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天工-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几日前相比,夏熙微黑的脸膛上掩不住疲惫之色,整个人却又显得很昂扬,看上去精气神很充足。
  彦熙楼各取李彦与夏熙名字中的一个字,组合在一起,倒也顺口,李彦点了点头:“彦熙楼听着不错,只是委屈夏兄了。”
  “你我之间。还分什么彼此。”夏熙笑了笑。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吃亏地地方。高兴拉着李彦。给他介绍酒楼地布置及其用意。
  “吆嗬。这不是夏三爷。堂堂四海居地掌柜么。怎么跑到城南这旮旯。与咱们这些乡巴佬抢生意来了?”李彦正看得津津有味。冷不防门口响起一个怪里怪气地声音。
  李彦不悦地回头看到门口地那个胖子。差点以为是王好贤再度出现在自己面前。与王好贤相比。这个穿着湖蓝色绸子长袍地大胖子。两只小眼却是瞪得滚圆。滴溜溜地转动。打量着彦熙楼地布局。
  “原来是太白居地梁掌柜。”夏熙略显勉强地笑了笑。拱手招呼:“贵客临门。彦熙楼蓬荜生辉。”
  “啧啧。彦熙楼。这名字可不怎样啊!”梁掌柜敷衍地拱了拱手。摇头说道:“可不如四海居大气。这楼面也比四海居差多了。夏三爷怎么就从四海居到这里来了呢?这岂不是要抢咱们这些苦哈哈地饭碗?”
  夏熙脸色铁青。梁掌柜却似没有看到。口中地话语愈加尖刻:“是了。倒是忘了夏三爷已经被夏家赶出来。怕是也不能叫做夏三爷了吧?”
  “夏……夏掌柜的,是不是这样?”梁胖子小眼瞪得滚圆,丝毫不遮掩眼中尖刻的嘲讽与敌意。
  “你是个什么东西?”夏熙不说话,李彦却看不得姓梁的这副嘴脸,几步跨到梁胖子,把眼一瞪,大声喝道。
  梁胖子猝不及防,被骇得浑身打了个哆嗦,待看到李彦怒气冲冲地站在面前,忍不住向后退了一步。
  “你、你要干嘛!”梁胖子声音有些发抖,不禁又退了一步。
  “呵呵,梁掌柜大驾光临,彦熙楼岂敢不迎?太白居生意这么好,难得梁掌柜还要到彦熙楼用饭,”李彦嘲弄地望着外强中干的梁胖子,又上前一步,伸出手去。
  “虽说彦熙楼还没开业,不过梁掌柜来了,总要招待不是,楼上请,咱们好好聊聊!”
  “啊,不必了,梁某店中还有很多事情,告、告辞!”梁胖子看到李彦一脸邪笑,顿时心里发虚,生怕李彦拉他上楼,到没人的地方将他痛揍一顿,匆匆扔下一句场面话,掉头就走。
  “三娃,多谢了!”夏熙冲李彦拱了拱手,语带萧瑟:“这个梁胖子,曾经在四海居做过管事,因为克扣食材,以次充好,被我赶了出去,转身便投靠了梁家,改了姓氏,成了太白居的掌柜,没想到如今却成了对头,彼此间的身份地位已全然不同。”
  “元望兄不必与这等小人一般见识,”李彦拍了拍夏熙的手臂,温声说道。
  夏熙点了点头,有些担忧地说道:“夏某个人荣辱倒不要紧,只是这胖子睚眦必报,又容不得人,这酒楼先前的主人,便是给太白居排挤走的,如今看来,选择这样的地方,真是自找麻烦了。”
  “元望兄不必担心,只要等上一段日子,便到那胖子欲哭无泪的时候了,”李彦微微一笑,突然想到一个主意,向夏熙拱了拱手:“彦熙楼开张在即,小弟这就回去,待明日带样东西来,定要让彦熙楼旗开得胜、一炮而红。”
  等到离了彦熙楼,李彦才想起提亲的事情还没有说,他这个性子,有的时候丢三落四的,真不是个好习惯。
  李彦想了想,也没有回头,反正二丫和夏书吉如今相处得挺好,提亲的事情倒也不急在一时,等到李家的家业逐渐壮大,提亲成功的可能也会更大。
  不管在哪个时代,社会都是很现实的。
  回到月牙河畔的庄园,天色已晚,李彦连夜去了印刷坊,将那些连日来无所事事的刻字工、印刷工召集起来。
  工匠们倒是没有什么不满,反而是异常兴奋,都知道工场这里的规矩,平日的工钱低得可怜,倒是有事的时候,奖励很是丰厚,东家这么晚召集大家,定然是有事情了,这正是他们赚取银子的时候。
  果然,李彦将他们召集起来,就是要连夜赶印一批印刷品。
  ————————————
  PS:推荐一本很有味道的种田流重生文《重活1993》,书号1133257
  重生前:老师问我人生有什么追求,我想了想很不好意思的回答金钱和美女,老师凶狠地打了我的脸。
  重生后:老师问我人生有什么追求,我想也没想就说事业与爱情,老师赞赏地摸了我的头。
  重生前:和普通女孩说话,我脸就会红。
  重生后:班花、校花、各种花见到我就脸红。
    正文 第八十回 华夏商报
     更新时间:2009…6…1 10:02:42 本章字数:2449
  PS:第二更,终于赶上了!
  ——————————
  李彦将已经设计好的稿子写到誊写纸上,让工匠们依样刻出,因为只有一页,其他工匠便闲了下来。
  李彦想了想,觉得放着夏家的活字不用,有些浪费,便试着与那些工匠商量这些木活字能够印刷的事物,渐渐有了些想法。
  夏家的木活字用来制版的矩形木盘,也就是所谓的槽版,比一般书籍的版面略大,活字的字体也比较大,而且只有一种,标准排法为一页八行,每行十八字,一页也就是一百四十四个字,要比现代的书籍少很多。
  如果是页面的空白,则可以根据情况置入不同大小的“顶木”代替;如果是印插图,则采用套印的办法;如果要印刷页码、边框或其它页边内容,则要制作专门的套格。
  套印,大致可以描述为按次序、用不同的印版、在纸上分别印出一部分的内容,最后成为完整的版面,是一种并不复杂,但很精细的印刷工艺。
  当然,所谓精细,也要看套印的内容和要求。
  李彦让工匠们排出四页标准印版,然后套印在一张比较大的纸面上,这样的难度就不是很高。
  这样印出来的一张大纸,拥有四个页面,或者说“版面”,李彦将其叫作“报纸”。
  用套印的方法来印刷报纸,显然并不经济,不过李彦是要进行一次尝试,并不在乎这些。
  怀着创造历史地高昂情绪。李彦挥笔写下几篇短文。包括一则三四十字地创刊寄语;一篇七八十字但大致交代了天津窃案和弹子锁来龙去脉地“消息”;几则短小地幽默故事;还有一篇介绍彦熙楼地“软文”。
  每一个版面又都设计了一幅线条简单地版画。
  这四个版面。分别名为“头版”、“要闻版”、“副刊”和“商业版”。而这份看上去要比手抄小报还要粗陋地“报纸”。则被命名为“华夏商报”。
  工匠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李彦是在做什么。曾经在德王府做过检字转轮地木匠王海迟疑说道:“东家。要不。还是刻字吧?咱们这些粗人。可都不认得字啊。更别说检字了。”
  “哦!”李彦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本来想自己来找字。很快放弃。因为这二万多个木活字是按照韵书。分为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五部。以平水韵地顺序排列地。另外还有“之乎者也”这些虚词和数词。估计都是乱排。
  李彦虽然继承了李三娃地部分记忆。但是对韵书却是一窍不通。只好让人将石柱子叫过来。
  石柱子倒是能够背诵流传很广的平水韵,不过他检字的效率也慢得令人发指。
  “东家,小的听说这活字排版,熟练的工匠,一天也就能排出大字的书两版,或者小字的书一版,”王海又在旁边说道。
  这个时候,李彦先前安排的雕版已经雕刻成功,前后不过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
  抛开雕版制作所需要的时间,仅就检字与刻字来说,刻字的效率甚至要更高。
  “好吧,”李彦无奈地招了招手,示意石柱子停下来,然后将刚才的稿子写绘到誊写纸上,交给那些刻字工雕刻,仍旧使用雕版印刷。
  彦熙楼定在十月初三日开张,从十月初一日这天开始,天津街头就出现一些人,手上拿着大叠的传单在发放。
  说是传单,并不确切,用那些分发者的话来说,那叫《华夏商报》,每一份《华夏商报》又会附带一张彦熙楼的优惠券。
  无论是优惠券还是报纸,都是这个时代从来没有过的新鲜物,印刷品的价格也颇为昂贵,但因为是免费发放,在作出最初的试探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主动伸手讨要这些纸张。
  拿到手的人,多数要先看看那张小些的纸片,只见最顶端几个大字,从左到右依次是“抵银五分”,或“抵银三分”、“抵银一分”。
  其下是一幅绘着彦熙楼酒幌的简单图画,右侧竖排写了几列字:凭此页至彦熙楼抵饭钱五分银、一次限用一张!
  再下又是一幅标明了彦熙楼位置的简单地图,在右侧竖排着几列字,写明彦熙楼的位置。
  页面的最下端则用小字写了两句话:至万历四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前有效、只可抵扣、恕不兑换,下面还有数字标出的编号。
  “这张纸能抵五分银子?”
  五分银子,差不多是码头搬运工两到三天的工钱,可以买三升稻米,两斤猪肉,炒一个荤菜。
  “这张纸真的能抵五分银子?”有人看清了纸上的内容,却有些不敢相信,回转身追问道。
  “那张纸能抵五分银子?”
  这令人惊讶的消息,迅速在天津街头传开,人人都在寻找那些在街头“发钱”的人。
  拿到与没拿到优惠券的,又会不约而同地问到:那彦熙楼是什么地方,又在哪里?
  实际上,拿到优惠券的毕竟是少数,优惠券中拿到五分抵值的少之又少,拿到的雀跃,没拿到的艳羡,还有人嫉妒、嘲讽,不一而足。
  但不管有没有拿到,拿到的优惠券面值是多少,大家谈论的话题都只有彦熙楼,可以省钱的彦熙楼。
  相形之下,《华夏商报》就显得有些沉寂,几则笑话,一则陈年旧闻,倒是有关彦熙楼的介绍,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
  也只有极少一部分人,注意到《华夏商报》头版上的那几句话:广载天下近事,则阅者知全地大局,与其日新月异之迹。为士知强盛弱亡之故;为商知食货需缺、价格变化;为农、为工,则知南北作物、海内外奇巧神技……
  ——————
  PS:友情推荐同样是明朝背景下的种田流历史架空小说《大明船王》,书号:1147306
  回到嘉靖年间,他开创了明朝的殖民史,推动了明朝的近代化
  他究竟是个伟大的资本家还是个邪恶的海盗头子?
    正文 第八十一回 酒楼开张
     更新时间:2009…6…1 10:02:42 本章字数:2403
  十月初三日,李彦与夏熙早早在彦熙楼的后院中碰头,将今日开张要做的事情重新安排了一遍,看着时间差不多,便亲自带着伙计去门前布置。
  刚准备做事,便听身后响起一个弱弱的声音:“老板,这张纸真的能抵五分银子么?俺……俺现在能领么?”
  李彦他们回头一看,只见身后站着好几个乞丐,最前面的那个手上正是一张彦熙楼的优惠券。
  夏熙愣了愣,旋即露出微笑,礼貌地说道:“抱歉,这优惠券只能抵扣,不可兑换银钱。”
  “那……俺要买米面,或者麦子……”乞丐小心翼翼地扬了扬手上的优惠券:“这总可以了吧!”
  夏熙面露难色,无奈地转头看向李彦,这五分银子倒是能给,就怕给了的话,等会更多的人拿着券要换银子或米面,这生意便无法做了。
  一旁跑堂们看着这些乞丐,脸上的表情都有些怪异,暗里撇了撇嘴,心想二老板也是瞎胡闹,花那么大的本钱发出那么些“优惠券”,就拉来这些想吃白食的穷鬼,还要他们伺候着,真是糟糕透了。
  太白居的掌柜梁宝站在二楼临街的窗前,看到这一幕不禁哈哈大笑:“夏三啊夏三,自作聪明了不是,看你怎么收拾。”
  “想抢太白楼的生意,结果拉来一帮乞丐,这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哈哈!”梁宝感觉浑身舒畅,原本觉得彦熙楼搞得声势挺大的,他还有些担心,如今却是彻底放心了。
  李彦也不曾想到会有这样的情况,真的给钱或者给米面都是不行,不给的话,这些乞丐堵在门口,彦熙楼也别想开张了。
  “你们想要米面?”李彦略一沉吟,很快有了主意,走上前想要伸手接过优惠券,那个乞丐却抓着不放,只是不停地点头:“米面,或者稻麦都行。”
  李彦缩回手臂。背到身后:“你们看看一共有几张……四张。一张五分银、三张一分银。总共是八分银。”
  “这样。今日彦熙楼开张。有很多事情。你们要是愿意。彦熙楼愿意雇你们一天。每人一分银子。若是事情做得好。再奖励你们十分银子。不过这四张优惠券。你们都得给我。也不要再提米麦地事了。如何?”
  乞丐一共是七个人。每人一分加上奖励地十分。最后可以拿到一钱四分银子。几个人一商量。平日几天也讨不到。活计也不好找。便答应了下来。
  看到李彦将这件事顺利解决。大家都长出一口气。不过对那些优惠券能起到地作用。再也不敢抱什么希望。
  按照李彦原本地意思。彦熙楼地开张并没有搞得太热闹。只是放了一长串地鞭炮。噼里啪啦地脆响也足以让半个城南都听到。
  鞭炮放过以后。陆续便有一些人围观。对彦熙楼指指点点。进来用餐地却很少。
  过了一会,先前那个乞丐又从人群中钻了出来,手上拿着抵扣五分的优惠券,对门口的伙计大声道:“俺有这张纸,是不是吃饭不要钱?”
  “你可以要一盘特色扒鸡,一碗米饭,只要再付一分银子!”伙计得到李彦的叮嘱,大声回应道。
  “好咧,咱老黑今个儿也开开荤!”乞丐头子哈哈一笑,昂首走进彦熙楼。
  “啊,原来这张纸真的能当银子用啊!”
  这几天天津城到处都在议论彦熙楼在街头发放银子的事情,很多人都将信将疑,觉得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肯定是骗人的。
  不管是何种想法,大多数人都听说了彦熙楼,都会议论彦熙楼。
  那些拿到优惠券的,有人不当回事,有人将信将疑,也有人抱着复杂的心情,当算先看看再说。
  看到一个乞丐真的凭着一张优惠券进了彦熙楼,围观的人群“哄”地一声,马上议论开来:原来……原来这优惠券真的能用啊!
  这一下子,很快有人掏出优惠券走向彦熙楼:“咱也有优惠券,这个能当银子用是吧?”
  李彦只是在彦熙楼停留了片刻,待诸事安排好以后,等不及开张便前往北门,迎接正式到天津赴任的骆养性。
  在经历了一段“孤苦无依”的日子以后,骆养性的到来,无疑让李彦拥有了一个关键时刻或许可以依赖的靠山,对他要做的事业帮助相当大。
  李彦接了骆养性,便领他前往彦熙楼接风。
  骆养性这次来天津,是带了自己的亲信,以及一队锦衣卫校尉,一行人骑着马穿过大半个天津城,来到彦熙楼所在的南门里大街。
  李彦生硬地骑在马上,听着一旁的骆养性大声吹嘘他在京城的英雄事迹,不时点点头,表示自己正在听着。
  突然,走在最前面的锦衣卫缇骑呼啸一声,整个队伍顿时紧张起来,前面的人很快向骆养性禀报,说是前面的街上出现大量意图不明的百姓聚集。
  骆养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