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育儿百科-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逼冢绕涫浅醪荆刻熳苁敲娑悦痪氖虑椤R酝蠹彝ナ逼冢先嗣强筛璋镏衷谥挥锌磕昵岬哪盖鬃约豪闯械K械氖虑椤:⒆拥陌职秩绮话锩Γ盖滓蝗嗽蚰岩猿惺堋I焙ψ约旱那咨侨獾哪盖祝蠖嗍怯幸桓霾荒苄约焊а⒆拥恼煞颉!�
“男女有别,我在外工作,你在家养孩子”有时是行不通的。婴儿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很安静,有的一到晚上就哭个不停,让你不知所措。有的孩子身体一直很好,而有的孩子患了湿疹后缠绵难愈,很闹人。夜啼和湿疹都与遗传有关,与育儿水平的高低无关。在这方面,不能说做父亲的一点责任都没有。头及颜面湿疹和夜啼,肯定会好起来的。某个时期,如果孩子的父亲能扶持一下自己的妻子,即可避免许多杀子事件。
母亲在育儿时遇到了困难,做爸爸的必须要帮忙。除了因生了孩子给自己带来了麻烦,而“处理”了的母亲,因患“育儿神经官能症”而母子一起自杀的母亲,作为人类还算是诚实的。这是因为孩子爸爸根本不帮忙,母亲认为自己一人承受不了育儿的重负。对于这类母亲,从早到晚不在孩子身边的父亲反而会提出些有益的建议,因为他能更客观地去进行判断。
也许有人认为抚养孩子就是女人的事情,根本不看这类书。如果婴儿不发生什么事儿,可能没关系。但是,如果婴儿出现了什么异常情况,还是希望读一读这本书,并一起思考思考。当孩子的妈妈不知所措时,希望丈夫能说一声“别急、别急”。
作为作者,本人就是以这种心情写了这本书。
孩子不同,有的孩子养起来很累人,有的孩子就省心些,每个孩子可能都不一样。不应该拿省心孩子的母亲作为例子,来责备养育累人的孩子的自己的妻子。抚养孩子是很辛苦的事情,您也必须参与,献出您的一份爱心,没有孩子时的那种大男子主义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养育累人小孩子时忌讳说的话是“你不会养育孩子”。
吸烟的爸爸,作为婴儿出生的纪念,希望您把烟戒掉。
第一周的婴儿
29。出生当天的婴儿
婴儿出生时体重如超过2500克,就可以认为渡过了人生的第一关。体重低于2500克时,诊断为低体重婴儿或未成熟儿,需采取相应的措施(见50未成熟儿)。健康婴儿的标志是:肌肤红润,富于弹性;哭声响亮,手脚活动自如。
人们常常担心婴儿什么时候开始排尿,正常应在24小时内排尿。健康的孩子也有在48小时后排尿的。用白色尿布时,看见砖红色尿液可能会大吃一惊,这是由于尿中含有尿酸盐的缘故,可不必担心。24小时内出现第1次排便,大便呈墨绿色或黑色稠糊状,称其为胎便。胎便是由肠道分泌物经蛋白分解酶作用转化而成,因含有胆汁而呈绿色。
刚出生的婴儿,尽管有时也哭一哭,但几乎始终处于睡眠状态。头大多呈椭圆形,通过产道时因受压可出现头皮肿胀(产瘤),有如橡胶感,初产妇或高龄产妇所生的婴儿头扁得更加明显。这种现象可自愈,不必考虑如何用枕头等来矫正,此时最好不用枕头。触摸头部时,在顶部发现柔软无骨区域,会感到很惊讶,其实这就是囟门,是头骨问所形成的缝隙,有利于胎头在通过产道时改变形状。囟门大小不一,具有个体差异,生后到2个月左右变大,但不必担心,9~18个月左右关闭。其关闭时间也存在个体差异。未成熟儿囟门较大,关闭也晚。
脸好像有些浮肿,特别是眼睑浮肿者多见。可能还会注意到婴儿出现眼眵,这是护士为了防止出现淋菌或衣原体性结膜炎而用硝酸银或抗生素点眼引起的反应。也不必担心女孩的鼻梁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高起来的。
脐带的结扎处由于出生时盖上了看不见,揭开纱布时看见青黑色的脐带残端时会感到很可怕。男婴会有阴囊水肿,但可自然消失。女婴刚出生时,小阴唇比大阴唇大,看上去好像长了什么东西,这也会自然恢复正常。
婴儿的体位和胎儿在子宫中的体位相同,头位出生的孩子,头向前屈,下颌靠胸,背部弯曲,肘部屈曲,握拳向内,呈“O”型腿,腰膝关节屈曲,脚背屈,足底向前露出。
许多在寒冷季节出生的婴儿,出现手脚末端发青,但这与心脏功能无关。查看后背时,在腰部可看见青色的胎记,称母斑或蒙古斑,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颈前、眼睑和鼻翼等处,可见形状不规则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红痣,1岁左右也会自行消退。鼻部皮下可出现数个小的斑点,此系扩张的汗腺,也可自行消退(痱子)。
热了不出汗,也不流口水,与分泌腺尚未发育完全有关。眼睛尚不能看见东西,但可听见大的声响,强力关门时,婴儿会一惊。婴儿出生时体温与产妇相同,以后可下降1~3℃,在8小时后体温降至36。8~37。2℃。呼吸频率每分钟35~50次左右,脉搏每分钟120—160次左右。
目前,产院因为工作比较忙,将婴儿放在新生儿室,与母亲分开。但刚出生
的孩子应尽可能与母亲安排在一起,这样有助于增加母子问的感情联络。母子同室并非只是为了让母亲安心,据报道产后婴儿远离母亲者,受母亲虐待者较多。
30。从出生到生后1周
婴儿出生时头部严重变形,颜面浮肿,但在1周内会变得越来越可爱。营养充足的婴儿几乎整天都在安睡,有时睁开眼睛,但还看不见东西。一切平安无事,但对第1次做父母的人来说,会觉得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大部分均为生理性的,任何孩子都可能出现,根本没有必要治疗。现将这些“事件”列记如下。
一般在出生后第3天可发生新生儿黄疸,皮肤出现黄染。胎儿在子宫内处于乏氧的状态,所以血中红细胞数较多。生后环境中的氧气增多,不再需要过多的红细胞,而在体内破坏。红细胞破坏时产生的胆红素,属于一种色素,需经肝脏处理后排出体外,但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而使胆红素聚集于血中,引起黄疽。此黄疸不需特殊处置,在1周左右自行消退。半数左右的婴儿可根本不出现黄疸。
生后4~5天到2周左右脐带脱落,可以不涂任何东西。过去常在脐带脱落后涂次没食子酸铋粉。但由于该粉长时间残留于脐部,刺激局部,影响脐部的干燥,现很少使用。出生时皮肤很红的婴儿,过了1—2周,就像人们在海水浴后皮肤灼伤一样,表面掉下一层很薄的皮,这也不必做任何处置。
生后第3~4天,黑色的黏便消失,开始排出母乳或牛奶消化后的大便,看见这种大便即可知道肠道是通畅的。
有时手出现细微抖动,手脚突然回缩,这种现象可在半年之内消失。
生后第4天到第7天,不少婴儿乳头部位发生肿胀,按压时无痛苦表情。有时还可出现泌乳,男婴也可出现这种现象。这是由于婴儿从母乳中摄取了促使母乳分泌的各种激素所致。2~3周左右消失,但有时6个月后仍遗留有结节,但最终会消退。部分婴儿在乳头与腋窝问出现米粒大小的副乳,可不必担忧。女婴阴道中出现乳状流出物,有时还含有血液。乳头部位肿胀、流出物等现象的出现,与在子宫中从母体内获得的激素突然中断有关,均可自行痊愈。
第3~5天,由于摄水量不足,可出现发热(38℃),过去称其为新生儿一过性发热。自从实行生后12小时内授乳以来,这种情况明显减少。如果出现体温升高,只补给水分即可退热。偶尔可在婴儿的牙龈上发现白色珍珠状物,像长了牙似的,大人可能会大吃一惊。此现象有时可持续3~4个月,以后自然消退。同样的东西也可出现在上腭。
婴儿的个性首先表现在哭闹的方式上。从在产院时开始,爱哭与不爱哭的孩子就可以区别开来。爱哭的孩子肚子稍稍饿了就哭,听到声音睁开眼睛就哭,尿布湿了就哭,哭声大而有力。相反,也有几乎不哭的孩子,肚子要不是很饿就不哭。
其次,婴儿的个性还表现在大小便的排泄上。有的孩子排尿间隔长,排尿次数固定;而有的孩子1天排尿10~15次,间隔时间也不固定。有的婴儿每日大
便10~15次,而有的孩子每天只排1次便。大便的性状也各不相同。同样都是母乳喂养,有的孩子的大便发黏呈金黄色,而另一些孩子的大便呈绿色含许多白色颗粒及黏液。用牛奶喂养的婴儿,有的大便发白,有的发黄。单就大便而言,不能说这种大便好,那种大便不好。如果孩子生长发育正常,不用在意尿便的色泽或性状。
其三,婴儿的个性也表现在吃奶的方式上。有的孩子吃3~4分钟,就累了不吃了,轻轻碰一下面颊或动一动口中的乳头,再吃2~3分钟,就这样,仅一侧乳房就能吃上20多分钟;而有的孩子一个劲地吃,不到10分钟就可以把一侧的乳房吸干,再吸另一侧的乳房,吃着吃着就睡着了。
生后第1周这段时间,同一个孩子其吃奶的方式并不固定,多数婴儿每天吃7~8次,而有的孩子只吃5次。有时吃得好,有时吃得不好。并非每次吃得都一样。吃完奶后,有的孩子将吃多的那部分吐出来,而有些孩子根本就不吐。
生后第1周内的婴儿体温多在36。7℃左右,上下午温差不超过0。1℃,环境温度过热,也可使体温升高。脉搏波动在120~160次/分之间,呼吸为每分钟40次左右,呈腹式呼吸。
在医院中采用美国式的睡法,即婴儿出生后立刻让其俯卧着睡。这是产院为了监护方便,将婴儿与母亲分开,集中在新生儿室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婴儿生后不久常出现吐奶,取俯卧位头向侧面,则无吸入的危险。
尽管在产院是俯卧睡眠,但回到家中,最好还要采取传统的做法,即让孩子仰卧睡觉。常吐奶的孩子,可用座垫或毛巾垫在婴儿的后背让其侧卧。因孩子常发生吐奶而取俯卧位时,容易发生孩子把自己的头埋到吐湿的被子里的危险。为了不使被子被弄湿而铺上塑料布的做法则更加危险。荷兰、新西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不许让婴儿俯卧睡眠的活动,使婴儿猝死的发生率下降了一半。
猝死发生的原因并非全部与窒息有关,与俯卧睡眠似有一定的关系。以前提倡婴儿俯卧睡眠的美国,目前也推荐侧卧睡眠(详见607猝死)。
喂养方法
3l。产后第一天的母亲
为人类增添一个新的生命,是多么让人激动的事情呀亲身体验了这种事情的母亲,必须先好好休息,安静地睡上12个小时。
近来,医学及心理学给产后3天内的母亲又增添了一些新的任务。首先是初乳喂养的问题。产后2~3天的初乳与其后的母乳相比,色泽稍浅,但含有许多非常重要的成分。喂养初乳可增强婴儿抗感染的能力。
无论如何,初乳必须喂养。不必考虑母亲出不出奶,婴儿能不能吃奶,婴儿出生30分钟后,开始喂奶。其后,根据乳房发胀的程度及婴儿吃奶的欲望决定喂奶的次数。不能因为婴儿不吃奶而只喂糖水,3天内不能因为不泌乳而换用牛
奶喂养。应改变将刚出生的婴儿与母亲分开、放到新生儿室的做法,大力提倡母婴同室,以利于母亲哺乳。
32。喂初乳的意义
初乳与其后的母乳相比,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和糖的含量少。从营养学角度看,初乳并不一定有多么大的优点,但对婴儿来说必不可少。
初乳中所含有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外),可增强婴儿呼吸道和胃肠道细胞的抵抗力。另外,初乳中还含有各种各样的细胞,可直接或间接杀灭细菌。初乳中的乳铁蛋白也具有杀菌能力。分泌型In不仅具有杀菌功效,还具有防止异种蛋白从肠道吸收的免疫作用,因而起到预防牛奶过敏症的作用。初乳喂养的婴儿,与一开始就采用牛奶喂养的婴儿不同,结肠内大肠杆菌少,而对身体有益的双歧杆菌占多数。
泌乳不好的母亲,以后需要加用牛奶或换成牛奶喂养,但都有初乳。所以,至少应坚持哺乳1周。初乳的分泌与营养供给无关,每天最多分泌l0~40毫升。即使以后采用人工喂养,初乳的供给也必不可少。
33。提倡母乳喂养
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母亲越来越少,这曾是许多文明国家共有的现象。以后由于儿科医生不断宣传母乳的优点,随着有知识母亲的增多,在发达国家母乳喂养者也开始逐渐增多。
(1)母乳的营养价值最高
将母乳和牛奶放在密闭容器中测量热卡,两者相差无几,但进入婴儿的体内以后,两者并不相同。母乳中的蛋白质比牛奶中的蛋白质易于同化,婴儿只有到了3个月后才能很好地利用牛奶中的蛋白质,所以至少前3个月应采用母乳喂养。母乳和牛奶均含有铁,母乳中的铁50%可被吸收,但牛奶中铁的吸收则不足一半。
在婴儿吃奶的过程中,母乳成分可发生一些变化。授乳的后期脂肪成分增多,奶味也发生变化,婴儿得到满足后停止吸乳,使婴儿不至于过食。事实证明,牛奶喂养的婴儿容易发胖。母乳的分泌有一个自然的限度,但如果用奶瓶喂奶,有时所给的量得不到满足,婴儿哭闹还想要的话,会不自觉地增加奶量,容易使婴儿变成肥胖儿。肥胖儿并不等于健康婴儿。肥胖时脂肪过度积聚,为向不必要的脂肪供给营养,肥胖儿的心脏必须增加工作量。心脏是体内的重要器官,一生都在不停地工作。如此重要的器官在婴儿时期就超负荷地运转,是非常不利的。人们对奶粉进行了许多的改良,但无论如何改良,牛奶是喂养仔牛的天然食品,对人类来讲,人乳才是人类的最佳食品。与单纯母乳喂养的孩子相比,牛奶喂养的小孩易患特异性皮炎,痰多易喘的孩子也较多。
(2)母乳不仅仅具有营养价值
喂奶不仅是为了给婴儿提供营养,而且是连接母亲和婴儿的纽带。胸前抱着
婴儿哺乳,母亲在最近的距离看着婴儿的面孔,抚摸着婴儿的肌肤。婴儿高兴时呈何表情,不高兴时表情又是如何,身体状况良好时是什么样子,母亲从孩子吃奶的情形即可得知。命运是全人类选择性地赋予的,婴儿有享受最适合于自己的乳汁的特权,不要让孩子失去这种特权。受乳快乐,授乳愉快,这是生物所特有的。人类的这种快乐是生物及其相关的生命所不能抗拒的。
(3)母乳喂养方便、安全
无论在深夜、在车里,只要母亲露出胸部就可给婴儿喂奶,根本不必带着奶粉罐,烧水,用奶瓶冲奶粉。另外,如采用人工喂养,为防止病毒或细菌污染,牛奶和奶瓶必须严格消毒,而母乳是已“消毒”好后分泌出来的。母乳不但不含有细菌,而且还含有针对从外入侵病毒的免疫抗体,使婴儿在6个月前免患麻疹、风疹或幼儿急疹等疾病。另外,由于从母体获得的免疫抗体能有效地防止病毒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所以少见像哮喘病一类的疾病,胸部听到喘鸣者也少见。
(4)母乳喂养对母亲有益
母乳喂养的母亲,产后恢复快。婴儿的吮吸可刺激子宫的回缩。非母乳喂养的母亲,容易在短时间内又怀孕。母乳喂养的母亲至少10周(长者可达6个月)内不排卵,使下次的妊娠滞后。服用含黄体酮的避孕药可使乳汁分泌停止。远期观察,母乳喂养的母亲与非母乳喂养的母亲相比,乳腺癌的发生率要低。
尽管有以上优点,有的人还是因为怕影响乳房的外形而不想采用母乳喂养,但乳房下垂与母乳喂养无关。有的母亲用自己的奶养育了好几个孩子,乳房仍保持良好的弹力,而有的母亲尽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