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零的焦点-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边是天龙川的河口,这边的高山是盐夙峰。中间是穗高峰和枪峰,今天有
云,看不见。”
在盐夙峰顶上笼罩着低矮的云彩。子凝目远眺那重叠的云彩慢慢向四局扩展。
云层的面积比取访湖大得多,灰蒙蒙地压在湖面上。
云层伸展的尽头便是北陆,失去光泽的云色象征着阴郁的北国。十里,也许是
二十里外,那边有低矮房屋的小镇,有平原,也有波涛汹涌的大海。核子想到形形
色色的景致,又想象着一个月里有二十天生活在那里的丈夫的形象。
“你在看什么?”丈夫问道。他的眼神似乎在窥视祯子的心。
“老站在这样的地方会感冒的。回旅馆吧,回去洗个澡。”
鹈原自己先转过身迈开了步子。这时,祯子什么话也没说。
狭窄的浴室灯火通明。透过浴池中清澈的水,能够见到底部的瓷砖。祯子泡在
浴池里,那过分明亮的灯光似乎在戏弄她,使她编起了身子。
鹈原用水冲头,湿润润的头发垂在额前。在头发的缝隙中,那对颇有生气的眼
睛,注视着妻子的身子。
“你的身子多年轻,多美。”丈夫心满意足地说。
“不嘛,别这样看我。”祯子说着,退到角落里。
“真的,你真美。”丈夫又补充了一句。
祯子捂住脸,心中思忖,丈夫是不是拿自己的身体和她作比较?三十六岁和二
十六岁自然会有差别。可是从丈夫的眼神和口气中丝毫没有羡慕的意思。祯子这才
意识到,丈夫是不是拿过去的女人和地作比较?的确是那样的口吻。丈夫的过去,
对祯子来说是无知的,今后的生活中丈夫未知的事将会渐渐知晓,只有这一部分会
一直残留到最后。
吃罢饭,喝完茶,祯子说:
“方才在观赏湖面时,我想到了北陆。”
她想到当时丈夫注视着自己。
“是啊!你老是朝那个方向看。”丈夫轻声说,“你真想去看看那地方的话,
在我没有工作的时候带你去。’”
接着,架着的膝盖换了个位置,他又说:不瞒你说,我已经调到东京总公司了,
往后不去金泽了。”
“这事儿我听佐伯先生说过,办得这么快吗?”祯子抬起眼来。
“是的,这次旅行结束后回到东京,也许调令就下来了。再去金泽的话,就是
交接工作了。”
“你在那儿呆了很长时间,是不?”
“整整两年,时间过得真快。”
丈夫衔着香烟,吐了一口烟,烟呛得他眯起了眼睛。他的表情和在火车里一样,
似乎在考虑别的事,神情恍恍惚惚。
从厢房里传来三弦声和小调声。
丈夫站了起来说:
“累了。”说着,俯视祯子,忽然走到她跟前,一把抱起她来。
“我喜欢你。”一连说了好几次。“你的嘴唇真软,像marshmallow”。
丈夫欣赏地说。祯子想,他又在和过去的哪个女人作比较。
回到东京一星期后,祯子去上野车站,给赴金泽的丈夫送行。
夜晚的车站,拥挤杂沓。
正如他说的那样,调令下来,他被调回总公司。带着继任同赴金泽。继任比他
年轻。
“我叫本多良雄。祝贺您。”
他向祯子寒暄。祯子以为他指的是结婚,后来才想到是对丈夫的晋升表示祝贺。
本多是位浓眉大眼的青年。
丈夫昨夜说,交接完工作,一星期就可回来。
快检票了,丈夫在车站的小卖部买了些土特产,紫菜啦、蛋糕啦,一共买了五
包,抱在手里。
“这是最后一次了,得向朋友们告别。”丈夫对祯子说。
祯子微笑着点点头。心想何必在车站小卖部买,早说一声,昨天可以去百货店
买嘛。
发车前,三人在站台上说话,本多很机灵,拿着小瓶的威士忌先上了车。车厢
内灯火通明,华丽安祥,就像外出前化妆过的女人一样。
“天色晚了,要小心些,下了电车,叫辆出租汽车回去。”丈夫细心地关怀她。
“嗯,等你早些回来。”祯子说完,又补充了一句。“下一次我也乘这趟车去?”
“嗯。”丈夫嘴角露出微笑,却皱着头眉。
“明年夏天休假的时候。”
发车铃响了,丈夫转过身上了车。
丈夫和本多良雄从车窗口探出头来。两人都向祯子微笑、挥手。不一会儿,火
车带着这两张笑脸远去了。
祯子伫立在那里,眺望着远去的列车,直到周围的人全部走完。红红绿绿的信
号灯在暗处一亮一灭的闪烁。祯子突然感到一阵空虚。她才意识到,难道这就是夫
妇之间的感情吗?
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丈夫的身影。







  

 

 失踪

祯子每天百无聊赖地在公寓里等待丈夫鹈原宪一出差回来。
丈夫说一星期就回来。一星期并不短,倒也不是眼巴巴地盼他回来。她之所以
感到无聊,因为家里没有人。她仍像丈夫早晨出去上班,傍晚回来那样等待着他。
在狭窄的房间里,丈夫的东西和自己的东西随意地堆放着,还没有变成浑然一
体;丈夫的行李和自己的用品还是各归各的。她意识到夫妇之间的关系还不密切。
事实上鹈原宪一还不完全归自己所有。所谓所有,应该对丈夫无所不知,这样
说来,她连一半的资格也没有。夫妇之间的感情已经建立了,但丈夫的未知数还占
着大部分。
她暗自思忖,等丈夫回来会渐渐融洽的。每天生活在一起,未知的部分会得到
了解。同时她也要让对方了解自己。双方经过互相了解,就会像共同生活了十年、
二十年的夫妇一样。
一天,祯子去大伯子家串门。他家在青山南叶的下坡处。房子四周有低矮的围
墙。
“您来了。”
今天是星期天,大仙子在家。他那孩子气的脸盘挂着微笑,在他妻子旁边盘腿
而坐。
“怎么样?安顿好了吗?”
他把五岁的孩子放在膝盖上,问道。
“还没有。行李放着没动,还没有整理哩。”祯子看了看大伯子,又看了看嫂
子说。孩子夹在他俩中间。祯子心想这才像一对夫妇,互相之间全是公开的。
“是啊!等宪一回来,那才是真正的生活。新婚旅行回来后,他马上就走了,
只剩下你自己。”嫂子盯着祯子的脸说。
“宪一什么时候从金泽回来?”大伯子问。
“说是一星期。还有三天。”
“这下好了,他调到东京来工作。以前也几次让他回东京,可他却拒绝了。”
嫂子拿着女佣端来的茶送到祯子面前说。
大伯子接过去说:‘他也许觉得在东京无聊。其实,像宪一那样,在金泽果二
十天,回东京住十天,也不错嘛。”
“你还羡慕他。那是打光棍,没办法。”嫂子瞅了丈夫一眼。
“那是呵。结了婚,还是在一个地方落脚为好。”大伯子简单地肯定说。
“到现在,你还羡慕宪一那样的生活吗?”
嫂子咬住不放继续说道:“那样,你通宵打麻将也不用找借口了。”
“‘在铺子面前,别说些不三不四的话。’大伯子尴尬地说。
祯子笑了。
“男人有应酬嘛。此话另当别论。”大伯子继续说道。“作为一个男人,家庭
生活过长了,总想呼吸一下外边的空气。有一个刚上了年纪的男人,财产也攒下了,
孩子也长大了,身边没有挂心事,抛弃家庭出走了,去寻求另一种生活。这种心情
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是外国小说里的故事。”
“外国小说那就不管它了。否则留下来的妻子可太惨了。”
“那是男人的一种愿望,即使想干,也没有勇气。”
“男人心中有恶魔存在。”嫂子将目光移向祯子。“不过宪一没这事儿,老实
巴交的。”
“喔,他多少有点与众不同。”大伯子夸张地说:“打着光棍,从来也没有和
女入发生什么纠葛,现在真是太罕见了。”
“祯子,你尽管可以放心。”嫂子对祯子笑着说:“这一点我可以保证,他和
我的那口子完全相反,一定会疼妻子的。”
祯子离开了大伯子家,顺便回了娘家。
“还有三天回来,等以后再拾掇吧。有信来吗?”母亲说。
“没有。”





母亲沉吟了一会,凑过来低声说:
“宪一这个人,怎么样?”
母亲对宪一三十六岁还打光棍,总有些不安。
“看来是个好人。”祯子说,反正不了解的部分还很多,只能就现在的感觉说。
“那倒好。生活在一起就好了。他回来前你要当心。”
母亲的意思是,两人一起生活,得好好观察观察宪一才是。
回到公寓,宪一寄来了一张彩色明信片。
“与本多君交接工作,并带着他到各处转转,比预计要晚些回来,十二日回去。
行李等物品放着就行。行李乱一点,给你添麻烦了。等我回来。”
祯子还是第一次看到鹈原宪一写的字,钢笔字写得工工整整。一看邮戳,是从
金泽发的。
“行李乱一点,给你添麻烦了,等我回来。”那意思是不要收拾,一个女人家
会累坏的。等他回来一起收拾。这意思虽很明白,但祯子不知怎的又想到另外的意
义。也许是自己的多想,但自己对这位丈夫还不十分了解。
祯子倚窗而立。远处,街道像大海一样展现在眼前。宽广的天空,那街道的空
间像是压在它的底下。
这时她产生一个愿望,盼着丈夫早些回来。只要和丈夫在一起,换句话说,只
要他实实在在呆在家里,自己心里就不会七上八下了。
新婚旅行中所感到的对丈夫的记忆已经渐渐淡薄,丈夫的话,以及随之而来的
爱似乎已模糊了。这是因为丈夫不在身旁,留给她一片空白。她和丈夫在一起的一
切感觉,好似在真空中渐渐消失。
丈夫预定明天回来。祯子打开丈夫的书箱。其他东西都还没有整理。书箱里只
有十二三本书,几乎全是经济类书,还有两三本英文原版书,文学书一本也没有。
祯子感到有些失望。
她翻开一本原版书,想复习一下英语。原以为也是经济之类的书,一看却是一
本法律书。这本行刑的法律书,与其他经济书放在一起,好像很不协调。而且,那
些经济书像新的一样没怎么读,而这三四本关于行刑的原版书却像旧书店里卖的书
一样,满是手垢,其中很多页还用红铅笔做了记号。
他到底想学什么?祯子摸不着头绪。或许过去鹈原想当司法官或律师。这样看
来,祯子意识到自己对于鹈原几乎一无所知。曾听说,他干过各种各样的职业,才
有了现在的工作。究竟为什么,却没听他说起过。其实是自己没问过他,而他则保
持沉默。再说,结婚后日子还不长。
然而世上夫妇之间,在婚前,妻子对丈夫的职业都是比较冷淡的,关心的重点
放在结婚以后。只要大夫的过去对现在没有影响,做妻子的就放心了。
祯子对英文书中的单词不熟悉,觉得没有意思。正要合上书时,发现书中夹着
两张卡片似的东西,抖落一看,不是卡片,是两张照片。
照片上的景物,算不算风景呢?两张照片都是拍的住宅,第一张的房子很漂亮,
另一张是一所简陋的民房。那张漂亮的住宅有围墙,树丛枝叶茂密,其间可窥见二
层楼的洋房;附近没有别的房屋,背景也没有山,给人的印象是东京的一所住宅。
另一张很明显是北陆地方的民房。房子小,大门也小,厢房在尽里首,镶着粗陋的
格子窗。好像是秋分季节,房屋旁边的柿树枝叶茂密,结着圆圆的果实。这张照片
不是从正面照的,而是从斜面拍的,把远处的山也照进去了。但这仅仅是很小的空
间,只能看到山的一部分。这两张照片,既没有人物,也没有动物和缀景。那张简
陋的民房的照片已经很旧了,而豪华住宅的那张照片还相当新。
这难道算是艺术照片吗?也太煞风景了。或许对住宅的构造发生兴趣才照的吧。
然而,那家民房先不说它,即使那家豪华的住宅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在东京的住
宅区随处可见。祯子产生一种直觉,这照片准是丈夫宪一照的。
祯子把照片反过来,那张豪华的住宅照片用钢笔端端正正写着35,而那张民房
的照片潦草地写着21。
祯子把照片放回原处,把书放回木箱里。奇妙的是,这两张照片老是挂在心上,
总是抹不掉…。
第二天丈夫没有回来。祯子去市场买东西,收拾好等着。可一直到傍晚,大门
还是紧闭着,没有人推开它。
从金泽来,一般都夜间上车,早晨抵达东京上野车站。他早该回来了。难道丈
夫直接回公司了,即使如此,傍晚也该回来了。到了晚上,仍然没有他的影子。这
一晚,祯子睡得很晚
第二天早晨,祯子给丈夫的公司打电话,接线员说,鹈原没有回来,接着又说
清等一下,立刻问:
“您是哪一位啊?”
“是鹈原的家里人。”祯子说。
“是吗?鹈原先生出差还没有回来。”接线员回答。
祯子回到公寓里。丈夫出差还没有回来,比预计晚了两天,难道常常这样吗?
祯子后悔不该给公司打电话。
她心里七上八下地又过了一整天。
傍晚,邻近的房间跟前响起了脚步声。楼梯上突然热闹起来。祯子一看表,六
点钟。平常这时,下班回来的丈夫总是和邻居的太太们闹哄了一阵子。
有人敲门,祯子以为是隔壁房间。第二次再敲,这才意识到敲自己的门,祯子
跑过去开了门。
不是丈夫。是一个陌生的瘦削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帽子,服装十分考究。
“是夫人吗?”
“是。”祯子倒吸了一口气回答。中年男子拿出名片,头衔是丈夫公司里的一
位科长,横田英夫这几个字映入眼帘。
祯子解掉围裙,向他鞠躬说:“请进!”她的心砰砰直跳,连手指也颤抖起来。
横田科长恭敬走进来,寒喧过后,拿出香烟点燃,先说些没有多少内容的空话。
祯子坐在他对面微笑。杂谈是谈正题之前的一种礼仪。祯子的心乱得很。
科长将烟头揉灭在烟灰缸里,开始转入正题。
“你家先生有信来吗?”口吻非常稳重。
祯子站起来,拿出丈夫寄来的明信片,夹在手指里,差点掉在地上。
“让我看看。”科长接过去看,目光随着文字移动。祯子凝目而视。
科长拿出记事本,用铅笔写了几个字,好像是记下十二日回来。接着翻过来看
了看邮戳,又记在记事本上。
“谢谢。”科长道谢后,把明信片还给祯子。
“请问,我丈夫出差还要很久吗?”
祯子试探地问道。她想引出对方的回答,心里很焦急。
“这个··”
科长眨巴眨巴眼睛,移动一下膝盖。
“按照明信片上说,鹈原君应该在十一日晚上从金泽出发。”
祯子屏住呼吸,说不出话来。
“可是,今天已十四号了,他还没有在公司露面。为了慎重起见,给金泽的办
事处打了个电话,鹈原君的后任本多君说,他应该在十一日晚出发。”
应该出发?那就是说没出发。——祯子心里思忖,没有说出来。
科长继续说:“我们又以为鹈原下车后直接回家了。老是想他刚搬了新居,可
能在家整理东西,一直休息到今天。”
科长的眼珠转了一下,肯定是想把“新居”说成“新婚”。
“可是,两天里没有任何消息,感到很奇怪,本想打发人到府上来看一下,恰
好下午夫人给公司打电话,于是急忙又用电话和本多君联络,回答是同样的,鹈原
君不在那里。后来想到,或许因为生意上的事,说不定他到各客户那里转一转,于
是又打电话去问,哪儿也没有去。总之,我们什么情况也不清楚。对了,夫人您是
不是有什么线索?”
科长注视着祯子。
“我什么也不知道。”
祯子低着头回答,心里忙着搜索丈夫的去向。难道到他哥哥那里去了?这不可
能。于是她打消了疑念。
“譬如说,亲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