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拣宝-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观连忙眨眼睛,过了几秒钟之后,才算是缓了过来。不过,手里的书册却是扔偏了,翻开掉落在地上。见此情形,王观自然急忙弯腰把书册拣起来。在合上书册的刹那,他似乎看见了一抹浅红色的钤印。
“有印章?”王观愣了一下,连忙把书册拿正,一页一页的翻看起来。
说起来,这本书册也蛮厚的,而且纸质也不算上乖,有点儿粗糙,使得页与页之间粘贴在一起,不怎么容易掀开。所以王观翻看的速度也不算快,几分钟才翻了一半,不过却没有找到那个钤印。
“或许,只是错觉而已。”
一会儿之后,王观也有些自我怀疑,所以干脆心一横,直接打开了特殊能力。
十几秒钟之后,王观就知道,自己并没有看错,只见书册总体是微微的淡白色光芒,若隐若现,近似于无。可见他的判断没错,这是民国末期的东西。
然而,就是在这些淡白色的光芒之中,却有两三片亮紫色的璀璨光华,就好像是漆黑夜里的萤火虫那样拉风耀眼,根本不能忽视……“王观,你在看什么?”与此同时,俞飞白好奇的走了过来,低头打量王观手里的书册:“大观太清楼帖?”
(未完待续)
第377章 潘家园“鬼市”(5)
“民国时期的临本。”
这个时候,王观回过神来,微笑说道:“看起来挺不错的。”
“名家手笔?”俞飞白饶有兴趣道:“民国时期也有不少书法大家,比如于右任、胡汉民等等,水平没得说。当然,反正那个年代的人,书法水平再差,也比我们好几百倍吧。”
“你说得没错。”
王观赞同点头,然后摇头道:“不过,这册子不是名家手笔。没有署名,而且笔法也不算多么出彩,应该是普通文人的作品。”
“这样呀。”俞飞白闻声,顿时失望道:“那就没意思了。”
“什么没意思?”就在这时,萧山似乎也看完了兰亭序的墨拓,走了过来笑道:“王兄弟看中什么东西了?”
“大观太清楼字帖。”王观扬手道。
“哦,这个啊。”萧山恍然大悟,同时笑道:“这个我知道,应该是临写一九三二年文物出版社印刻的大观太清楼帖宋拓真本。东西有些年头了,不过临写的人笔力有些欠缺,没有把握到书法字帖的神韵,所以没有多少价值。”
“萧老师,您可不能这么说。”
此时,店主也走来反驳道:“东西怎么说也是古董,而且还是手写的临本。类似这样的东西越来越少了,价值每年都在涨。我觉得再过五六年,这些册子的价格肯定要翻好几倍。”
如果是换了个尖酸刻薄的人,听到店主的话之后,肯定会冷嘲热讽起来,让店主别卖了,把东西收起来,等过几年翻几倍。
不过,萧山只是轻轻一笑,也没有驳斥的意思,可见他的涵养。
另外,王观更不会在这种事情上与店主争论,很自然的转移话题道:“萧先生,那个墨帖怎么样?”
“呵呵,我看不准,需要再研究一下。”萧山笑道,也不知道是真的看不准,还是侃价的策略。或者,东西干脆就是赝品。
“萧老师,您是这方面的行家,怎么可能看不准。”店主笑呵呵道:“东西的来源我不方便细说,但绝对是干干净净,传承有序……”
“有序吗?”萧山轻笑道:“序在哪?我怎么没看出来。”
店主闻声,尴尬一笑,然后坦然自若,拍手道:“得嘞,既然东西入不了萧老师的法眼,那我就收起来吧。”
说话之间,店主走到桌子之前,慢慢的把碑帖墨拓卷了起来。
萧山冷眼旁观,也没有阻止的意思。
一会儿,店主把碑帖卷好了,甚至扎好了绳带,然后拿起来向里面的内库走去。可是才走了两步,他就转身过来,又试问道:“萧老师,真的不打算拿走?错过了今天,赶明儿可就没有了啊。”
“再说吧。”萧山不置可否。模棱两可的态度,着实让店主捏拿不准自己手里的东西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
“萧老师,大家是老朋友了。”
迟疑了下,店主继续说道:“如果您真心想要,价格好商量,我能坑你么?”
“呵呵……”萧山没有搭理店主,而是招呼道:“两位小兄弟,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我们继续逛逛吧。”
“好呀。”王观点头,同时指着几十册大观太清楼帖临本,笑着说道:“老板,这些打包的话,大概多少钱?”
“小兄弟,你想买?”店主一怔,随即欣喜说道:“不贵不贵,您是萧老师的朋友,我给你打个八折,只要八万就好。”
“八万?”俞飞白一听,马上摇头道:“我看八百差不多。”
“小兄弟,你这话就不对了。”店主皱眉道:“我给出的是实诚价,童叟无欺。毕竟民国时期的临本,经历了将近百年的风雨,却完好无损的流传至今,相当的不容易……”
“那是因为东西不好,人家懒得理会。”
俞飞白转头问道:“王观,你要这东西干嘛?想临摹学习的话,我记得钱老家里收藏了一套民国时期神州国光社石印王世贞旧藏大观帖。那才是真正传承有序的东西,而且书册纸面完好无损,字迹十分清晰。回头你向钱老借就行,没有必要买这个。”
“真的是王世贞旧藏?”萧山一脸惊喜交集的表情。
刚才他不开口,那是因为卖家和买家谈价的时候,不允许第三方插嘴。但是听到俞飞白的话,萧山再也按捺不住,忍不住追问起来。
也难怪萧山这么激动,要知道大观帖自北宋以来流传即已不多,传世残编,几乎已经成为了孤本。就算是故宫博物院,也只是收藏有完整的第二、第四、第五卷而已。这三卷就是明代诗人、学者王世贞的旧藏。曾经在民国年间,由神州国光社印刻出版过一次。
这个神州国光社可不简单,那是由当时的名士、学者黄宾虹创办,出版的书籍非常考究,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反正由专业人士石印的版本,肯定比不知名文人临写的版本好多了。
“这样呀……”
与此同时,王观沉吟起来,似乎是被说动了。
萧山的惊喜,以及王观的踌躇,却是让店主感觉很不妙,又急忙开口道:“小兄弟,你要想清楚了。别人的东西,终归是别人的,你总不好时常借吧。看你面生,应该是第一次来,那我再打个折好了。只要五万,大家交个朋友,以后多来帮衬。”
“五千!”
适时,王观轻轻伸手,五指微张道:“老板,就这个数,成就成,不成就拉倒。”
“小兄弟,不能这么绝,多少再加点,一万吧。”店主愁眉苦脸道。
“最多八千……”王观又退了一步。
“成交!”店主一锤定音。
随后,王观刷卡,店主就找了个较宽的纸盒,一本一本的把那些书册叠放起来。每拿起一本书册,店主就要经手翻看两眼,感觉没什么异常,再小心翼翼的放进纸盒中。
几分钟之后,店主把东西收拾好了,双手递给王观笑道:“小兄弟,你拿好了,回去藏几年,肯定升值。”
“不亏就行。”王观笑容灿烂,有些开心。
“小兄弟说得太对了,玩收藏要的就是这种心态。”店主竖起大拇指道:“不求大赚特赚,也不求拣到大漏,一夜暴富。只是希望细水长流,不亏就是赚了。毕竟东西在您手里,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老板,看不出来,您还是个哲学家。”俞飞白笑嘻嘻道,也没有什么恶意,或者嘲弄的意味,就是觉得这话不是像店主能够说得出来的。
“嘿,这话哪是我说的。”店主笑呵呵道:“那是故宫一位大专家周老先生说的,我觉得很有道理,就记了下来现学现卖而已。”
“周老先生?”
这时,萧山微微沉吟了下,猜测道:“是周易之老先生吧?”
“没错,就是他。”店主笑着说道:“萧老师,您也是圈里人,肯定也认识他。”
“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萧山风趣一笑,然后带着几分敬重之色道:“周老是个纯粹的学者,确实很让人佩服。”
“周老……”
王观和俞飞白相互看了眼,默契一笑,和店主打了声招呼,就抱着纸盒向外走去。
“王兄弟。”
与此同时,萧山也跟了出来,有几分迟疑道:“刚才你们说的那个大观帖……”
“假的,我在蒙老板,让他降价。没有想到,他真的信了。”俞飞白笑眯眯道,也不知道是真话,还是在糊弄萧山。
“原来如此。”萧山笑了笑,也知道自己有些冒昧了。
“铃……”
就在这时,俞飞白的手机响了,他连忙接听,小声的聊了几句。随之,他结束了通讯,就回头说道:“王观,是清华,他叫我们过去。”
“嗯,他在哪?”王观问道,看了眼萧山。
萧山见状,也十分识趣,微笑道:“两位小兄弟有事,我就不多打扰了。以后有空的话,务必约出来坐坐,大家多联络……”
说话之间,萧山含笑点头,率先离开了。
“这人看起来挺不错的。”俞飞白评价道,不过以他的姓格,最多是在以后遇上了打个招呼,绝对不会主动约人出来喝茶的。况且京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两千万人口,社交的圈子不同,未必还有机会遇上。
“对了,清华在哪?”王观微微点头之后,笑着问道:“急着叫我们过去,是不是发现什么好东西了?”
“不清楚,估计是吧。”俞飞白示意道:“在那边……”
两人走了过去,不久之后就在角落的位置看见了唐清华的身影,只见他蹲在那里,手里捧着一件东西反复掂量研究,一脸专注的神态。
要是在别的地方,俞飞白可能会冷不防大吼一声,趁机让他吓一大跳。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俞飞白不至于那么肤浅无知,走近之后,反而先轻呼起来,叫唤提醒了一声。
“你们来了。”
听到动静,唐清华清醒过来,回头笑道:“快来看看这东西怎么样。”
“是什么玩意?”俞飞白问道,轻轻蹲了下来。
与此同时,王观也走来低头一看,只见唐清华手里的东西好像是一个人骑马摆件,其中人是个武士,头戴乌帽,身穿黄色圆领长衫,腰配弯刀,显得非常的英武。至于武士坐着的马匹,造型比较腱硕,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的马……
(未完待续)
第378章 潘家园“鬼市”(完)
武士骑着的马,臀部比较肥,颈部比较宽。马的姿势是站立不动,以静为主,但是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圆睁的,然后马的耳朵是立着的。它好像在聆听什么声音一样,充满了一种静中带动的感觉。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马上斑斓的色彩,配上武士衣服的黄、褐颜色,使得整个摆件就显得十分的华美精致。不言而喻,这东西就是赫赫有名的……“唐三彩!”看了一眼,俞飞白就笑道:“你怎么看上这个玩意了?不要因为自己姓唐,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如果说是以前,对于俞飞白的话,大家肯定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意思。但是现在的人,大部分都知道唐三彩是冥器,也就是所谓的陪葬品。有的人心里有洁癖,那么就算唐三彩再好,也觉得冥器晦气,不太愿意沾手。
然而,唐清华也不以为然,随口说道:“什么时代了,谁还在乎这个。没看见满大街的唐三彩工艺品,都是互赠亲友的礼物吗,也没见大家有什么忌讳。”
“嘿,你知道这东西满大街都是,还敢随便买?”俞飞白低声笑道,意有所指。
“所以才叫你们来过来帮忙给点意见。”唐清华微笑道,显然也捏拿不准东西的真伪。
毕竟,自从上个世纪发现唐三彩之后,立即引起了世界的轰动,唐三彩的研究非常火热,不少专家纷纷把研究成果公诸于众。
这些文章繁荣了文化园地的同时,研究成果也被仿造者利用起来,并仿造出一批批真假难辨的唐三彩。经过作旧之后就在城乡不断露面,让道行不深的收藏者屡屡上当中招。
“难呀。”
旁边,俞飞白摇头叹道:“虽然有点儿灭自己的威风,不过这种玩意制作工艺不算复杂,制作原料随处可见,胎釉配方早已公开,仿造高手人才辈出。仿品和真品的相似度达到百分九十九以上,没有火眼金睛根本鉴别不出来。”
“飞白,难得你也有自谦的时候。”唐清华笑道:“肯定是以前在这方面栽过跟头吧。”
“切……”
俞飞白不屑哼声,但是没有反驳,却是默认了。
唐清华也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转头招呼道:“王观,你来看下,这件东西怎么样?”
“现在不好答你,我先上手……”
说话之间,王观把那个唐三彩拿了过来,顺手打开小手电,在光芒的照射下,唐三彩表面浮现一抹温润的光泽。
“咦,居然有蛤蜊光,看起来不像是仿的。”俞飞白低声道,也多了几分信心。
所谓的蛤蜊光,是指古瓷彩釉上以及釉边出现的类似蚌壳内侧的珠光模样的光晕。只有古瓷到了一定的时间,才会形成这种光泽。
要知道唐三彩的釉本质上是一种亮釉,刚烧成的时候光亮刺目,光泽灿烂。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炫亮的光泽会逐渐退去,釉色变得温润晶莹,釉光逐渐变得柔和自然,可谓是精光内蕴,宝光四溢。除非釉面腐蚀严重,否则三彩真品不会失去柔润的光泽。
当然,釉面的光泽,只是鉴赏真伪的一个佐证而已,不能作为主要的依据。
“你们看,釉面的开片极为细小。”
与此同时,唐清华拿了放大镜凑近唐三彩,小声说道:“而且釉面的开片也不规律,应该不像是仿的。”
“胎质呢?”俞飞白才开口,就自我反驳道:“得,当我没问。反正唐三彩的胎是出了名的疏松,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最容易仿造了。我想问的是胎上有没有土锈?”
毕竟,唐三彩是陪葬品,那么被埋在地下过千年,受到地气、水分、泥土的侵蚀,必然会有一些土锈。而且,这些土锈已经浸到了胎体中,与物件浑然融合起来,显得十分自然。如果是仿的土锈,肯定显得非常生硬,不自然。
在俞飞白的提醒下,王观顺手把唐三彩倒转起来,打量底胎的土锈,同时伸手触摸,仔细的感受……一会儿之后,王观抬头问道:“老板,这东西怎么来的?”
“乡下收的。”摊主是个中年大叔,听到王观的询问,只是憨厚笑道:“我也不懂这个,你们喜欢就拿走,给我一个成本价就行。”
一番话下来,可谓是滴水不漏。不得不说,现在的摊主越来越精明了。
当然,这话反过来说也成立,应该是说现在的人越来越不好糊弄了。早些年,潘家园最流行讲故事,不说得玄乎一点,人家不买你的东西。现在恰好相反,大家都知道故事不可信,摊主们也顺应潮流,不再编了,改装傻了。
有的人是真不懂,但是更多的人是在装不懂,反正别想在他们口中套出实话来。另外,所谓的成本价,你信了你就是真傻。
与此同时,王观沉吟了下,轻轻的摇头,随手把唐三彩放下,拿起旁边一个明显看起来是粗制滥造的瓷碗,向唐清华建议道:“你与其买那个,不如买这个,回家洗一洗,还能够接着用,比较实惠。”
“哦……”
刹那间,旁边的人都明白王观话里的含意,也让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