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医生-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致否决了!
事情很复杂,一环套一环,但如果只看结果,却简单得很了,只有两个选择,是帮李治,或是便宜李恪。二选一,选吧!
长孙无忌在一瞬间便做出决定。任何不利太子的事情,都绝对不允许发生!他回头看了一眼房玄龄和褚遂良。
房玄龄和褚遂良也都想明白了,长孙无忌知道的事情,自然会在私下和他们说,他们岂有不知之理。
王平安资历浅,没错,但资历是资历,资格是资格,他没资历却有资格啊!以赈灾新法和辨证天花为题目进行科考,谁的资格能高过他去?整个大唐,没有!
两人互视一眼,齐齐地叹了口气。他们和长孙无忌就象三个渔夫。用一条条的线,编出了个大网,这个网捉到了鱼,三条老鱼,一二三。就是他们三个”自己把自己圈进网了呀!
不是使劲儿捧太子么,顺带着捧王平安,结果呢?想放手,来不及了!
好半晌,殿上无人说话。大臣们的目光从皇帝身上,转到了长孙。无忌身上,又转到了房玄龄和褚遂良身上!就见这三个老大臣,脸色全都发青,和灵感寺外。王平安熬煮的绿豆汤颜色,极其相似,可能是因为正在想王平安的事吧!
长孙无忌深吸了一口气。转回头,对着李世民说道:“皇上,老臣刚才思虑不周,所以才说出不让王平安做副主考的话。
现在仔细一想,觉得读好书尽行涧书晒胎0肌甩姗与之有理,王平安确实可以做副辛考的!”说完话,他回头看了眼房玄龄,太子的话为什么会言之有理,理由你去想吧!
殿下的大臣声音整齐地噬了起来。这才眨眼的功夫,刚刚说的话还没落地,话尾还热乎着呢,就改意思了,由不赞成变成了赞成,改得也太快些了吧!
他们可不知道明年的考题是什么,这样重大的事情,无论是皇帝还是宰相,都不会提前说出来的!
紧接着长孙无忌的话头,房玄龄也道:“皇上,太子会推举王平安做副主考,必有深意,老臣刚刚犯糊涂,没有了解到太子的深意,现在却是明白了,太子果然,”果然很有深意!”
说着话,他转头看了一眼褚遂良,平常就你的话多。怪想法也多。太子到底有啥深意,这个深意就由你去想吧!
褚遂良咽下口唾沫,心想:“我知道你们愕把难题扔给我!”他清了清嗓子,道:“皇上,老臣也想明白了,太子英明,太子睿智”
急切之间,实在难以编出什么太好的理由来,又要光明正大又要符合实际,这种理由相耸地不好编了!
王平安是一个赴京赶考的士子。来到长安之后,没过几个月的时间。竟然由一个考生,一跃而成副主考,这个跃起的高度,未免也太高了些,怎么解释,也是难以解释得通的。
褚遂良心中叹气,我都当了多少年的官了,从青年当到老年,头发都熬白了,这才熬到主考官,可以批卷子,可以给士子们评等级!
那王平安凭的是啥呀,就因为靠上了太子这棵大树小小年纪竟然就能封伯爵,眼瞧着就要封侯,这还不算,竟然还要当副主考,我还得为他想理由,让他能光明正大地当上副主考,
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啊!
褚遂良脑筋急转,在皇帝和大臣们的注目之下,终于想出理由了。他道:“皇上,太子要让王平安当副主考,主要原因有两个”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头,心中都道:“两个原因?我们连一个。都想不出来!好,眨巴下眼皮的功夫,你就能想出两个原因来,看来你很有急智啊,以后再有这种难想的事儿。就全交给你去想了!”
褚遂良道:“第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王平安文采出众,他做出来的诗,首首都可流传与世,为万人所咏唱!”
李世民轻轻点了点头,大臣们也一头,但这个理由马马虎虎还能站得住脚,不过科考取士,取的是可以治理国家的人才,不是只会做诗的文人,要不然为什么还要考时事策论,干脆就光考诗不就得了。
褚遂良又道:“第三个原因最是重要,王平安青春年少,却对国家屡立奇功,这样的人才当好好重用才是。太子让王平安做副主考,用意就是要给天下的士子们做个榜样。要想成名,要想入仕,不必非要死念书本,书本外面的东西,同样可以做为评价一个人能力和本事的尺度。我朝选取人才,不拘一格,只要能为皇上,能为朝廷,能为百姓做出实事来,皇上都会破格提拔,不使明珠遗落民间!太子的做法极是英明,当为后世为政者效仿!”
好,这个理由好,绝对站得住脚!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们,一起
头。
太子让王平安做副主考,果然是用意深剪,不仅是为了眼下而且更为长久着想,是要给士子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啊!
所以说嘛,太子绝对没有喝多。绝对是在头脑清醒的情况下深思熟虑之后,才上的这道奏章。科举取士。乃是关系到国家的根本,是百年大计,而王平安就是太子为大唐百年大计。树立的一个榜样,一个标准。让后人学习之用。不但不是醉话。还要记入史书,为后人效仿!
史忠臣侍立在皇帝的身后,听褚遂良说完这些话,嘴一咧,心想:“真正是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啊!我估计肯定就是太子喝多了。一时没管住嘴,才出的这个馊主意,结果被你一粉饰,反到成了后世为政者,需要效仿的主意了!”
长孙无忌点头道:“正是这两个原因,老臣适才也是如此想的,一想通,就觉得王平安确是该当明年科举的副主考了!”
房玄龄一本正经地道:“老臣,附议!”
其他大臣见他们三个。都说行了。也就没必要再有什么异议了,齐声道:“臣等附议!”
李世民叹了口气,治儿啊治儿。你真是让父皇操碎了心啊,以后你要是当不好皇帝,不能守住大唐社稷,可真是上对不起天,下对不起地,中间对不起父皇我啊!
他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便这么决定吧,就由王平安出任明年开科后的副主考,从今日起,严禁任何人,去向他投行卷,求知己!”
主考官是不可以收行卷的,这是回避原则,褚遂良也是不可以收行卷的,不可以做士子们的知己,但他的主考官身份,并没有公开,要不是李治昨天晚上喝多了,当众说了出去。就连朝中的大臣,都没有几个,
道。
李世民下令拟旨,由史忠臣亲自将这个消息送去石坑村!
史忠臣手捧圣旨,出了皇宫。坐上一辆轻便马车,在两名禁卫的护送下,直奔石坑村!
石坑村。
李治躺在床上,一脸的呆滞。不住口地道:“完了,全都完了,孤这次定会被父皇责罚。无病啊,孤说那话的时候,你怎么不拦着啊!”
王平安一直陪在他的身边,听他埋怨,便道:“好好,都是小臣的错”麻绳呢?来人啊,快快给我找根麻绳来,如果皇上责怪,一切责任全都由我来担!”
这一天,李治就在不停地埋怨中度过。天黑之后,月上枝头,忽然村外传来呼喊声,有人进村了。
李治一天都没起床,王平安也就这么在屋里陪了他一天。
忽听村外有人叫道:“圣旨到!”李治一咕噜爬了起来,叫道:“糟了,父皇斥责我的旨意到了!”
第三百零二章 皇帝出迎
王平安也是吃了惊,怎么斥责来得泣么快,竟然是郸供坠引的。按着路程上来说,是李治的奏章快马送去长安,皇帝立刻便做出了批复,然后再让人送了回来,其间连一点时间都没有耽搁啊!
感觉头皮发麻,王平安心想:“这回祸可真是惹愕大了,让我当副主考,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皇帝看奏章必会大怒,要不然哪可能这么快就做出批复了。说不定这事已经在朝堂上传开了,还会传到民间。等后世之人,再给“不自量力。这句成语做注解时,必会这么写: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王平安的人”
李治身子晃了一晃,猛地倒在了床上,叫道:“孤头疼,孤头疼啊!无病啊,孤没法儿去接旨了。便由你代孤去接吧!”
王平安大急,有没有搞错,接圣旨这么重大的事,还能让别人代劳吗?别说你头疼,就算你现在要死了,架也得架着你去呀!
他道:“殿下,莫要如此,就算是皇上要责罚,也是责罚小臣,和你有什么关系啊,皇上不会斥责你的,咱们还是一起去接旨吧!”
李治却在床上滚来滚去,他道:“父皇怎么责罚你呢,这事儿跟你也没关系啊,你不是都推辞了好几次吗,你不是说别人都看见了吗。那就和你没关系了啊!”
忽然,他停止滚动,又坐直了身子。奇怪地道:“无病,上次父皇封你为折柳县伯时,你立即就答应了,还说什么谢主隆恩,上次答应得那么快,为什么这次却要推三阻四的?”
王平安嘴一咧,挠挠头,道:“这个,这个”人嘛,总是要长大的呀,小臣上次不知规矩,所以答应的快了些,现在知道了,当然就要推辞再三了!”
李治又倒到了床上,继续半死不活地道:“所以说啊,父皇不会责罚你的,却会责罚孤啊,大臣们也会看笑话,说孤喜好杯中之物
正说着,就听门外李绩叫道:“太子殿下,皇上的圣旨到了,是由史大总管送来的,你快点出来接旨啊!”
李治啊了声,呼地坐起身,道:“竟然是由忠臣送来的,看来父皇果然是生气了!我,我”一着急。也不称孤道寡了,直接叫起了我来。
王平安道:“不如殿下就在屋里躲一躲吧,躲上几天,估计就能将皇上的责罚,躲过去了,没准儿皇上会把这件事儿给忘了!”
他这话是在讽刺,堂堂太子,做错了事,竟怕父亲的责罚,难不成还是小孩子吗?
李治却没听出来这是讽刺,竟然说道:“躲怎么是个办法呢。如此重大的事情,父皇如何能够忘记!”他从床上跳了下来,穿好鞋子,整一整衣冠,冲王平安一摆手,道:“走,和孤去接圣旨!”
王平安心想:“行啊,还是有那么一点网儿的!”跟在后面,和李治一起出了屋子。李绩见他们出来,连忙闪到一边,露出了身后的史忠臣。史忠臣满头是汗,却又一脸的严肃,竟从他脸上的表情,猜不出圣旨的内容,是好还是坏。
李治来到天井之中,面朝长安方向跪下,道:“臣李治接旨!”
史忠臣展开圣旨,念了起来。圣旨相当地长了,一听就走出自褚遂良的手,骈四俪六,怎么让人难以理解,他就怎么写。
李治听到一半,脸上就露出了笑容,他不害怕了,因为这道圣旨全是在夸自己,说自己怎么有眼光。怎么在茫茫人海中,发现的王平安,而王平安又是怎么年少有为,可以做大唐士子们的楷模!
这不是要责罚我啊,这是在夸我。说我做对了事情!
最关键的话,总是留在最后说的。当史忠臣念出了最后那句话,李治大喜,万没想到自己喝醉了酒之后说的话,竟然被大臣们评为睿智之举,而且还要后世为政者。照着学!
王平安却听得目瞪口呆,他跪在李治的旁边,身子都僵硬了,连动都没法动!不可能吧,李治在呈送那道奏章时,可是喝多了,难不成大臣们在朝堂上听奏章时,也都喝多了,而李世民更是在喝得大醉时,批复的奏章?
竟然真的让我当副主考了!
“钦此!”史忠臣念完了奏章,脸上这才露出笑容,道:“太子殿下,还不快快领旨!”
李治更是满脸的笑容,说了声:“臣李治,领旨谢恩!”接过圣旨。站起身来,笑道:“忠臣啊。父皇怎么会答应让王平安当副主考的?”
史忠臣笑道:“太子深谋远虑,为我大唐百年大计着想,皇上当然要支持了,怎么会不答应呢!”
他看向王平安,就见王爵爷还直挺挺地跪着,竟然连半点反应都没有!他忙道:“无病,该领旨谢恩了!”
王平安啊地一声,回过神来,道:“谢恩?可是小臣何德何能克然可以做副主考官?这这,这万万不可啊!”
史忠臣上前拉起他,笑道:“圣旨里不是说了嘛,太子要为后世之人立个捞样,皇上很是赞同,所以你一定要为天下士子们做好榜样,不可辜负了皇上和太子,对你的一片期望之情啊!”
王平安慢慢站起了身,心想:“我成了天下士子的榜样了?我怎么成的啊,我自己怎么不知道?”池心下茫然,当真是啥话也说不出来了!
史忠臣心里明白,不论是谁。突然间遭受到了如此重大的荣耀,或者说是打击,没有谁能绷得住,想不发呆,那是不可能的!
看了看王平安,虽然文质彬彬的。但嘴上无毛,年纪连二十都没有到。他怎么能当主考官呢?唉,真是”说你行,你就行,不服不行啊!
史忠臣转头对李治道:“殿平,辨证天花事宜的那个大难题在您的指导之下,已经解决了吧?”
李治连忙点头。道:“迎刃而解,不费吹灰之力!”该吹的时候,就得吹,吹灰没意思,得吹牛才行!
史忠臣道:“那就好,京中已经准备好盛大的仪式,就等太子殿下你回京了。咱们再待一日,后日便启程回京!”
李治啊了声,道:“这么快就回京啊!”…且黄不愿意,曰发现自只喝醉了,惹了祸出来也没关系正只要有父皇在,有舅舅在,啥事都能给他解决,坏事也能变好事,他就又不想这么早的回京了,在外面待着多好呢,多自由呢,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史忠臣道:“朝廷不可一日无太子啊,多少政事,还等着太子你回去处理呢!”
“那,好吧!”李治这才不情不愿地答应。
李绩给史忠臣领到一处宅子,给他安排好了住宿,大家回屋件息。
第二天,消息传了出去,皇上亲点王平安为副主考,士子们欣喜欲狂,纷纷跑来向王平安道喜,可王平安却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一直到明年科考结束,他都不会再收行卷,更不会做谁的知己了!
可士子们却根本不在意,他们早就“拜入恩师的山墙之内”成为王平安的入室弟子了,还用得着投啥行卷,求啥知己啊,咱们都是王副主考你老人家的弟子,是一家人,不分彼此的!
忙乎了一天,收拾好行李,当天晚上午夜刚过。众人便即出发,离开了石坑村。士兵们举起火把。开始焚烧小村。这里住过天花病人。又进行过辨证,虽然成果是好的,但在没有将成果向天下推广之前。还是要烧掉小村的,以免有不知情的百姓进来,被染上天花。天花只能预防,却是不能治的啊!
出村之时,王平安回头望了一眼,火光烛天,照得山谷之中一片通明。这个小村他住了半个夏天又加小半个秋天,有些感情了,现在他要离开,小村子却要变成灰烬,难免心中喘嘘,感慨一番!
山谷之外,早有军队等候,马车无数,都是来接谷中众人的,所有参加辨证的人都要进京,去朝拜皇帝,去接受百姓的欢呼!
上了大车,一路向长安赶去,夜半赶路,士兵们点起火把,近千人的大队,足足延伸出去两里多地,长队蜿蜒,犹如一条长龙,慢慢游动!
他们半夜启程,就是为了要在天亮之前。赶到离长安三十里之处,那将是长安百姓,欢迎李治等人回来的游行,而终点是在承天门,估计之后有可能要全城欢庆,弄成象上元节那样的盛典!
大队行得极快,一路急赶,虽然大车中的人被颠簸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