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香港大亨-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晶被他夸张的话逗的哈哈大笑,拍了拍周星驰的肩膀道:“就你小丑般的夸张和神经,还低调!”
两人谈着谈着,王晶不由对《赌圣》的票房有些期待。毕竟,李安这名新导演突然出现,道是让王晶的香港导演界一哥的地位受到挑战。他当然不服气,想要用一部更高票房的电影证明自己比李安实力更强!另外,王晶私下里也埋怨张毕玄为什么不让自己去拍这么经典的电影,实际上王晶也只是埋怨,要真让他去拍,这部电影肯定多了些王晶的风格,狗血情节高搞笑桥段一加入,绝对会把《泰坦尼克号》变成《沉船前抓紧时间泡妞》。
随着《泰坦尼克号》在全球火暴上映,李安一炮而红,成为世界级别的导演,票房自然不用说,半个月就创造了30多亿港元的票房,比去年《赌神》要高两倍,但这还不是最终统计数据,因为《泰坦尼克号》还在继续上映,如无意外,这部电影最终票房至少是在70亿港元以上。
随着《泰坦尼克号》神话继续上演,虽然在北美只是在1000家电影院上映,但是光是这1000家电影院就给《泰坦尼克号》贡献了8000万美圆的票房。在欧洲,一周来就创造1亿美圆的票房,在日本也创下5000万美圆的票房,加上东南亚市场的1亿美圆的票房,这部电影已经彻底扭转了龙腾电影公司的88年度业绩。而且,中国内地也允许《泰坦尼克号》作为88年10部引进的外片之一进行放映,虽然香港电影和外国电影般在内地放映的话只能得到票房的30%左右的片租,但有总比没有好。反正一部电影的拷贝也不需要多少成本
分割线
嘿嘿。强推了,下午还有一更。
正文 第七十二章 万丈光芒的新艺城
更新时间:2008…8…13 9:38:41 本章字数:3290
第七十二章 万丈光芒的新艺城 《泰坦尼克号》完整没有删节的版本在9月份正式在中国内地主要城市的1万多多电影院放映,张毕玄惊奇的发现连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首长都亲自到电影院看了这部影片,并给出:“很感人!”三个字的简短评价。
1988年6月,邓首长第一次提出“我们在内地还要造几个’香港’”。香港这块殖民地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大陆的话语体系中被赋予了无上荣耀的榜样地位。这直接引起许多内地沿海城市政府派出专员到香港进行考察。
而在看过《泰坦尼克号》几天后,《人民日报》在9月份又刊登了邓首长的讲话:“内地电影工作者需要加强和香港电影交流与合作,丰富和提高百姓精神文化需求!”
并在一次讲话中提出:“要多拍几部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感人的电影!”
顿时,许多单位和学校开始组织员工或者师生去电影院观看《泰坦尼克号》。虽然内地电影票才2元一张,但这时候内地电影市场并没有像90年代之后那样不断萎缩。内地院线并不规范,票房统计起来比较困难,但是粗略的统计下都创下4亿票房,超过张毕玄记忆中《泰坦尼克号》在内地取得的3。6亿票房。要知道,上辈子97年《泰坦尼克号》在内地上映的时候,电影票普遍涨到10元以上,大城市电影院甚至是上百元的票价,才取得3。6亿票房。而此时,全国电影票票价被固定限制在2元,也就是说电影票至少售出2亿张以上!
而内地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领导们稍微一揣摩,就知道国内的电影大多内容太单调了,让首长有点不满了。不过,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每年批准引进的外国电影只有10部左右,这是政策,而香港电影被内地一视同仁和外国电影的待遇相同,就算引进的香港电影也会被国家广电总局把内容删掉许多,一部经典的影片删来删去就成了个烂片。
国家电影局局长秦长红对广电总局局长道:“每年国内只能批准10来部的外片啊,这个大的政策是不能变的!那怎么样和香港电影加强交流与合作?”
广电总局局长局长魏阳笑道:“那简单,合作麻当然是和香港电影公司和拍电影,交流嘛我们可以派导演和演员到香港电影公司实习、学习经验,香港电影公司也能派人到内地的戏剧学院学习理论知识!”
秦长红马上领会到了,松了口气道:“就怎么办吧。要合作,但是不能合作过深。恩,对!我们的电影理论确实是强项,美国好莱坞每年都派导演到中国学习最高层次的电影理论。哎,可是地内硬件设备和观众欣赏能力一直没跟上来。空有一堆先进的理论,一到实际拍电影的时候,总是不能发挥出来!”
“香港电影金像奖”于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从《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亦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亦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繁荣,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
随着时间推移,“香港电影金像奖”渐渐成了华语电影最有影响力的奖项评选。不管是台湾的金马奖还是中国内地的百花奖都被金像奖超越。
88年第七届香港金像奖,龙腾电影公司仅有一部《七小福》获得两项奖杯,洪金宝获得最佳男主角,钟志文获得最佳摄影奖。而《七小福》在台湾的金像奖的评选中却横扫群雄,拿到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原著音乐6个大奖。张毕玄逢人就抱怨说:“龙腾电影公司的电影在票房上和艺术上都强,可惜金像奖的评委眼光太差。”
票房问题,今年香港本地票房前三甲全是龙腾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如《泰坦尼克号》、《八星报喜》、《七小福》,部部在香港本地票房都超过3000万港元。其中《泰坦尼克号》最终票房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是估计在香港本地票房不会少于3亿港元的。
当然,实际上《八星报喜》原本应该也是新艺城投资的电影,上辈子《八星报喜》是黄百鸣监制、编剧、主演,杜琪峰导演以三千七百万票房打破全港中西影片最高票房记录。而现在变成张毕玄编剧的,杜琪峰导演的作品。原本新艺城在80年代就是一个神话,要是没有龙腾就会显得更神了。
龙腾电影公司和大多数电影公司一样并没严格限制旗下签约艺人去接别的电影公司的片约,但前提是完成龙腾电影公司的片约。在张毕玄挖了本应该属于新艺城的高票房电影,也尝到苦果,因为今年竞争对手的公司获奖的电影大多是龙腾电影公司旗下的巨星周润发主演的。
新艺城的《龙虎风云》、中国香港洲立影视的《秋天的童话》都因为龙腾电影公司签约的巨星周润发的参与,成为拿奖最多的两部电影。像洲立影视这样拍一两部电影就关门的电影公司张毕玄也不予理会。而新艺城母公司金公主娱乐发行的《人民英雄》也分别给梁朝伟、金燕玲带来了最佳男女配角的荣誉。《倩女幽魂》为新艺城夺取最佳音乐和最佳美术指导。这一届香港金像奖,新艺城力压群雄,让包括龙腾电影公司在内的香港电影霸主们全部显得黯然失色。
龙腾电影公司一百多部电影仅得到两个奖杯,不得不让人惋惜。不过看到嘉禾出品的电影中也只有《a计划2》得到一个最佳动作指导,张毕玄心理上道是得意了起来。起码龙腾得到两个奖,而像嘉禾这样的老牌巨头也只获得一个鸡肋的最佳动作指导,或者者还是整个成家班。张毕玄恶意的想,一群武术指导去指导一部电影才得到最佳动作指导嘉禾真是太逊了。
不过,香港金像奖的举办方《电影双周刊》中《八星报喜》、《七小福》、《遗心缘》都被评为1988年十大华语片,《泰坦尼克号》也被评为十大外语片。《电影双周刊》的这两个评选虽然没有金像奖那么有影响力,但也为龙腾电影公司添了几分光彩。《电影双周刊》的十华语片和十大外语片的评选是由影评人士投票选出,评选范围是在香港地区放映的影片。不过到96年后,这两个评奖被纳入“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这时《电影双周刊》每期卖出高达十三四万,单计外销日本便每期5000本。这时的《电影双周刊》不怕得罪人,出于十足的书生意气,因一篇影评得罪了《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的出品公司新艺城,差点遭封杀。不过,由于张毕玄的存在,龙腾电影对《电影双周刊》进行了维护,《电影双周刊》和新艺城关系很快就从表面上缓解。而同时,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定义首次出现在《电影双周刊》之上,概念从法国电影新浪潮而来,这亦是书生意气作祟,却推动了谭家明、徐克、许鞍华等一批香港新浪潮导演的涌现。
上辈子,香港电影全面衰退后,全港娱乐新闻都是挖掘明星八卦新闻而《电影双周刊》还是将内容的重点放在对电影幕后工作人员的访问上,讲解拍摄手法和艺术理念,。而不是像《壹周刊》那样靠揭人隐私,制造明星绯闻而生存。《电影双周刊》的出版人施求一说:“我们很少做明星,所以徐克、吴镇宇都可做封面,一做销量就跌!”2007年1月《电影双周刊》的最后一期,他们专访了大陆第六代导演张扬,说明其反明星立场一直没有改变,几乎有点殉道精神。2006年的时候51部港产片,《电影双周刊》访问了其中31个导演。
“争明星,不够你们争。我真的不懂搞八卦新闻,有裸照都不懂得用。”“《壹周刊》若请我做老总,我都不会做。”
《电影双周刊》在商业时代依然坚持了闯刊的宗旨,就算停刊后,许多编辑们还在奔走寻求一点能让《电影双周刊》复刊的资金。处于对《电影双周刊》的敬佩心理,张毕玄每期《电影双周刊》的广告位置张毕玄都花大价钱争投,从不考虑《电影双周刊》的销量问题。2007年1月《电影双周刊》悲哀的停刊也是因为最后一期杂志只有三个广告,每个广告收几千元。
不过,《电影双周刊》可并没有因为张毕玄的维护,而对龙腾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有偏向性的评价,骂龙腾电影公司烂片最凶的就是报刊就是《电影双周刊》了。
正文 第七十三章 初访新艺城
更新时间:2008…8…13 9:38:41 本章字数:2860
第七十三章 初访新艺城 “你为什么非要亲自去请一个导演啊?在怎么牛的导演值得你三顾茅庐吗?”唐小甜好奇的道,“像那个被香港媒体誉为,‘亚洲最能能赚钱!’的导演李安还不给你派人像拎小鸡一样给带到你面前了吗?”
张毕玄解释道:“那不一样,李安没有东家,才从美国来,没背景没依靠的,逮过来就行。而那个徐克是九巴老板雷觉坤看好的一名导演!当他在新艺城和其他巨头产生矛盾后,雷觉坤甚至出资金让徐克开一个自己能做主的电影工作室。雷老板对他有知遇之恩,我要是随随便便派人去挖墙角肯定是不行的!”
在前面开车的李正帆猛然冒出一句,说道:“挖墙角不好。如果很容易把人挖过来,说明徐克人品不好。挖不过来,说明白跑一趟!”
李正帆这话白说了,张毕玄本着挖到徐克最好,挖不到也让徐克帮龙腾拍《黄飞鸿》第一部,等他第一部拍好了,就算徐克不帮张毕玄拍了,也能让龙腾的众多导演模仿着拍下去。徐克《黄飞鸿》系列是90年代新武侠电影的标志之一,只要拍一部出来让其他导演琢磨琢磨,应该也能拍出风格类似的电影。从《黄飞鸿》到《笑傲江湖》、《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标志着香港“新武侠电影”时代的来临。
徐克的电影工作室虽然拥有自主权利,不过,还是在新艺城公司的办公楼中。所以,张毕玄只好光明正大的跑来挖墙角。
“嘿嘿,最好不要碰到雷老板!”张毕玄暗想道。实际上,他来只前打的主义就是说动徐克加入龙腾电影公司,去拍《黄飞鸿》。要是他打算让徐克给龙腾拍几部片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张毕玄想直接把这个鬼才挖到龙腾把《黄飞鸿》整个系列电影都拍出来。有龙腾电影公司的院线资源,凭借原本历史上就是徐克颠峰之做的《黄飞鸿》系列电影,应该能让龙腾电影公司取得又一个辉煌。
有人说新艺城是八十年香港电影的代表公司之一,领尽十年风骚,实乃极平实的看法。
新艺城在八十年代捧红了幕前幕后的人,实在不少,所以,说新艺城是香港电影界的少林寺更为恰当。
周润发便是凭新艺城的《英雄本色》而改运从票房毒药变成票房神仙,谭咏麟从台湾回港发展,亦是凭《小生怕怕》及《阴阳错》而走红。林子祥演《摩登土佬》票房欠佳,加盟新艺城,《鬼马智多星》、《我爱夜来香》、《英伦琵琶》部部卖钱。新艺城也捧红了利智,她凭《七年之痒》而为影坛添了一颗明珠,可惜后来利智和李连杰结婚后就息影了。新艺城亦捧出一班少女演员,袁洁莹、李丽珍、罗明珠、罗美薇、陈嘉玲、柏安妮、黎姿等。不过,在培育人才方面,新艺城实在是太逊,既没有计划的训练,也没有系统的教导,只是为了本身的需要才物色人才。
张毕玄刚到新艺城,就有许多工作人员好奇的朝自己看去。他来之前并不有预约,不过凭张毕玄的身份走到那里别人都不敢怠慢的。
“请问,张先生到我们公司有何贵干?”一名接待小姐迎来说道。
张毕玄心虚的说道:“我是想到贵公司参观参观!哎,今年香港金像奖新艺城获奖可比龙腾电影强多了。”
这名接待生脸蛋娇美,眼睛大大的,却是勇气十足的拦住张毕玄几人的脚步。
“是吗?”她有点疑惑,“可是”
一名小明星对接待生怒道:“你拦着张先生的路干什么?这是很不礼貌的!”
接待生有点委屈,说道:“可是,他们没有预约的,怎么能随便进出办公室?”
几名在银屏上经常出现的面孔在张毕玄眼前晃来晃去的,仿佛张毕玄成了新艺城老板一样拍着他的马屁。张毕玄不记得他们任何一个人的名字,或者说,自己从没有留意过这些人的名字,只是觉得眼熟。
“张先生、唐小姐,你们随便转,我当导游为您带路!”众多艺人争先恐后的说道。
“欢迎您经常来我们公司参观!”
张毕玄得意朝刚才阻拦自己的女接待生笑了笑,却被唐小甜当成张毕玄又想勾搭小姑娘,忙挽起张毕玄的胳膊,悄声道:“别看到没美女就放电好不好?搞的和被人饲养的专业配种的雄性牲口似的!”
一名年轻的女明星妒忌的看着那名女接待生,尖酸的叫道:“你一个和看大们的一个等级的人也不张大你的狗眼睛看看!张毕玄先生可是世界首富,他开的电影公司比我们新艺城实力雄厚无数倍。他来我们公司参观,是看的起咱们!你一个小贱人把手伸着那么长挡着路干什么?哟,我知道了!你是特意这么做,好吸引人家多看你几眼,多不要脸的小贱人!”
看到许多新艺城的明星们忙者抱张毕玄大腿、拍马屁,女接待生放弃阻拦张毕玄的动作,闷声的回到前台位置上。
张毕玄眉头一皱,瞪了那名嘴巴毒辣的女明星,这个女明星却回应张毕玄一个谄媚的笑容,顿时张毕玄觉得倒尽胃口。
新艺城的大多明星并非自己培养,而是有需要就去聘请,所以人心不齐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很多明星的素质并不怎么样,低俗之极。
张毕玄朝一名龙套级别的人招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