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富贵-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元侃不仅是开封府尹,而且又得到皇太子的封号。你们现在改变,那不是立新君。是在谋反,包括太后你也在谋反。
    仅是一句。诸臣闻之恐悚,没有一人再敢说话。
    李氏看不到王继恩。又看到吕端语气如此坚决,以为事败,外面早就有了安排,只好默然。
    吕端趁热打铁,让太监立即将赵元侃喊到宫中,不过这时候李氏还磨磨蹭蹭的,将赵元侃一起拉到帘后。
    吕端想骂娘,你是想找死啊。
    不过这时候不能动怒,不能激动。站在殿下不拜,请卷帘。
    千万里面不要坐着其他人。
    李氏一步步被逼,一步步后退,又沉默一会,让太监卷帘,看到是赵元侃坐在里面,吕端这才带着大臣们山呼万岁。吕端让参知政事温仲舒宣遗制,赵元侃正式登基。
    当然,王继恩也放出来了。不过王继恩这时候哭都没眼泪了。
    但吕端高明就高明在接下来所做的。
    发生了这种事,换谁恐怕都要清洗,不知道多少人会被抄家灭族。
    可没有,随着安排赵元侃继位仪礼。以及山陵。
    提拨太子宾客李至为工部尚书,李沆为户部侍郎并参知政事。他们是赵元侃的亲信,并且李沆以前就担任过参知政事一职。不算过份的做法。
    接着让郭贽出知大名府,郭贽还有些不大明白。恳辞,赵元侃说道:“魏地重寄。卿宜速去。”
    郭贽无奈退下。
    然后赵元侃问辅宰,郭贽愿留,如何?
    有人便说,近例亦有之。
    赵元侃道:“朕初嗣位,命贽治大籓而不行,则何以使人!”
    实际过了许久大家才明白过来。
    河北乃是李继隆的根据地,宫中差一点政变成功,李皇后也是主谋之一。因此大名府尤为重要。所以赵元侃才让耿直的郭贽前去看守它。
    然而这些话儿不大好说出口,可是郭贽没有弄明白,反而请辞,赵元侃便想要改变主意,便问宰相,可这些宰相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反而说近例有之。
    赵元侃无辄了,想来想去,还得要郭贽去大名府。
    郭贽到了大名府,赵元侃才动手,在吕端暗中策划,一次十分温和的惩处。正是因此,北宋政治风气越来越温和,远不象其他王朝那样充满了血雨腥风。李昌龄责授忠武节度行军司马;宣政使、桂州观察使王继恩责授右监门卫将军,均州安置;胡旦,削籍流浔州。
    不过李氏依然还加了太后,至于李继隆改领镇安军节度、检校太傅,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归本镇。
    官职很大,有节度使,有太傅,有中书门下平章事,不过那都是职,不是差。至于镇安军节度使原来是管辖陈颖二州,军城在陈州。也就是你乖乖在陈州呆着吧,哪里都不要跑了。
    其实李继隆真的很冤枉,他从头到尾一点都不知道。
    更冤枉的乃是赵元佐。
    怎么说都是一个妈养出来的,于是复封楚王,听养疾于朝,然后亲近去看望他,赵元佐就是不开门,说:“虽来,不敢见。”
    俺这个大哥做得很惭愧啊,被人利用了自己居然不知道。
    到这时候李氏才产生后悔,不管怎么说赵元侃做得十分仁义了,若没有这件事呢?相信以他以前的态度,一定会将自己当作亲生母亲一般,自己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哥也不至于跑到陈州提前养老。
    因此郁郁寡欢之下,几年后去世。
    作为始作俑者,将许多人坑得不轻的大诗人雅兴很高,几年后张咏去杭州,写了一首诗:
    吴山挂魂碧,浙江入梦清。旦暮东南望,徒使华发生。君今运邦计,不得同舟行。即听江仓丰,伫见汴廪盈。
    晓帆迭迭飞,夜橹连连鸣。贪吏诫守廉,饥民苏念生。岸花有异态,沙鸟无娇声。钱塘太守贤,好共致升平。
    将李继隆废掉,还太个屁平!
    但这次潘阆会十分十分的悲催……
    ps:这本书从开始方向就错了,因此扑,扑得写不下去,扑得都不想管理书评。
    不过这样进宫了实在会对不起大家,还是振作精神码完它,争取这十天完本,不那么烂尾的完本。
    最后推荐一本文笔优美大气,不那么弱智的书,书号323171,《中土》郝土作品,链接,/book/(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章 大秘密
    接着追皇叔涪王廷美为秦王,赠皇兄魏王德昭太傅、岐王德芳太保。
    这时候赵匡义的尸体还没入山陵。
    有人说赵元侃,不,现在改名为赵恒做得有些刻薄。实际不是,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之所以有这种不自信,那是他的成长环境。大哥,并且是一个妈养的亲大哥那种下场,再到二哥。他好不容易做了皇子,什么都不敢做。他在开封府第二年,开封下属十七个县都反映发生严重旱灾,百姓颗粒无收。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老好人,他还有一个更好的儿子,中国历史上唯一能被称为仁的皇帝。
    于是他骑马下去看了看,看到后忍无可忍,便下令免税。
    这是爱民的表现,有这样的接班人,宋朝人应当幸庆才对,然而却有人打小报告了,说皇太子夸大旱情,收买人心。
    赵匡义一听大怒,立即派人调查,那些天赵恒在开封府里吓得憟憟发抖。幸好下去调查的人当中有一个叫王钦若的官员,他回来后说确实严重,减免的税还不够。
    赵恒才躲过一劫。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人,要么会变成杨广那样的疯子,要么就变成谨小慎微,胆小怕事。正是这种心理,才有了澶渊之盟。当然现在情况不同,那时候巴蜀乱了又乱,西北狼李继迁成长起来,夺下灵州,宋朝的大环境确实太过恶劣。
    所以在这种性格下立即追封赵德昭兄弟与赵廷美,不提赵德昭兄弟死得多屈,赵廷美当真是谋反?
    反个鬼吧。
    这是安反侧。释宿怨,以前谁对谁错。那是我老子与两个堂哥、叔叔的事,与俺无关。俺们也追封了。儿子孙子也加官了。没俺的事了。
    各位再用这个借口反对朕,那就是你们的错。
    接着再放内宫宫女。
    实际这时候宫中的太监与宫女真的很少,赵匡胤时最少只有二百三十人,赵匡义时只有三百人。
    说句不中听的,就是一些大家族家的仆役可能都超过了这一数字。
    又追赠小潘氏为皇后,美丽的小潘早早去世,也是他心中的一个痛。
    随着起用曹彬为枢密使,无他故,曹彬听话。在军方有很大的影响,用之安定军心。李惟清怎么搞下去刘式,并且将刘式活活气死,赵恒看得清楚,用钱若水代替李惟清同知枢密院事,继续以向敏中,以及他的老师夏候峤为枢密副使,周莹为宣徽院北使。新的一届领导班子搭起来,东府吕端、王化基、温仲舒、李至。李沆,西府曹彬、向敏中、夏候峤,以及钱若水、周莹。
    但还有两个人……
    到了第二年吕端病重,以张齐贤与李沆为首相。向敏中为参知政事,杨砺与宋湜担任枢密副使,李至、夏候峤与温仲舒以本官免相。
    但还有两个人……
    到了第三年杨砺与曹彬去世。起用王显为枢密使,继续还有两个人动都没有动。
    这中间有一些能让人理解的原因……
    封赏的封赏了。赵恒这才睁大眼睛,看着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很不美好。巴蜀再次给他当头一个棒喝。
    四川有张咏,又设了川骑兵,一时间“蕃羌蛮僚”纷纷来朝,表示效忠宋朝。大家以为巴蜀平安无事了,实际取消旁户,加上张咏内治,两次叛乱带来的沉重创伤,巴蜀大多数百姓也不想再造反了。
    然而内部的危害永远大于外部。
    就象李自成若不贪图陈圆圆的美貌,当真女真过万则无敌?
    就象赵构不杀了岳飞,南宋会不会那样窝囊?收回中原,力量更强大,忽必烈能不能顺利拿下宋朝?
    这次的事件就是内部矛盾引起的。
    宋朝军制存在着许多矛盾,特别是募兵制,将所有士兵豢养在一起,贵族兵看不起平民兵,京城兵看不起外地兵,禁兵看不起乡兵包括川兵,许多低层将领胡作非为,贪墨扣克,导致军中产生了许多矛盾。特别是驻扎在巴蜀的禁兵回不了家,便怨恨巴蜀百姓动乱,也将这个仇恨放在收编过来的巴蜀士兵身上。
    西川都巡使使韩景佑带着部下去怀安,正是这个矛盾,让广武的一个兵士刘旴忍无可忍,带着大家袭击韩景佑,韩景佑爬墙逃跑了。刘旴掠怀安,多次叛乱战乱,导致连一个完整的城墙都没有,又攻破汉州与永康军、巴州。幸好马知节与上官节迅速出兵镇压,事情才没有变大。
    这说明国家存在着许多问题。
    因此孙何、王济、马亮、王禹偁、田锡,包括张齐贤等人上书要求“深化改革”。“若守旧规,斯末尽善,能立新法,乃显神机。”
    应当从内治上来说,到了赵匡义手中,基本的大框架搭了出来,仍有很多弊端,特别是这两年赵匡义病重,群龙无首,非乃吉,相反的一点也不吉,弊端在加重。
    然而稳重派吕端、李至、李沆等人却十分反对,“利不百,不变法。”
    不动还好,一动马上会出现很多问题。
    那么是否不动?若此,李沆都不会成为“圣相”,他与后来的吕夷简,唐朝的姚宋处事方法一样,不是不动,而是微调,然而他名声比吕夷简好就好在他没吕夷简那样霸道,胆大妄为。
    不过这次争议并没有引起朝堂动荡,有好几个原因,第一现在危机没有熙宁宋神宗时那样严重,再加上宋九种种微调,经济、民生以及军事上的情况也远胜过另一个时空。
    其次赵恒虽动了,但不象王安石那样动得彻底。
    第三个原因那可是一个大秘密……
    各人上书,赵恒皆未置与否。
    但他开始了第一步行动。
    百姓的欠税。
    欠了就要讨,讨的过程就会很惨忍了。胥吏过来,敲骨吸髓。不听,立即抓起来做牢,笞杖,让他们家破人亡。
    王钦若便将这些情况,以及天下欠税数量写了奏折,递给赵恒,一千多万贯。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相当于唐朝一个国家半年的总收入。
    赵恒大惊,问:“先帝不知?”
    这个玩意儿有些不大好回答。却没有难倒王钦若,徐徐答道:“先帝知道,这是专门留给陛下施民恩的。”
    赵恒大喜,立即下诏由王钦若主持此事,将这一千多万贯欠税全部免去,几千个关押的贫民一起释放出来。
    但有一个问题,刘式仅是免去江淮的欠税,便差一点使朝堂震动,为什么王钦若免去天下的欠税。却平安无事?在史书上他是一个奸臣,主要原因就是与澶渊之盟后面的寇准做对,然而为何刘娥也要重用这个奸臣?寇准没有打压政敌吗?
    这就是那个秘密。
    自古以来经济可以开源,可以将面包做大。权利还是那个权利。
    宋九在苏州还在思索制度,最后依然茫然。做得公平的不得不承认是西方的民主制度,但它的秘密不是全民参政。那个扯了。全民参政,没房子的希望房价掉到一百块钱一平方。有的房的希望涨到一百万一平方,房产商希望涨到一亿一平方。至于老百姓死活,管房产商屁事!那岂不是乱套了。
    所以许多国家掉到坑里去了。
    真正的奥秘就在一个选举制度,承诺得好,才会选你,但做不到,下届马上就会落选,这逼得官员小心做事。
    但就是这个民主的真正奥秘还有许多弊端,要取悦选民,还有数党掣肘,那么就不敢做事,或者做事拖拉。甚至为了拉选票,募选举资金,成为权贵与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与全民参政有屁的关系?
    就是这种利弊参半的制度现在也不能执行,首先精英集团的反对,可以想像一旦执行下,会引起多少反响,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其次百姓还没那思想觉悟,更没有选举所必备的交通条件,更无法保障选举的透明度。
    因此还回到原路上。
    王钦若宋九是知道的,不过进入政坛后,也不大相信史书评价了,那是士大夫写的,肯定站在了士大夫的角度,因此让王钦若自然地发展,并没有干涉他的成长道路。
    这次在苏州听到王钦若消息后,宋九便开始了反思,为何?
    难道后来寇准就做对了,整天将澶渊之功挂在嘴上念,置皇帝于何地?
    况且现在寇准就展现出那么多缺点,整是一个有头脑的中二青年。
    最后才想清楚原因,那就是权利。
    除了少数被五分收买下去的汉奸以及被洗脑的公知,若对外时,大多数肯定会热爱这个国家。但在一国之内,又会热爱自己的家乡。但在一家之内,又会热爱自己的亲人兄弟。这是群体动物的自然生存反应。
    若是制度还是如此,那么皇帝如何治理天下,随着制度完善,想赵恒骑着马乱跑,那是不可能了,不出去便罢,一出去无数侍卫开道,根本就看不到百姓的真实生活。因此他只能听身边的人讲。
    所以作为皇帝的手臂无外乎便是四种人,一是文臣,二是武将,三是外戚,四是太监与宠妃。
    在宋朝太监与外戚渐渐失去作用了,因此争来争去,便是文臣与武将之争。
    武将在赵匡义打压下也没有话语权了,于是便成了文臣一枝独大,但他们上面还有一人,那就是皇帝。
    附庸皇帝肯定不大好,但皇帝反对的便坚持,也未必对。
    不过这种潜意识,文臣便会自发地打压皇帝威信。特别是在北宋这种越来越开明的风气下。因此寇准是清臣,王钦若是奸臣。
    这个也无所谓,可怕的是后面,随着皇帝权利缩小,变成了文臣一枝独大,但继续争,荫补的官宦子弟没有了话语权,从胥吏提拨上来的官员没有了话语权,成了科举进士天下后,仍在争。
    明面上熙宁变法是保守党维护精英集团利益,实际就是改革派与保守派的争权。甚至最后演变为地域之争,朔党,洛党,蜀党,新党。
    这才让朱元璋失败,朱元璋有惩宋朝党争之害,于是更加集中皇权,可最后呢,权利仍被大学士掌控,结果为了平衡,明朝许多皇帝不得不起用太监,东西厂,锦衣卫。
    相反的,满清奴化,反而什么问题也没有了……
    想通了,宋九无语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一章 狼来了
    巴蜀这次小规模的叛乱乃是兵变,非是农民起义,也非是官员做得不好,但是赵恒乃小心翼翼地治理着这个国家。第一步将天下划成十五路,然后再将巴蜀细划成四路,实际就是十八路。从此以后,巴蜀才渐渐演变成四川。
    再将十八路转运使全部召回,对他们戒告,从此以后无力徭役全部停下,暂缓土木建设,让农民有一个休息的时间。然后让转运使鼓励他们去开垦荒地,种桑养蚕,载树种棉,不要说俺们地被豪强兼并了,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凡是开的荒地就是你们的,而且国家还大力支持你们开荒,并且免掉前五年所有赋税。
    你们这些转运使那个做得好那个就有政绩!
    又经马元方提议,开始落实“预买绢政策”。
    也就是老百姓最难熬的春荒时,可以向官府请求资助一些钱粮,到秋后以绢或者他物偿还。
    实际就是专门发给贫困百姓的无息或者低息贷款,“准敕收买绸绢,不得抑配人户,如愿预请钱者,听!”
    老百姓请钱,必须得给。但老百姓不请钱,不得用任何手段摊派。
    宋九在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