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育儿百科-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梢浴6嗍嘶岬P墓喑岵换岢晌肮撸磕壳盎姑挥幸蛭錾�1个月左右每天灌肠而终生需要灌肠的人。
不过,作为一种个性2天排1次便的人,不论灌肠与否,这种情况都会持续一生。出生后1个月左右的便秘,到3~4个月,就像被遗忘一样的治愈了,这种情况很常见。到能够吃蔬菜、水果之后,就更不会便秘了。
给婴儿用泻药是不好的,因为有时可能引起肠套叠。可以试着做婴儿体操,每天按摩腹部3次左右。
从出生后就没有正常的排便,腹部胀得很大的孩子,必须去就医,但这种情况几十万人中才可能出现1个人(见636先天性巨结肠症)。
86。婴儿鼻塞
半个月左右的婴儿鼻子经常堵塞,既没有到外边去,也没有接触感冒的人,却还是鼻塞。有时积存了鼻垢,但即使小心地取出来,鼻子还是不通气,而且逐渐加重,到3~4周左右,达到了不能吃奶的程度。如果去就医,就会说是感冒,并且给开一些药;如果去耳鼻喉科,就又会给鼻子上药。可是,怎么做都不会见效。如果再去就医说还没有治好,这次医生就会说:那就打针吧。即使请医生给打了针,还是没有变化。鼻塞的婴儿,多数在眉毛上沾有浮皮,脸上长出粉刺状的东西。
在相同的抚育条件下,既有出现鼻塞的婴儿、也有正常的婴儿,如果了解到鼻塞的婴儿,其父亲在婴儿时期也有过鼻塞,就会明白鼻塞属于一种特异性体质。
确实有因为鼻塞而吃奶困难的情况。但是,不会达到完全不能吃奶的程度。虽然费些力气,但是还能吃奶。真正痛苦的时期,只不过有1周左右的时间,所以不要着急。从季节来说,冬季比较多见。在出现异常干燥气候的日子里,在炉前或暖气前挂上湿毛巾,会减轻空气的干燥程度。房间过热也与鼻塞有关。
天气好的时候,经常让婴儿接触室外空气,会使鼻腔通畅。因为怕感冒冒而关在房里,或把室温调热都不好。成人用的通鼻药,不要给婴儿用。
有的人用消毒棉签沾上橄榄油放到婴儿鼻腔中,使婴儿打喷嚏排出鼻垢的方法,但如果是因为黏膜肿胀引起的鼻塞就不起作用了。奶奶们常常用口对着婴儿的鼻孔吸出分泌物,确实能防止鼻孔处的阻塞。一般情况下还是尽量让婴儿吸入室外空气,等待自然痊愈为好。出生1个月之后,鼻塞就会变得很轻,不久,就会痊愈。
87。头形不正
婴儿到1个月左右,放到床上躺着时,会发现婴儿的脸只朝向一个方向。仔细观察,头的左右不一样圆,只朝向右边的孩子右侧头部变平;只朝向左边的孩子左侧头部变平,在不知不觉之间,婴儿的头已经压扁变形了。善良的母亲会被批评说:“只让孩子向一侧躺着睡,所以下边的那一侧变平了。”其实这是不确切的。
婴儿的头在出生1个月左右的时问,生长速度比人生的任何时期都快,头围可扩大3厘米。头骨的急剧生长,不一定会左右对称。左右不同,并不是因为外界压迫,而是因为内部的力量所致。左右不对称,发展到一定程度,婴儿的头部就会一侧扁平。这以后,即使想让朝右的孩子向左躺也是很困难的,过2个月时,婴儿能够自由活动头部了,纠正起来就更难了。所以,要想使婴儿头部左右对称,出生后1个月内,就应该经常观察婴儿头部,如果稍有不平,就马上把这一侧垫起来,使这一侧不承受重力。但实际做起来是很难的。
有的婴儿无论如何注意头部,都会出现左右不同。对头部的形状不要太费心思,哪一个婴儿头部都多少有些偏斜,即使是相当偏斜的头在过周岁生日时,也会变得不明显了。
婴儿的头部不偏,却只朝向一个方向,这种时候,就应该考虑斜颈了(见92斜颈)。
88。黄疸还没消退
一般情况下,应在1周或者10天左右消失的黄疸,到半个月时还没有消退,甚至过了3周,仍然还存在时,母亲和周围的人就开始担心了。打开书一看,黄疸不消退的情况下,有患好多种疾病的可能(见578新生儿肝炎和先天性胆道闭锁)。可是只要黄疸开始逐渐出现变淡的倾向,婴儿也很健康地吃奶,大便没有变白,就可以等一段时问。足月正常产的健康婴儿,即使是黄疸期延长,一般也都属于生理性黄疸的持续。
特别是婴儿是母乳喂养时,黄疸期延长就更可以理解了。这是因为母乳中有影响调节肝脏胆汁色素的物质。这时,如果把母乳换成牛奶,能使黄疸的消退加快。但是,一般来说母亲都会认为与其停掉好不容易分泌的母乳,莫不如一边喂虾汤一边继续喂母乳为好。
出生时体重在2。5千克以下的婴儿,黄疸到1个月时不消退的并不少见。
89。面颊的疙瘩和臀部的糜烂
出生后10~15天,多数婴儿在脸的上半部分的某一部位会长出小疙瘩。眉毛上沾有浮皮样的东西,前额的发际上长出2~3个小粉刺样的东西,或者是脸颊上长出3~4个小红疙瘩,一晒太阳,就急剧增多,使母亲非常吃惊。这种脸上的疙瘩,在人工喂养时比较多见。但母乳喂养的孩子也时有发生,这就是湿疹。
表现形式多样是湿疹的特征。有时,在手指、脚趾等地方或足底部出现直径l毫米左右的丘疹(突出皮肤的粒状物),有时是小的水疱。发现之后,神经质的母亲就会反复查找家庭医学方面的书,在新生儿的疾病一栏,会看到先天性梅毒的孩子,足底或手掌会出现水疱,还有鼻塞症状。于是母亲就会成为梅毒神经症。在领取母子手册时,即使是梅毒检查阴性,也会不安。其后,不知不觉中会开始担心是接触了患者碰过的东西而传染的。可是,丈夫出身于品行端正的家庭,从血液检查阴性的妊娠中也不应该产生先天性梅毒。还有,现在已经没有在足底或手掌长出大水疱这样严重的梅毒了。
这一时期的湿疹可以不处理。想用药者,用含有少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膏每天涂2次,好了之后马上停用。含有氟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效果更好,但不良反应也大,所以涂3~4天,好转之后,再马上换以前的药。
湿疹也叫特异性皮炎,所谓的特异性,是一种先天的容易过敏的体质,属于一种遗传,检查一下就会发现,血液中免疫球蛋白E增多,湿疹婴儿的血液当中免疫球蛋白E也增多。
有时,婴儿天生对牛奶、鸡蛋、鱼等过敏,所以发生湿疹。只用母乳喂养时,母亲可以试着不喝牛奶、不吃鸡蛋,如果把每天200毫升的牛奶完全停掉,湿疹减轻的话,母亲就应该在婴儿3个月之内不喝牛奶。
脸上出现湿疹的孩子,容易发生尿布疹,所以尿布必须是棉布的,旧的棉布比新的棉布要好。便中的酶和尿中的氨容易引起炎症,所以要治疗尿布疹,首先要保持婴儿臀部的干燥。虽然广告中说纸尿布吸水,但总是湿的话,也会引起尿布疹。
对尿、便多的孩子要认真换尿布,即使是晚上,至少也应换1次尿布。如果是用的塑料尿布垫,应该换掉,透气不好是不行的。如果有吹风机,换尿布时,洗干净之后,应该吹2分钟风。夏天的话,应尽量少用尿布。为了防止发霉,洗尿布前要用热水泡一下,用肥皂洗2遍。要充分洗涤,不要残留异味。
夏季,每天给婴儿洗浴2次,使臀部保持干净。由婴儿使用的肥皂引起的湿疹非常少,每当使用时就加重的情况另当别论。不要认为肥皂对湿疹不好,使用肥皂湿疹并没有加重,就可以继续使川。水管坐的水加入了杀菌的氯,所以有过这样的报道:不使用自来水,而用自己家挖的井水,湿疹就会好转。室温过热的话,湿疹就会痒,冬季使用电脚炉时,应注意不要过热。
90。脐疝
快满1个月时,有的婴儿会发生脐疝。这是因为增加腹压之后,一部分肠管从腹壁的窗户——肚脐突出来的缘故。其内容物是肠管,按压时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这是肠管中的气体和消化物混合在一起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婴儿用力或者哭泣使腹压增加所致,所以发生脐疝的婴儿都是那些经常用力使脸变红的孩子和脾气急躁经常哭的孩子以及母乳不足而经常哭的孩子。
腹壁的窗户关闭不严以早产儿多见,所以脐疝的发生率以早产儿为高。凸肚脐只要范围不是很大(直径5厘米以下),就能够自然还纳,多在婴儿2~3个月时痊愈,也有的需要1年的时间。因为脐疝不用处置也没有危险,而且能够自然痊愈,所以不用手术。即使有的脐疝1年之后还没有痊愈,到上学之前也会自愈。脐疝一般不会造成“嵌顿”。
脐疝是完全不处置好,还是从上面用胶布或者带子固定为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不仅如此,在长期的按压中,有时表面的皮肤会化脓,这样就会留下瘢痕,即便是去美容整形,也不容易恢复正常。
肚脐不用管它也可以,可是婴儿却不能不管。原本是由于腹压增加而出现了脐疝,所以必须要消除致病的原因,婴儿“吭哧、吭哧”地使劲,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足不会好的,所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而对稍不如意就哭,性格急躁的婴儿应该尽量多抱一抱。
便很硬,排便的时候很费劲的话,就给婴儿喂一些麦芽汁或者果汁,使便变软。想用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不足,想了很多办法,实在不得已时可以加牛奶,那样的话婴儿就不会哭了。
如果腹压增加的情况得到控制,肚脐就不会突出了,脐疝也就自然痊愈了。晒太阳少的话,婴儿就会得佝偻病,得佝偻病之后,肌肉的收缩变弱,也容易引起脐疝。所以冬天出生的婴儿,过1个月之后应该经常接触室外的空气和阳光。
91。阴囊水肿
男孩子出生的时候很正常,过半个月或者1个月时,母亲发现一侧的“睾丸”肿大,表面皮肤的颜色没有变化,没有触痛。稍微大一点之后,1个月或者1个半月时,多数能达到另一侧睾丸的2倍或者3倍。到医院就医会被诊断为阴囊水肿,并且说明是睾丸中积存了水液。如果是疝气,按摩肠管会返回腹腔,睾丸会恢复正常大小。如果是阴囊水肿,即使是按压睾丸也不会变小。阴囊水肿时,医生用手电照阴囊,我们会看到光线能够透过,因为只是睾丸外侧积存了水,所以睾丸本身并没有问题。
阴囊水肿是常见疾病,不处置的话,婴儿2~3个月时就会自然吸收,不留痕迹。即使是吸收得很慢,也没有超过1年的情况。
最不提倡的是用针抽出其中的水,当然,既然能够自然痊愈,用注射针抽吸也会治愈。不过,在半个月到1个月期问即使把水抽出来了,也会再积存。在反
复抽吸的过程中,如果因为消毒不善,导致化脓就麻烦了。即使是没发生化脓,出血使睾丸发生粘连,粘连之后,万一需要手术治疗,不但手术很困难,而且容易损伤睾丸。
如果等了1年,水肿却怎么也不消退,那时再考虑手术也不迟。可是如果睾丸和腹腔间的通道是敞开的,一按睾丸,其中的水分很快地流向腹腔,这种情况以早手术为好。
在阴囊水肿的同时,有时会发生同侧的腹股沟疝,如果腹股沟疝无论如何也不能还纳时,就要手术治疗,同时也可以治疗阴囊水肿。
阴囊水肿和疝同时存在时,一定不要用针刺,因为容易损伤肠管。出生1年以后出现的阴囊水肿不能自然痊愈,如果等了半年还没有好转,就要考虑手术。阴囊水肿以单侧多见,但也有两侧同时发生的情况。
92。斜颈
足位分娩的婴儿,在出生后第2周,有时会在颈部的右侧或者左侧触及一圆铝币大小的质硬的筋疙瘩,一般不是偶然发现的,多数是发现婴儿面部总是朝向右侧,而勉强让他向左侧转时,手一触到颈部就发现了筋疙瘩。这个筋疙瘩是怎么形成的,还不太清楚。因为在足位分娩的婴儿比较多见,所以以前认为是在分娩的时候,颈部的肌肉(胸锁乳突肌)发生了出血,所以,也曾经命名为“胸锁乳突肌血肿”,其实似乎不是那样。
婴儿在子宫内时,采取了不正确的姿势,妨碍了血液循环,形成了“筋疙瘩”。因此,也造成了足位分娩。如果去就医的话,有的医生会说按摩好,也有的医生会说不处理也行。现在,认为任其自然发展为好的人越来越多,因为现已证明不按摩反而好得更快。
从发现颈部筋疙瘩到1周就变大了,所以母亲往往会认为这样下去会恶化。不过,一过4周,就开始逐渐变小。1年之后,就基本消失了。如果开始的筋疙瘩很大,有时1年也不能消退,就要考虑手术了。不手术任其发展,脸或者头部就会左右不对称,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斜颈的婴儿脸只向一侧(有筋疙瘩侧的对侧)转,所以有一侧头部睡偏的可能,因此,要使脸部转向天棚,就要把毛巾或薄被垫在一侧。颈部能挺直,会自由转动的话,有筋疙瘩的一侧就会发出“咯啦、咯啦”的响声,或者出现发红的现象。要尽量使婴儿用自己的力量转动颈部,像以前那样用外力勉强转动的方法不太好。如果医生用旧的方法进行按摩,就不要找这位医生看病了。
1个月到2个月
这个月的婴儿
93。从1个月到2个月
婴儿过了30天,就可以看出眼睛能稍微看到点东西的样子,表情变得丰富了。醒着的时间变长了,情绪好的时间增多了,露出笑容的时候也日益增多,手脚的活动也增多,握着拳的小手会自己往嘴边送。
婴儿在出生后2个月,眼睛开始看得更清楚了,别人一逗,他就会笑,握着的拳头放在口中“咝、咝”地吸吮。闪为眼睛能看见了,奶奶送来的礼物——吊着的圆球,在旋转时能够高兴地看很长时间。有时能发出“啊、啊”的声音,还有的时候能发出笑声。脚踢被子的力量也逐渐增强,如果是在温暖的季节会在喝牛奶或母乳的时候流汗。
婴儿在睡着的时候,一般多数是只朝着一个方向,再仔细观察一下,头部看起来像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侧被压扁了。但他并不是只向亮的方向转头。这是因为颅骨的发育速度增快,左侧和右侧的生长速度稍有区别而引起的一种暂时现象,到过周岁生日时,头就会变圆。因为头部经常左右摇动,所以头后部的头发变得很少。对于不太爱哭的婴儿,出生后半个月到1个月,吃完奶后就睡,醒后稍有哭闹,再吃奶之后,又马上变得安静了。到这一时期后,只要乳量充足,就会很安静,因为情绪好,静静地微笑的时间也增加,所以,会被不断称赞为“好孩子”。
不过,有许多不合理个性的婴儿也在成长,容易醒的婴儿因为胃肠发育好了,所以睡眠时间变长了,不过也有到了晚上11点、半夜2点、5点醒来哭闹,不喂奶就不安静的婴儿。稍不顺心就大声哭闹的婴儿,因为逐渐长大,力量增加了,哭声更高了,疲劳的时间变少了,所以哭闹的时间也变长了。哭闹太厉害的孩子,除了抱着没有别的办法(见100养成抱的毛病)。其中,还有白天睡觉晚上哭闹的昼夜颠倒的婴儿。
吃奶方面的个性更加明显。牛奶喂养的婴儿,吃得多的孩子,喂150毫升会不够,喝完之后还会哭,如果继续增加牛奶量的话,到2个月时,就会达到不喝180毫升牛奶就不够的程度。这样下去,结果会怎样,到下个月就明白了。对于不太喜欢喝牛奶的婴儿,还有只勉强能喝100毫升的婴儿,因为牛奶外包装盒上写着每次喝奶120毫升,所以母亲拼命想办法让婴儿喝到这个量,而婴儿却在抵抗。需要明白的是,食量小的婴儿喝奶量无论如何也达不到100毫升以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