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同人)盛唐之情深不寿-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刺头骂着骂着突然觉得没意思了,自己在这儿骂破了喉咙,里边也听不见,只要自己一日在信安王麾下,摆在面前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不就和里边那群畜生一样,拿别人的命当草菅,踩着别人往上爬;要不就趁早死在战场上,那样还能给家里赚些丧葬钱呢!
  这就是世道,小刺头默默自己一直挂在脖子上,他娘给他求的平安符,含着泪咽下了最后一口馒头。。。。
  等军队全部准备好,已经到了五更天,李祎带着自己的李家军早就在城门口准备好了,此时,被当成炮灰的三支先锋队伍也已经列好了队。李祎等着第一声鸡鸣响起,就一声令下,命令左、中、右三队率先出城门。
  沉重的城门“吱嘎”一声被拉开,三支队伍,总共三千余人鱼跃而出,带着必死的心站上了最后的战场。
  等三千人刚出城门,李祎就下令关上了城门,断绝了外边那三千人最后的退路,直接将他们逼上了死路!
  此时吐蕃的军队也已经做好迎战准备,不知是为了试探敌情还是怎的,古日勒也没有派出许多兵力,只堪堪派了约莫四千人的队伍出来。
  看到这里,城门上的李祎还有兴致和身边心腹调侃两句,只见他指着战场上双方的军队,不屑的说:“还以为那个古日勒真是个愣头青,天不怕地不怕,原来他也有胆小的时候,才派了这么些人出来。我看那,之前真是高估了他,论打仗行兵,他连之前那个吐蕃老匹夫都不如!哈哈哈哈,我李家军胜已!”
  而战场上,两边的人马势均力敌,僵持不下,可是渐渐的,不知道是怎么的,虽然吐蕃派出的人比大唐的军人多,可是却完全不敌大唐的军队,一个个全不复之前的英勇,仿佛打蔫一般的茄子,被朔方的三千人马打得连连后退,战线一点点逼近吐蕃大营。
  这时,李祎已经连亲自指挥战争的兴趣都没有了,真是没想到,他用心布局的第一次反击,胜得这么容易!李祎对身边的传令官说:“发话下去,我李家军可以上场了,记住,告诉莫林将军,尽快解决战斗,我要打得吐蕃连连求饶不可!”
  “是~”
  可惜,就在这时,异变突起。这边李家军刚得到李祎的命令,那边,就有人来报城西门附近出现大量吐蕃兵,西门军事力量比不上正门,已经式微!
  李祎得知此消息,收回了露着笑的脸,望了一眼战场上厮杀的两方人马,幽幽地开口:“我说怎么今天打得这么顺利,原来在这儿等着呢!好,好好,这才有些意思!”他沉声问来报之人:“西门有多少吐蕃兵?”
  来人答道:“天色暗,看不见具体人数,不过约莫在万人以上!”
  李祎听言,一想,他近日派探子打探,估计的古日勒手上只有两万人可用,如今两边城门一起进攻,那他大本营里最多也只有四、五千人可用。这么一想李祎立马有了对策,他立马调取了大半李家军,前去支援西门,而剩下的小部分李家军,论人数也有两千人,立马出正门,拖住此地的吐蕃兵,等西门那边的吐蕃兵撑不住了,不管古日勒是调转大本营的兵马去支援还是按兵不动,他李祎都有办法对付。李祎心想:“到底还是个小牛犊子,就算是耍心眼,他古日勒也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其实李祎此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派以张勤为代表的中立部队,前去支援西门。除了底层兵和李家军外,朔方的军队中还有一部分是保持着中立,甚至偏向朝廷派来的李清那一边的。
  不过这些部队一直不受李祎重视,尤其是在张勤凭着之前的一战,大出风头之后,李祎就更不爱让这些部队抢军功了。在他看来,西门的情况还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他完全没必要为求稳妥,将功劳送给张勤!
  也是李祎对李家军的势力太过高估了,他总以为自己的军队是整个大唐最强的,却没想到因为自己的带领,这柄昔日锋利的钢刀早已经生了锈!
  就在莫林带着大部分李家军一路狂奔到达西门的时候,正方城门处的战况再一次发生了改变,古日勒又派出了五千多人应战,此时战场上变成了近一万的吐蕃兵对敌才才五千人的大唐军队。更可怕的是吐蕃兵一改萎靡的士气,像打了鸡血一般死命进攻,稳稳地占据了上风。
  而西门那边,莫林带着李家军出门应战,却发现那里根本没有什么万余吐蕃兵,有的只是古日勒麾下最精通箭术的三千神射手,以及部分步兵。
  原来古日勒早就在西门悄悄设置了不少稻草人,就为了坑李祎一把,没想到他还没出招,李祎自己踏进了陷阱。古日勒今早一听说李祎抹黑进攻,简直想大喊三声:“幸饶弥沃佛保佑!”
  再说西门这边,莫林的部队一时不察,便被那三千吐蕃神射手坑害的不浅,偏偏古日勒不惜成本地准备了不少箭支,那些吐蕃步兵也不是一般的难缠,人数虽少,但生生拖住了莫林的部队,不让他们调头回城。
  此时莫林也明白恐怕正城门那不好啦,可惜他却没办法立马回去支援!
  眼看着正城门那里,五千的大唐士兵已经危在旦夕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小姐妹们,小戒戒已经成功消灭第一波考试,回来更新啦!!
  在下一波考试来之前,人家一定会坚守岗位,为大家服务~~

  ☆、援军到

  小刺头看着周围的战友一个一个的倒下,心里急得不行,再这样下去,这仗根本没法打了,与其说是对战,倒不如说是吐蕃人单方面屠杀好了!说好的数万援兵呢?怎么才来了这么些人!!
  小刺头一分神,背后就有一个吐蕃兵,举着长戟就向他戳来,偏偏小刺头已经厮杀了好几个时辰,身体早就脱力了,此时他就算察觉背后的动静,也没有力气躲过这一下了!
  小刺头最后摸了一下胸前的平安符,拼力回过身,举着手中的长矛就送出去,他想着,就算死也要在拉个土蛮子垫背!
  就在这时,他隶属部队的归德执戟长——老乔,从三步远一个飞跃,从背后抱住了吐蕃兵,他一个翻身,将那蛮子扑倒在一旁,两人正厮杀在一起,小刺头连忙上前帮忙,逮着机会把长矛刺入了吐蕃兵的胸膛。
  这真是劫后余生啊,可惜现在没时间留给小刺头缓过神来,作战经验丰富的老乔一把拉住还在那儿喘气的小刺头,就往后方跑,他们身后,是数十个吐蕃兵齐齐向他们围过来!
  老乔一边跑,一边大喊:“所有人赶紧围到一起去,赶紧的!”这时候,已经不是考虑打胜仗的事儿了,他能做的只不过是保住更多战友的性命罢了!老乔的声音沙哑,可战场上兵戎相见的金属声,生生将他的呼喊压了下来,眼看着大唐的战士一个个倒下,所有人心里都知道大势已去,而吐蕃兵则杀红了眼,奋力屠杀着幸存的大唐战士!
  就在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背后的城门居然开了,一阵响亮的:“杀啊~”想起在背后,小刺头抽空回身看了一眼,看见城门那儿涌出密鸦鸦的同胞,援军终于来了!
  “乔哥,援军来了,援军来了,咱们有救了!”小刺头一声说的比一声响,激动地对一旁的老乔说。老乔此时早就没力气再战斗了,小刺头一身叫,反倒激起了他求生的欲望,硬撑着打开吐蕃兵刺过来的长戟,捡回一条命来!
  带兵增援的自然是李清一派的部队,其实李清比李祎更早意识到古日勒的阴谋,之所以没有马上出手,也是因为他手头只有张勤的部队肯听信他的安排,而其他的部队,即使不信任李祎的安排,也对李清的能力感到质疑,根本不肯轻易听从李清的安排。
  在古日勒才派出四千兵马与大唐先头部队交战的时候,李清就立马感觉不对,连忙动身前去说服那些因为保持自己观点,所以被李祎排挤,没有出战的部队。同时,李清也命令张勤开始整队。
  本来,那些中立派的将军是不信任李清的,他们一边认为战况没有李清说的那么焦急,另一边,也质疑李清是否真的有能力指挥的了这场战役。可是当西门传来不好消息,以及李祎派去的李家军被围困的消息,也传到了军营里的时候,那些将军才开始动摇,认同了李清的观点。
  李清急匆匆把队伍整好,带去了正城门那儿支援,可没想到却受到了李祎的阻止。
  可想而知,当李祎看到李清带着不少部将,浩浩荡荡地赶来城门的时候,他的脸有多黑!李清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当场打他的脸,赤果果地是在说连个“十三岁的黄毛小子都能遇见的陷阱,他李祎还一脚踩进去”!
  这样一来,李祎怎么会给李清好脸色?他一见面就指着李清的鼻子骂道:“混蛋,李清你个狗娘养的,简直不将本将放在眼里,你这是干什么?这朔方到底是你做主还是本将做主?你将人都带了出来,万一吐蕃兵突袭军营,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还不快将这些人带回去!”
  李祎已经被气昏了头,不然,若是他能心平气和的想想,就不会拒绝李清的帮助,好在李清知道战况紧急,不欲与李祎多做纠缠,他率先示弱,说道:“大将军教训的是,是小子自作主张了,大将军要怎么罚,小子都没有一句怨言,但是现在战况告急,还请大将军理解大家的一片好意,让小子带来的人上战场吧!”
  李清这话已经将自己的姿态摆得很低了,完全就是在给李祎搭梯子下台,可是没想到李祎把受古日勒戏弄的火,一股脑发在了李清身上,李清的示弱不但没有浇熄他的怒火,反而使他变本加厉,说什么都不让李清带来的人上战场,对李祎而言,宁可战败,都不愿承认自己不如李清!
  好话说尽,李祎就是不同意李清出战,那软的不行咱们就来硬的!!
  李清实在被李祎搞的一个头两个大,既然这人敬酒不吃吃罚酒,那自己就没必要对他客气了!李清一挥手,让身边的曾毅拿出玄宗赐给自己的丹青铁卷,一脸严肃地对李祎说:“信安王,本将军现在不是请求你,而是命令你,赶紧打开城门,如若不从,就别怪本将军无情,将你立斩在马下!”
  李祎心里那个火啊,你什么东西,拿个丹青铁卷就敢威胁自己!自己打胜仗的时候,你李清还在吃奶呢!可是李祎他不敢赌,也赌不起啊!万一李清血性上来,真的动手怎么办,这小子拿着丹青铁卷,就算真斩了自己,都不用受罚,混蛋,自己怎么就忘了李清手里还捏着这么个大杀器!
  李祎没办法,只好让出了主导位置,将指挥权交到李清手上。
  由此,李清才得以派部队增援,而首当其冲出城门的,自然就是张勤的部队啦!
  话说,自张勤好不容易,冒死回了朔方军营后,就受到了李祎的排挤,被压得死死的,别说上战场了,就是上校场操练,都没他张勤的份,李祎打着注意不让张勤出头,自然360度、全方位地堵死了张勤的路,恨不得把他隔离起来。
  现在好不容易自己有机会上场了,而且还是在从小一起长大的、自己心中认定的主公面前表现,张勤还不得拿出十二分的力杀敌啊!
  只见张勤带着麾下一上场,就像猛虎扑食一般,杀的根本停不下来!再加上后边一众队伍的配合,立马缓解了最先上场的三支队伍的压力!
  这时候,古日勒才将自己保留的所以兵力都派到了战场上,此时战场上就变成了一万五的吐蕃兵对战近一万的大唐军队。
  虽然吐蕃兵在人数上,还是占有优势,可是张勤这些新加入的部队,无一不是被李祎打压了很久的,就好像是饿了数天的猛虎突然被放出笼一般,个个都生猛的不行,连连杀敌,硬生生将两方人数上的差距拉了回来。
  而让古日勒想不到的是,李清还命令万羌带着一小队自己的亲兵,偷偷绕过战场,潜到了吐蕃兵的大本营。
  不要小看这些亲兵哦,虽然他们人数不多,可却是按照高手路线培养的,也是玄宗留给李清保命的一支队伍,这次李清要来前线送粮,这些亲兵就伪装成送粮的普通士兵跟来了。但是来的总共才五十人,这次为了确保突袭任务完成,李清命令一半的人手跟着万羌去了。
  当然,李清也不会将所有希望寄存在偷袭任务上,他早在将增援队伍带过了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战术。
  原来,吐蕃兵向来以作战精良的骑兵闻名,对于他们而言,马匹就是最重要的作战工具,而吐蕃的马也是出了名的灵活耐战。
  可惜遇到了李清,那吐蕃兵这个最大的优势,就成了他们最致命的的缺陷。
  从一开始,李清来了朔方,就开始研究吐蕃兵的作战战术,他发现吐蕃人最擅长先分散敌方军队,然后以围困的形式,将敌人一一消灭。在李清之前,几乎所有的大唐将领都认为要打败吐蕃,就必须从如何突围这方面入手,可是李清却并不这么想。
  他觉得,一旦大唐军队被吐蕃兵围困,那么除非己方人数大大多于敌方,不然就算能突围成功,那己方的战斗力也大大损伤,此时再想着转过头对付消耗明显比己方少的吐蕃兵自然不易了。
  既然如此,李清想着,那不如就将计就计,吐蕃兵想要围住大唐军队,就让他们围好了。
  张勤他们一上战场,就按照李清的吩咐,竭力保持与己方队伍在一起,避免了被吐蕃兵冲散的情况。然后,援兵再向已经在场上的大唐军队靠近,将那部分军队也吸收到了一起。
  可是等张勤他们做完这些,所有的吐蕃兵也一股脑地围了过来,将大唐的军队围在了一个大圈内。
  这时候,李清嘱咐的第二个战术就派上了用场,只见大唐的军队也团成了一个圈,擅长马背作战的军人被安排在最外层,而里边的骑士则纷纷下面,和步兵一起,一遍对抗吐蕃少的可怜步兵,一遍砍吐蕃马匹的腿肚子。
  这样的安排简直太危险了,至少李祎自己就没想到过用这样的方法,可是这个办法却十分有效,在外围的大唐骑兵撑不住之前,底下的步兵已经很有效率的,解决了冲在最外边的吐蕃马。这吐蕃人从在疾奔的马上狠狠摔下了,就算不死,大部分也丧失了战斗力。
  至于吐蕃人想要仿造大唐的战术,也上前砍大唐的马匹,呵呵,别逗了,大唐军队现在是被困守的一放,他们根本没必要纵马狂奔的好不啦,再说了,就算你这么本事,上前砍了他们的马匹,他们身后有的是刚才下马的士兵留下的马匹,只要在摔下去之前,及时换马就好了,根本浪费不了多少功夫的好嘛!!
  得知自己的战术奏效了,李清一直提着的心也微微放下了些,现在就要看是吐蕃人先撑不住,还是己方军队先撑不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某戒现在不是请求你,而是命令你:“小姐妹,可以收了这篇文不~来嘛,来嘛~快点收藏,收了人家好不啦~”

  ☆、石堡城大捷

  此时古日勒也接到了战报,被李清这么一搅和,现在这位三皇子简直就是骑虎难下,眼看着自己的兵一个个被拉下马,两方人数上的差距被一点点缩小,古日勒立马召集麾下大将,开起了紧急军事会议。
  可是一向热闹的主将大帐里,此时却渗人的寂静。古日勒自己都没有办法,怎么还能指望底下人想出招来呢?!伏骞是古日勒手下的第一猛将,是古日勒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平时也是他和古日勒关系最近,此时看到古日勒愁眉不展,他忍不住开口说道:“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