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霸天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炎听了一愣这麽快,不由打量了一下这几个人,心道:“这些官员,还是有些本事,要让我来弄的话还不如他们呢,如果这些人真是实心为过的话,那大宋何至于此。
想到这里萧炎不由朝他们笑笑道:“各位辛苦了。萧炎先带百姓谢谢各位父母官。”萧炎知道他们不是为此事而来于是问道:“陆府尹还有别的事吗?”
那陆府尹有些尴尬的从怀里拿出一张折子递过来,萧炎一时没明白过来时怎麽回事接过来,抬头朝几个人笑了笑。这时只见这几个人竟然脸都红了,这些官员平时脸皮厚的都可比城墙了,这可奇怪了。
萧炎也没多想低头又看起来看完萧炎明白了。昨天萧炎低声对那陆府尹说只要是他们这次救济百姓的事做好了,那就由着他们上书,收复建康城以及这俘获金兵的功劳就全部交给他们,要不然昨天那陆府尹一听高兴成那个样子。
大宋从立朝伊始太祖皇帝立训当与士子共天下,所以这帮文人从来瞧不起武将,但自大宋立国就战争不断,所以武将地位虽不如文官,但却离不开武将,时至今日武将的作用更大,渐渐有吧这些文官压制下去的念头,为了江山当今官家不得不重用武将,每当与金人作战一场胜利后那更是不吝重奖,要是收复一座城池那就有可能封王封侯,更何况建康乃抵御金兵的第一道防线,更有长江天险,朝廷一直是把建康和襄阳作为抵御金兵南下的中流砥柱,襄阳城被金人占了以后拥立刘豫设伪齐政权,一直是朝廷的心中之刺,这次建康更是被金人一举拿下才导致了金人南侵,竟然吧当今天子都赶到海里了,这次如果有谁能把建康收复,不但前面丢城的罪没了,还要立下大功。
萧炎轻飘飘的就把这弥天大功送给了自己,这能不兴奋吗。但是花花轿子众人抬,于是陆府尹立即召集了这帮人商议,本来大家对萧炎是又恨又怕。但这次这麽大以功劳,众人又不由对萧炎有所改观,再说了还有把柄在人手里,不给你,你还能有脾气吗!众人一商量此事宜急不宜慢,免得夜长梦多,于是连夜写了一份给朝廷的奏章一早拿过来给萧炎看,要是萧炎没意见那就六百里加急吧,不,八百里更好。
这些朝廷官员别的先不说,写奏章糊弄朝廷那是入仕必修课,连这都做不好那就回家吧,别站着茅坑不拉屎。
于是一片花团锦簇的文章这就叫在萧炎手里了。这本奏章上有些文言文,萧炎是看不明白的,但大体意思还是明白了,无非是颠倒黑白,把那些当初力战而死的挑出几个来说成是金人奸细,而活着这些人如何力战金兵最后力竭被俘,但威武不屈誓死不降,在狱中如何忍辱负重,如何与敌人顽强的做斗争等等,最后经自己等人感化,有人弃暗投明,自己等人又是如何浴血奋战,打退金人,收复建康,当然这弃暗投明这人肯定会战死,要不然官家一句话带着人给朕见见,这上哪儿找去,最后还带上句此事得到了众多爱国人士的大力支持等等,这爱国人士当然是指得萧炎啦。希望朝廷对这些爱国人士大大奖励了。
萧炎看完把折子递过去,一时没说话。陆府尹见萧炎没说话还以为是把自己功劳夸大了,萧炎的功劳写小了于是道:“萧寨主要是觉得哪儿不好,我们再改改?”
“不用了,就这样吧。”不过萧炎想了一下又问道:“这些所谓的金人奸细…”。
陆府尹见萧炎一下子就问道了点上也不敢隐瞒:“萧寨主非这样没法解释丢失建康之过,不过这些人居是无家口者人,不会牵连其他,其余战死这人,但凡有家口的功劳都会一一列举。”
说完望着萧炎不知这解释萧炎接不接受。萧炎叹了口气道:“就这样吧,将来你们找机会给他们平反立碑,免得他们在九泉之下还落下千古骂名。”
“好,好,一定遵照萧寨主安排”。听到萧炎这么说那就是同意了,这些人如何不高兴,连忙答应。
“无奈啊!”萧炎好不容易把他们打发走了朝外走去不由发了一句感慨。

第二十六章:急中生智

萧炎推门进来,见王元成的房间桌子上已备齐了酒菜。王元成王元贵还有小七三人已经坐在那儿等着萧炎了。见萧炎进来三人站起来一拱手,萧炎示意不用多礼,四人就一起坐下了,萧炎问了小七几句,原来丁盛一早就到内城府库去了。杨再兴醒来后饭也没吃就出去了说是到粥厂去帮忙。萧炎边吃边把刚才陆府尹四人来的情况说了一下。王元成王元贵兄弟是见多识广,对官府里这些官员的德行是一清二楚,到时见怪不怪了。
“太无耻了,简直太无耻了”。小七一听就按耐不住一下子站起来骂道:“我去宰了这帮无耻小人。”
“坐下”。萧炎见小七站起来骂,说道:“平时看你挺稳重的,怎么这点事都经不起,杀了他们,有什么用,这粥厂你能办的起来吗!这召集百姓贴告示能离开官府吗?”
“那也不能这么便宜了他们。”小七嘟囔道。
“当然不能这么便宜他们,不过那是以后的事,现在还是要暂时用他们,要不然这设粥厂谁能办的这么周全迅速。虽然这些人很可恶,但是有些事离开他们还真不行。”萧炎喝了一口水沉思了一下又道:“关键要看怎么去用他们。”
王元成王元贵听了萧炎的话都不约而同的点头称是。小七好像还要说什么,王元成摆摆手说道:“小七今天就不要说这些人了,徒增烦恼。”然后望着萧炎问道:“寨主有什么安排没有?”见萧炎摇摇头,接着道:“我从岳阳来时老魏老周二人又不知从哪借了两百搜小船,已交给侯英,我是接到寨主信之后日夜不停赶来的。现在正是宋金两国交战的时候,江面上船只很少,偶尔只有几艘押运粮草的官船,就因为这样侯英的船只只能昼伏夜出,估计还要个三四天才能到。另外在路上打听到金人眼见襄阳守不住了,可能要弃守襄阳,转而回守建康,以保住这南下的另一条路,估算一下时间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江北就会有金兵来建康驻扎,兴亏现在消息还没走漏。但也保不了几天,等侯英的船到了,加上现在停在建康周边的船总共就会有五百艘左右,上午我来时听到寨主在休息,就和老丁去了一趟府库,兵器盔甲是推积如山那!我们只有一次运送物资的时间,五百艘船最多只能运走五分之一,还剩下不少,但没时间运了,应该怎么办呢!”
萧炎听王元成说到这里想起昨天一听杨再兴只顾得安稳他了,还没来的急问一下府库的情况呢,于是问道:“王叔叔金人在建康存了多兵器甲胄,另外有多少马匹?”
“具体数目老丁清楚,我只是大约估摸了一下,足够十几万人的兵器甲胄。”王元成回道:“马匹有以往多批吧,全是西夏和北方的马。按正规骑兵装置每人两匹,足可已装备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队了,但是。”说到这里王元成顿了一下。
“王叔叔但说无妨”。萧炎道。
“凭我们的船只恐怕连府库里的兵器盔甲都运不完,何况运送马匹的话,每条船加上粮草最多也就是两匹马。”王元成有点为难得道。这时屋里的四人一下子陷入了沉寂。本想到建康给发点小财,顺便给金人添点堵,那知不但发大了,而且还大的对萧炎也好对整个水寨也好就像蛇吞象,东西虽好没法下嘴啊!
这时门外咚咚的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只见丁盛咣当一下撞开门进来了,气喘吁吁地。四人一看就知有急事,以丁盛的性格不是十万火急的事不会像现在这个样。果然,还没来得及问呢。丁盛端起桌子上的水一饮而尽急匆匆的道:“寨主,有一帮乱民鼓动一些人抢粮。”喘了口气又道:“我打听了一下,好像是前段时间在镇江附近被金人打散的一股溃军,逃到建康金人在时没敢闹事,听说金人被打跑了聚集了几百个平时就不安分的地痞流氓一起闹事,那些正在粥厂分粥的官员已被杀了好几个了,有一部分百姓看不惯这帮人的行径已经分成两帮打起来了。”
萧炎一听忽的一下站起来了。恶狠狠的道:“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接着对小七吼道:“去集合我们的人,不要管粮食物资,只要看见趁火打劫的一个不留,杀”。
“不要手软。”小七临出门萧炎又阴森森的说了一句。
丁盛这一来给本就沉寂的屋子又带来了一些阴冷的味道。这时王元贵突然说道:“寨主,有一个办法”。丁盛刚来不知怎麽回事见王元贵突然兴奋的道。不由丈二和尚摸不着偷脑问道:“什么办法。”萧炎知道是押运物资的事没吱声看着王元贵。
“我们有这麽多粮食运不走,又不能留在这儿便宜了别人,向今天这样做了好事还惹得一些人眼红,这种事不能干了,现在寨里不是正缺人吗!不如拿粮来招人。王元贵说道:“这样就能救活一些百姓还能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机闹事,刚才丁寨主不是说了吗,大部分的百姓还是好的,建康城大约要有二三十几万人口除掉老弱病残,年轻力壮的总有几万人吧,我们及时十里挑一也能招上万人哪,而且全是年轻力壮的。具体怎么用粮去招,大家伙一块想想主意。”
“好啊”。王元成话音刚落,屋里人一起叫好。都看着王元成。王元成不好意思的笑笑。
“王叔叔说到这里我也有个想法说出来大家伙看看怎麽样。”萧炎停完王元成的话灵机一动说道:“岳元帅统领大军收复襄阳六郡,周边郡县已经全部收复,单留襄阳一座孤城,迟迟不发起进攻,刚才王叔叔讲到来的路上,偶尔才见几艘官船运送物资,这一定是朝里那帮文官见襄阳六郡已取其五,怕岳元帅功劳太大有人在扯后腿呢。现在岳元帅的军队粮草肯定不足,已经无法组织起大规模的进攻了,再者韩世忠韩元帅素来与岳元帅交好,这次与岳元帅一起进攻襄阳,为什麽不去支援一下元帅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至此参与收复襄阳六郡的部队现在已经粮草不足。说到这里萧炎看了一下几人,见几人虽在听着但看来都是一头雾水,没明白怎麽回事。于是接着说道:“正好,我们这儿有这麽多粮草运不出去,不如除了救济灾民,和招人的之外,剩余的我们全部送给岳元帅,做个顺水人情,到时如果想岳元帅接几艘官船用的话,我想这麽多粮草,多大一个人情,岳元帅不会翻脸不认人吧。”
“举一反三,妙啊。”王元成道:“如果是官船的话有十艘足够了,不过至于借船干什么可不能告诉岳元帅,虽说岳元帅听说人很好但毕竟我们……”说到这里都明白了毕竟自己虽然号称义军但在官家眼里哪就是土匪。
“好,就这麽办,王叔叔,这件事由你全权负责,尽快联系到岳元帅,并且派人注视着襄阳的动静,另外通知胖鱼和肥龙留几个人沿江监视,其余的人全部到建康。”萧炎吩咐完了想了一下又道:“王掌柜这几天负责建康城内一切物资器械的调拨和账目,尽快拟出招兵的细则。”
“好,我们立刻去办。”两人答道。
萧炎这时站起来道:“丁叔叔,我们到外边看看情况怎麽样了。说完和丁盛迈步出了门。
王元贵看着萧炎的背影对王元成说:“大哥,我们老了,后生可畏啊!”

第二十七章:拉拢之心

萧炎和丁盛一股风似的一直来到了西水门,老远就见小七和几个身穿官服的人站在一起,在他们面前一些粮垛的木桩上绑着三四十个人,小七正在和那几个人说这什麽。手下的那一帮弟兄正在一边的阴凉地里休息呢!老远就能听见一阵阵的笑声。萧炎知道肯定是三下两下就给解决了。
萧炎来到他们面前,见识小七和陆府尹等人在一起于是互相打了个招呼问道:“这麽快”。
小七撇撇嘴道:“我们一来,还没动手呢这帮人就一哄而散了,这些人干别的不行,这脚底抹油的本事确实不凡,好不容易”。小七一直绑着的这些人:“才抓了这几个,其余的,杨大哥人去抓了“。
“杨大哥也来了”。萧炎问道。
“还不是这些人”。小七一直指陆府尹那帮人:“杨大哥去帮忙,结果却被他们冷嘲热讽的给激出来了。”
萧炎知道是这帮人见杨再兴看到了自己的丑态,因为萧炎的缘故又不敢怎样,只好说几句风凉话来出口气。不过这正是萧炎想要的结果,所以虽然看见小七一脸气愤的样子却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这些人一眼。
陆府尹等人见小七一见面就在萧炎面前告了他们一状,有些尴尬得走过来,道:“萧寨主,这,这中间可能有些误会”。
萧炎一摆手只住了他的话:“肯定是误会,等过后我替你们想杨大哥解释一下,陆大人不必介怀。”
“知己啊!”陆府尹等人不由生出了这样一种感慨:“明知这是我等打击报复这杨再兴,说话还这般随和。这萧寨主还真是很体谅人的吗。”顿时觉得萧炎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又提升了好几个层次。于是一起拱手向萧炎道谢。
萧炎微微笑了一下算是回礼了,也没理会小七那看向他怪异的眼神,一指被绑的这些人向陆府尹等人说道:“陆大人,这些人,毫不感谢陆大人诸位和朝廷在危难之际放粮救济难民的苦心,为一己之私,聚众闹事,杀害朝廷官员,不知按我大宋律法该当处以何罪。”
萧炎这番话说出来小七更是感到不可思议,老大什麽时候说话也会打官腔了,小七实在憋不住了刚要说话,被萧炎用眼神制止住了。
听到萧炎这么说,好像是在征求他们的意见,陆府尹等人心里感觉更是舒服,那陆府尹拿出平时的做派,迈着方步走了几步有自己点了几下头才缓缓道:“这些人聚众闹事,而且还杀官,这就等于造反,安律要处以极刑,不过礼又经亦有权当次危急之时也顾不得那摩多了就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吧。”
萧炎听完点头道:“陆大人果然是熟读大宋律法,如此甚好,那就由陆大人指派人手监斩吧”。
“这位是专管刑法的宋提刑”。陆府尹指着一人说:“就有宋提刑负责监斩并向百姓解释吧。
萧炎见这边处理的差不多了就说道:“原来的人各司其职,另外拨一百人随宋提刑去监斩,完事后跟随宋提刑暂时负责城里的治安,小七和丁叔叔随我一块去找杨大哥。”说完又向陆府尹等人道:“各位大人,救济灾民还要多多倚仗,萧炎就先告辞了。”说吧一拱手道别带着一众人走了。
“老大。”在路上小七憋不住了问道:“这些子狗官这么欺负杨大哥,你为什么不替杨大哥说话,反而向着这帮人说话?”
这时丁盛也看着萧炎,看来他也是一肚子话想说,听见小七问出来不由望着萧炎看他怎么说。
萧炎本来不想说,毕竟这事说出来不好听,但看着两人的情形不说是不行了于是就问了一句:“你们觉得杨大哥这人怎麽样?”
“爽快,是条汉子”。丁盛答道、
“武艺高强,我们寨里没一个能比得上的。”小七刚才和杨再兴一起见识了一下所以这么说道。
“那如果我说想把他找到我们寨里,你们觉得怎麽样?”萧炎又问道。
“那太好了。”小七和丁盛异口同声答道。
“杨大哥现在是官家人,我们是什么,好听的叫义军,不好听的就是土匪,你们觉得他能放着好好的官不做和我们一起当土匪吗?”萧炎又问道。
“当土匪有什么不好”。小七越说声越小,自己也知道这句话是强词夺理。
丁盛这人虽说性格直爽,但毕竟年龄阅历在哪儿这时心里也多少有点明白了说道:“寨主是想让他被逼无奈自己主动来投奔…”说到这里见萧炎拜拜手就把话又咽下去了,小七听到这里也明白怎麽回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