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医生-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他不再查帐册,也不再修理官员们,而是带着一众官员,出了刺史府,去城里巡视。
    刺史出巡自然是并呼后拥,街上百姓看了,早就远远地躲开,谁也不敢过来。
    王平安看在心里,暗道:“这里的官和民,想必关系差劲,百姓对当官的并不亲近,而且全无信任之态。
    估计庆州官员们平常除了收税和拉壮丁,什么事也没为百姓们做过。”
    街上面百姓都躲开了,没什么可看的,他只好带人出城。
    出了庆州的北门,眼前是一片农田,只可惜青苗稀少,并非象长安附近的农田那样,放眼望去一片青绿。
    车四通见王平安又把眉头皱起来了,他深怕王平安再找茬儿不如自己提前把话说出来。
    他道:“王公,咱们庆州去年无雪,开春至今,滴雨未下,今年怕是有大旱!”()   
第六百一十四章视察周边
    二下安下马,老到块田地的旁边。
    蹲下身午,抓,搓了搓,泥土干燥,没什么水份。
    把土沫扔掉,王平安拍了拍手,向田地里看去。
    王家在徐州是有名的大地主小王平安对于农活。
    多多少少是有一些了解的,唐朝由于灌溉技术不发达,所以农民主要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的年景还好,农家能多收个三五斗,可一旦碰到洪满灾害,那么庄稼立时就要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望着绿苗稀落的田地,王平安道:“不用过多久,就要到初夏了,那时正是青黄不接的节骨眼,田里不露青,百姓们心里不踏实,说不定外出乞讨的人,会更多啊!”车四通听他这么说,这才稍稍放下点儿心,青黄不接那是老天爷的事,只要刺史大人不责备他们这些当官的。
    那就没关系,要问责,王平安本事再大,也问不到老天爷的头上去吧!他也蹲下了身子,道:“王公,您可知前任季刺史为啥跑得那么快么,交印第二天就跑掉了?”王平安一指眼前的农田,道:“他看出来今年不好熬了,百姓自然也看出来,想必已经有百姓外出逃难了吧,所以他才跑得比兔子都快!”车四通忙道:“是啊。
    就是这么回事,他怕担责任,怕王公你责备他。”
    他心想,你俩可不是平级的,要都是刺史,前后任交接,前任有点啥毛病。
    也是无所谓的事,现任总不能办了前任。
    可你比他大上好多级呢,你要是挑他毛病,直接就能让他回不去老家。
    当然了,就算他跑得快,你也照样派人去修理他了!王平安站起身,道:“我怎么没看到瓒溉用的水渠啊,这里的百姓是靠什么给庄稼浇水的,不会是光靠老天吧?”车四通跟着他站了起来。
    他苦着脸道:“回王公的话。
    可不真的只能靠老天爷下雨么。
    咱们庆州不比别的州,周围几个州,个个都比咱们富裕。
    老百姓要是碰上了灾年,直接就跑到别的州去要饭了,地里没了劳力,也就不能修什么水渠了!”王平安回头看向秋仁杰和邱亭轩,道:“书上可没写过这种事吧,你们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听听。”
    秋仁杰道:“说得直白些,越穷越没钱修水渠,越不修越穷。
    更加没财力去修了。
    这个和地方官有直接的关系,兴修水利,可是地方官的重要责任之一啊!”邱亭轩却道:“要照这种情况看,赈灾新法倒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由官府出资,百姓出办。
    修一修庆州的水渠,只要灌溉方面的问题解决了。
    就算天早,百姓也不至于再流离失所了。”
    车四通看向他俩。
    心想:“纸上谈兵,怪不得朝廷从不让新科进士出来当县令,那是有道理的呀!大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可惜却是不可能被执行出来的!”官员们谁也没吱声,可心里想的和车四通一样。
    大道理谁都会讲,谁也都明白,可问题是知道了大道理,可却不一定能当真解决得了啊!王平安嘿嘿干笑两声,摇头道:“你们说的其实是一回事,那就是百姓无力修建水渠,所以应当由官府出资,修出水渠来,以利一方百姓,对吧?”秋仁杰和邱亭轩一起点头,齐声道:“对,就应该这样,这是为官者,不可推辞的责任!”王平安笑了笑,道:“你们有当好官的心愿,有造福百姓的志向,这很好。
    诸位大人,你们呢,也是这样认为的吗?”鸦雀无声,官员们谁也没说话,车四通也是沉吟半晌,这才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没有说错。
    但具体办起来,并非是光有心愿和志向,就能办得好的呀!”官员们这才一起点头,纷纷表态,他们不是不赞同秋仁杰和邱亭轩的意见,也不是他们当官这么多年尽白吃饭了,实在是有心无力。
    说,谁都会说;做,可不见得和说一样简单了。
    王平安又问两人,道:“你们估算一下。
    要是把庆州这里农田都修上水渠,得用多少钱?”邱亭轩书得多,父亲又是一代大儒,可书上都是只讲道理,就算举实例。
    也没有举得太具体的,要说修水渠,他当然会说,可要算需花多少钱。
    那他就半点想法都没有了,他哪知道该花多少钱!秋仁杰算是比他了解民间,他道:“光修合水县的水渠,那就是大工程了,至少得两万贯往上吧,要是把庆州各县都修了,得十万贯往上了。
    恐怕还不止呀!”王平安嗯了声,道:“要是在长安,修个宅子就得万八千贯的,普通的也得千来贯。
    要修整个庆州的水渠,只用十万贯,那也不算贵。
    车大人,你说呢?”与刀通慢慢地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他不好得罪秋仁杰一洲呼轩。
    这两个新贵前途无限,以后没准就能当自己的上司,现在反对他们,不就等于日后自己给自己穿小鞋呢么,犯不上呀!官员们也都默不作声,只要不问到他们个人的头上,那就都闷声大发财!偏巧,这时那个崔大为跑来了,他已经写好了给吏部的信件,找到城外这里,将信交给了王平安。
    王平安看过之后,当即用印。
    让人将信送去长安。
    处理好信的事。
    王平安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问崔大为如修全州的水渠,十万贯够不够?崔大为是敢说话的主儿,他可不会玩沉思。
    他摇头道:“咱们庆州不比长安,人力不值多少钱的小贵的是材料钱。
    要修整个庆州都收益的水渠,那是绝对的大工程,官府要存钱。
    存个十年都是不一定能修上,光提前做的准备就要这么久的,而且修的当年,还要忍受一年的欠收,要养大半州百姓整整一年的时间啊!十万贯听起来不少,可真要是花出去,那禁不住花的,极有可能不够”。
    有了第一个敢说的,后面的人就都敢说了,有一就有二,有二就连串。
    车四通道:。
    平常百姓家,打口井也要十几贯的费用呢,何况修渠呢!”邱亭轩皱眉道:“修水渠要准备这么长的时间呢吗?。
    秋仁杰却道:。
    钱的方面,倒是不必费心,只是要养大半州一年”哦,明白了。
    百姓要是被服了继役。
    那么自必耽误农活,田里光靠老弱妇孺是不行的,而且就算是老弱妇孺也要被征调一批,负责修渠时壮丁的饮食崔大为道:“三个大人说得对极。
    要修水渠,不但要先存钱。
    而且要存粮。
    可庆州哪有余粮,平常还要从外州调粮来救济呢。
    怎么可能存得下粮呀,没有钱粮,说修水渠,也不过是空口白牙的说说罢了!”邱亭轩和秋仁杰同时脸上一红,他俩考虑事情不够周全,意见却发表得挺快,这下子可丢人了。
    完全暴露出他俩经验不足的缺点,让别人看笑话了。
    秋仁杰道:“大哥”刺史大人,要不然你出钱?”邱亭轩摇头道:”由刺史大人出钱,似乎不妥,十万贯加上百姓们所需的粮食,怕是就连刺史大人。
    也是很吃力的啊”。
    王平安拍干净手上的尘土,道:“就算我出着不吃力,我也不会出这笔钱的秋仁杰问道:“那是要再搞一次募捐,或是让长安的大商人来庆州开办买卖,让他们出钱?。
    邱亭轩也想起来了,当初大商人们曾和王平安说过,他们就算是用钱砸。
    也要给王平安砸出政绩来,现在可不是正好要用上他们了嘛!王平安翻身上马,还是摇头。
    道:“也不会让他们出钱的,白出是不可以的,但要是他们真出了,本钱怕没个三年五载的收不回来。
    要想见到利益,那时间就更长了官员们和他一起上马,顺着农田向远处慢行。
    秋仁杰和邱亭轩这才隐约的明白,自认为是明白了,那些商人就算出钱,也只是帮王平安砸政绩。
    而王平安不可能在这里待着超过三年的,有可能两年就要回京了。
    他一走商人们谁还愿意在这里做生意。
    穷乡僻壤的。
    费力气不小赚头却是不大,对于那些大商人来讲,在这里放长线并不一定能钓到大鱼的小所以人家不会愿意的。
    王平安带着官员们一路行去,走出好远,来到一条河前。
    这条河不算小了,宽度足有二十来丈。
    水流中等,但水位却底,河水离岸边有距离,如果靠用桶打水,那会很吃力的。
    王平安顺着河边。
    向上游望去,见远处有一座木桥,桥上站十几个百姓,似乎正在取水。
    他摆了摆手,叫官员们跟上,一起向桥边奔去。
    桥上百姓也看到了王平安这伙人,他们都是平常百姓,而且是属于赤贫的那种,要不是太穷,自家里就有水井了,何苦到河上取水。
    见一大群当官的骑马奔来,一个百姓叫道:“典呀娘呀,不会是来抓咱们的吧?”有一个年轻些的百姓说道:“咱们又没犯王法,当官的干嘛要抓咱们?”又有一个长了岁数的百姓却道:“当官的要抓你,管你犯不犯王法呢,你不让他们抓,那才叫犯王法!”百姓们心中都害怕,不少人提了桶就想下桥逃走,连水都不想打了。
    王平安见他们要走。
    忙在马上叫道:“老乡,老乡,不要走。
    本官口渴了。
    向你们讨口水喝!,小()   
第六百一十五章微服私访
    ;结们听到互平安的呼喊,都停下脚步。
    向泣边张望沁术芹邓个年轻的百姓道:“只是要讨口水喝,并不是来抓咱们的。
    我就说嘛,又没犯王法,抓咱们干嘛!年老的百姓却道:“管你犯没犯王法呢。
    说抓你就抓你,当官的哪有讲理的!”百姓们一起点头,都小声道:“对,当官的哪有讲理的,讲理的能当上官么!”嘴里这么说,可却没人再敢动地方,深怕得罪了当官的,只能等着王平安他们过来。
    王平安奔到近前,下了马来,冲百姓们拱手笑道:“老乡们辛苦了,你们来这里是打水的啊,家中无井?。
    百姓们面面相觑。
    谁也不敢上来搭话,他们都没和官员们打过交道,就算是小吏也没见过几个,最多也就是小吏们来催粮,对他们横眉立目一番。
    能和他们和颜悦色说话的官员,他们从出生到现在,连半个都没见过!车四通紧跟着就到了,见百姓们愣着不动,他大声道:“这位是本州新任刺史王大人,尔等小民还不快快见礼!”百姓们虽然不了解官场,但刺史是本州最大的官,他们还是知道的,听说这少年是大官中的大官小把他们吓得尽数跪倒,不停地给王平安磕头。
    高声叫着青天大老爷,大老爷饶命。
    在百姓心中,见了大官不磕头,那就是犯了王法,而犯了王法就得被抓去干重活,别的地方咋样不知道,反正庆州就是这规矩。
    王平安回头看了眼车四通,心想:“带着这些人。
    我怕是什么也问不出来,想要体察民间,看来还得靠微服私访。
    唉,怪不得从古至今大官都爱搞微服私访,不是他们吃多了想消化消化食儿,实是不微服,就真是啥也访不出来啊”。
    王平安伸手去扶百姓,道:“起来吧。
    起来。
    本官有话要问你们。”
    他让百姓们都起来,看着他们身旁的水桶,问道:“这条河叫什么名字啊?”百姓们还是谁也不说话,都等着别人说。
    谁也不敢先吱声。
    车四通怕王平安不快,反正要是依着以前季刺史的脾气,他要是问谁话,谁不回答,那季刺史肯定是要不快的,说不定就要发脾气。
    他道:“回王公的话。
    这条河名叫大良河,离这里两里来地,还有一条良河。
    这是咱们庆州最大的两条河了。”
    王平安哦了声,记忆中没听说这两条河,唐朝的地理和现代有很大区别,就连黄河还改过无数次道呢,莫说大小良河”别说河了,就是庆州是现代的哪里,他都不知道。
    他走到桥边,见这一座木桥,年代已经很久远了,但保养得还凑合,起码能走人,看样子还能过马车。
    他慢步上了桥,冲下面招手。
    道:“老乡们,请上来说话。”
    车四通忙对百姓们一瞪眼睛小声道:“刺史大人问你们什么,你们就回答什么,不许乱说话!”秋仁杰在旁嘿了声,道:“还乱说话,他们都被你吓得说不出话了”。
    车四通官位高于秋仁杰,可却半点不敢摆长官的架子。
    忙陪着笑道:“是是,是本官不对,秋大人责备得对!”秋仁杰笑道:“我可没有责备你,要责备也是我大耸责备,哪儿轮得到我啊”。
    他和邱亭轩并肩上了木桥。
    车四通无可奈何。
    心想:“长安来的,都是大爷啊!”摇着头,他也上了桥。
    百姓们心里哆嗦。
    腿脚也不利索,跟在官员们的后面。
    又回到了桥上,手里还提着他们的水桶。
    王平安看着桥下,一指河水小道:“老乡们,你们取水为何在桥上提啊?是不是因为岸边提水太费力气了,我看河堤有坡度,桶入水后提上来。
    怕是要撒出不少吧?,小百姓们又不敢说话,王平安见状,只好一指那个年纪最大的。
    问道:“你说说,是不是因为这个?”年长百姓只好硬着头皮说话了,他道:“回大人的话,这大良河的河水深岸又高,所以站在岸边打水,确是不好打,但站在桥上就不一样了,能提上满桶的水小人们结伴前来,带一根绳子就够了。
    比站在岸边打水还要快的那个年轻的百姓忍不住了。
    壮着胆子道:“河边是斜的,站在岸边,人容易滑下去,要是水性不好,会淹死人的!”王平安啊了声,这才明白,心想:“对这种站在桥上提水的事情,以前还真是没研究过,要不是亲眼所见,光凭想象,连想都想不出这种情形去。
    他又问道:“平常吃水困难吧?那你们浇灌庄稼,也只能这么个提水法?这一天也浇不了几亩地啊!”百姓们一起摇头,年长百姓苦着脸道:“哪里能浇几亩,能浇个几分地,就不错啦。
    还得靠老天爷下雨才成。
    王平安想了想,道:“今年怕是要有早情,河水的水个会更低,你们提水更吃力了。
    对了,这大小良河有没有干枯过。
    出现过露出河床的事吗?”年长百姓道:“那倒没有过。
    从没见这河露过底儿,多早都没有。
    不过。
    要是雨水多时,这河水却是经常漫出来“水灾,会淹没农田住房?”妾平安问道。
    百姓和官员们一起摇头。
    车四通道:“王公,咱们庆州这两条河还算太平。
    本朝没出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