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天工-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努尔哈赤却从中看到了要点。阿敏攻打临江大营多日。却不损明军东路军地筋骨;在大虫江野战进攻立足未稳地明军南路军。依然是没有取得胜果。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要知道。虽然在总兵力方面。阿敏不如两路明军。但单独面对任何一路。阿敏地兵力却并不少。最终一点便宜没有占到。可见出现在镇江堡附近地两路明军。两万余人。确实是明军地精锐。也是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所遇不多地强兵之一。
    既然在镇江附近就有两万明军精锐。那么在金州、铁工城地数千明军。又是从哪里来地?而且看上去也确实不好对付。
    和辽西面临地情况不同。辽南实行严格地军事化管理。建奴很难得到辽南地情报。特别是战争期间。大规模地动员与管制以后。建奴更是难以知道金州、铁工城里面地情况。
    虽然无法得到准备地情报。努尔哈赤却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眼前地明军很强。威胁很大。要是不趁着他们分兵地当口予以消灭。各个击破。一旦等到镇江地明军回到辽南。那么他想要攻破这两座坚城。恐怕就需要付出更大地代价。而且会变得非常困难。
    所以,努尔哈赤在调集大军将铁工城团团围住,只留靠海的一面以后,很快就发起了全线的进攻。
    之所以没有选择金州,而是铁工城,是因为努尔哈赤很不放心将铁工城,以及城内颇有战斗力的明军留在自己的后路上。
    而且,金州城头密集的火炮也让努尔哈赤下意识的选择了火炮并不多的铁工城,他却没有意识到,与城池更大的金州城相比,同样是两个主力营驻守的铁工城,在火力密度上,或许要更高。
    铁工城能够动员的力量全部被用来守城,除了退守的复州营,新组建的铁工营,还在矿工中编了一个守备营。
    铁工城完全是依托铁矿而建,除了铁矿,城内还有铁矿石的粗炼工场,还有通向大海的码头,以及依托铁矿采石烧炼的水泥厂。
    这边的铁矿规模也不是很大,矿场采矿的矿工也就是两三千人,加上炼铁工人、运输工人、码头工人,以及水泥厂的工人与其他一些杂工,附近的伐木工、采石工,总计也就是一万多人,差不多是全民皆兵。
    铁工城居民的成分要比辽南更加简单,其管制就更加单一,差不多都参加过简单的军事训练。
    虽然相对复辽军来说,这些工人所接受的训练太过简单,甚至不如紧急动员以后数天内进行的训练更有效果,但起码奠定了基础,关键是让这些工人,过去的农民,有了当兵的意识。
    辽南的百姓多数是辽东各地失去家园的流民,他们在辽南重新安定下来,而且与从前相比,起码不用操心温饱,厂里矿上,一天三顿饭都是足量供应,连家人也可以吃得上。
    虽然辽南供应的主食是奇怪的煮地瓜,玉米窝窝头,菜是炖土豆,乍吃的时候还有些不太习惯,不过听说这些玩意营养丰富,而且难得,在内地还曾经很贵,大家吃着吃着,都是越吃越吃。
    虽然做工会比较辛苦,不过大家过了半年多安稳的日子,也觉得这样只要干活,每天都有得吃,稳定而有保障的日子,也是越过越舒心。
    正文 第一八二回 挫败建奴
     更新时间:2009…8…20 10:14:25 本章字数:3505
    组建复辽军以来,李彦一直想要在军中树立起一种精神,譬如早期的国家、功名、荣誉等等,但是效果并不算太好,并不具备普遍性,也只有凭借兵战俱乐部的良好组织,以及驳杂的精神信念笼络住将士的心气。
    这个难题对后来以辽民为主体组建的几支新军来说,就完全不是问题,他们的战斗信念很明确,那就是“还我家园”、“保卫家园”。
    辽东是他们曾经的家园,辽南是他们现在的家园,为了生存,为了家园,他们就必须拿起武器来战斗。
    铁工城内平时也就是几千人,战时收拢矿工等也就是万把人,在建奴发起攻击之时,已然全部成为战士,身体好一点的,都是拿起武器,站上城头;差一点的,也会加入辎重营,向城头运输物资;不多的妇女老人,还有铁工城学校的学生,也积极参与物资的准备,帮助维护城内的秩序,为守城贡献一份力量。
    虽然铁工城内正规军只有两个营七千人,其中老兵只有复州营的三千多人,但铁工城内万众一心,一万多百姓的加入,使得建奴需要面对的不是七千人,更不是三千人,而是近两万人。
    努尔哈赤铁了心要拔掉辽南这颗钉子,从后方调来大量的车,并就地赶制更多的攻城器械,大军推着车,逐步扫清铁城外围的障碍,逼近城下。
    铁工城的防守工事,还是立足于城堡的城墙,在城外虽然设置了大量的障碍,但并不具备攻击性,建奴在顶住城头的炮火枪弹,付出一定的伤亡,大军逐步逼近了墙角。
    距离城墙越近,攻城的建奴遇到的压力就越大,特别是大军攻城。建奴也不会只盯着棱尖,沿着棱墙往内深入,越深入遭到的火力打击越密集。
    在残酷地军纪压迫下,建奴打得很顽强,在借着车推进到墙角以后,建奴拿出了他们传统的攻城作业方式,那就挖墙角。
    以建奴过往的作战经历,辽东城墙多数是砖石结构的。还有一些是土砖结构,以那个时代的建筑技术。虽然也能够建造出固若金汤的大城,但那毕竟是少数,因为年久失修,或者因为花费的原因。材料用不上最好的,辽东地城墙往往都可以挖开。
    就算是石头垒砌而成的城墙,石块与石块地结合部也有缝隙可乘,只要挖开一角,就能将缺口不断扩大,进而使得城墙坍塌,打开进城的通道。
    开始挖掘墙根地建奴很快发现。铁工城是用石头筑城地。石头很硬。很难用铁锹、铁凿地敲开。石头之间结合地也很牢靠。虽然可以凿开。但难度很大。进展很慢。要是给建奴充足地时间。他们当然可以靠着人多。用凿子一下一下凿开这些石块。不过城头地明军并非摆设。他们一直都在尽最大地努力。阻止建奴破城。
    建奴好不容易靠近墙根。刚凿了两下。头上飞来地弹丸就能夺去他们地生命。有地想要依靠车地遮掩。城头又会倒下来沸水、热油。让墙角彻底变**间地狱。
    如果是深入棱墙地建奴。即便是身前有了车地保护。身后也会被对面棱墙上地明军射击。他们总是会暴露在明军地火力之下。
    努尔哈赤很快发现。前方攻城地进展太慢。伤亡很大。他想要弓箭手上前掩护。但是仰射本来就不占优势。明军地堡垒还都是带檐地半封闭格局。这就使得弓箭手能够发挥地作用相当有限。反而是被城头地火铳兵射杀不少。
    虽然建奴地弓箭还是顽强地想要给城头造成麻烦。但是能够越过顶檐。杀伤到城头士兵地几率很低。反倒是城头地火铳手。喜欢在射击孔后面。射杀那些密集地弓箭手。
    建奴弓箭手在发现抛射效果不行以后。也试图利用车地掩护。逼近城墙以后。利用直射进行杀伤。不过他们越是靠近城墙。所遭到地火力也是越密集。明军可以将其他城墙段地火铳手。调集过来。居高临下。用密集地轮射杀伤这些缺乏保护地弓箭手。
    车虽然高大,但明军居高临下,临近以后,车至多也就能保护一两排弓箭手,还除非他们躲在车后面不出来,不然总躲不过城头飞来的弹丸。
    至于用云梯蚁附攻城,努尔哈赤也让皇太极带人试了,但是蚁附攻城就必须要沿着棱墙向内深入,在两面墙的射杀下,伤亡很大,而且明军的城墙有三层,三层都有大军向下攻击,以云梯攀爬的速度,很难突破这立体式的狙击。
    努尔哈赤又孤注一掷地同时向两面墙发起攻击,明军还是顽强地抵住了,而建奴军队的伤亡,甚至让早已经心如铁血的努尔哈赤也心疼不已。
    相比之下,城墙上面的明军,所受到的威胁并不大,建奴最厉害的弓箭发挥不了作用,已经基本不能对城头造成伤害。
    借着城墙的保护,明军给建奴造成了巨大的杀伤,这也让城头大多数没有上过战场,只是临时拉上战线的矿工、辽民们越打状态越好,士气越来越高。
    建奴高强度的攻城作战维持了一天一夜,期间发起的数次进攻都被铁工城的明军抵挡住,在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之后,建奴骇然发现,虽然有的城墙段确实被挖开了一截,但是这丈许长,三四尺高,一两尺深的墙洞,居然分毫未能对铁工城的城墙造成危害。
    这一两处墙洞,已经是建奴挖墙大军所取得的最大战果,他们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他们也曾想借着这一两处墙洞的掩护,继续凿开两面,以及向内的城墙,不过铁工城的城墙太牢固了,完全不像别的城墙那样,凿开一块,就能掉下一大块,凭着墙洞里藏一两个人,要想凿开这坚硬的城墙,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
    大战过后,努尔哈赤终于明白,这样打下去,就算他的四万大军死光了,也未必能打下铁工城。
    其后两天,努尔哈赤改强攻为围困,再也没有发起过一次真正的强攻,因为攻城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
    努尔哈赤试图通过围困,诱使金州城的明军出城作战,没想到明军根本不上当,躲在城里就是不出击。
    直到金州营在和莽古尔泰在孤山打了一仗,退下来后从海上增援铁工城,努尔哈赤误认为这是镇江附近的明军主力回来了,他想趁虚攻取辽南的计划已经不可行。
    而且明军可以通过海上调兵,这就使得他围困铁工城的计划难以施行,何况铁工城的战事也表明,这里根本就不空虚。
    辽南的强大,第一次让努尔哈赤感到恐惧,以往不管是开原、铁岭,还是抚顺、清河,或者辽阳、沈阳,再坚固的城池,也在女真铁骑面前瓦解,不久前更是兵不血刃拿下辽西重镇广宁,只有眼前的铁工城、金州城让他无计可施。
    女真人口不足,十万左右的兵力已经是动员的极限,他不可能为了攻取一座城池,就付出万余伤亡的代价,虽然不甘心,努尔哈赤也不得不放弃原定的计划。
    努尔哈赤现在担心的是辽南的明军这么强,城池也打不下来,很可能成为后金未来的最大敌人。
    “辽南的明军城堡造得坚固,防守也做得很好,不过始终只是一隅,”皇太极也主张立刻从辽南撤军,在城墙下面耗费兵力,实在太过不值。
    “他们不出城,就不能对我们造成威胁,他们要是出了城,没有城堡的保护,我们还用担心什么呢?”皇太极微笑着说道。
    “难道你没有看到,阿敏在大虫河也没有占到便宜?”代善是努尔哈赤的长子,不过他知道皇太极最得努尔哈赤的赞赏,两人间的矛盾存在已久,其实他也觉得皇太极说得有道理,但还是出言质疑。
    “那又如何?”皇太极笑着看了代善一眼:“那里是明军的主力,人数更多,何况他们也没能占到便宜,还不是乖乖放弃了刘家坳、孤山的大营,以及汤站堡与险山堡?”
    “明军还放弃了复州城,难道这就能说明他们弱了?”代善立刻反唇相讥:“镇江那边的是明军主力,金州、铁工城的明军又如何?比起广宁的明军,他们可是强太多了,要是容得他们在辽南慢慢发展,一年以后,谁又知道是怎么样的情况?”
    皇太极看到努尔哈赤的脸色在一瞬间变得极其难看,连忙说道:“当然不能容得他们在辽南慢慢发展,我们可以在复州、岫岩驻重兵,一旦明军离开金州、铁工城,就予以迎头痛击,让他们不能在别处立足,只能龟缩在金州以南的贫瘠之地,又如何能慢慢发展?”
    “我们在这个时候,应该趁着辽西不再有威胁的时机,尽快平定东疆与北疆,特别是东面的明军,听说他们正在修筑城池,我们绝对不能让他们再造出铁工城这样的堡垒,应当即刻兵发东疆,发起雷霆一击!”
    正文 第一八三回 加官进爵
     更新时间:2009…8…21 1:03:46 本章字数:3551
    天启二年二月十四日,努尔哈赤果断放弃辽南,留下一万大军驻守复州,亲领三万大军驰援镇江。
    天启二年二月,建奴三路大军云集凤凰城、汤站堡、险山堡一带,对鸭绿江边的镇江堡、临江大营发起进攻。
    镇江堡与临江大营都没有铁工城那么坚固的堡垒,虽然他们利用了地面工事予以坚决抵抗,利用防御大量杀伤建奴的有生力量,但是在绝对优势的敌军面前,还是逐渐失去了外围的阵地。
    坚持十几天以后,复辽军先后放弃了镇江堡,以及临江大营,但是在鸭绿江的对岸,义州城临江堡垒已经筑成,随着河水开冻,复辽军水营的舰船也开始在江面上航行,封锁航道。
    建奴虽然如愿以偿地收回了镇江堡,但是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超过第二次金州之战,在复辽军封锁江面以后,也已经无力继续东进。
    此刻,复辽军在朝鲜集中了灭虏、破虏、选锋三大老营,还有东江营、镇江营,一共五个营近两万人。
    东江战役中,复辽军共动员了六个主力营,参加的规模较大的战斗包括义州之战、临江大营防守战、大虫江之战、孤山之战、镇江堡防御战等,其中,大虫江之战、镇江堡之战,战斗进行得都比较激烈,复辽军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不过,凭籍良好的后勤保障,复辽军的伤兵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护理,很多伤兵在治疗休养以后,很快就能回到军中效力,真正的减员并不多。
    此外,参加这次会战的辅兵与工程兵,经历过战场的熏陶,也可以补充到军中。按照参谋部的计划,东江将保持五个营的编制。并在条件允许地情况下,扩充到两个协,六个营。
    义州之战以后,消息传送到金州的时候,李彦已经得知广宁溃败,立刻将义州之战以捷报送往朝廷。
    义州之战斩首不过五百。俘虏汉军七百,战果尚不及复州之战,远不如第二次金州之战。李彦在第一次金州之战以后,就不曾被加过封赏,不过这一次义州之战地胜利,是在广宁溃败的背景之下发生,无论有些人如何遮盖,朱由校还是能判断孰优孰劣。
    广宁军十万大军在辽西失城失地。辽南额定兵员一万二。还有八千是登莱提供地粮秣。甚至都没有饷银。却在辽西大败地背景中。取得可贵地胜利。两者一比较。辽南地功绩一下子就显得无比高大。
    此前。当广宁战败地消息传来之时。朝廷一片恐慌。也有些别有用心地人攻击辽南不遵朝廷旨意。没有出兵牵制。此时。他们依然抱着这样地态度。认为辽南不去盖州。而是在建奴空虚地东江偷袭了一座空城。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严格说来。不仅没有功劳。反而有错。
    已经入阁拜相地大学士孙承宗站出来驳斥了这种说法。他认为朝廷地旨意下到辽南。建奴大军已经渡过了辽河。如果辽南军这个时候去盖州。等他们赶到地时候。建奴已经占领了广宁。可以从容地回过头来。将辽南军包围在盖州。
    “辽南军只有一万多兵。牵制有余。决战不足。所谓牵制。就是攻敌虚弱之处。使其不能全力出兵。辽南军兵发东江。就是这样地策略。”
    虽然有孙承宗代为辩驳。但朝中对辽南地责难依然不绝于耳。其焦点便是辽南是不是应该遵从朝廷地旨意发兵盖州。还有就是辽南军在东江。有没有起到牵制地作用。至于辽南军在义州取得地胜利。反而是被忽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