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天工-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李彦的目光盯着,左光斗竟然有种想要闪避的感觉,略一迟疑,便哈哈大笑:“左某自诩精诚报国,此事既有利于大明、百姓,我何避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四七回 对手
     更新时间:2009…12…17 22:23:54 本章字数:3559
    少爷,最近内阁叶大人家中,经常有人出入,”在将要消息汇报结束以后,包有才似乎随口说了一句。
    “叶大人?叶向高?”李彦微微一愣,旋即想到包有才在说什么。
    锦衣卫整编之后,已经成为一个情报侦察机构,虽然骆思恭重新执掌锦衣卫,不过包有才也跻身其中,成为北镇抚司镇抚使。按照锦衣卫的职权设定,锦衣卫负责侦察内外情报,南北镇抚司负责国内的南方和北方,其余则主要负责对外情报。
    镇抚司对内侦察限定为邪教、谋逆等危及国家安全的事件,李彦倒是没想到包有才会将朝中大员也监控起来。不过锦衣卫这么做,倒也在职权范围以内。
    李彦抬头看了包有才一眼:“叶大人府上有人拜访,应该很正常吧?”
    包有才欠了欠:“少爷,小的怀他们是在串联什么。”
    “串联?”李彦微微皱了皱眉,要说叶向高谋逆,他是怎么也不会信的。
    叶向高曾经次为内阁首辅,在万历时期,更独相多年,如今九人内阁,甚至满朝文武当中,论及资历最为深厚的,非叶向高莫属。
    也因为为官多年,叶向的门生故吏,可谓遍布朝野,华夏本来最讲究关系,官场中尤其如此,虽然华夏的传统,也有所谓君子群而不当,党争倾轧,却从未少过。
    不过,华夏的历史上,似乎确实未曾出现过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党,就以有明一代来说,不管是东林也好,三党也罢,甚至说之前的阉党,也不能称之为政党,都没有统一的行动纲领和目标织也很不严谨。
    包有才这年从事情报工作。可谓将其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又在李彦地提点下。使情报地打探手段更加丰富和系统。组织、分析更为高效。在执掌北镇抚司以后。迅速将其改造成为强大地情报机构。事实上包有才地权限并不仅仅是北镇抚使。整个锦衣卫地整编地作用也很关键。
    包有教出来地北镇抚司探子。只是稍稍花费了一些功夫弄清楚了那些频繁拜访叶向高地人都是干什么地。以及目地如何。
    这些人多数自诩为叶向高地门生故吏。其中很多是在新政调整中地失意人。也有一些是保守派官员。他们不断拜访叶向高是希望他们地“座师”、前内阁首辅大人能够站出来。阻止李彦在朝中“胡作非为”。
    对于保守派可能发起地“反击”李彦早就有心理准备。北镇抚司地存在。可谓他手上掌握地一道利器。锦衣卫地权力虽然受到严格地。但是能够刺探情报这一点。就有着别人难以想象得到地厉害之处。
    “叶大人地态度如何?”李彦现在最关心地就是叶向高在这件事情当中所扮演地角色以过往地表现来说。叶向高此人应该是谨守“君子群而不党”那一套原则地。即便是被公认为内阁魁首在同“三党”地斗争中。也并没有过激地举动一点同杨涟等人有明显地区别。甚至可以说有时候很难判断叶向高是属于东林党。还是温和派。
    就东林这一系官员来说。曾经为内阁大学士地叶向高、刘一、韩等人。虽然态度不乏激烈。终究比较平和、中庸。也因而在阉党掌权期间。都能辞官告老。而不是像杨涟等人那样。让魏忠贤恨之入骨。给投入诏狱。
    叶向高等人起复以后,重新入阁,虽然态度上总体比较保守,不过李彦总是能够站住大义的立场,并且得到朱由校,以及朝野舆论的支持,叶向高等人也都没有做出激烈的举动。
    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至于暗地里,包有才带来的这个消息,就说明平静的水面底下,也是暗流汹涌。
    “听那些人话里的意思,似乎是叶大人的态度并不积极,不过也没有阻止,”包有才话里的意思点到即止,李彦虽然没有规定锦衣卫不得干政,不过尽量以中立、客观的态度来做事,才不至于在情报方面出现偏差。
    李彦微微点了点头:“那么,他们具体想要干什么?是针对明年的国士大会?还是现在就想串联起来?”
    “他们也想反对国士大会来着,不过此后改了主意,想要在国士大会上掌握控制权,”包有才道。
    李彦皱了皱眉头,他搞出这个国士院,固然是认为民主制会比较稳固,从现实角度考虑,也是觉得他在朝中能够获得的支持太少,有了国士大会,眼下这种孤
    的状况或许能够得到一些改变,要是让保守派获得国权,那他的处境可就更麻烦了。
    不过,他很快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若是比拼选战,他败了也没有什么,毕竟,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进步,哪怕自此以后,让他告老还乡,他就去折腾他的华夏工场去,有了这个基础,想要退回去,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再说,要论及选战,这个时代了解最多的人恐怕就是他了,如果这样都不能赢得选战,那只能说明他的能力不够,或者说他的想法真的还不合时宜。
    李彦微微一笑,看来这回的选战,倒是真的有些选战的样子了,那大家就好选一回吧!
    “那些人相互联络,都准备用什么法子?”李彦微微笑道,这些人代表着旧的封建官吏,也是李彦迟早要打碎的,他们此刻所具有的能量,可是相当庞大的。
    “他们准备发动自的人脉,与地方上的官吏勾结,只选那些……跟他们的观点和立场一致的士绅成为国士……”包有才将打听到的情况简单说了说,因为这次推举国士,具体的操作肯定还是要落在地方官的手上,虽然说是底下推举,但实际操作如何,朝廷这边也是管不到那么细致。
    李彦目光一凝,如果说正“选战”交锋他还能够接受,并且持积极的态度,那么这种企图通过地方官吏,进而操作推举过程的做法,就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了。
    李彦想了想,看今年将过,新年将至,届时就要拿出推举国士的方法,并且同明年的会试一起进行,要想避免那些人设计的情况,使得推举不为地方官吏所操控,就必须在推举办法上想想办法,尽可能规避。
    此外,对于那种试图操推举的行为,也要进行严厉打击。
    “包有,这件事情你亲自盯一盯,注意搜集证据,”李彦淡淡说道,至于具体要怎么做,包有才肯定会明白的。
    天启六年,向高已年近古稀,算上这次起复,在他几十年的官路生涯中,也算是经历了比较大的三起三落,宦海无涯,而他感觉自个儿的生命也已经快要走向终点,这回从福清赶到京城,明显感觉精力大不如前。
    所谓“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了叶向高这个岁数,很多事情都已经看开。只不过看开是一回事,人在官场,有时候也身不由己。
    坐在书桌后面,叶向高放下手上的狼毫,微微叹了口气:这次起复,考虑到自己的岁数和身体状况,叶向高本来是不想进京的。只不过是否进京,早就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其时阉党覆灭,朝中空缺甚多,之前他的很多门生故吏,都受到牵连,为阉党所不容,如今有了这个机会,他叶向高不能不为他们争一争。
    正因为如此,叶向高才抱着残病的身躯,辗转来到京城,却发现朝中的境况已然发生很大的变化,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的体系。
    以叶向高精于世故的目光,自然能够洞悉其中的奥妙,李彦所设计的权力架构,其核心无非就是制衡,不仅官员之间要制衡,甚至对皇帝的权力也要进行制衡。
    就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来说,李彦的设计堪称绝妙,叶向高也不得不在心中感到佩服,特别是李彦手握重兵,又立下勤王的巨大功勋,有机会成为霍光、于谦、张居正那样的权臣,然而他却没有那样做,而是将自己也放置在整个制衡体系当中。
    看到了这个,叶向高甚至真的有些相信,李彦是一心想着大明,虽然他的一些做法,叶向高未必全都认同,两个人在内阁当中,也曾经发生过很多的争论,但大体上都能本着务实的态度,并未影响内阁的决策效率。
    而年后将要推举的国士院,在叶向高看来,又是李彦分权、制衡之举,此举若是能够成功,则朝中将再无昏君,也无权臣,就这个角度来说,此举无又是一次绝妙的举动。
    不过对于叶向高等保守派来说,上下尊卑,才是自然之道,李彦所作所为,极尽制衡之能,却有违天道,实在有些不合适。
    叶向高本来反对组建这个国士院,没想到消息透露出去以后,朝野间有不少支持的声音,让他最终不得不妥协。(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四八回 追随者
     更新时间:2009…12…18 21:59:35 本章字数:3540
    西的华夏讲武学堂,宋钟国正在和一些辽南出身的教就在屋里生了几个炉子,上面都搁一铜盆,烧得热气腾腾的骨头汤,在里面涮羊肉、涮菜,大伙儿围成几圈,就着锅里吃得热乎。
    宋钟国“哧溜”一口,吃了一筷子的粉条,咂吧咂吧嘴,一点也没有学员们面前那副冷酷样:“这玩意叫啥来着,火锅,吃了真爽,听说也是大人发明的?”
    “那是,当年大人来营里视察,见大伙儿啃干粮,就用脸盆跟大家一起涮菜吃,那以后啊,咱军中就流行吃这个了,特别是冬天,吃着热乎!”另外一位教官林海鑫笑着说道。
    围着吃火锅这几位,都算是讲武学堂的精英,他们能够给委以重任,创办华夏讲武学堂,不但军事素质过硬,在思想上,也至少都是李彦能够信任的,都是李彦军事、政治思想的追随者。
    同之前的辽南讲武学堂一脉相承,而辽南的讲武学堂又传承自兵战俱乐部。复辽军在短短四五年间,即成为一支让建奴看了都发怵的强军,固然与李彦主导的装备、战术革命有关,而由他所创办的讲武学堂,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复辽军中,上每个镇,下到各营、各哨、各旗、各队,都有兵战俱乐部的存在,这种脱胎于游戏的兵战棋,已经成为军中将士所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而兵战俱乐部则和军队结合在一起,从中发现人才,并推荐到讲武学堂进行学习。
    广泛存在于各哨各旗的战俱乐部,事实上已经承担起初级军官的教育和培训任务,而讲武学堂则成为初级军官晋升中级军官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复辽军中的中级军官,基本上都曾经在讲武学堂学习过。
    而如果想要为复辽军中的高级将领仅需要在军中的卓越表现,还必须进入更高一级的讲武堂学习,这就构成了初、中、高三级军官培养体系,经过这个体系培养出来的将领仅具有高超的军事素养,而且还对这个体系比较忠诚。
    ;过讲武学堂教育出来的军官,都能够了解并掌握复辽军那套战术体系确实和其他的军队很不相同。
    在城创办讲武学堂之时,李彦和宋钟国等人讨论过,认为此事过于敏感,所以就采取迂回的方法,就整编京城的卫所之机,将那些军官都集中起来进行学习,然后就挂了个讲武学堂的牌子,不声不响地就成立了。
    不过此时地讲武学堂有些名不副。那些给整进来地京营、京卫地军官。很多年纪都不小了。都是军中地老油子。只有极少地一部分。在讲武学堂地训练科目中。给选拔出来。剩下地都是注定要给淘汰地只是这些人暂时没地方安排。先放这边圈着、养着。
    宋钟国他们看不上这些人。知道这些人地身上恶习比较多。思想也比较僵化。想让他们接受复辽军地战术思想比招募新兵从头训练还要困难。
    至于那些表现比较好地。大多数是低级军官地比较年轻。容易接受新事物;还有地有一颗军人地心于复辽军地战绩也比较认同。所以会主动学习有极少一些军事素质过硬。虽然思想上暂时还没转变过来。出于爱才之心。宋钟国还是给了他们机会。
    讲武学堂名义上地院长是李彦。他也经常会过来看看。不过日常管理和教学。都是宋钟国、林海鑫他们在操办。
    宋钟国端起酒杯。招呼林海鑫他们一饮而尽:“话说大人真是天纵奇才。不仅这火锅。这里面地粉条。还有咱们现在喝地番薯酒。都是大人一手弄出来地。今生能遇到大人。跟着大人。宋某不知是哪辈子修来地福气。”
    “没有大人。就没有辽南。也没有我们地现在。”林海鑫等人也唏嘘不已。他们差不多都是让李彦起用于贫贱之时。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平常大家私下里都有这个意思。何况他们地个人和群体地前程。也早就结为一体。
    大家感慨了一会儿辽南的过去和现在,乃至辽南和京城的比较,都觉得还是辽南更好,那里每个人都充满斗志和动力,大家有劲都往一处使,他们这些当兵的,走街上都昂首挺胸的,遇上的人,不管贩夫走卒,还是商贾士绅,无不恭敬有加,都说他们保家卫国,立下汗马功劳。
    而在京城这里,到处都是规矩,虽说老百姓对复辽军的感觉都不错,不过在朝廷和
    ,他们这些大兵,都是要严防死守的,要不是李~不知道给打发哪里去了。
    在他们这些复辽体系的人眼中,京城的人无都缺少人生的理想和**,要说生活的条件,辽南甚至要比京城更好,起码有很多东西是京城所没有的,譬如坚固高大、宽敞明亮的房子,又比如四通发达、平整宽阔的大马路,以及哪里都能到的公共马车。
    辽南的人生活着都有目标,有盼头,也有**,讲武堂中更是如此,而在京城,大部分人都庸庸碌碌,只是给生活压迫着,机械地劳作,看不到希望,更看不到**;而有钱人只知道声色犬马,这在讲武学堂的人看来,简直就是耻辱。
    “大人常说,我们要向前看,我总觉得,大人就是站在前方的一盏明灯,他的想法和眼光,可以领先这个世界几十年!”宋钟国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觉得,是几百年!”林海鑫等人也赞同地点了点头,要真的数一数,就会发现李彦确实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多新的东西,而在座这些人,有很多都视李彦为偶像。
    宋钟国和林海对视一眼,这会儿大伙的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抢着说“大人”的不凡之处,这样的境况,可以说是他俩一唱一和,精心营造出来的。
    宋钟国突然脸色一肃:“前日,我们宋家的长房突然来找我,说是要接纳我们母子认祖归宗……”
    正说得热火天的众人顿时微微一愣,不知道宋钟国为什么会突然说到这个,有反应快的连忙拱手笑道:“那要恭喜宋教导了。”
    国冷冷看了那人一眼,那人不由打了个寒噤,呐呐说不出话来。
    在的都知道宋钟国本也是山东大户人家出身,不过他的母亲却是府上的丫鬟,给主母赶出家门,从此到处流浪,直到从登州去了辽南,思想有些偏激的宋钟国才在辽南特有的体系中,展露才华,成为李彦所倚重的左右手。
    或许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宋钟国对于统的宗族制度甚为忿恨,而他的思想,也总是比较激进。
    若是其他人够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