。对华严宗有深刻的研究,写过许多注疏。他宣讲《华 

严经》,与当朝贵族多有交往,兴宗赐号“崇禄大夫,守司空,辅国大 

师”。鲜演(?—1118 年),是另一位华严学僧,深受道宗皇帝的赏识, 

延请他为大开龙寺讲主,“特授圆通悟理四字师号”。他也留有许多研 

究华严宗的著作,当时“高丽外邦,僧统倾心,大辽中国,师徒翘首,” 

是中外瞩目的华严名僧。另外,道宗皇帝本人也是著名的华严学者。 

  密宗在辽地也很流行。由于没有严密的纲常礼教的制约,故密宗的 

传播未遇到很大阻力,觉苑和道■是辽代密宗的代表人物。他们“专攻 

密部”,“志弘咒典”,写有许多介绍密宗的著作。道■著《显密圆通 

成佛心要集》,试图调和显、密两派矛盾。他说:“无畏来唐,五密盛 

行于华夏,……暨经年久远,误见弥多,或习显教,轻诬密部之宗;或 

专密言,昧黩显教之趣。……今乃不才,双修显密二宗,略示成佛心要。 

庶望将来,悉得圆通。”①在他们的推动下,辽地各种密教经典和密咒都 

很流行。 

  相对而言,宋代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禅宗则很不发达,门庭冷落,寺 

院数变,势力不昌。 



  (2)西夏的赎经、译经与佛事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地处我国西北。党项本是一个 

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唐朝党顶受吐蕃的压迫而内迁,开始大量接受汉 

文化,也开始接受佛教。宋仁宗天圣八年(1031 年),党项首领李德明 

正式向宋朝提出赐经的要求,“丁未,定难节度使李德明遣使来献马七 

十匹,乞赐佛经一藏,从之。”②西夏立国以后,又有 5 次向宋朝提出“以 

马赎经”。宋朝考虑到佛教“揉化人心”的作用,一一从其请,有时还 

退还其马,免费赠送。这样佛教文献便大量流入西夏。 



① 《辽史·太祖本纪》。 


① 《全辽文》第 226 页。 


② 《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0 九。 

  取得大批佛经后,西夏王朝便组织大批人力译经。根据现存的一些 

西夏佛经发愿文及经文前木刻版画可知,西夏的译经场借鉴了汉族译经 

的经验,除了译主,还有证义、度语、笔受、润文等一批助译人员,而 

且译经僧中,党项、回鹘、吐蕃、汉等民族成分皆有。在他们的共同努 

力下,西夏从景宗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 年)至崇宗天祐民安元年(1090 

年)的 53 年中,共译出佛经 3579 卷,在国内各民族中是译经速度最快 

的。这除了因为西夏引进的大藏经本已相当系统完备外,也与西夏统治 

者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许多经文题下注有皇帝御译,皇后御译等字 

眼,有些版画上还有皇帝、皇后亲临译场指导译经的图象,说明西夏统 

治者对佛教信仰之虔诚,支持之有力。 

  关于西夏佛教活动的情况,官方正式文献缺乏记载,仅在现存佛经 

前的发愿文中,记录了当日佛事之盛况。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 

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的发愿文载:为发行此经,罗太后一次度僧三千 

员,斋僧三万五百九十员,施佛像、佛经、佛珠八十万幅、部、串,又 

举行了旷日持久的大法会,做大乘忏悔一千一百四十九遍,散囚五十二 

次,设贫六十五次,放生羊七万七百七十九口,大赦一次。一次佛事便 

如此糜费,对于地处西北落后地区的西夏来说,肯定是一次沉重负担。 

类似的佛事还有很多,固然从思想上有巩固王朝统治的作用,但也必然 

加速了帝国经济的衰落。 

  西夏佛教宗派流行的情况不详,仅能从现存的经文种类来推断,西 

夏地区有禅宗、华严宗,净土宗以及密宗流行。因为这些宗派所崇奉的 

主要经典在西夏都有译文,并广为流传。西夏僧人地位很高,许多被封 

为国师,出入宫禁,成为帝王的顾问和助手,对稳固社会秩序起了很大 

作用。 



  (3)金代佛教的传入与展开 

  女真在建国以前便已从临近的高丽、渤海等地输入了佛教。灭辽后 

进入中原,又占领了宋都汴梁及淮河以北地区,当地发达的佛教文化给 

予女真人更大的影响,他们在汉化的同时也佛化了。金朝诸帝对佛教皆 

采取扶植政策,把大量的土地、金钱赐给僧人,致使寺院快速发展。“燕 

京兰若相望,大者三十有六”①,“僧居佛寺,冠于北方。”②不过金代 

统治者也吸收了辽代过份崇佛导致国力衰退的教训,对佛教的发展实行 

严格的控制。金朝效仿唐宋,建立自上至下的僧官制度,考试僧尼,发 

放度牒,严禁民间私建寺院。凡私自度僧者,给予严厉的处罚。金代早 

期对佛教的管理是严格的,然而章宗朝以后,国内政治腐败,外有蒙古 

强大的军事压力,金朝统治者也效法宋室,公开出售度牒、师号以补国 

库亏空,从而导致僧侣队伍的腐败。 

  金朝继承了辽、宋两代北方佛教事业的基础,所以比较成熟、发达。 

在佛门诸宗中,仍以禅宗的临济和曹洞两派最为流行。临济一系有道询 

(1086 年——1142 年)住山东灵岩寺传法,较有名气。圆性(1104 年— 

—1175 年)在大定年间曾住持燕京潭柘寺,大力复兴禅学,著有《语录》 



① 《松漠记闻》卷上。 


② 《宣和乙已奉行程录》。  三编行世。另有相了(1134 年——1203 年)、道悟(1151 年——1205 年)和教享(1150 年——1219 年)等人在北方各地传播杨岐“看话禅” 一派的禅法。曹洞宗中最著名者当推万松行秀(1166 年——1246 年), 俗姓蔡,15 岁出家,在磁州(今河北磁县)大明寺参雪严长老,“豁然 开悟”,并成为嗣法门人。后还邢州(今河北邢台),建万松轩自适, 号称万松老人。他曾受金章宗之命入宫说法,受赐袈纱。他写的《评唱 天童正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是当时禅宗名著。他的弟子称赞他“儒释 兼备,宗说精通,辨材无碍。”他曾劝金、元两朝名臣耶律楚材“以儒 治国,以佛治心”,成为一时的名言。 

金代华严宗有名僧宝严、义柔、惠寂等人,在北方大寺多次开讲《华 严经》。密宗有法相和知玲二人较为知名,在民间弘传金刚界曼荼罗法。 净土宗在金代亦为天下共宗,祖朗、禅悦、广思等人宣扬净土思想较有 影响,开北地结社念佛风气之先。律宗则以悟铢、法律最为著名,后者 曾于皇统二年(1142 年)奉诏度僧十万。 



 5.元代的“帝师”制度及其西藏并入版图 



元代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政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 的第一个全国性政权。为了对广大地域的各族居民进行统治,蒙古族统 治者很注意利用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