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同人)盛唐之情深不寿-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玉媖这时一想,就算自己逃回去了,也是在这位的眼皮底下,倒不如就看看他玩什么花样,于是她反而坦然了,漫步走到桌前,对着李清坐了下来。
  李清见她识相,便给她倒了一杯茶,开口说:“姑娘相比知道清的身份了吧!”崔玉媖心想:昨日那个太守大人那么大声地喊你十八殿下,谁还能不知道你的身份,遂也不响,只拿着茶杯点了下头。
  李清于是接着说:“那若是清许诺姑娘娶你为正妃,不知可好?”
  娶你为正妃,不知可好!!!!                    
作者有话要说:  

  ☆、下马威

  什么!!!崔玉媖感觉自己都要被眼前的男子逼疯了,娶自己为正妃!!他是疯了吗,还是自己看起来这么好骗?说不定他是看着自己孤儿寡妇,才故意气压自己!
  崔玉媖想着想着瞬间红了眼眶,她‘唰’的一下站了起来,也不看李清,说:“殿下要想寻开心,自可以去找别人,还请不要为难我崔玉媖!”说完眼泪就流了下来。
  李清默默地递了块帕子给她,也不管崔玉媖收不收,说道:“崔姑娘误会了,清是真的想要娶姑娘!姑娘且听我细细说。”
  崔玉媖疑惑地看了李清一眼,可是明显还是不信任李清说的话。李清接着说:“清只是想要找个志同道合的妻子罢了,而现在,我已经找到了,我要的妻子就是你,崔玉媖!”这下,崔玉媖算是彻底愣住了。
  好半天,崔玉媖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说:“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为什么是我?”她的声音颤抖着,就好像冰天雪地里,快被冻僵的人伸手去触摸火苗一般的感觉。
  而李清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眼神,说道:“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玉媖,我可以这样叫你吗?你要知道,我做这个决定是很认真的,玉媖,我身为皇子,很明白自己的责任,所以我希望自己将来的正妃可以和我一起面对这些。而从我第一眼看到你,我就知道你就是那个可以和我一起面对的人。”
  李清顿了顿,看崔玉媖明显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于是接着说:“我也不说什么,咳咳,喜欢不喜欢,相信就算现在我说自己已经爱上你了,你也不会相信。但是不可否认,我对你有好感,我欣赏你!不是说天下就没有比你更合适做我正妃的女子了,只是既合适当我的正妃,又能让我有好感的,只有你一个!”
  崔玉媖乍一听这些话,脸立马变得通红,这人怎么如此直接,才刚认识就,就对人家说这些话~
  李清看崔玉媖心动了,马上又接话说:“当然,我知道自己莽撞了些,可你也知道,我身负皇命,不日就要再次启程,你也要前去投亲,我担心现在不和你说清楚,将来就没机会了。而且我也没有逼你的意思,你若是同意,那再好不过,等你孝期一结束,我必定上门提亲,若是不同意,或者将来后悔,那我们就当今日之事没有发生过,我可以保证消息不会从我这边泄露出去。”
  李清这些话固然有自己的本意在里边,但说辞却是经过修饰的,为的就是一举拿下崔玉媖的心。虽然说是耍了些小技巧,但李清说的对她有好感可不是骗人的,他说的大部分也都是实话,所以李清也没有多大的心理负担。
  而果然,崔玉媖在这么坚强,此时也被李清的一番深情告白拿下了。
  她娇羞着问李清说:“我姑且当你说的是真的好了,我的身份低微,就算你有心,也不可能娶我做正妃的!”
  李清一脸奸计得逞的样,笑着说:“这你不用担心,我既然做了决定,必定会安排好之后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任何事,一切都有我呢!我记得你说过此去是投奔亲戚,能说说是什么亲戚吗?”
  其实李清早就知道崔玉媖要求投奔的是范阳卢家,但自己调查她的事总不好让她知道,所以才使计让崔玉媖自己说出来。而崔玉媖原本也不是这么不谨慎的人,可是现在问她的是俊俏的情郎,一时意乱情迷之下,崔玉媖也没想这么多,将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
  李清假装自己是刚知道她的身世,仔细听她说完,才说:“如果是这样,那你家好不如去投奔崔家,毕竟怎么说你也姓崔,何况比起同父异母的庶妹一家,反倒是有点远亲关系的旁支这个身份来的让人容易接纳。最后一个便是你弟弟如今也九岁了,正是读书认字的好时候,到了崔家还可以上族中的家学,到了卢家可就不一定了!”
  崔玉媖一听,觉得李清说的确实有道理,尤其是最后一条,更是说到了她的心坎里去了。于是她自然而然就认同了李清的话。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虽然再没说什么逾越的话,但是一来二去彼此也熟悉了不少。从李清那儿出来的时候,崔玉媖突然觉得原本看起来灰暗的生活又有了盼头。
  回去之后,崔玉媖照搬李清的话,说服了崔母改而投奔博陵崔家去了。
  此后第二日,已经在天水休整了一天的李清也要上路了,崔家也赶着去投亲。分离在即,崔玉媖突然都生出了些许惆怅,暗中与李清约定彼此不能断了书信,这才各自离开。
  崔玉媖那边,好不容易一家子赶到了崔家本家,果然如李清所说受到了本家的欢迎,在族中安顿了下来。
  而李清这边,也押运着粮草赶到了朔方。
  李清一赶到朔方,就受到了“特殊”的对待。这里的人,上至将军,下到小兵,虽然都很感谢这位十八殿下将粮草给他们运过来了,可是所有人打心眼里都没有真正将李清当回事。用信安王李祎的话说,就是不过是个黄毛小儿,还不自量力当什么将军,不过是来镀层金罢了!
  这话也就是李祎才敢说,这位宗室王爷说起来还是李清的堂兄弟,他的祖父是吴王李恪。不过李祎的底气这么足倒不是仗着自己宗室的身份,实在是因为他是难得的皇室将才,他才成年,就已经是闻名度很高的一位将军了。可以这么说,在他被调到朔方之前,这地方几乎可以说是吐蕃人的后花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根本没人制得住他们。等李祎来了之后,他用兵如神,直接镇住了吐蕃兵,之后虽然吐蕃人还是小动作不断,但他们已经不敢随随便便就发动战火了。
  这样一位要身份有身份,要实力有实力,还在军中威望十足的人物亲口说出那样的话,别人自然也下意识的会觉得李清真的是无能之辈!
  其实李祎的用意正在此处,他就是要让李清在朔方军中丧失公信力!你想啊,在玄宗封李清为怀化将军到朔方来之前,整个朔方就是李祎的一言堂,底下的将领基本都是李祎一党的,偶尔有几个不赞同他意见的也早就坐冷板凳了。可是等李清一来,论身份,虽然还是李祎他自己最高,可是人家李清手中拿着丹书铁劵,要是和自己唱起反调来,那真是想想就头疼。所以李祎干脆先下手为强,给李清来了个下马威。
  李祎的好很好地得到了效果,自李清来到朔方之后,李祎虽然没有禁止他走动,可是却将身边的一个心腹派到了李清身边,美其名曰是体谅李清第一次到这儿来,找个人带他熟悉环境,可事实上却是来监视李清的。这个被派来的人叫石磊,真是人如其名是个石头人,整天跟在李清身后,半天蹦不出一句话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殿下,此处乃军中重地,请您回避!”
  不过这个石磊好像在军中挺有地位的,有一次李清故意只开石磊,独身一人逛到了士兵操练的校场,却不想石磊很快反应过来,追上了自己,让李清想不到的是,校场的小兵居然先想石磊问好,再向他这个皇子问安,而且在场没有一个人觉得有什么不对。自此李清就明白这个石磊必定还有过人之处,不然不会赢得这帮士兵的真心爱戴。
  这个信安王堂兄还挺重视自己的嘛,居然派出这么重量级的人物来监视自己,看来所图不小啊!
  如果李清真的是个单纯的十三岁少年,或者李清还是历史上那个李帽,那李祎耍的这点心机还真有可能激怒他,从而让他自乱阵脚。可是李清骨子里早就是个心智成熟的青年了,他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凭你李祎如今再怎么诋毁我、监视我,我就是不动,我晾着你,我就不信没机会出头!
  依着这样的想法,李清到了军营以后,除了和张勤碰了下面,基本上就没怎么走动过,不过这私底下嘛~别忘了,李清可是带着曾毅、万羌这两大高手过来的,那个石磊能监视的了自己,总不会也每分每秒监视着自己身边的人吧!
  李清不过是将自己的动作隐藏了起来,打算摸清楚李祎的底细,再出击,争取做到一击即中。可是这样一来,李清的沉默却使李祎那蹭军功的说法一时之间甚嚣尘上,所有人都真的以为李清压根不动军事,几乎连李祎本人也都这么相信了。
  而就在此时,自大唐和吐蕃双方休战半个月之后,两份又起了正面冲突。这一次,却是大唐先挑衅的吐蕃。
  李祎这个人其实是个野心家,这些年他不是没有机会进攻吐蕃,可是他却一直没动,他在等,等一个时机,等一个一战成名,为自己奠定当上骠骑大将军的时机。所以他一直纵容着吐蕃不断的小打小闹,拿捏着尺度,既不让吐蕃方面得寸进尺,也不让皇帝忘记朔方的战事。终于,吐蕃人在他一次次的放纵下胆子越来越大,最后忍不住对大唐出手了。
  原本李祎想着,这些年他已经将吐蕃军队中几个主要将领的作战手法摸了个透,只等着吐蕃犯唐,他就可以一举打败吐蕃,扬名立万,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一次吐蕃方面主帅的居然不是那些个老将,而是三皇子古日勒。
  不过那又怎样,他李祎是谁,怎会惧怕一个小儿,所以他觉得依原计划行动,虽然一开始摸不清古日勒的做风,自己难免要吃点亏,可他有把握最后把战局扳回来。
  可是这时候,玄宗居然派了个十三岁的怀化将军来搅局,李祎自然不能忍,所以一开始他才会快刀斩乱麻,一点情面都不留地收拾李清,就是为了腾出手来展开自己的大计。
  这不,一旦确定李清是真的消停了,李祎就忍不住对吐蕃出手了!
  可是世事哪能都如你所料啊,李祎也是被多年的胜利蒙蔽了头脑,才会自大到看不清对手的真面目,就说李清,他怎么可能真的安安分分在军营当个看客,这根本不可能嘛!他只不过是暂避风头,不和掌权日深的李祎起正面冲突,但是私底下,张勤、张珏、曾毅、万羌这些人都可以当做李清的眼睛耳朵,为他带去外面的情报,可以说在李祎不知道的情况下,李清对整个军队的动向了如指掌。
  甚至是那个被李祎评为莽夫的古日勒,他也不像表面表现的那么头大无脑,如果真的是个莽夫的话,他怎么可能在吐蕃竞争激烈的王室中占得一席之位呢!可怜李祎被他迷惑还真以为古日勒只懂得横冲直撞,殊不知李祎的挑衅正中古日勒下怀呢!                    
作者有话要说:  

  ☆、危在旦夕

  大唐和吐蕃的这场战争,虽然看似是李祎动手脚搞出来的,可是也不能说不是古日勒将计就计。开战到现在已经月余,双方兵马都已经进入了疲劳期。大家都以为两方的将领一定都会“稍作整顿”,却没想到,一直表现得应付不及的李祎,率先动了!
  这日一早,天都还暗着,朔方军营里就传出阵阵脚步声,烧火班头火急火燎地,给正在外边校场整队的三大纵队的将士备上早饭。时间匆忙,又要先做里边李家军的伙食,班头也只能先将就着做些面食。
  厨房打杂的老李双手有劲地将一屉一屉的馒头往外拿,不时,他也停下来看一眼正在整队的校场。想着:哎,那些娃娃都还年轻着呢~
  老李在半辈子都在军营里生活,年轻的时候也上过前线,如今老了就在厨房干活。说起来,他大大小小的战役也见过不少,有赢的,也有输的,信安王李祎的名头他也听说过,可是在他看来,什么王不王的,选在这时候出战,简直就是不拿这些小兵的命当回事!也不知道那些娃娃最后能归来几个。。。。
  其实除了对李祎死忠的一部分官兵,其他人都像老李一样,对李祎下达的作战命令心存抵触。虽然,这里没有一个兵是不希望打赢吐蕃的,可是大家都知道这次吐蕃兵来势汹汹,人数也比往常多,没有周全的计划就让他们出战,无疑就是让他们去送死!
  不同于李祎的高高在上,这群士兵天天和吐蕃人打交道,正面作战的是他们,最早发现吐蕃兵有异的也是他们。这几天,军营里一直私下在流传,说这回的这群蛮子不好打,巡夜的小葛已经有好几次,在军营周围发现不寻常的动静的!
  可惜底下人的这些发现,好不容易报到了李祎这儿,却没有得到他的重视。李祎现在心心念念的都是趁着粮草充沛,好好打个翻身仗,一鼓作气端了吐蕃人的巢,不免就疏忽了一些本该重视的情况!
  李祎这种不作为的反应,自然加深了众人心中的恐慌,这时候,主将居然还让他们开城门主动出击?!所有人心里都打着鼓。要不是李祎在大唐的名头实在太响了,此时朔方军营会不会发生军变,都说不定呢!
  今日被李祎派做先锋的三支队伍,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这三队人马被李祎分为左、中、右三路,他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干扰吐蕃人,尽可能将战线压近吐蕃军队的大本营,给在他们之后出战的主攻部队创造优势。说白了,这三只队伍就是炮灰,就是为了给李祎的亲信部队开路的。
  可虽然是这样,这群小兵也没一个能懈怠军令的!
  老李给每个小兵发了两个馒头,这些兵,有不少还没成家立业,让他们就啃两个馒头上路,老李实在不忍心,他冻红的手一边发馒头,一边拍小兵们的肩,嘴还不住地对他们说:“娃娃上战场当心,等你回来了,李叔给你带肉吃!”
  这话说得老李自己心里难受,想到厨房正在煮的好几大锅肉,却没这些娃娃一口汤喝,老李心里涨得难受,杀千刀的战争,杀千刀的土蛮子~
  老李的话经不经得起证明不说,总是给这些小兵一个念头,指不定就能撑着他们回来呢!他们放在现代也就是群高中生,可是在这儿,他们却已经要担负起国家的杀戮了!此时,校场上没一个人说话,就算是平时最健谈的小刺头,今天都闭上了嘴,默默地啃着自己的馒头。
  这时,厨房的肉也出锅了,浓浓的肉香飘到了军营上空。这些肉是给李祎的李家军送过去的。那些部队早就已经集结好了,就等着一会儿在自家王爷的带领下建功立业!
  不同于外边那些部队的悲观,李家军对今天的这场仗抱着十足的信心。他们觉得自己跟对了主子,只等着踩着前边三只队伍的尸骨,去摘最后的胜利果实!
  这,就是朔方军营里可悲的事实,李祎身边的哈巴狗只用吃香的喝辣的,等着官服加身即可;至于其他人,则全是李祎养着的炮灰前头兵、马前卒,只等着献身战场,马革裹尸!
  肉被一盆盆拿到里边去了,小刺头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呸了一声:“呸,什么玩样儿,小爷我拿命拼回来的军功,全被这些光披着人皮的禽兽糟蹋了!全是群畜生,”
  小刺头骂着骂着突然觉得没意思了,自己在这儿骂破了喉咙,里边也听不见,只要自己一日在信安王麾下,摆在面前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不就和里边那群畜生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