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枭臣-第5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原要求淮西辖管五府一镇,税赋自征自支,维扬府的税赋也要拨给淮西专用,江宁每年再额外拨支两百万两银的钱粮。淮西官吏,皆要用淮西推举之人。
孙敬轩则坚决要求将东阳府、庐州府从淮西划出来,由江宁直辖;濠州府泗州县及以东部,实际位于徐泗防区的腹地,要求将泗州县以东区域划入徐泗。
濠州、寿州、信阳三府及涡阳军镇税赋征支可由淮西直辖;但江宁对淮西的钱粮拨支,总额就只有两百万两银,分三年支付完毕,之后除非淮西有需要增加兵额,否则淮西的军备,皆要从处所税赋开销。淮西官吏,除官吏可由淮西举荐而录,但举荐要符合吏部任官的基本条件,并且每职需荐三人,供江宁备选;监道官吏,由江宁直接委派;淮西监道主官,淮东推荐刘庭州以副都御史衔兼领。
两边条件相差太大,一时难以谈拢,孙敬轩、陈华文倒也不急躁。
淮西这边,由于涡阳位于淮河北岸,有随时给燕虏围困之忧,粮草储蓄最为充沛,但也只有涡阳的粮储最为充沛,寿州、濠州、信阳三府的官储、军储都极为有限。
受秋后连续战事影响,江南等府县的秋赋都还没能征收上来,江宁应在入冬之前押往淮西的那一批钱粮一直拖延到今日还没有践行。
董原虽然这段时间也从民间征购粮秣,以备万一,但三府之地征购二十万石粮,就将粮价推高一倍不止,可见淮西的残破远没有休养好。
此时等不到江宁的粮食来解困,一是高企的粮价急剧消耗淮西军府的储银,二来继续征购,会加重民间的恐惧情绪,增进处所豪富跟着储粮备战备荒,对民事的伤害犹大,更晦气于淮西的根基。
接下来三天谈判,却是淮西诸人让步多,孙敬轩、陈华文让步少。
濠州府东部地区,是淮西最早获得休养的处所,也是刘庭州最早在那里进行营田屯作的区域,又位于洪泽浦西湾之内,董原、刘庭州自然不肯让给淮东直接控制。
防区划分,最终以濠州、寿州、信阳三府与涡阳镇划入淮西,税赋也有淮西行营自征自领,但税赋征收比例,不得跨越江宁所许上限。庐州府划归江宁直辖,但庐州驻兵北调,归淮西直辖。淮西兵额再添一万,丁卒正额增加到十一万数,或屯或战,由淮西自行决定。
江宁拨付的养兵钱粮,原先两百万两银总额提高到三百万两银,分两年支付完成;之外,还要每年为新增的一万兵额再每年额外拔二十万两银的钱饷。
永兴帝弃江宁西奔,随行护卫的御营军及御马监戎马约两万余人,更为庞大的则是后宫妃嫔、内宦、宫女以及随行西逃的百官及家、随扈,很多七八万人。
一路失魂落魄、仓惶西逃,途中堕水而亡者就不成胜数,永兴帝在途中也给差点落水,好歹给随宦拉住,惊吓之下,却生起病来,卧床怕风怕光怕响声。
近十万人乱糟糟赶到居巢,又担忧曾为岳冷秋、邓愈心腹的庐州守将谢诞心怀叵测,便停在居巢,令谢诞到居巢来见驾。
永兴帝需要行宫,随行百官携家带口,还有扈从、仆役相随,要有馆舍,护驾兵卒也都成了惊弓之鸟,根本不敢在城外结营,需要进城驻营。
居巢县城仅千余户民,帝撵行至居巢,县城里不管老,都一律给驱逐出城,整个县城给征用为行营、行营。
西行人马欠缺的还是粮草,西逃时,只想着将金银财富带上,差不多将户部、工部以及内库的储银搬空,但没有谁想过近十万人的吃食问题。西逃路上,近十万人是忍饥受饿。到居巢县后,县仓储粮也就两百余石,甚至撑不过一天。在驱民出城之时,御营戎马也就罢休劫掠,穷凶极恶,凶恶如流寇,但劫掠来的粮食,仍维持不了几天的用度。
这边一边勒令庐州守将谢诞及周边府县护送粮秣到居巢见驾,一边纵戎马出城筹粮——所谓筹粮,与劫掠无二,有失控迹象的御营军在七八天时间里,行径不见得比流寇好上几多,乡野给劫掠洗,也时有奸、淫、事产生。
为迎奢文庄西归,奢飞熊遣杨雄率水军沿江东进,到池州外围,迫使江州军避入城里,也分出股戎马劫掠北岸——御营军在这时才仓惶逃入居巢城里,不敢外出劫掠。
紧接着淮东水营西进,杨雄率洞庭湖寇撤出,收复江宁的消息也随之传到居巢,这乱糟糟的形势才稍稍平和平静下来。
岳冷秋往江宁递请罪折子,摆明了抛却永兴帝的姿态,张晏愤然离开池州,渡江返回居巢。
处所实权派人物,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连结清醒头脑观望形势的,曾为邓愈旧部的庐州守将谢诞便第一个赶到居巢见驾,给赐封为辅国将军、巢江伯、御营军副都统制,原庐州近万戎马,也都悉数编入御营军。
要不是永兴帝到居巢后卧病不起,怕风怕冷,张晏赶回居巢之时,这边就要移驾前往庐州城了。
得知岳冷秋已往江宁递请罪折子,永兴帝气得大发雷霆,破口大骂岳冷秋忘恩负义,气极从病榻上一跳而起,拔起墙壁悬挂的佩刀就乱砍乱杀。
张晏手臂给割破,程余谦跌交撞破了头,与左承幕等随侍大臣堪堪让内侍护着逃出来,逃过一劫;一名宫女来不及逃出来,就地给砍死。
过了许久,永兴帝才恢复理智,坐在血泊里,浑身虚弱连站立都难,只是叫张晏、程余谦、左承幕等大臣不断拟旨诏令天下府县、兴师动众,好像天下都还在他的掌握之中。
张晏、程余谦、左承幕、王学善等左右随侍大臣,不得已让人将室内能伤人的金属制器都撤了出去,永兴帝要拟旨,也都随着他的性子,只是不再作真,写过就算,也不会派人往外面递;也封锁住避免让永兴帝听到江宁的消息而再生刺激,只希望等余心源从寿州能带回来好消息,能叫皇上恢复正常。
寿州沿淝水而上即是庐州,比去东阳府还要近许多,余心源与楚王元翰成于十五日进入居巢;刘直听到永兴帝发疯杀人的消息,暂时还停在弋江还没敢到居巢来。
' '
第144章 刺客
余心源与楚王元翰成从寿州赶回居巢,带来淮西的明确态度,这情势也就明郎了,叫随帝西行的官员只能在劝帝还朝的框架下挣扎。
否则就是废帝另立,淮东会合淮西、江州军,派大军过来立永兴帝为太上皇回江宁深宫休养――随帝西行的官员就不要再想有什么好果子吃,淮东跟太后下辣手清洗,将不会再有什么顾忌。
庐州府是淮西之首,早年置军镇,镇军战斗力颇强,但随原镇守邓愈率部南调组徽南军之后,到谢诞手里的庐州军编制虽然还有万余,但将官、兵甲、勇卒相比较旧军,差之甚远。再者,到这时,已经没有人对御营军的战斗力再抱什么期望。
此时御营军在编入庐州军后,虽有三万戎马,但没有淮西跟江州军的支持,哪有半点资本跟“奉太后以令诸臣”的淮东匹敌?
张玉伯鞭打顾天桥的消息传到居巢,几多叫随帝西奔的官员们心思平和平静些,要是皇上下个罪己诏将责任承担下来,倒无故障大家回江宁城里继续逍遥快活。或许权柄不比以前,但不会受现在的活罪。
回江宁后,权势、利益真正会受损的程余谦、左承幕、张晏等人也不克不及不面临当前残暴的现实:谢诞在庐州城还控制有供给庐州军半年补给的粮草,但这么多的粮草给西奔的近十万人一分摊,能再支持一个月就顶天了。
林缚甚至不消脱手,只会派戎马往庐州这边缓缓进逼,至多一两月就能将这边压垮、压解体失落。
与旁人不合,程余谦、左承幕、张晏等人还是知道实务的,他们手里实在是没有跟淮东匹敌的本钱――要是强逼得江宁那里废帝另立,那就连谈判的可能性都不存在了。
权衡利弊,在元翰成、余心源的劝下,程余谦、左承幕、张晏等人同意先让刘直来居巢再,但一切都瞒着永兴帝。
事实上,最终真要劝皇上返回江宁,皇上的意见也就不再重要了。
十七日,刘直乘舟离开弋江,渡江进入裕溪河,往居巢而去。
居巢县襟江滨湖,西北面横在庐州与居巢之间的大湖,即为八百里巢湖,是江淮之间除洪泽浦之外的第二大湖。巢湖西、南两面皆丘岭纵横,再往西是浩浩千里淮山的主脉。庐州往西,淮山南麓的宜城,又与江北岸的池州相对,同为江淮大门西门户。
巢湖周围的诸县,以庐州城为重心,构成西控淮山、南襟大江、北系淮寿的淮西首重之地。
横穿居巢县境、与巢湖相通的裕溪河河汊口就在弋江城的对岸。
虽这一段的扬子江在入冬之后,水面不足两里宽,但两岸望眼过去,都是茫茫江滩,夏季洪水袭来,江面陡然间将增到三四十里之遥。
刘直想起林缚在淮东修捍海堤的壮举,倘若能在“之”字的扬子江两岸修筑大堤,江两岸大片的积沙江滩都能垦为良田。
事实上,弋江及庐江等县的修堤之事,数百年来皆有人为之。不过,都是民众或处所豪户出钱出力修筑的民堤,民间能聚起来的力量有限,只能是堆泥筑堤,而扬子江夏秋过境的洪峰,又实在凶猛,泥堤经常是十年九溃,年年都花气力进行修整。
实际上,只要人不居在易溃区,民堤之后还是能抢出大片的耕地。
溃堤虽有损失,但溃堤泛洪过后,能有效增加土地的肥力。在溃洪过后、来年洪汛过来之前,能抢种一季麦子,即使溃堤有损失,相比较而言,收成还不比丘山之间的旱田差。
只是这些年来接连战乱,才使得这一带的民堤滩田给连年的洪水摧毁,完全不克不及耕作。在淮泗战事过后,江宁对庐州的抽税又十分重,加上庐州自身的养兵,使这周边的民生越来越艰难,没有好转的可能。
刘直站在船头,还能远远看见孤零零耸立在江滩之间的一段段残堤,心里颇为感慨。
刘直少年家贫,才入内侍省为宦臣,但敢于苦,故而为郝宗成所重。以往功利心太重,对民生之事倒有太多的感慨,却是一场牢狱叫他反思良多,想想自己这些年来走南闯北,见识之广,远非其他宦臣能比,即便放官处所,也能当一名良吏。
刘直在船头胡思乱想着,午后日头西斜,便看到银屏山之后的居巢县城。
居巢这边,由余心源出面来迎。
刘直携太后旨意,实际代表淮东而来,但究竟结果只是位居张晏之下的内侍省少监――迎不迎太后懿旨,西逃的众臣还没有拿定主意,这时候自然不会大肆出城来迎旨。
看着码头边的两乘牛车,牛车四壁无挡,顶盖也是临时用绸布所糊。
刘直心里轻叹:倒没有想到皇上与百官逃来居巢会落魄到这种境界,连几辆马车都凑不起来。
余心源与刘直寒暄过,能猜到刘直已经投附淮东才会给林缚从大牢里放出来任用为使,但想到自家以后也要在淮东屋檐下垂头,对刘直也没有不那么疏漠。
两辆牛车在随扈蜂拥下缓缓驶往城里,居巢城里一片狼狈,虽都是驻军及西逃官员的家及随扈,但还是杂乱不堪――千余户的城,一下子塞进去十万人,拥挤之状可想而知。
随扈族拥着牛车往诸大臣临时议事的东城文庙行去,灰尘飞扬的街道上挤满了人。
为换更多的粮食,好些官员的家眷或官员自己,都顾不上身份,拿出金银细软来,到大街来跟他人交换米面或珍贵的、十数日未尝一口的肉脯子。
给征为行宫的县衙前,乱糟糟跟集市一般。
虽然才二十天多些的时间,往日在江宁城里富贵无比的权宦人家,已有诸多的破落相了。
刘直也没有满意洋洋,回过头想问余心源皇上近况,“嗖”的一声异响,只当是风吹过,直接弩弓发射出来的短箭扎中胸口,刘直才意识到自己在居巢街头遇刺了,远远看见人群里有个冠发青衫的男子往里巷钻去,遥指过去:“刺客在那里……”
余心源悔恨得想抽自己一巴掌,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城里藏有刺客,竟然还是选择刘直入城之时行刺――余心源惶然间派随扈循刘直所指去追刺客,爬上刘直的牛车,抱身嚎哭:“刘大人,可不克不及死!”
余心源往淮西之前,铁心想着淮东会对西逃官员进行清洗,在病笃之时有挣扎之心,从淮西回来之后,心境又是不合,心想着只要增进皇上还朝,在淮东那里虽讨不了好,但保亲族、安养晚年不成问题,谁能想到刘直会在居巢街头遇刺?
刘直要是遇刺死了,淮东还会、还敢派哪个大臣来谈判?
淮东不谈了,那就只会在江宁直接废帝另立鲁王,这边不降,那就只能等淮东大军开拔来大打出手……
余心源几乎能想象到即将而来的血腥,心绪起落,如此的动荡,叫他如何能控制住不放声大嚎。
张晏在居巢城里所起居的民宅不大,但他没有什么家眷、仆役追随,故而要宽敞一些,楚王元翰成到居巢后,就与张晏共住一院――这时候也没有那么多考究了。
来人述说刘直进城遇刺一事时,元翰成正与张晏边下棋边两淮盐利的事,当下也是惊得盘落子洒。元翰成二话不,只叫来人在那里带去,去找遇刺的刘直。
余心源虽慌乱,但还没有失分寸,通报程余谦即调兵卒封锁街巷,也不敢移动中短弩的刘直,只能派人去请殿中省医局的国手到街头来急救。
元翰成与张晏赶到,刘直已经给移光临街的民宅里,街前只有程余谦、左承幕在那里吹胡子努目。张晏忙问道:“抓住刺客没有?”刘直倘若遇刺身亡,唯有抓住刺客才能跟淮东与太后一个交代,否则接下来他们就将直接面临废帝别立的后果。刘直在居巢遇刺身亡,淮东奉太后直接废帝另立,董原、刘庭州、岳冷秋等人也都无话可!
怎么都不克不及叫淮东找到直接废帝另立的借口。
“这满街都是人,怎么抓获得?”程余谦捶胸顿足,他是看着林缚与淮东一步步崛起的,没有了大义名份,他可没有几多胆量跟淮东匹敌。
左承幕还算镇定,蹙着眉头道:“刘直今日进入居巢,是绝密之事,除我等数人外,便没有几个知晓,谁会出手行刺?”
左承幕一言点醒梦中人,元翰成、张晏、程余谦等人站在大街上面面相觑,看彼此的眼神都藏有一丝狐疑――究竟结果不是谁都愿意永兴帝返回江宁,究竟结果还是有人想病笃挣折,不向淮东屈服的!这满城官员、兵卒,想下手刺杀刘直的不会在少数,但知道刘直今日进居巢的没有几个人――行刺的幕后指使者也就呼之欲出。
“王学善!”张晏向惊雷似的点出王学善的名字,知道刘直今日会进城而此时没有呈现在这里的只有王学善。或许有其他缘故,但王学善最为可疑。
左承幕看向程余谦、程余谦看向元翰成,元翰成又看向张晏,张晏下狠心道:“派兵搜王学善住处,倘若有误,我给王学善磕头谢罪!”
“请楚王爷去陪余大人,我们三人去搜王学善住处!”左承幕道。
最没有疑点的是代表淮东劝皇上还朝的楚王元翰成,其他几人都有疑点,人心叵测,故而左承幕让元翰成去盯着余心源,而他与张晏、程于谦不分隔、互相监视,一定要用狠辣的手段将刺客搜出来……
' '
第145章 恶奴
王学善推门而入时,韩宾正将臂弩拿漆布裹起来要往床底下塞……
“果真是,”王学善手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