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育儿百科-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保育园的婴儿室里,3岁左右的孩子们已经在园内生活1年左右,习惯了保育园的生活。看见新来的孩子哭闹会耐心地哄他,在那些孩子带领下,新来的孩子逐渐融入到集体中来。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孩子们的确拥有他们自己才理解的童真世界。
1岁半到2岁
这个年龄的孩子
360。从1岁半到2岁
孩子到了2岁,再用婴儿这个名词称呼他已不合适了,因为孩子已有了他相应的独立人格。
这个时期的孩子什么都想模仿着做,这是因为他们学会了创造的技巧。站立走路的腿也硬实起来,可以用单腿站立1~2秒钟,也可以向后倒着走。虽然老是摔跟头,但也能慢慢地跑起来。能上、下台阶,还能爬上饭桌跳到床上等。若是给他积木玩,也能垒起五六块高。手指也灵活起来,可以翻开书本的纸。如果拧开水龙头,他会在下面搓洗小手。
如果是1岁半还只能数到10个数左右的孩子,到了2岁时,总的说来,可以跟大人对话了,听到邻居家的惠子哭了,他会说“惠子她哭了”。让他拼图,孩子可以将O、△、口等分别插到原来的凹陷处。听到电视等广告中的歌曲,也可以模仿着唱了。但是,一旦惹着了他,他哭闹得也非常厉害。也有的孩子会气得躺在地上将手脚拍得巴嗒巴嗒地响。还学着把东西扔出去。同龄的孩子走近他时,他会非常高兴,看见稍大点的孩子在路边玩,他会看个没完。但是,把他与年龄相同的孩子放在一起时,却玩不到一块去。这个东西是我自己的这种意识十分强烈,别的孩子如果摸了一下自己的娃娃、玩具什么的,就会非常生气,并使劲抱住不放。
看到被体罚,或是在医院里看到有人被强按住点滴的情形,会怕得或抱紧别人,或揪住母亲。运动能力及智力也有所长进,事实上已近于独立的人,但依赖父母之心仍然非常强烈。如果是1周岁左右也没能很好地断掉母乳的孩子,一旦到了这个时期,即便是白天也往往在母亲的胸前缠着要吃奶。虽然从很早就开始养成了不用母亲陪着睡觉的习惯,可入睡前孩子还是要缠着母亲。如果拒绝了孩子,他就会代偿性地抱着毛毯、咬着毛巾或吮吸着自己的手指入睡。
在自立和依赖之间摇摆不定,是1岁半到2岁孩子的特征。因此,这个时期父母的义务是一边要允许孩子在某些方面依赖父母,以尽可能地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得以安慰,一边又要鼓励孩子使其向自立方向发展。养成孩子一方面在某些事情上依靠母亲,另一方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是这一时期孩子母亲的主要目标。
必须让孩子多次体验自己想、自己做和做事成功之后的喜悦。为此,必须在防止发生事故的前提下,给孩子创造一些冒险的机会。遗憾的是,在现在大部分的家庭中,没有尽量使孩子冒险的这种舞台。只是在狭窄的房子里和汽车来往穿梭的马路上,母亲只好总是重复地对孩子喊:“危险”来阻止孩子的冒险。仅仅是在孩子摔了跟头时不去扶他,而让他自己站起来这件事,才多少体现了尊重孩子的自立性。
喜欢生活条理化的母亲,等不及孩子在卫生间自己做事。她认为等待是浪费时问。若不快点给孩子做完,想要看的电视节目就开始了,因此不等孩子自己脱内裤,就赶紧给他脱掉、领他去了洗手间。吃饭时也一样,母亲不等孩子拿起勺吃饭,就快速将饭送进孩子口中。还有,让孩子自己端杯子喝水,水可能会洒出来,母亲不喜欢这样,所以自己端着杯子让孩子喝。本来这些事情孩子都能自己做,可因为母亲什么都替自己做了,孩子认为这样非常自在,而变得万事不伸手,也就什么都不做了。这样,渐渐地把孩子从自立的一面引向依赖母亲的一面。
母亲在育儿方面不要吝惜时间。孩子自己要做的事情,应该在身边看着他做,鼓励他,成功后要给他以表扬。孩子想用勺舀汤喝,就是洒了出来弄脏了衣服也不要紧。只要能送到嘴里,就应该为他高兴。对能很好地端杯子喝水的孩子,要鼓励他说:“好吧,就用杯子喝吧。”洗澡时,孩子要自己脱衣服的话,即使母亲看着着急,也不要帮他,而是鼓励他说:“怎么样,能脱下来吧,还差一点了,再加把劲。”
现在,到了2岁左右还只能说“嚓、嚓”、“不、不”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多数孩子是因为没有小朋友,每天只能呆在家里看电视,没有练习说话、对话的机会。也有的孩子生来就说话晚。但是,有意义的语言,哪怕只会说一句,就不用担心,一定能渐渐说得好起来。
不仅仅是鼓励孩子自立,还必须锻炼孩子能够自立的实际能力。为了锻炼身体的运动能力,有必要尽量在宽敞的地方,使用适于孩子的道具进行锻炼。智力的锻炼也与体力的锻炼同等重要。母亲应该知道,过了1岁半的孩子总希望母亲能热心地对自己说些什么,因此,孩子总是反复地问:“这是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母亲必须给予回答。总是说:“母亲正忙着呢”,“一会再说吧”来敷衍孩子,孩子就会对说话逐渐丧失兴趣。不仅如此,就是母亲主动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孩子也会用“等一会再说”来应付母亲而走掉。
母亲虽不能像《百科大典》那样回答孩子,但必须像诗人那样如诗如画地回答孩子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简捷、正确地答出孩子想要知道的事情(见426“为什么?”“因为什么呢?”)。
人类的各种各样的个性,已经从这个时期明显地表现出来。喜欢音乐的孩子,从半导体或电视中一传来音乐声就会竖起耳朵,有时会和着拍子摇晃身体;喜欢画画的孩子,一给他蜡笔、多功能彩笔之类的,就自己画起来;喜欢书的孩子,看到书就会像被吸进去了似的看起来;喜欢运动的孩子,会跑出去蹦蹦跳跳;喜欢摆弄道具的孩子,则会将电器拆成零件、将椅子的螺丝拧下来。
孩子能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是愉快的,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以帮助。和喜欢音乐的孩子一起唱歌;给喜欢画画的孩子尽量大一点的纸;领喜欢书的孩子去书店让他自己选书。如果是喜欢运动的孩子,就给他买三轮车,而如果是喜欢道具的孩子,就给他弄一个能活动的玩具。
夜间睡眠的时间,也因孩子是否喜欢活动而不同。好动的孩子,晚上很晚也不睡,早上也不很晚起床。比如:晚上9点好不容易入睡,早上7点就起床。反之,不那么好动的孩子,则从晚上7点直睡到次日早晨7点。午睡也一样,往往是热衷于玩的孩子,或是午前或是午后只要睡1个小时就可以恢复精神头儿了,而能睡的孩子则可以睡2个小时以上(见362晚间哄孩子睡觉)。
晚上睡觉前,尽量要让孩子自己脱衣服,只是扣子母亲帮着解开,其他让他自己脱就行了,就是睡衣的袖子也要让他自己伸进去。在寒冷的冬天如果房间太冷,孩子就会讨厌脱衣服,这时应在房间里加上暖风。
牙齿方面,这个时期除中切齿、侧切齿(前齿)各4颗外,犬齿、臼齿上、下、左、右各l颗,共计长出16颗。让这个年龄的孩子自己睡前刷牙还有些过早。母亲应该给他刷,最好在饭后,让孩子仰脸、母亲用膝部夹住孩子的头部比较容易刷。
吃饭时,要尽量全家人一起吃,这不仅可以看到孩子饮食的好恶,也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家庭聚餐时的快乐气氛。这个时期的孩子,一般每日三次正餐和两次加餐,牛奶喝400~600毫升就可以。当然,一般早晨孩子不太想吃东西,所以多数孩子早餐就吃点面包、饼干,或1个鸡蛋及牛奶200毫升。这个时期的孩子也不太吃米饭,有些孩子每顿能吃1碗饭,但更多的孩子吃不上1碗。不少孩子一日三餐合计才能吃1碗米饭。尽管这样,吃些鸡蛋、鱼、肉等副食补充就可以了。也有的孩子,饭和副食都吃的不多,但每天只要能喝上1000毫升的牛奶,对1岁半到2岁的孩子的生长已经足够了,将来长大了,也不会留下什么问题。随着孩子能吃的副食的范围的不断增宽,不管是哪个孩子,都会表现出他喜欢吃与不喜欢吃的“偏食”现象。偏食,只是说孩子在味觉方面各有个性,而不能说偏食就是有害的。母亲们所说的偏食,只不过是孩子对母亲所做的饭菜不能样样都吃而已。
不必担心孩子饭量小,比这些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要培养孩子能自己吃饭。要鼓励孩子能用勺舀着吃饭,自己拿着杯子喝水。害怕孩子饭量小和偏食的母亲,往往都是从一开始不等孩子拿餐具,就自己用勺或筷子将饭送到孩子嘴里。其实,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培养他能够独自拿着勺吃饭的这种独立性,比让孩子能吃下半碗饭更有意义。不吃蔬菜的孩子很多,但只要吃水果,就不妨碍营养的摄取。
酸奶,对大便干燥的孩子有益处。米饭吃得多,牛奶也能喝1000毫升的大饭量的孩子,以“美容饮食”为目的,可用酸奶取代牛奶。
排便的训练,可以始于不太冷的季节。如果恰好赶上寒冷的季节,可以向后延期半年(见363排便训练)。排便的训练,与其说取决于训练方法的好坏,莫如说主要是取决于孩子的排便类型和孩子性格。不管是任何排便类型的孩子,都会按照母亲所教给的那样,不长时间就能自己排便了,因此,不用着急。排便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因此,对孩子来说建立自信心更重要。母亲如果过于热心让孩子坐在便器上,孩子就会将排便之事统统依赖于母亲,或是向与自立意识相抵触的方面发展,说什么也不坐在便器上排便。这个年龄的孩子,即使是白天能告诉母亲自己要小便,夜里也做不到这一点。因此,大部分孩子只在夜间使用尿布就可以了。
孩子能够走出家门和其他孩子玩了,大一点的孩子也常来自己家里玩,这就增加了孩子患传染病的机会,最好母亲事先就大体了解一下像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等疾病的初起症状,以防患病时惊慌失措。但是,从发病率来看,最多发的疾病是病毒引起的感冒。孩子过了1岁半,自体中毒这种病也时而出现了(见369自体中毒症)。
孩子常常自己跑到户外去玩,因此这时所说的事故,也是在家庭以外发生的大事故较多,要特别加以注意(见366防止事故)。
婴儿时期接种了百白破三联疫苗的孩子,恰好经过1年半的时间,最好进行追加免疫。在这之前应该是连续注射了3次,这次只注射1次就可以(见430百白破三联疫苗的追加免疫)。
喂养方法
361。孩子的饮食
孩子能吃米饭后,会因季节的不同有吃得多和吃得少的时候。饭量小的孩子到了夏季饭量更加减少,有不少孩子因此而体重减轻。也有不管任何季节都能吃的孩子,但这样的孩子最好不要让他多吃,以免发胖。这个月龄的孩子如果体重超过13千克以上时,从节制饮食的意义上来说,要给孩子多吃水果,用酸奶代替牛奶。
饭量既不大也不小的孩子,每天的饮食情况如下:
8:30酸奶鱼松、紫菜拌饭1/3碗或主食面包1片
10:00牛奶200毫升、水果
13:30米饭半碗(或面条)、鱼(与成人量大体相同)或鸡蛋1个、蔬
菜
15:00牛奶150毫升、饼干
18:30米饭1/3碗、鱼(大体与成人量同)或肉(成人量的1/3左
右)、蔬菜
洗澡后牛奶200亳升
这个孩子已经能自己对付着用勺子吃饭了。刚开始的一半左右,自己舀着吃,但再多就不吃了。母亲拿起勺儿让孩子吃掉剩余的部分,但最多孩子只能吃碗里的一半。如果不让孩子吃掉剩余的饭,孩子就会半途停下不吃了。对这个年龄的孩子,多数母亲想让孩子多吃一些,于是就不管花赞多少时间,也总是陪着孩子,一定要坚持让孩子把碗里的饭吃光。其实,这种做法并不聪明。孩子吃饭用了1个小时左右。如果不在30分钟内将饭吃完,孩子就没有时间锻炼身体了。正因为既想让孩子自己吃饭,又不能让孩子吃饭时间过长,母亲才陪孩子一起在饭桌上,帮助孩子让他吃掉剩在碗里的饭,不能无限期地等孩子自己把饭吃完。
有的孩子几乎不吃米饭和面包。但如果多吃副食,每天喝500毫升牛奶的话,也是可以的。牛奶只有母亲在身边的时候才用杯子给孩子喝。牛奶养大的孩子这个时期多数还不能丢掉奶瓶。
为了纠正“偏食”,而强迫孩子吃他不喜欢吃的东西,孩子就会厌烦而逃离饭桌。若父母无论什么都吃得很香,就可防止孩子产生厌食毛病。
每顿能够吃1碗米饭的孩子,牛奶量可以减少到400毫升。但不要为了让孩子吃更多的米饭,就一点都不给孩子喝牛奶。关于零食与正餐的比例问题,详见〃325孩子的零食”。夜间因尿湿了尿布而醒的孩子,可以在换完尿布后给他喝点牛奶。
孩子高高兴兴地吃饭是最重要的事情。为了让孩子使好勺子,母亲手把手让孩子吃饭这是孩子最讨厌的。手灵巧的孩子超过1岁半就会拿筷子了,但不会拿筷子也不要紧。强迫左撇子的孩子改用右手吃饭,总是矫正矫正再矫正的话,孩子会变得完全不会独立吃饭了。就让孩子自由地用左手吃饭好了。渐渐地孩子会自己拿着杯子、咖啡杯喝奶的,当然刚开始的时候母亲可以把着孩子的手帮忙。
孩子的零食参阅〃325孩子的零食”。
362。晚间哄孩子睡觉
以为孩子到了1岁半、2岁左右了,晚上的入睡也相对容易了,那可就错了。这个时期的孩子越发喜欢对母亲撒娇了。可以说绝对没有孩子在母亲给他换上睡衣、盖上被子后就能静静地躺下入睡的。孩子困起来,就恢复了原始状态,白天已不再跟母亲撒娇的孩子,到了晚上也会缠着母亲。从钻进被子里到入睡的10~15分钟这段时间里,希望母亲能在身边的孩子占绝大多数。通过各种调查的结果来看,各个家庭里最多的就是这种让孩子依偎母亲自然入睡的方法。
孩子能自己说小便,能自己拿勺子吃饭,可以说能“自立行动”了,但是,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仍然有一种对母亲割舍不断的依恋。这种依恋常表现为把母亲拉到自己的身边。作为母亲如果拒绝孩子的这种依恋,申斥孩子让他自己去睡,这样做能促进孩子的“自立”吗?如果让孩子的心里,怀着对母亲拒绝自己的怨
恨,会比孩子自己不能穿鞋更会留有后患。孩子心底对母亲的仇恨,会恶化他同母亲的关系,从而妨碍孩子与母亲的合作,推迟白天的“自立行动”。因此,入睡前,孩子想让母亲在身边的话,母亲就应该高兴地满足孩子,让孩子安心、快速地进入梦乡。在母子同睡一室的情况下,这样做才是自然的。
如果洗澡能使孩子快点入睡的话,就给孩子洗完澡再让他睡。入睡前吮吸手指的孩子较多,但是,如果一开始陪着孩子睡的母亲就握着孩子的手的话是可以预防的。这多半是由于强迫孩子自己睡觉而养成的毛病。而一旦吮吸手指成癖,母亲也不必紧张,只要躺在孩子身边陪着孩子,孩子就能很快入睡,因而吮吸手指的时间也就变短了。
孩子如果睡午觉,晚上入睡的时间就会相应地推迟。睡了午觉的当天晚上,最好不要让孩子睡得太早。在被子里躺着不能入睡,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或是吮指,或是嚼被角儿。最好是在孩子到了特别困的时候才让他上床睡觉。
在喂母乳长大的孩子中,有的孩子在夜间改不了喝母乳的习惯,在陪这样的孩子睡觉时,如果他吃上5~10分钟奶就能入睡的话,不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