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异能小地主-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绝对堪比最有经验的老农的新技能绝对是逆天级别的!叶红杏甚至已经开始在盘算着如何利用自己可以亲近植物的这一优势赚钱了。
现在玩具作坊那边已经步入了正轨,二妮娘那里完全可以放手不用去管了,叶红杏对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这个“总经理”非常的放心,只要偶尔过去看一看,不出什么大的乱子就行了。
红薯作坊这边有吴老师傅和姥爷盯着,也不用自己多操心。找姥爷训狗的人只是偶尔才会有那么一两个,姥爷找个空闲时间就能打发。
这么思来想去,叶红杏现在除了红薯的销路还没思路之外,倒是比之前还要悠闲。
信步走啊走,叶红杏带着大黄来到了离家不远处的一片菜园。
看着那一棵棵已经长出了寸许长的白菜苗,叶红杏蹲下身来,伸手轻轻抚摸着这些嫩绿色的小苗,用心倾听着它们发出来的各种情绪波动。
叶红杏觉得自己可以利用一下村子里的菜地,并利用自己可以与植物进行沟通这一点来做做章了。而现在,她也确实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了。
大棚菜!反季节菜!
可是,叶红杏只要一想到这个世界里还没有谁生产出塑料这种东西来的时候,又犯了难。
难不成只能搞温室培育了吗?叶红杏在自己脑袋里思索着温室里可以培育的东西,貌似……只有蘑菇或者是豆芽、韭菜之类冬天常吃的菜了。
不,冬天常吃的菜还有大白菜和胡萝卜、白萝卜之类的!
叶红杏带着大黄一溜烟地跑回了家,她想到了村西边山沟沟里的那片空地,自从把红薯都挖完之后,那片空地就闲了起来,现在看来,正好可以利用上。
叶红杏回家跟姥姥简单说了下自己的想法,姥姥可是个种菜高手,平时后院的那片菜地可全是姥姥在打理着。听说叶红杏想要种菜,正在收拾屋子的姥姥顿时来了兴致。
“杏儿,你想种什么?说来听听。”姥姥笑着问,她可是憋了很长时间的劲了,这么长时间净看见老头子帮杏儿赚钱来着,姥姥一直都没有机会大展身手,现在听杏儿想要种菜,姥姥顿时心花怒放,她可自认是种菜的个中好手来着。
“大白菜、胡萝卜和白萝卜,这几样应该比较简单。”叶红杏想了想,觉得暂时可以先弄些简单的。
“别介啊!那几个东西可没什么种头。杏儿,你是不是想着种很多很多的菜,到了冬天好卖个好价钱?”姥姥一语成箴。
叶红杏点了点头:“姥姥,我想种些冬天比较稀罕的东西,可又不知道该怎么种,也不知道种出来之后能不能卖出去。”
姥姥笑笑,领着叶红杏来到了菜园。菜园前几天刚被翻过土,大白菜之类的常见菜在姥姥的精心照料下此时也全都长势极好。
“这些菜种起来没什么意思,咱们这人人都种,为的只是冬天能有菜吃。杏儿你要想种些卖钱的菜就不能种这些了。姥姥觉得咱们倒是可以试着种些蘑菇。”
叶红杏眼睛亮了,姥姥的想法跟她简直就是不谋而合。她也想过种蘑菇,可一来自己确实不会,二来也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蘑菇种子。总不能让她再像找吴老师傅那样到处打听?
“杏儿你看那边。”姥姥指着西边的群山,慢悠悠地说:“山上有枯树枝,咱们让人给咱们弄回来,弄烂了,搬到暖和的屋里,再买些蘑菇种种上,只要多浇些水,蘑菇一定能长好。”
叶红杏猛点头,顺便将目光放到了自己家后院的这片空地上。
如果可以的话,她想在这里盖几间暖房,就是可以在一旁烧火烤,以保证屋子温度的那种暖房。
将想法跟姥姥一说,姥姥却并不同意,因为盖房子也是一种开销,而种蘑菇本小利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成本,现在就投入这么大,姥姥觉得不够稳妥。
姥姥的意思是先暂时找村里几间没人住的老房子,将就着在里面养蘑菇也就是了。
叶红杏也很明白老人的意思,当下一老一小两人回到屋里嘀嘀咕咕地开始商议起来,因为商量的太过投入,姥姥甚至还忘记了做晚饭,忙了大半天,饿的受不了的姥爷不住地抱怨:“真不知道你们一老一小的有什么好说的,连饭都不做,真行啊你们!”
叶红杏和姥姥相视而笑,却谁都没有说破。
接下来的几天,叶红杏行动也很快,和姥姥一起在周围找了几间没人住的破屋子,简单的修葺一番,又专门打听着买来几个架子,收拢来许多的枯枝烂叶之类的,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买种种蘑菇了。
姥姥也托人打听了在哪里可以买到蘑菇种。说起来也很巧,姥姥是在自己娘家打听到的,说是石人沟在前几年曾经有人养过蘑菇,不过因为山里的林子里经常也能采到,所以那户人家养到去年也就没养了,凑巧他家还有些蘑菇孢子,姥姥好说歹说,直接花了三十钱就把蘑菇种子都买了过来。将枯枝烂叶都夯实了,又打了眼,将蘑菇孢子放进眼里,洒上水,叶红杏又花了些小钱让租用的这几间旧屋子的人家的女人孩子照看着蘑菇,并告诉了他们需要注意的事项,于是一切都搞定。
☆、第八十七章新奇点子,豆芽韭菜
搞定了蘑菇,叶红杏意犹未尽,又缠着姥姥问还有什么是这个时候可以种的。姥姥大笑,说既然有暖屋,那就再种点豆芽黄韭之类的。
姥姥说的豆芽指的是绿豆芽,姥姥说其实黄豆也可以发芽的,不过不如绿豆芽好吃。
叶红杏想起前世似乎只见过卖黄豆芽的,绿豆芽很少见到,而且隐约听说是因为绿豆芽在生长的过程中被添加了激素和化肥,人吃了很伤,所以国家不允许再生产这种无根绿豆芽,也因此叶红杏有段时间很少能见到绿豆芽在卖了。
相较起来,前一世的黄豆芽倒是很受欢迎,一来黄豆芽比绿豆芽要大很多,而且也很便宜,二来黄豆芽的无根栽培也不伤人,人吃了无根黄豆芽也没事。
姥姥从屋子后边搬出了一个大瓦罐,这瓦罐叶红杏以前曾经见过,当时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因为这瓦罐虽然个头很大,但在最底下的位置却有一个黄豆大小的眼儿。也就是说,这瓦罐是漏的。
不能盛水的瓦罐,叶红杏还以为是坏的呢!可一直也没见姥姥把它扔掉。直到现在,听了姥姥的讲解,叶红杏才明白,原来这有眼儿的瓦罐是特意做成这样的,为的就是养豆芽。
姥姥从西屋拿出了一把绿豆,又找来一小块棉花扯平摊匀,将棉花小心的盖在撒匀在瓦罐底部的绿豆上,又小心的往里面喷了些温水。
“这就完了?”叶红杏没想到生绿豆芽是这么的简单。
“差不多了,把瓦罐搬到暖和地方去,等豆子发了芽,咱们再给它弄点大粪什么的就行了。”姥姥说到大粪的时候,眼睛眨啊眨的看着叶红杏。可惜她并没有等到叶红杏一脸嫌恶的表情,因为叶红杏明白,若是培育什么植物不用到肥料,那这东西一定没什么营养。
“怎么了?”叶红杏被姥姥看的有些不自在起来,摸着自己的鼻子问。
“没什么,怎么我说到大粪的时候你没反应?”姥姥抱着叶红杏打趣道,一边说大粪一边还用手在叶红杏的嘴巴前面比比划划。
叶红杏一头黑线,姥姥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爱玩?人家现在智商都超过大人了好不好?
不管怎么说,绿豆芽总算是弄好了,随后被姥姥搬到了附近的一间暖室里放着,只等它发了芽,再浇些粪水之类的,催发它快长就行了。
叶红杏觉得这么一瓦罐豆芽有些不够瞧,于是搬出了自己的小伙伴们,大家在各自家里找了一圈,居然找出了不少可以做豆芽的瓦罐或是瓶瓶罐罐之类的。
直到用盛了绿豆的瓶瓶罐罐将温室里空余的地方摆放的差不多了,叶红杏和她的小伙伴们这才罢休。
回到家,正在做饭的姥姥说冬天其实还可以种韭菜,只不过要把地里的韭菜移到温暖又不见光的地窖里去,这样它们就能长成既美味吃了又不上火的黄韭了。
叶红杏上辈子吃过黄韭,知道这东西超贵却又超级好吃,于是馋虫顿起,缠着姥姥把后院的韭菜都给挖到了地窖里……
这些事说起来很简单,可叶红杏却和姥姥整整忙活了好几天才全部做完。从此之后,叶红杏每当放学之后就会跑到各家的暖屋里去看蘑菇看豆芽,姥姥每天除了里里外外的忙她的,偶尔也会到温室里去看看。
至于红薯作坊,叶红杏就很少会去了,因为当她看到产出来的晶莹剔透的粉条之后,她就完全把心放进了肚里。有吴老师傅压阵,作坊想要出事故都难啊!
半个月之后,当第一批豆芽长成并被姥姥炒成了菜,叶红杏吃的连连赞叹不已的时候,叶红杏就已经开始琢磨着如何想办法把这段日子以来种出的蘑菇和豆芽以及地窖里的黄韭卖成钱了。
日子一天一天冷了下来,人们在外面说话都能喷出白色的雾气的时候,叶红杏终于决定花钱雇人帮她卖菜卖粉条了。
蘑菇们都已经长的极大了,黄韭也已经长成了筷子那么长,豆芽更是已经吃了好多次了。最最重要的是粉条,作坊里已经生产出了好几千斤的粉条,吴老师傅最近几乎每天都会在叶红杏的耳朵边上絮叨:“杏儿啊,再不想办法卖粉条,咱们的作坊就要赔本啦!”
不胜其扰的叶红杏终于决定启用老办法,请跟玩具作坊一样的业务员,带着这些产到附近的村镇上去销售。价钱不用太高,只要有一定的利润,不至于赔本就行了。
与玩具这种高成本高利润的行业相比,无论是粉条还是蘑菇、豆芽、黄韭的利润都很透明,老百姓们平时自己就能想办法种出一些来吃,所以叶红杏给业务员们制订出来的价格都很低。她的计划也很简单,先以低价占领市场,赢得口碑后再以质量攻占市场。
同一时间,叶红杏还派了一批小孩子展开了各种广告攻势:冬天捏黄韭饺子有益于身体健康,豆芽菜里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宝贝,营养是绿豆的七倍,而且老少皆宜,是最养生的绿色食。蘑菇作为一年四季都可以产出的食,更是比肉还要有营养,与豆芽菜一样,都是养生的上!
关于养生,叶红杏还亲自执笔写了许多普及科普知识的告示,请二妮和大冲他们贴到了各村镇显眼的地方。告示里写的很简单:天寒地冻,人们活动减少,容易生病。这个时候就需要常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来维持人体正常的需要。比如蘑菇和豆芽菜。当然,黄韭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哦!
写完这些,叶红杏也脸红红的有些不好意思,这哪里是普及科谱知识的告示啊,她这绝对是为了给自己做广告而做的软广告!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她要把蘑菇、豆芽菜和黄韭卖给广大乡亲的阴谋。
即使如何,叶红杏种出来的蘑菇豆芽黄韭之类的东西销量还是很不乐观。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们习惯了节俭,对于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饶是叶红杏把广告打的满天飞,老百姓们依旧不动于衷,只是偶尔才会花些钱买上一丁点的东西。当然,叶红杏最近搞出来的这一系列动作看上去貌似挺热闹的,却也给自己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因为吴老财坐不住了。
☆、第八十八章开拓市场,建立网点
在叶红杏养蘑菇养豆芽养黄韭的时候,吴老财那边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他的计划。
与叶红杏不同,吴老财所做的一切依旧是按照老黄历来的。每年的冬天,农闲的时候,吴老财就会背上粪筐到处拾粪。不光他拾粪,连他家里人也拾粪。
说起拾粪,在古代可是一件细致话。那时候的村里驴马牛什么的都很常见,冬天就捡了这些牲畜的粪攒起来,等到冬天取暖时可以用来烧火或是春天扔到地里,都是很好的肥料。
吴老财就这样背着粪筐在村里转悠,顺便把叶红杏最近一段时间的所做所为都看在了眼里。
前说到,吴老财是个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人,现在看见叶红杏在四面开花,大搞副业,这老地主心里可就动了歪念头。你不是养蘑菇吗?我也养,而且我养的比你的还要好!
叶红杏养的蘑菇都是很普通的口蘑,吴老财就派家里的长工到山上采了口味更好的野蘑弄到家里来培育。等到叶红杏的蘑菇拿出来卖了,吴老财也急急忙忙回家把自己家种的蘑菇也端了出来。
相较起口蘑,吴老财种的蘑菇也确实更好吃,只是产量就很不够瞧了,所以吴老财给自己家蘑菇定的价很高,远远比叶红杏家的蘑菇贵得多。叶红杏的蘑菇因为老百姓们没习惯花钱买菜,没卖出去多少,他吴老财家的山蘑菇干脆就都砸在了手里。
吴老财又急又气,马上让人把家里的蘑菇都拔了晒蘑菇干,又找出家里的瓶瓶罐罐来,开始学着叶红杏做绿豆芽。
可惜他事事都赶在了叶红杏的后面,等到他的绿豆芽长成了,上市了,人家叶红杏也不做绿豆芽了,为嘛?老百姓这段时间该买的都买回家尝过了,有喜欢吃的就在自己家养豆芽,谁还会巴巴的再花钱去买?再说了,这个年代谁家田间地头的没有种几棵绿豆的?
就这样,吴老财望眼欲穿的又把好几十斤的绿豆芽给砸手里了。家里连着吃了好多天的蘑菇豆芽,直吃的吴老财火气都没了。
他也想养黄韭,可他眼看着叶红杏也卖不出去多少,于是干脆就没养,而是整天坐在自己的那所小院子里生闷气。
眼看着叶红杏整的这些副业越来越红火,老百姓们也架不住天天吃大白菜,再加上最近这段日子在叶红杏的作坊或是别人家的作坊赚了些钱,大家腰包鼓了,也都变的大方起来,有喜欢新鲜的,或是怀着感激叶红杏“恩情”的,就花钱到叶红杏雇来卖菜的人那里买些豆芽黄韭之类的回家吃,渐渐的,买叶红杏菜的人也越来越多起来。吴老财看在眼里,想想自己几乎是完全跟在叶红杏的屁股后面跟着学的,结果赔了个一干二净,于是更加郁闷了。
反观叶红杏这边,这段日子以来她的菜卖的很是不错,刨去人员的工资和生产的管理成本之类的,居然小有盈利。叶红杏很高兴,也知道菜这种东西老百姓都离不了,就算是再穷苦的人家也是需要吃菜的。自己这样天天派村里的男人们挑着菜担子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外的村镇里去卖菜肯定不是长久之计,男人们辛苦不说,赚的钱也不会太多。倒不如……
叶红杏跟私塾的叶秉元先生请了两天的假,央求姥爷套上驴车,带自己到附近各村子里转了一圈,每走到村子中央的位置,叶红杏就会让姥爷把驴车停下来,自己则跑到相中的人家里,跟人家商量铺货的事。
所谓铺货,就是生产厂家以把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免费或是只收取一小部分货款的形式,先把货交到销售商的货架上,等货物卖出去之后再由销售商把货物的本金交给生产厂家。
叶红杏的谈判进行的很顺利。一来附近村子里都知道最近一段时间都会有人挑着菜担子来村里卖蘑菇黄韭之类的,也都打听过这些菜是叶红杏家的,现在听说叶红杏想招村子里的人家替她卖菜,这些冬闲时节无事可做的人家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反正也不用太累,只是称菜卖菜收钱的事而已,还有额外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当下叶红杏取出事先写好的合同,跟对方约定了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最近几天的菜价,然后等双方签了字,合约也算正式成立了。
菜是需要村子里开菜店的人自己到吴家山去取的,叶红杏告诉对方,她会事先派人把当天的菜都准备好,要菜店的人早些去取,因为去的越早,挑选新鲜菜的余地也就越大。
见对方完全同意自己这边提出的要求,叶红杏很是满意。她就按照同样的方法转遍了方圆数十里的二三十个村子,就连附近最大的叶家镇,她也找了三家相隔挺远的人家签合同。
等办完了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