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医生-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察尔苏忙道:“是是小人这就说正事!平安汗脚踩高山,面前奔腾着大河,”
长孙无忌大声道:“谁精通突厥语。跟他解说一下,让他说正事,不要再背这些东西了”。他以为察尔苏的中原话不好,所以在上殿之前。有人教了他这些话,让他用中原话来背诵,结果他一背起来,就停不下了!
朝堂上精通突厥语的人可不少。突厥是大唐最大且最强的敌人,大臣们为了研究突厥,不少人都会说突厥话。不少大臣一起出声。用突厥话告诉察尔苏,不要再背这些马屁经了,赶紧说正事!
察尔苏心想:“你们当我愿意说哪。要不是临离开凉州时,有几个姓欧阳的家伙,拿鞭子逼着我说这些,还说他们在长安有亲信,会监视我的一举一动,你们当我吃饱了撑的,说这些话!”
西哈察的将军们心中则想:“平安汗不仅肩扛日月,脚踩高山,他手里还拿着三尸脑神丹呢!”
察尔苏道:“平安汗是个非常仁义的人,他见我们突厥人,缺吃少穿,便冒着严寒,踩着积雪,赶到了凉州,为我们送来了衣食,带来了春天一样的,,一样的
旁边一个西哈察的将军小声提醒:“温暖!”
“对对,给我们突厥人带来了春天一样的温暖!伟大的平安汗啊,让我们用歌声来赞美你,你就是我们的主人,是我们的救星察尔苏提高声音说道。
长孙无忌也提高了声音,喝道:“别让他背了。把他们带下去,带凉州的使者上殿!”
李世民和大臣们哭笑不得,这都什么跟什么呀!本以为这些突厥人看上去都挺憨厚的,应该能说实话。讲一讲当时的具体情况,结果这帮人未免憨厚得过了头,上来就象学生背书似的,光会背事先教好的马屁经,一句要紧的话说不出来,这不等于没问一样么,还浪费时间!
李治则想:“这些话不会是无病教他们说的吧?不会!无病为人最谦虚了,肯定不会教他们说这种话。应该是手下想拍他的马屁,所以教他们说的,无病事先肯定不知道!”
他对王平安亲近,就认为王平安什么都好,就算不好,他也要找理由,说王平安好!
西哈察的将军们被带了下去。大臣们纷纷摇头,心中都感无奈。可察尔苏他们被带下去,却是人人松了口气,也是都感无奈,明知马屁拍得太让人“毛骨悚然”了。但没办法啊,命在人家手里捏着,敢说王平安半个不字,想不想要解药了!
凉州使者被带了上来,是一个书吏模样的官员,这官员职任凉州长史。四十多岁,他和史慕唐不一样。不是突厥降人,而是地地道道的大唐人,姓金,名为金三有,并非凉州人氏,祖籍庆州!
金三有上了大殿,三拜九叩,行过大礼之后,跪在正中的大红地毯上。等着皇帝问话。李世民冲长孙无忌引,个眼煮,长孙无忌问道!“你便是凉州长史。”“
“是,臣凉州长史金三有!”金三有恭恭敬敬地回答。虽是长孙无忌问话,可他却是向皇帝回答。
长孙无忌又问道:“你送来的奏章。可是凉州刺史史慕唐口述,由你执笔?”长史是仅此于刺史的官员。史慕唐并不如何精通文字,推测起来,应该是这个长史代笔的。
金三有摇头道:“回长孙大人的话,并非卑职执笔,而是由史刺史亲笔书写,卑职在来之前,并没有看过奏章,不知其中内容!”
长孙无忌点头道:“好,既然如此,那你便说说当时的情况,王平安是如何,,是如何在史慕唐和你的帮助下,收服突厥西窜之人的!”
他说的挺客气,顺便带了句在金三有的帮助下,实际上奏章里半句没提金三有的名字,更别提为他请功了!
可金三有听了这话,脸上顿时露出又惊又喜的神色,道:“卑职哪有半点功劳,都是王舍人和史刺史的功劳!”
李世民微笑不语,而大臣们则心里一起哼哼,没有你的功劳,你不说我们也知道。人家史慕唐半个字都没提你!
长孙无忌道:“说吧,说说当时的具体情况,实话实说,不要加修饰的辞藻!”
金三有答应一声,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描述了一遍。
他不描述还好,一描述,大臣们的嘴利得更大了!
为啥咧嘴?因这金三有说的更夸张,不但把王平安说成是一个文武双全,英俊潇洒的少年英雄,而且还说王平安积极救助受伤的突厥老弱。宁可杀战马,也要让突厥老弱有肉汤喝,深受突厥百姓的爱戴,并叫他为平安汗,认为他是突厥有始以来。第二伟大的汗,第一伟大的是天可汗!
长孙无忌的眉头皱起来了,看向上面的皇帝和太子,见皇帝的眉头同样皱着,而太子则是满脸的喜悦,听得津津有味!
大臣们一起摇头,心中都想:“这个金三有收了王平安多少好处啊。竟然这么个吹捧法儿,这些马屁话耍是一旦被揭穿,他还要不要前程了,立即就得被革职查办呀!”
朝堂上的君臣冤枉了金三有,金三有真的没说假话,王平安的确救助了不少突厥老弱,而且真的杀过一匹战马,给突厥老弱们煮肉汤,这些都是卓实!
而王平安文武双全,能做到中书舍人,文当然是没的说了,至于武”人家可把突厥第一勇士都给干掉了,还不叫有武,那叫有啥!
金三有就算是在吹捧王平安。但却绝没有收王平安一个子儿的好处。这金三有是庆州人,和金三多和金三全是同族兄弟。金三全便是那个在长安犯病,被王平安治好。就是和龙傲天比试用的那个人!
王平安救人无数,做了好事。他自己不当回事,可别人却记在心中。并且一有机会,就要回报于他!
李世民听着金三有的话,心想:“吹捧不吹捧的,无关紧要谁立了功不吹呢,当初我立功时。不也让亲信大臣在父皇面前夸大么,很正常的事,人之常情。但问题是功劳被吹得上了天,却该如何奖赏呢?”
长孙无忌心里也想:“依着皇上的意思,本来是要压一压王平安的。压一压以后才好重用,消了他的躁进之心。可现在倒好,没压住。反倒立了大功,而且当事人全都对他狂吹巨捧,如此一来,该怎么赏赐王平安呢?他不得更骄傲了,以后没人镇得住他啦!”
李治对于帝王之术,不怎么了解。他心里着实欢喜,好朋友立了大功。而且是军功,依着大唐的规矩。这种功劳,是可以封公爵的。以前他就要封王平安为公爵,可别人反对。说王平安没有军功,现在没话说了吧,人家不但有了军功,而且还大得吓人!
待金三有吹捧一通之后,李治下了台阶,对李世民道:“父皇,依儿臣看,中书舍人王平安确是立了大功,平息了突厥人西窜之患。我大唐赏罚分明,有过者必罚,有功臣必赏。儿臣以为,王平安可以加封公爵。”唐朝的公爵有三等,一等为国公。二等为郡公,三等为县公。以王平安的功劳来看,不战而屈人之兵,收服十万以上的突厥人,并献上西哈察部的汗王首级,保卫了边关,以此功劳,是可以封为公爵的,但是第几等,那就得看君臣们怎么评估军功了!
但不管怎么评估,王平安都有资格晋公异爵位!,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考察团
平治说宗!后,朝堂点片寂静,鸦雀丹“
李世民不吱声。是心中早有主意,他可和李治不一样,感情用事,对于亲近的人无条件的信任!
长孙无忌也不说话,他心中已然明白,皇帝绝对没可能真的加封王平安为公爵,就算要封,也不可能以现在这个功劳封,非得把王平安象榨油似的,再榨出一笔功劳来。才能让王侯爷,成为王公爷!
大臣们则各有想法,王平安是个大好人,从来不得罪谁,许敬宗除外。所以朝堂上的大臣没人会特意去难为王平安,但一个小屁孩儿,连毛儿都没长齐全的小少年。就想当公爷?这也太让人羡慕了!
羡慕,嫉妒,恨!这可是象台阶似的,一个随着一个来的,大臣们现在只是羡慕,嫉妒有点。恨谈不上!
但也有人不在乎,象尉迟恭、李绩这些人。他们都是开国元勋都是公爵,属于开国公,王平安这辈子的爵位,无论如何也封不到开国公这种地个,多少年前就开完国了,这辈人的功劳早就立完了,王平安再怎么能蹦迭,也蹦咕不到他们头上去。所以尉迟恭等人是赞成王平安封公爵的。
但是,现在看皇帝的表悚,举荐王平安的话,李治说行,他们嘛”还是先当会儿鸦雀吧,别着急出声了!
李世民一摆手,金三有连忙磕头,倒退出了大殿。
又是安静了片刻,李世民这才道:“太子所言,诸君以为如何?”
大臣们你瞧瞧我,我看看你,谁也不当出头鸟,谁也不先吱声。长孙无忌看向李治,心想:“尽给你爹出难题,就不能消停一会儿!”
李治额头上的汗也冒出来了,大家为什么都不说话,难道我举荐错了?
褚遂良一捅马周小声道:“那可是你学生!”他的意思是,王平安是你的学生,他立了功你还要请客呢,现在学生封爵有了困难,你不得帮忙说几句好话呀!
马周误解了,他一直没把王平安当成自己真正的学生,可他却是如假包换的太子师傅,李治是他的学生呀,他以为褚遂良说的是李治呢!太子尴尬地站在前面,他这个做老师的,理所应当找个台阶,让太子下来!
马周吃过的盐,多过李治吃过的米。他岂有不明白皇帝心意的道理,不能让皇帝为难,不能现在就论功行赏,但又得让太子有台阶下,这个就要费脑筋了!
咳嗽一声,马周出班,站到了李治的后面,道:“皇上,老臣以为。此次平息突厥人西窜之患,事有蹊跷,王平安以一己之力,如何能让十余万突厥人归顺?这不合情理啊!”
李治回头看了师博一眼,心想:“人家无病还教你眼保健操呢,还治你的脖子疼。你就这么报答人家啊!”
马周不看李治,接着道:“先贤相魏征曾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皇上深以为然,而我等臣工更是以此言为治世原则,从不敢听信片面之词。”
大臣们一头,魏征说过这种话,而皇帝极为赞同,这是事实。不过,从马周说的意思来看,是要压一压王平安了,现在就看皇帝是否点头了。点头,大家帮着王平安起哄,摇头,大家就帮着马周起
了!
皇帝面无表情,半晌,下巴点了点。道:“不错,魏征确是贤相!”
大臣们一听,明白了,都很清楚自己该要怎么起哄了!
马周接着道:“而现如今,进京之人,都夸王平安好,这点怕是与实际情况不符。王平安是老臣的学生,学生的性格,做老师的最清过,
褚遂良在下而用极低极低的声音,嘀咕道:“朝会之前,你还不肯说王平安是你学生呢,你清楚他什么!”
马周道:“王平安性子温吞吞的,绝非大将之才,所以老臣以为,此次平息突厥人西窜之患,必另有隐情,如此时加以封赏,似乎不妥,不如等王平安回京之后,再做定议!”
褚遂良再也忍耐不住,他欠了王平安好大的人情,这种时候如果不站出来说话,那以后见了王平安,他会心中有愧的。
出班,褚遂良道:“皇上,老臣以为不妥,就算王平安回京,也依旧是这些话,如果要他自己陈述战况,以他的为人,必会推脱,将功劳让于别人,如此一来,岂不是有功的不赏,无功的却受禄了么!”
尉迟恭和李绩等人,也都知道,就算他们站出来说话,也改变不了什么,但态度是一定要表明的,否则对不起王平安,无颜面对这好少年!他们也都出班,附议褚遂良的话。
而大臣们当中,户部官员也纷纷出来,还有大理寺的官员,硬着头皮。也站了出来小声附议褚遂良!他们好歹算是和王平安一个利益集团的,不能不表态!
幸亏太医院的太医们官小职微。没资格上朝,要不然他们能上朝,非得一起站出来,力挺王平安不可!
李世民眉毛挑了挑,并没有说话。而是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心中叹气:“无病啊,不是我对不起你,你要是被压一压。不就没这么多的麻烦了嘛。唉,今日之事,日后补偿你也就是了!”
他出了朝班,道:“皇上。褚遂良及各位同僚所言极是,都有道理。但老臣以为,此事重大,不可草率决定。不如等许敬宗的奏章送到京城,再做定夺不迟!”
褚遂良却道:“可许敬宗有段时间没有送奏章回来了,传言他被突厥人掳了去,有失国体,这种人的话。如何可以做为凭据?”
长孙无忌道:“传言,终究是传言。并没有证实,如果许敬宗没有被掳走呢?过一阵子他必有奏章送回,也必会提及此事,是可以用来佐证的!”
尉迟恭说话了,道:“那要是许敬宗真的被掳了去呢?是被哪个部落掳走的?难不成还要责令王平安去查清楚,然后把他救出来?如果真的如此,许敬宗会说王平安什么?不依旧是偏信则暗吗?”
这回就连李治都说话了。道:“是啊,儿臣觉愕,许敬宗是没法做证人的!”
长孙无忌心中集躁,这些人都起什么腻啊,…二王平安的人情,难道我就不欠叉不是真的为难他个一事只需拖一拖,王平安封公爵还不是早晚的事,他才多大,着什么急呀!现在越着急,皇上越不痛快,压得越狠。你们这是为王平安好吗,没有脑袋的东西,一群酒囊饭袋!
李世民嗯了声,道:“既然是朝会,大家便各抒己见吧,都说说看法儿!”
那些没说话的大臣们,连忙都发表起意见来了,他们对王平安不打算使什么坏,但要一个小小少年,嗖地就窜到了他们的头上,心里还是不会很痛快的,再说皇帝的意思都很明显了,干嘛不顺着皇上的意。大家拿的是皇帝的俸禄,可不是拿王平安的!
朝堂之上分做两派,互相议论起来。倒并不是很激烈,但乱哄哄的。却是根本得不出决定,最后还得看李世民的意思。
议论了半天,啥也没议论出来!
李世民啪一拍桌子。道:“诸君身在长安,如何能议论得清千里之外的事情。
联看不如派人去了解一下吧!嗯,这件卓就交给,房爱卿,你将手头的事处理一下,去一趟关外。一来安抚一下新归顺的突厥人,二来查查这件事的原委。”
刚才朝堂上大臣们议论纷纷,唯一一个没说话的,没有表态的,就是房玄龄。房玄龄和王平安因为高阳公主的事,稍稍有点小不爽,这种事不能明言,但却人人都知道,所以房玄龄深怕说自己打压王平安,更怕逆了皇帝的意,所以干脆闭声大发财。啥也不说,别人爱怎么议论随他们去,他打算置身事外!
可就因为他没表态,给人的感觉就点了他当钦差,表面上看,是相当地公平了!
房玄龄头皮一阵发麻,真够倒霉的啊,大冬天的,让我出关喝西北风。还让我去干得罪人的事!让我去为的啥,不就是为了压一压王平安嘛。可我一压王平安,就会得罪一大群的人!
硬起头皮,房玄龄走了出来,道:“臣遵旨!”
大臣们都松了口气,再麻烦的事。只要有人去办,那就万事大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吧!
褚遂良却道:“皇上,臣以为既然要派人出关,那不如就势巡视一下边关各州,房玄龄一人恐怕忙不过来,不如再多派几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