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想金山-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8节:阳光灿烂的日子(1988~1996)(1)
上部
中国软件生存法则
第一章
阳光灿烂的日子(1988~1996)
引子 从1988年出发 描述一段历史,必然要有一个时间开端。而关于中国软件最早的起源,其实并无文字历史可考;至于金山乃至中国软件的历史,许多人会从1988年开始追溯……这一年,金山软件创始人求伯君开始在深圳蔡屋围酒店501房间撰写WPS(Word Processing System)1。0……从这种象征意义上而言,将1988年看做是〃中国软件元年〃自有其道理。
在1988年,5月的深圳,中国办公软件开始在这个萌动的春天孕育。这一年,求伯君24岁,他遇到了香港金山公司总裁张旋龙……这位即将与中国IT产业发生千丝万缕联系的香港商人愿意为求伯君提供开发条件(1986年,求伯君就已经写出了24点阵打印驱动程序)。从1988年5月到1989年9月,当〃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还在喧嚣混乱、尔虞我诈的商业萌芽初期之时,求伯君已在深圳的旅馆里写作完成了WPS1。0。
求伯君用10万行代码开创了中文字处理时代,金山软件起伏跌宕的历史也将就此展开……
第一节 关系万千重 1980年,在美国西雅图的一艘游艇上,鲍尔默接受盖茨的邀请,加入了当时只有16个人的微软,年薪5万美元。2000年,微软面临反垄断诉讼,比尔·盖茨辞去了微软CEO一职,鲍尔默临危受命。20年的合作,二人始终团结在一起,推动微软帝国的势力不断扩张。盖茨把自己与鲍尔默的关系形容为〃最伟大的商业合作伙伴关系之一〃。
1988年,在中国深圳的蔡屋围酒店,求伯君在张旋龙的资助下开始投入WPS的开发,没有固定工资;1992年1月,雷军在求伯君的邀请下加入金山软件写程序,雷军是金山的第六号员工。三人齐心协力,将一度濒临倒闭的金山送到了香港主板上市,开启了中国软件的新篇章。
2007年10月16日上午11点,雷军在《新浪科技》做在线访谈的时候说:〃三个人合作,16年没吵翻、没分家,我想这在中关村或许是一个奇迹。我觉得我们三个人的配合才有了金山的今天。〃雷军提到的这三个人就是张旋龙、求伯君和雷军自己。在金山上市答谢晚宴上,求伯君在演讲中说:〃金山这个大厦张旋龙是买地的,雷军才是真正盖楼的,我不过就是挖个地基的而已。〃
有人亮相台前,打下江湖一片天;有人深居台后,挂起帘幕无重数。很多人对求伯君和雷军非常熟悉,对张旋龙却知之甚少。但是,在正式开始讲述金山的故事之前,我们必须先来了解这个51岁的中年人……因为与金山全部20年的历史始终纠葛在一起的,除了求伯君就是张旋龙。
作为金山的创始人和最早的投资人,张旋龙与四通、联想、方正、金山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从中可以让我们管窥中关村草莽年代的江湖义气与商业启蒙。
幕后高手张旋龙 2004年9月8日下午,北京北四环中路柏彦大厦20层人声鼎沸,在喜庆的锣鼓声中,香槟酒与笑声齐飞。一个看上去有几分儒雅又有几分江湖沧桑的中年人,在雷军的邀请下站到了讲台上。他用风趣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喜悦:〃卓越是姑娘,现在已经嫁出去了;金山是儿子,要好好培养。〃
这是金山内部员工祝贺卓越被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收购的庆功酒会;这个个子不高的中年人就是传奇商人、被称之为〃中关村教父〃的张旋龙。尽管他的模样看上去普普通通、俨然众人,却是很多知名IT企业幕后的操盘高手。张旋龙向来不事张扬,是媒体的生客,除IT业内人士之外不为大众所熟知。
然而我们简单罗列一下张旋龙的简历,就能发现这份或许是刻意的〃低调〃背后其经历的显赫:1956年出生在福建;1978年随父亲在香港定居;1980年,开始协助父亲经营香港金山公司;1984年,作为第一个来中关村做生意的香港商人,他与四通合作推出Super微机,开创中国兼容机市场之先河;1988年,他相中技术天才求伯君,投资开发的WPS成为中国民族软件最成功的作品之一;1991年,他和方正合资成立方正Super汉卡部;1994年,他和方正全面合资,任方正(香港)公司总裁;1996年起任方正(香港)上市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为方正打开海外市场立下汗马功劳。
作为中关村最成功的商人之一,张旋龙显得有些〃另类〃:他只有高中文凭,却轻松游走在两院院士、政府官员、技术天才之间;他善于和人交流,善于处理人事关系,给人的感觉是和蔼、平易近人;他精明而睿智,被媒体称之为爱国商人。
§虹§桥§书§吧§BOOK。
第9节:阳光灿烂的日子(1988~1996)(2)
知名IT作家刘韧曾在文章《中关村关系图》中这样评价张旋龙:〃这个人一个不漏地把握住了四通、方正、联想,分别在它们最鼎盛时期,与它们合作;这个人1984年进入中关村,不办公司,只谈合作,不做企业家,只做商人,与中关村各色人等,关系万千重;这个人一直躲在幕后,却又一直处在浪尖,喜欢他的人称他〃常青树〃,艳羡他的人称他〃不倒翁〃。在中关村,这个人将一个商人的操守、精明与灵活演绎到了最高水准。〃
毛里求斯富豪 张旋龙的爷爷是毛里求斯①的华侨,做百货生意,几乎成为当地的首富。196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接待和安置归国华侨的指示》,要求各地根据国家的需要和个人的志愿,妥善安排归国华侨的工作。这一年,爷爷回到祖国,然而不幸当年就去世了。随后,张旋龙的奶奶到香港打理爷爷的生意。
张旋龙的父亲张铠卿是在17岁的时候(1935年)为了救国回到国内,先是在广东梅县居住,后到上海同济大学读书。1948年,张铠卿大学毕业后参加了革命,作为解放军南下服务团进驻福建,在泉州军管委员会管文教,后任泉州卫校教导处主任。母亲赵少如出身于厦门大学教授之家,1952年毕业于福州市幼儿师范学校,在泉州幼师附幼教书。1956年5月11日,张旋龙出生在福建泉州。
由于祖父是华侨并且叔伯都在国外,张旋龙家的自行车、相机、收录机等电器几乎都是从国外进口的;父亲爱照相,家里设有专门的冲洗房;家中孩子多,雇了两个保姆……这在当时来讲是很安逸的生活了。
1967年,非常年代到来。针对父亲的大字报贴到了家里,父亲被关了起来。家道中落,母亲开始四处借钱,孤家寡人养活4个孩子。后来,一家人被迫搬进了农校的一间大教室里,生活困窘。
祖父是华侨,父亲被关进牛棚,外公曾是国民党税务官……在那个红色年代,这些背景可不是值得炫耀的东西,而可能是〃定时炸弹〃,随时引爆而惹祸上身。好在张旋龙的学习成绩很好,在同学当中很有人缘。因此,他一直都是班长,是班上第一批团员,后来还当上了校团委副书记、校学生会主席。当1972年张旋龙从泉州一中毕业的时候,全校2?000多名毕业生中仅有的12个留校名额,他占了一个。他在泉州一中教书6年,后期也到生产教学仪器校办工厂做过工。张旋龙在校办工厂负责原材料购买和销售等工作……在这个时候他积累了最初的做生意的经验。
1972年,张旋龙的奶奶在香港过世,父亲得到了去香港继承遗产的机会。尽管此去香港前途不可预测,但在母亲的支持下,父亲还是独身一人去了香港。父亲去了之后才发现奶奶的财产几乎被亲戚们都分掉了,于是从头做起。
张铠卿学医,但在香港没有行医执照,只能偷偷地做。在张铠卿创办香港金山公司之前,他曾经养过金鱼、鳗鱼,卖过牛仔裤,但都没有取得成功。
在张旋龙去香港之前,父亲曾经回来过,西装笔挺、出手阔绰,全家人都以为父亲挣了大钱。于是,张旋龙在1978年启程去香港找父亲张铠卿。张旋龙希望到香港之后能够弥补因为〃文革〃没有实现的大学梦:〃我们一直以为父亲继承到了财产,可以供我读香港大学了。孙中山就是在香港读的大学,感觉香港的高校一定都很厉害。〃怀揣梦想,张旋龙从泉州奔赴香港……
1978:香港往事并不如烟 1978年3月,一心想上大学的张旋龙告别家乡,到香港投奔父亲而来,兜里揣着母亲拼凑的300港元。然而,一切并不如他所料。
〃我是1978年3月12日到香港的,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将近30年之后,张旋龙依然能够准确说出他到香港第一天的日期……这一天是农历二月初四星期日,植树节,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当时的张旋龙并不关心这些。
在去之前张旋龙曾经给父亲拍过电报,而到了火车站却没有见到父亲来接。他想给叔叔婶婶打电话,却不会用电话机,只好委托旁边的一个小伙子帮他打。〃后来我知道父亲当时是去出诊了。〃叔叔把张旋龙带到了香港岛北角堡垒街,一间10平方米不到的小黑屋。
。←虫工←木桥 书←吧←
第10节:阳光灿烂的日子(1988~1996)(3)
本来以为父亲在香港正享受着荣华富贵,却没想到父亲竟然住在一个如此简陋的地方,张旋龙感到与自己心理预期的落差很大:〃父亲的房子很小,收音机、电饭锅、碗筷、几本书等都堆放在里面,睡觉的单人床也非常局促。这时我才发现父亲一直很辛苦,但他没有告诉我们。他做的医生职业还没有申请到牌照,收入不稳定,只好到各个亲戚家蹭饭吃。父亲说他最喜欢吃面包,其实是因为面包最便宜。〃
本来准备到香港圆自己的大学梦,张旋龙发现这一切都成了泡影,他没有敢和父亲提上大学的事。张旋龙对当时的情景仍如历历在目:〃第二天我就去上班了,从底层做起,扫地、看门,薪水600块。〃张旋龙在亲戚的皮箱厂卖力干活的同时,晚上还不忘读夜校学英文。
张旋龙一到香港感觉父亲的生意并不好,就很快跟母亲联系。1978年底,母亲、妹妹和两个弟弟也到了香港,除了父亲独自经营效益并不好的公司之外,一家人都在外打工挣钱。
1979年,张旋龙开始做导游,加盟的是香港最大的地接观光旅行社Wondering,主要带中国台湾、东南亚的旅游团。尽管做导游的张旋龙不懂广东话,不懂打扮,又没有学历而被部分香港人看不起,甚至有被一个来自厦门的姓王的老导游赶下车的经历(因为老导游怕他学会以后和他竞争),但导游这个职业打开了张旋龙的眼界,也锻炼了对人的观察力,更学会了如何与人和谐相处:〃我做导游两年,跟巴士司机和商店老板都说,如果又能做生意又能做朋友,是最好的。〃这种与人交际的原则一直延续到张旋龙后来做生意的过程中,既做生意又交朋友,皆大欢喜。
基本工资600元加带团购物的提成,张旋龙的钱越赚越多,父亲的生意却是一路赔本。〃我那时候一个月差不多能挣上万块钱。当时一家人在一起做,挣了钱都交给父亲。我其实一直都有心思帮父亲做生意,但是我做导游那份工资挺好的,父亲最初那个生意也没看谁做得很大。再一个想法是挣了钱做一个旅行社,因为那些带队朋友常对我说〃你不如自己开一家旅行社〃。〃
做导游的后期张旋龙基本就不再直接带团了,而是培训导游。〃做导游的那段经历最大的收获是深刻体会到做下层人的辛苦。别人当时给我小费,我会非常感激。因此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给小费的习惯。〃作为一个在商场叱咤风云多年的商人,张旋龙与对底层人的理解令人钦佩。
2007年10月9日下午2点,在金山上市仪式完成后从香港到珠海的游船上,一名记者这样记叙道:〃未吃午饭,饥肠辘辘的我决定在船上点一碗牛肉面。坐在一旁的张旋龙看见了,很绅士地抢着付账,受宠若惊。〃这种一贯的谦和姿态,让每个和张旋龙打交道的人都觉得很舒服。
香港大老板,SuperPC 1984年,中关村还是一片麦田,尘土飞扬的土路穿行其中,街道都狭窄、坑坑洼洼,但路两旁的树木长得很高大,破落的铁皮房子林立道旁,和当时许多中国农村的场景并无多少不同。
由于海淀供销社坐落于现今的海龙大厦附近,逐渐聚集起了许多经营电子产品的小门脸房……在这里能看到最新的软件、硬件和最新的观念,感觉和世界的距离很近。因而,在七八十年代中关村周围就形成了最初的商业环境,为日后中关村的蓬勃兴起提供了机缘。
当北大、清华的学子们〃没事就在白颐路晃荡,定时去北图看书,秋天骑着自行车到香山看红叶,也经常到海淀斜街逛一逛,偶尔到中关村游泳池游泳,日子过得简单自在〃的时候,商人张旋龙从香港来到中关村,并无年轻学子们的闲情逸致,他是来做生意的。
刘韧在《中关村关系图》中这样描写张旋龙眼中的中关村:〃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四通的铁皮房子,两层楼的铁皮房子,里面是木头的,外面包着铁皮。楼下卖元器件,楼上坐着万润南、万润南的父亲、沈国钧、王安时等人。〃
尽管1984年的香港金山也只是一个10多个人组成的、做组装机生意、年营业额不足100万美元、只能做IBM二三级代理的小公司,但张旋龙毕竟来自国际商业大都市香港。作为最早来中关村做电脑生意的香港商人,张旋龙一来到中关村就被当做来自香港的大老板看待,受人尊敬和推崇。〃1984年我到中关村,那时候我们国家刚刚开放,因为我在香港信息多,有点钱,所以就很吃香。〃张旋龙回忆说。
虫工木桥◇BOOK。◇欢◇迎访◇问◇
第11节:阳光灿烂的日子(1988~1996)(4)
在叱咤中关村数年的〃两通两海〃之中,四通的规模几乎是最小的,只有十几个人。但张旋龙偏偏就选中了四通进行Super PC的代理合作:〃主要是我觉得四通的人和其他单位不一样,我们卖给他们的东西,他们会拆开来看看……这种仔细认真的做事风格让人放心。〃
四通成立于1984年5月16日,由中科院计算中心技术人员万润南发起创办。同年9月四通门市开始营业,在创办初期只销售打印机。与张旋龙合作了一次500台PC的〃大生意〃之后,四通开始涉足整机。四通与香港金山合作做Super PC机,开创了中国兼容机市场的先河。
在这里有必要对当时的个人计算机市场情况做一个简单描述。
1990年之前中关村销售的电脑,基本都是IBM、AST、苹果等外国品牌,客户主要是各部委和机关市场。1983年12月,电子部六所开发的我国第一台PC机──长城100 DJS…0520微机(与IBM PC机兼容)通过部级鉴定;1985年6月,我国第一台具有商业价值的个人计算机〃长城0520〃(8086芯片、10M硬盘、512K内存)问世,这是中国第一台中文化、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微型计算机,此后我国微机产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1986年12月12日,原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副局长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