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宁玉学弈-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晓风是了解宁玉的。宁玉的确是想悄悄地离开这个尘世。

宁玉悄悄下了梅山,向更加荒芜的深山里走去。落霞残照,微月疏砧,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江枫渐老,汀蕙半凋,白草黄云,荒烟自空廓;几点昏鸦,依依柳边,满目衰败翠。

路越来越荒凉了。

他看见前面有一团篝火,篝火旁席地坐着一些衣衫褴褛的人,手里都握着竹竿,在地上敲击着,他们虽然身上衣服破烂,捉襟见肘,履穿踵决,但是每个人都格外精神,这时,有人看见宁玉跌跌撞撞地走来,就跑过来把他扶到篝火旁坐下,坐在一个老者身边,他们对那个老者十分尊重,似乎他就是他们的首领。那人在老人耳畔说了几句话,老人点了点头,那人就走到篝火旁的一只大锅前,捞了点东西,盛在碗里,拿到宁玉面前道:“吃吧。”

那是一碗剩饭煮的粥,宁玉一下子明白这些是什么人了,他们是丐帮弟子,看他们的样子,像是在这里举行例会,宁玉听绿珠说过,这是北派丐帮的帮规,他们给你百家饭吃,那是他们信任你,看得起你,把你当朋友,如果你吃了,那就是朋友,不吃就是敌人。宁玉此时又冷又饿,捧着这碗稀饭,好像捧着一碗救命稻草。这碗稀饭是那样温暖,暖意直透入心底。它散发着热气,伴着并不好闻的气味,可是此时此刻在宁玉心目中,却好像是一种诱人的香味。周围的丐帮弟子,都停下手头的事情,瞪着眼睛看着宁玉,四周静得可怕。宁玉捧起饭碗,放到嘴边,一口便喝了下去。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他知道,使他温暖的,并不是这碗粥,而是因为这些和自己素不相识的人,把自己当成了朋友。

那些乞丐看见宁玉把粥喝了个精光,都站了起来,嘴里发出“噜噜”的叫喊,脚不停地跺着地,手里的竹竿不停地在地上发出有节奏的敲击声。那老年的乞丐站起来走到宁玉身边,道:“这位兄弟,你既然吃了我们的百家饭,就是我们丐帮的朋友。今天我们丐帮嵩山分舵,要决定一件大事,所以需要一个帮外人士为我们作见证,我们三更半夜在这条平常白天都很少有人走动的小道旁等待,就是为了等待一个有缘人,老天眷顾,把小兄弟你送到了我们身边,而且你又肯吃我们的百家饭,所以你就是我们的见证人。”所有的丐帮弟子都挥动着手里的竹竿,齐声欢呼。

宁玉不由得被这些人的热情感动了,不知哪里来的力量,站了起来。

看来这位老者就是嵩山分舵的香主了,他们要在这里干什么呢?

老者站在篝火旁,火红的篝火映照在他脸上,他的脸庞越发地红润,他斗志昂扬,把手中的竹竿在空中一挥,众丐帮弟子停了下来,老者示意大家坐下,他把竹竿在地上一拄,道:“兄弟们,现在是什么时候,是国难当头的时候。现在倭寇正在我中原大地上肆意蹂躏,大家说,我们能让他们侵略我们的大好河山吗?”

底下的乞丐发出雷鸣似地一声:“不能!”

“我们都是穷人,我们都没有钱,我们曾经遭人白眼,受到人们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人穷志不穷,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骨气在。世道艰难,我们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春在哪里,我们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我的亲身经历,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还分付开窗买水果,屋子外躺着一个我这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冷啊’!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可是,我们从不屈服,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事怕难,事怕难,事事怕难事事难。现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正在危难之中,作为一个华夏子孙,一个炎黄后裔,我们能视而不见吗?”

“不能!”

“好,人同此心,我想这个时候,每个中原人,都和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我们应当放下成见,成城断金,把倭寇,赶出中原大地。现在,沈胜一的义军‘七夜’正在各地招兵买马,他是为咱们老百姓,为咱们穷人说话的,很多分舵的弟兄,都已经加入了他的队伍,我们嵩山分舵也不能落在人后,今天之所以在这里开会,就是问大家,愿不愿意跟着我投奔七夜去。”

众乞丐热血澎湃,齐声呐喊:“香主,我们跟你去,我们跟你去。”



 
第四十一章 意外解毒,再闯魔道

更新时间:201252 18:25:52 字数:3025

老者道:“好,兄弟们,我们都不是好勇斗狠的人,大家心甘情愿受穷,是因为大家不愿意去争,去抢,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如果国家都不存在了,那我们每个人,每个中原人,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啊。我们这个国家,就好像是一块香饽饽,除了倭寇以外,还有北边的金则圣王爷,也对它垂涎三尺,他要造反,要自己当皇帝,这只会造成更大的生灵涂炭。所以,现在到我们反击的时候了,朝廷无能,一味地投降屈膝,王爷反叛,只知道做自己的千秋大梦,我们要靠自己,要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一个属于我们全体老百姓的新的国家,大家说对不对?”

“对,对,对。”众人一片欢呼。

随后是短暂的安静,然后有一个乞丐唱起了凄凉的歌曲,随后一些人开始和唱,最后所有人都唱起来了,声音开始是凄凉而悲惨的,随后变成愤怒和激昂,最后响彻云霄,回荡天宇。“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他们唱的是《兵车行》,据说这首来自杜甫“三吏三别”的《兵车行》在丐帮是无人不会的,甚至成为丐帮的传统曲目,南北两派丐帮虽然不合,但是他们却都爱唱《兵车行》。很多丐帮弟子字都不识,却会唱这首古老的唐诗,本来宁玉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是听着听着他渐渐明白了这是为什么。

这首诗,讲的是反对战争,控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的。是的,战争,这是他们所有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可是此时他们却心甘情愿去战场,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是华夏子民,他们都是有骨气的华夏子民,在国难当头的时候,难道他们能退缩吗?面对这些丐帮弟子,宁玉觉得自己是渺小的,不就是尸虫毒吗,难道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把他打倒了吗?从头到底,自己只是生活在个人和几个朋友的小圈子里,追求的是“一心似水唯平好,万事如棋不著高”,对于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他做过些什么?没有,几乎什么都没有。张矣名、刘雨烟他们都是江南文学会的成员,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国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是自己呢,作为他们的朋友,自己又做了些什么呢?当初张矣名请自己加入江南文学会的时候,还婉言拒绝了呢。青冥老人说得对,自己的确当不起傅氏传人这个称号,所有的傅氏传人,都在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维护国家的统一,保护人民的安全,虽然他们的作法各种各样,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那颗拳拳爱国之心,是一样的啊。面对这些丐帮弟子,宁玉觉得羞愧,觉得无地自容。

他悄悄地离开了,他没有脸面留在这里,他觉得自己的脸在发烧。回头看看那些丐帮弟子,他们没有注意到他的离开,还在那里高呼。篝火照在他们身上,他们的影子拖在地上,老长老长,在宁玉心中,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人。

宁玉心中暗自下了决心,我不能死,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在我还没有为父母之邦尽一份力之前,我决不能就这样毫无价值地死去。

天空不知何时下起了鹅毛大雪,松腰玉瘦,泉眼冰寒,雪浪打钓石,冷枫落江汀。天更冷了,也更黑了,可是,宁玉心中却一片光明,他一脚深,一脚浅,似乎失去了方向,不,他不是在漫无目的地游走,因为他的心中有一盏明灯,在这盏明灯的照耀下,他决不会迷路。

是上天在感召他,让他向嵩山的绝顶爬去。

四周是那样地安静,仿佛一切都在沉睡中,可是,纵使黑暗吞没了周围的一切,总有些东西是醒着的。

麻雀睡了,但是翅膀醒着;泥土睡了,但是草根醒着;寺庙睡了,但是钟声醒着;书本睡了,但是文字醒着;房间睡了,但是灯烛醒着;肉体睡了;但是血液醒着;历史睡了,但是时间醒着……

东方微微发白的时候,宁玉终于爬上了嵩山的绝顶。他站在山崖边极目远眺。悠悠岁月,嵩山无恙,滔滔黄河,岁月俱流。兴亡千古间,青山不老,一丘黄土;百年兴废史,衰草枯木,荒城颓壁;国仇家恨谁人雪,抬头一笑问青天……

天无语。

终于,太阳升起来了,周围的一切渐渐显现了出来,脚下是坚实的泥土,四围是层层叠叠的北方的群山。北方和江南,是迥然不同的,难怪萧晓风从北方的深山来到江南的西子湖畔,会怅然若失,失去斗志。

北方绵山险峰,易守难攻;江南河流纵横,四通八达。北方人勇、义、信,都是青铜铸成的男子汉;江南人智、礼、和,全是白玉镂成的碧人儿。所以北方的丐帮弟子选择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南方的江南文学会选择运用智慧,暗中行动。可是,北方和江南又是相同的,因为他们都有一批愿意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青年,他们是华夏的骄傲,他们是华夏的未来,他们托起了华夏明天的太阳。全华夏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定能开天辟地,创造光明和辉煌。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怕被埋没,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本来嘛,世上若没有污泥,种子又怎会发芽?泥土不怨,不恨,因为它们了解自己的价值和贵重。宁玉下定了决心,要成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粒微尘,成为万万千千斗士中的一员。

望着东方冉冉升起的红日,宁玉心想: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才是我应该做的啊。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泪流满面。今天,这种力量使宁玉摆脱了死亡的困扰,勇敢地活了下来。这种力量是什么?是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命,热爱脚下每一寸的土地。宁玉低头看了看脚下的泥土,土地,去掉水分就成为沙漠,人生,除去爱还剩下什么?

萧晓风惊讶地发现宁玉回来了,而且神采奕奕,丝毫都不像是中毒的样子。梅风为宁玉把脉,发现他所中的尸虫毒已经全部清除了。他惊呼道:“你做到了,尸虫毒自动解除了,无欲无求,完全虚无的境界,从来没有人能够做到的。”

宁玉笑了道:“正相反,我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想了很多很多东西。我想,真正能解毒的不是虚无,而是,爱。”

萧晓风发现宁玉似乎已经进入了另一个境界,看来,和他的差距又增大了。古有“人之相去,如九牛毛”的谚语,不知道自己和宁玉的差别究竟有多少呢。

刘一川拉着宁玉的手,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道:“好小子,你就是妹子喜欢的人啊,真是好样的。我告诉你,这个妹子,我是最疼惜的,你要待她好啊,要是欺负她,我可饶不了你。”

“我怎么会欺负小雨呢,她在我心目中是和围棋同样重要的啊。”宁玉转身又对梅风道:“梅风前辈,谢谢你。”

梅风道:“是你用自己坚定的毅力摆脱了尸虫毒的控制,谢我干什么?对了,你们还要去五斗米魔道吗?”

宁玉道:“去,当然去。”他的眼睛里闪现出坚定的目光。

再次回到魔道,魔道又易新主了。陶子明被仇家杀死,现在的魔道教徒又追捧前教主阳锢的儿子阳逸史担任教主。

阳逸史道:“宁玉,你找我是没有用的,我手里根本就没有什么人形何首乌。”

“可是……”宁玉心中着急,嘴里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所谓的得到人形何首乌只是陶子明为了提高自己的江湖地位,编出来的瞎话,你自己是亲身经历过的,他只是以此作为诱饵,想逼你入教啊。所谓的八宝流星盒也是说谎的,是为了让江湖人绝了想用武力抢夺的念头。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八宝流星盒。陶子明心想,反正江湖中人能够见到江湖奇兵的可能性也不大,江兵这人也不敢和魔道作对,用他来作招牌正好。”

“难道,我费了那么大劲,只是白费。”宁玉几乎绝望了。

“那倒未必。”阳逸史道:“据说,在这明教山智慧岭上住着一位得道的妖仙天目尊者周颠,他的手里的确是有一颗人形何首乌的。当然,这也只是流传本地的传说,陶子明也是因为听了这个传说,才想出用人形何首乌作诱饵的。如果有本事,你就把周颠叫出来,问他拿。”

宁玉和萧晓风对视了一眼,萧晓风突然扯起嗓子,用“狮子吼”向山里叫:“天目尊者,人命关天,请您现身相见吧。”



 
第四十二章 人形首乌,少年辞世

更新时间:201253 18:11:32 字数:2826

声音在群山间回荡。

界碑后面闪出了一个脑袋,道:“哎呀呀,我的耳朵又不聋,你有必要叫得那么响吗?说吧,找我什么事?”他就是周颠,他的墓在庐山,墓前还写有“白云千年骨,青山万古情”的对联,可是谁能想到,其实墓中并没有他的白骨,他还没有死,就隐居在这明教山智慧岭。

宁玉道:“你是周颠?”

“是啊。快点说,我还要睡觉呢。”

萧晓风道:“我们是来求人形何首乌的。”

“人形何首乌?你们要它干什么啊?”

宁玉道:“在下有个朋友,因为在下而身中剧毒,性命垂危,他的头发都白了,只有人形何首乌可以救他。”

“他中的是红颜劫吧?”

“对对对,就是红颜劫。”

周颠冷笑了一声,道:“恐怕等你拿回去已经来不及了。”

“就算来不及,也总比等死强。”

“人形何首乌何等尊贵,不是随便就能给人的。”

“你要怎样才肯给我们?”

“你叫宁玉?”

“你怎么知道?”

“因为你与众不同啊。”

“你要我做什么,我一定办到。”

“只怕你做不到。”

“你还没说,怎么知道?”

“你是打开三界的第三把钥匙,我要用你来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

宁玉倒吸了一口凉气,旋即道:“好,我答应你。”

萧晓风道:“别,周颠,用我来炼吧,我的内力比他深厚。”

“我本来并不想要你的性命,你为何急着想去投胎?”

“宁玉是我的好兄弟,难道我这个做大哥的,能看着自己的兄弟死而见死不救吗?”

“你们是亲兄弟?”

“我们胜似亲兄弟。”

周颠沉默了,看着这两兄弟争相赴死的场面,他想起了自己当年是怎样亲手杀死自己亲大哥的。

“拿去吧,我谁的命都不要。要是没有真心相待的朋友,即使真的还年驻色,也只是没有灵魂的躯壳。”说着把一个锦盒扔给宁玉,消失在界碑后面。

宁玉等人离开后,阳逸史对教众说:“你们叫我来是做教主的?”

“是的。”众人异口同声。

“是不是我的任何命令你们都要无条件地服从?”

“是的。”

阳逸史道:“这是我当教主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命令,就是,解散五斗米魔道,以后江湖上再也没有五斗米魔道了。”

众人大叫:“教主,您别扔下我们啊。”

阳逸史说:“你们有没有看见过皇宫里的龙椅?那其实只是一堆木头,虽然被彩缎虎皮、金花银凤、珠宝玉石精心装饰,可还是无血无肉无心的木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