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同人)盛唐之情深不寿-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灰獗叩娜酥懒讼ⅲ苁腔嵊行卸模 绷跬孟闩琳谧∽约郝韵圆园椎牧成灾信趟阕乓趺锤绻腿バ牛萌昧跫仪勒颊飧龃蠊Α6成希蛔跃蹙土髀冻隽硕源抻駤k微微的不屑感:小家子气就是小家子气,总是这么沉不住气!
  崔玉媖脸色冰冷,她不是不知道刘彤心里一直瞧不起自己,可是在这个节骨眼和自己唱反调,这个女人简直就是欠揍!
  “刘侧妃说话可是要注意些,本宫没有说不派人传信,说这些话,恐怕是妹妹自己想歪了。本宫只是认为求人救不如自救,咱们既然是瑞王府的人,就得拿出瑞王府的精神气儿,就算旁人赶不及搭救,咱们也能安然无事!”
  崔玉媖一边忙着派人清点府中还剩多少火油,一边又要亲自赶去李瑁的书房,以防有人浑水摸鱼,从这个重要基地里偷出些什么。所以她哪有时间应付刘彤啊,自想明白之后,崔玉媖把整个心身都投入到维护这个新家庭之中,现在有人不让他们好过,那她就让那群人也吃不了兜着走!
  “可是~”
  “没有可是!”崔玉媖怒:“刘侧妃,本宫希望你谨记自己的身份,若是你惜命就乖乖闭嘴,不然本宫不介意先送你一程!”
  刘彤大惊,这还是她第一次头碰头面对面的被崔玉媖狠狠削面子,这还是之前那个脾气好的和面团有的一拼的瑞王府嘛!
  刘彤脑筋都转不过弯来了,在她还没晃过神之前,崔玉媖已经让侍女架着刘彤和她身边的絮柔,径直往正院后边的台中阁去了。
  很快,崔玉媖收拾好现场之后,也将大部分人马带到了面积明显小于正院的台中阁。
  “正妃娘娘,先前是妹妹冒犯了,可是不知娘娘能否告知为何要转移至此地?”刘彤心里不安的很,即使刚刚才和崔玉媖撕破了脸,可是她还是忍不住腆着脸问了一句。
  崔玉媖默默瞟了刘彤一眼,说:“你一会儿就知道了!”
  刘彤气结!这人居然敢用这样轻蔑的眼光看自己!!等这次得救了,看自己怎么将她拉下马!
  很快,就在崔玉媖派人堪堪布置好之后,天色已暗,门外的歹人趁着天色潜入了瑞王府。
  “将~老大,看来府中之人已经猜到我们的目的,将所有灯火都熄了,王府这么大,您说该怎么办?”
  “分开找,重点查看正院和那个侧妃住的院子,估计他们也跑不了!”
  “是!”
  这伙人于是分成好几组开始搜寻瑞王府,很快,就有手下来禀报说是在正院看到了一闪而灭的灯光!
  “走,必定有人躲在正院!”于是这个老大一声令下,调出了进一半的人手闯入了正院,果然看见里边有人影闪过,于是这一半的人继续深入,就在他们跨入正院的正堂的时候,门外崔玉媖提早安排好的人果断将门一关、一锁。然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火油往周围一浇,火把这么一扔,整间正堂就这么烧了起来!
  其他的同伙看见火光立即向正院行来,却只能看见一间燃着熊熊火焰、被封死的正堂以及堂前自尽的四具瑞王府死士的尸体!
  “糟糕,你个奶奶的熊!”这是余下同伙的心里活动;
  “这怎么可能!”这是躲在台中阁偷偷看见大火的刘彤的心理活动!
  “娘娘,牺牲四个死士之后,我们这儿只剩下一队普通的侍卫,这些侍卫绝对不会是门外歹人的对手!娘娘还有什么锦囊妙计可用?”崔玉媖身边的小刺头对她说道。
  崔玉媖说:“但至少我们也减少了敌人至少一半的战力!台中阁位置隐秘,正好被正院的厢房挡住,我看他们一时半会儿不会发现我们躲在这儿。就算到时候他们真的找来了,凭着台中阁原本因储存兵器特意建造的厚壁,我们怎么也能再拖一会儿,慢慢消耗他们的力量!”
  崔玉媖的沉着有谋算,很好地安抚了在场众人的情绪,就在歹人们拿着闪着冷光的武器,一点点向台中阁所在方向靠近的时候,明明寂静的夜空中突然想起一阵马蹄声,一队穿着盔甲的骑兵跟在一个全身武装的将军后边,全力感到了瑞王府门口!
  台中阁门外的歹人们也感觉到了不同寻常的战斗气息,纷纷向后转身。这群歹人很快就看见是一队装备精良的军队向他们围过来,而藏在台中阁中的崔玉媖此时也认出来了那个盔甲将军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夫君——瑞王李瑁!
  很明显,那群歹人只不过是李玙招募的私兵,作战讲究的是灵活,可是和一群经过正规训练的军中良士相比起来,他们就不够看了,很快,今夜瑞王府的这场大戏就发生了惊天逆转,及时赶到的李瑁制服了那群意图不轨的歹人!
  挥剑解决完最后一个歹人的李瑁转身看向台中阁方向,目光正好和倚在门口的崔玉媖对上,四目相对,此时周遭的一切都淡出了画面,崔玉媖强撑了这么多天,现在终于忍不住泪,飞扑向了也一样思念她的李瑁怀里!
  小两口久别重逢什么的腻歪腻歪也是应该,再说一个是王爷,一个是王爷明媒正娶的正妃,别人也没资格干涉这两人的亲热,只有刘彤不甘心地看着李瑁抱着崔玉媖的身影,心都碎成渣渣了!
  李瑁小心的将哭累了的妻子抱到下人收拾好了的太明堂,正院被自己怀中的这个小女子放火烧了,今晚他们两人便歇息在了离正院不远的太明堂里。
  等将妻子轻轻放在床榻之上,李瑁便命人准备好热水,然后除去自己身上那身盔甲,穿着中衣坐到了崔玉媖旁边。他有力的双手紧紧包住崔玉媖那双细嫩的小手,惹得崔玉媖轻唤了一声:“十八郎!”
  “在,我就在这儿呢!你放心,以后我再也不会让你一个人面对这些了!”
  李瑁觉得自己真是矛盾,一方面他希望崔玉媖能够拿出嫁给他之前的锐气来,可一方面,他又心疼崔玉媖的坚强,想要用自己的温柔将这个女人融化!
  倒是已经收了眼泪的崔玉媖反握住李瑁的手,说:“十八郎不用担心,我已经想通了,虽然这次确实很险,可是你看,我也不是全无用处,这种能够为你做些什么的感觉真好,我再也不会自怨自艾,让你厌烦了!”
  李瑁自然不会想到,他这一次算是把崔玉媖的任督二脉都给打通了,从此他温柔可爱的小妻子就在女王的这条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不说这些了,十八郎,你快讲讲你是怎么从泰山那边赶回来的?距离张大人派兵,也不过是过了十日罢了,你怎么被救回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依旧是比较厚的一章奉上!我今天终于回家了,事情很多,从下飞机开始就觉得脑袋晕晕的,所以要是有错别字什么的,大家千万别在意哈!

  ☆、泰山神迹

  要说李瑁他们怎么得救的,那可真算不上是张九龄的功劳,等那张九龄派去的人到了,玄宗和李瑁已经下了泰山。真要说起来,这次还是崔玉媖救了张九龄,要不是崔玉媖劝说张九龄出兵,恐怕此时玄宗已经将办事不利的张九龄记恨上了。
  原来那日在山上的寺庙中,玄宗身染重病,卧床不起,是李瑁彻夜不睡守在玄宗床边。如此这般,便是两天。到了第二日晚上,原本就惶恐不安的张说得知寺庙内口粮已经不够了,急忙来找李瑁拿主意。
  可是李瑁就算再有办法,也不可能变出足够的口粮来啊,你说山里有野味??可是外边狂风大作,迷雾重重,这么多天都不见消停,哪有人敢出去送死啊!
  恐怕现在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这两天一直昏迷着的玄宗终于悠悠转醒了!
  玄宗撑着无力的眼皮,好不容易张开眼,就看见自己的儿子正和张说在合计什么,正面对着自己的张说一看见自己醒来,连忙大声说:“陛下,您可算是醒了!”
  李瑁闻声立马转头,跑到玄宗的床头,说:“父皇!您还好吧,张大人快去将太医请来!父皇可还有那里感觉不适?”
  看着李瑁布满红丝的眼睛以及青色的眼圈,还有那两天没刮已经冒出头来的胡渣,玄宗感动的说:“父皇没事,瑁儿不用担心,倒是你自己,还不快去休息休息,怎么看着脸色这么差?”
  “皇上有所不知,瑞王爷担心您的身体,已经守着您两天了,连眼睛都没合过呢!”听到声音的高力士也赶到了屋内,正好替李瑁答了玄宗的问话。
  这些话可把玄宗感动坏了:“好好好,真是朕的好儿子,瑁儿,你快去休息吧,父皇真的没事,等你休息好了,父皇再去找你!”
  李瑁此时确实是又困又累,便将刚才和张说讨论的事情和玄宗教导了,然后便去旁边的厢房休息去了,至于大病初愈的玄宗是怎么为没有口粮的问题烦恼的,李瑁表示他现在不想知道!
  李瑁是松了口气去睡觉了,可是玄宗却没那个心情,好好一次祭天,弄成现在这个样子,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要是再没有人营救,恐怕自己就要困死在这山中,玄宗这么一想心里就堵的慌。他自问自登基以来,就一直勤勤恳恳,所治理的大堂也日益繁华,没道理老天这么不待见自己啊!难道是自己真的哪里做得不好,惹怒了天神?
  作为一个皇帝,玄宗原本不是这样敬畏鬼神之说的,可是现在由不得他不信,老天都已经降下惩罚了。玄宗因此变得疑神疑鬼,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以前有多么不屑,他现在就有多么害怕。
  所以当李瑁一觉睡到第二日天明时分,起来觅食的时候,便看见玄宗披着件裘衣,一个人去了寺庙的正殿。
  这件寺庙的正殿里,供奉的是东岳大帝,这位大帝主万物之始、生死之期,排于玉清元宫之第二位,冠五岳之首,有传说是盘古的孙子。
  而现在,大唐的皇帝陛下就虔诚的跪拜在这座东岳大帝神像的底下。
  “朕自即帝位以来,得苍天佐助,国家昌盛,万民安泰。朕此次登封泰山,本欲为万民祈福,但,如是朕有什么过失,不配来泰山封禅,请上天来惩罚于朕;如是随从的人员没有福分参加封禅,亦请上天降罪于朕,随从的兵士和骑乘的马匹确实受不了彻骨的寒风,请苍天暂停风寒吧,朕愿以三跪九叩之礼,徒步上山,望苍天看到朕的诚意! ”
  在长明灯的光照之下,玄宗的脸色显得过于严肃。熟料一早就在外边偷听的李瑁突然闯进殿中,直接跪在了玄宗身边,说:“请神明明鉴,我乃大唐十八皇子,我父皇今日前来祷愿确实是真心一片,可是请神明怜惜父皇大病初愈,小子不才愿意替父完成登山之礼,请神明不要怪罪!”
  “胡闹!”玄宗怒到,可是李瑁不是随便说说,他跪拜完神像之后,像着玄宗又再跪了一次,说:“请父皇放心,儿臣自愿为父分忧,必定虔心走完这条路”说完果断起身,朝着寺院大门方向走去,直接出了大门,完全不顾身后玄宗的劝说声!
  这里说的三跪九叩之礼,便是说人行一步,就跪下磕三个头,再起来行一步,跪下磕三个头,如此循环。
  李瑁一走出寺院大门,才行一步,就开始磕头,身后的玄宗才得以在被吵醒的众人的簇拥下赶上李瑁。
  原本玄宗是要阻止李瑁的,可是说来也奇怪,李瑁这么一跪一拜,多日来盘旋不断的怪风明显就弱了几分,等李瑁再多行几步,烈风就开始转柔了。
  从玄宗口中知道事情经过的高力士连忙进言说:“老奴还请陛下成全了瑞王爷的这份孝心,您看连老天都被瑞王爷的孝心感动了,陛下就收下瑞王爷的这份心意吧!”
  玄宗看李瑁所行之处,一直笼罩在山上的浓雾也慢慢散开,他便也不多说什么了,对着张说吩咐让全部人马跟上,然后自己率先跟在了李瑁的身后。玄宗想着就算三跪九叩之礼让瑁儿替去了,可是自己也应该亲自上这泰山,方能彰显自己的诚意!
  就这样,一行人打头的事每走一步就要跪下磕三个头的李瑁,后边跟着大部队,在后边,就是寺庙里跟上来的和尚们。所有人慢慢朝着泰山山顶的方向走去,而他们所到之处,狂风渐渐平息,浓雾缓缓散开,青山才露真面貌,乌云退散初见阳,若是有旁人看见这一幕,必定要以为是什么神迹啦!
  还好众人寄居的寺庙在泰山山腰上,李瑁用这三跪九叩的礼节,从清晨走到了正午,从正午走到了傍晚,又从傍晚走到了子夜。还好有底下人懂得拿火把给李瑁找个前路,高力士又贴心的给李瑁披了件披风,不然李瑁还真不一定能顺利的在第二日太阳初升之时到达了山顶。
  此时李瑁已经虚脱到了极点,这整整一天里他可是滴水未沾的行了千多个礼,勉强撑着看玄宗完成祭天礼,他就撑不住倒下了!
  所以最后李瑁是被人抬下山的。还好李瑁底子够好,又是年轻力胜的时候,太医说他只是一时之间过度疲劳,好好调养一段时间就能没事,不然武皇后看见宝贝儿子被抬着下山,一定手刃了跟去的所有人!
  等李瑁被安顿好后,踏踏实实的睡了一个好觉,再醒来的时候,张九龄派来的人才到。李瑁从来人口中得知了长安城的情况,深知李玙为人的他自然知道此次必然不能善了,说不定那条毒蛇已经打算抱起伤人了,李瑁担心被留在长安的咸宜公主和崔玉媖等人,自然等不及要赶回来,要不是武皇后担心他的身体,硬是留了他一天好好调养,恐怕李瑁还能早一天飞马赶回长安。
  自然,李瑁的猜想一点也没错,到了长安之后,他将带来的人兵分三路,一部分前去皇宫查看情况,一部分到咸宜公主府去照料,而他自己,就带着剩下的人赶回了瑞王府。李瑁一到家门口,就看见瑞王府被破门的情形,当时他心里就咯噔一下,下马的时候差点没采准马镫子,急冲冲闯进去想要看看家里人是否安好。
  万幸崔玉媖不是笨人,被她这么一拖延,那群歹人还没有朝他们动手,李瑁后来每每想去当晚的场景,都止不住心生凉意,他都不敢想要是当时自己晚到一步,结局会怎样!
  至于其它两处的情况,咸宜公主府自然也受到了李玙的袭击,所以如果当时崔玉媖听从了刘彤的意见,坐等救兵的话,恐怕她们就都等不到李瑁归来了!
  幸好咸宜公主有周元杰这个二十四孝好夫君誓死保护,所以李瑁的人感到的时候,府里的人都还没事。
  而皇宫方面,由于李玙的狼子野心,此时皇宫里被他和杨贵嫔搅得天翻地覆,他们真正做到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将反对者通通杀了,然后一人穿着赶制的皇帝龙袍,一人穿着同样赶制的皇太后正服,在太极殿上准备强行登基。
  殿里,还有好多被李玙“请”过来的大臣,其中张九龄和李林甫赫然在列,张九龄倒是敢仗义执言,李屿估计他门人众多轻易杀不得,只能将他绑起来,堵上了嘴,而李林甫这个人最是会筹谋,他还惜命得很,虽然心里也是不认同李玙,但这只老狐狸却闭口不言,沉默以对,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说,怎么李瑁一救下瑞王府众人,就去安慰夫人了呢?怎么不见他去皇宫阻止李玙呢?他不是派了一队人马去皇宫了吗,那群人怎么样了?
  (李瑁:“废话,当然是陪老婆大人比较重要啦!”)
  好吧,其实真相是——这是李瑁故意的。
  如果此时他出面,李玙一定会知道玄宗也没事,那他就会趁玄宗回长安之前来个金蝉脱壳,就算不能洗脱自己全部的罪责,推出个替罪羊来,好歹他还能拉回几分玄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