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国大业-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在灯下写文章的毛泽东,噌地站了起来,接过电报,一拍桌子:“马上回一封加密电报,告诉颖超同志,她出色地完成了中央交给她的任务!中央向她表示感谢。请陈毅市长,对孙夫人的北上高度保密,做到万无一失。”
    周恩来欲走出。
    毛泽东:“等等。”
    周恩来:“主席还有事?”
    毛泽东:“颖超回来,放你一天假,好好陪陪她!”
    137。北平前门火车站
    字幕:1949年8月28日下午4时北平前门火车站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李济深、何香凝、张澜、张治中、沈钧儒、郭沫若、柳亚子、廖承志等一大群人都恭候在站台。
    138。宋庆龄乘坐的专列驶进车站
    车还在滑动,毛泽东带头鼓起掌来,所有的人都鼓掌了。车刚停稳,毛泽东出人意外地先踏上梯子,迈入车厢。
    139。专列车厢内
    宋庆龄身穿黑色绸旗袍,佩一条洁白的纱巾,盘着发髻,十分端庄地站立起来,微笑地凝视着走上车来的毛泽东。
    毛泽东热情地伸出手来。
    宋庆龄上前一步。
    握手。
    手上那枚印章戒指。
    音乐起。
    毛泽东:“大姐,重庆一别,快四年了。”
    宋庆龄:“我从心里祝贺你们的胜利。”
    毛泽东:“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
    宋庆龄:“感谢你们的邀请,谢谢邓颖超的陪同!”
    毛泽东:“我和我的同志们盼望着这一天,与您共商建国大业!”
    无数支鲜花从车窗外簇拥上来。
    车厢外,欢迎的群众,锣鼓声,欢呼声。
    第六章  前仆复后继五星旗新染烈士血 民主加团结新政协初奠千秋业 01
     更新时间:2009…9…22 17:37:49 本章字数:594
    140。新疆伊犁机场
    阿合买提江、伊斯哈克伯克、达列力汗、阿巴索夫、罗志五位政协会议代表和随行人员,登上苏联的伊尔飞机。
    141。伊尔飞机舱内
    飞行中,阿合买提江拿出毛泽东的亲笔信,递给罗志:“这是毛泽东给我们的亲笔信。请你给大家念一下。”
    罗志念着信:“……欢迎你们派出五人代表,参加全国人民政治协商全体会议,请于九月上旬到达北平……”
    阿合买提江:“我们飞到西伯利亚,转道东北,上旬到北平是没有问题的。”
    142。北平中南海会议室
    毛泽东翻看着政协代表名册:“这是一部天书啊!”
    周恩来:“搞了三个月,各党派,各界别,人民团体,工农兵都有,正式代表510人,候补77人。”
    毛泽东:“林则徐的侄孙林遵,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杨虎城的儿子杨拯民……很有代表性呀。孙夫人在哪个界别?”
    周恩来:“特别邀请人士。”
    毛泽东:“好!前清翰林张元济,北洋海军耆将萨镇冰,国民党起义将领傅作义、程潜,海外侨领陈嘉庚、司徒美堂……真是梁山好汉大聚会。还有哪路神仙未到?”
    周恩来:“民革一员大将杨杰。”
    毛泽东:“呃,国民党的军事学家呀!欢迎他到新政协来,为我们出谋划策!”
    周恩来:“他从云南转道香港,即将北上。”
    毛泽东:“新疆三区的代表出发了没有?”
    第六章  前仆复后继五星旗新染烈士血 民主加团结新政协初奠千秋业 02
     更新时间:2009…9…22 17:37:49 本章字数:1989
    1。飞机在伊尔库茨克顶着雷雨再度起飞
    飞越贝加尔湖上空,遇到强气流无法升高。
    阿合买提江:“快升高!”
    机长紧张地操作升降杆:“升不上去了!”
    机长用力向上,向上。
    迎面看到雾岚般大山。
    一声巨响,撞上了巴依喀勒山,飞机在巨大的爆炸声中坠毁。
    2。北平&;#8226;中南海勤政殿外长廊
    毛泽东神色紧张:“阿合买提江呢?”
    周恩来在报告:“飞机上十七个人全部遇难。”
    毛泽东极其愤怒地:“国民党特务干的?”
    周恩来:“情报部门说,是天气恶劣造成的。”
    毛泽东沉默了好久,点燃一支烟:“新疆代表遇难,对外一律不讲。”
    周恩来:“除苏方外,没有公布出去。”
    毛泽东:“新疆三区不能没有代表,立即补上。”
    周恩来:“已经组成三人代表团。”
    毛泽东:“团长是谁?”
    周恩来:“赛福鼎&;#8226;艾德孜。团员有阿里木江、汉族代表涂治。”
    毛泽东:“要吸取教训,保证他们的绝对安全。”
    周恩来:“已经安排好了。”
    毛泽东:“越是开会在即,越要谨慎……杨杰将军到了吗?到了,我要见一下。”
    3。香港轩尼诗道杨杰住所夜
    字幕:1949年9月19日香港
    杨杰(61岁)在收拾行李,等待离港的机票。
    桌上摆着他与李济深等人的照片。
    字幕: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执委委员、上将杨杰
    4。香港杨杰住所门外
    保密局处长叶翔之带领特务们潜入楼房,在每层布下一个特务。
    特务敲门:“给杨杰先生送机票。”
    佣人:“给我吧。”
    特务:“还有一封亲笔信交他本人。”
    杨杰走出,打开房门,接过信低头欲看。
    特务掏枪射击,杨杰应声倒下。
    5。北平&;#8226;天坛祈年殿
    毛泽东与张澜、罗隆基等民主人士参观。
    张澜:“民盟有些人认为,政协会后,民盟没有再存在的必要,应当取消。”
    毛泽东:“怎么能取消呢?现在,新中国如大厦初建,独木难支,正需要大家共同出力啊。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嘛。”
    张澜:“少数人想息影林泉。”(手机  阅读 1   6 k 。 c  n)
    毛泽东:“到人民政府做官是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五斗米折腰啊。努生兄,以为如何?”
    罗隆基:“我不同意取消民盟,但我也不同意民盟现在的做法。”
    毛泽东:“唔,愿闻其详。”
    罗隆基:“民盟不应成为贵党的附庸,应该持独立的立场。”
    张澜阻止:“哎,努生!”
    毛泽东:“表老,努生说得不错。民盟本来就独立于敝党,所以才谈得上联合呀。说是附庸,不妥当。”
    罗隆基:“我承认不妥。但是,民盟应当保存对贵党批评的权利。”
    毛泽东:“完全正确。共产党有个法宝,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哪有不欢迎别人批评的道理呢?不管是谁,只要批评得对,对人民有好处,我们都接受。”
    罗隆基:“那好,恕我直言。中国应当学习欧美的民主制度,不应当仿效苏联的一党专制。要实行民主制度,就要有反对派。民盟最好不参加联合政府,而成为在野党。”
    毛泽东:“努生兄留学英美,对他们的制度情有独钟啊。”
    罗隆基:“年轻时学的,想丢也丢不掉了。”
    毛泽东:“我年轻时,也信仰这些,议会制、两党制、三权分立呀。努生兄中国搞议会制有多少年了?”
    罗隆基觉得突然:“嗯……辛亥革命一成功,就有了吧?”
    毛泽东:“对呀,整整三十八年喽,这么长时间的政治实践,成绩如何哩?”
    罗隆基思忖了一下,摇头:“唔——不理想。”
    毛泽东:“一个国家建立什么政治制度,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美国之所以产生两党制,是因为两党分别代表了美国东北部的资产阶级和南方的奴隶主,它们之间还爆发过一场战争啊。苏联之所以实行一党制,是因为俄国的资产阶级及其党派坚决地站到了革命的对立面。中国既不同于美国,也不同于苏联。民盟用实践证明了自己是革命派,而不是反对派。它应当是新中国的参政党,而不是在野党。”
    罗隆基沉思。
    毛泽东:“努生兄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见过外国有祈年殿这样的建筑没有?”
    罗隆基不解其意,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没有。”
    毛泽东:“对嘛,随人作计终后计。邯郸学步,徒遭笑话。我们的祖先是有创造性的。我们也应当有创造性。多党合作,协商建国,就是我们的创造!”
    回音壁把毛泽东的论断向颇具神韵的天坛扩散……
    第六章  前仆复后继五星旗新染烈士血 民主加团结新政协初奠千秋业 03
     更新时间:2009…9…22 17:37:50 本章字数:1390
    148。北平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办公室
    字幕:1949年9月20日
    毛泽东与秘书急急地走进办公室,翻开政协代表名单,在杨杰的名下画了一个黑框:“明天就要开会了,告诉恩来不要改了,保留杨杰代表的名字,让人们记住反动派的残暴。”
    149。毛泽东书房内
    毛泽东热情地招呼着三位解放军将领,给每个人散了一支烟。
    毛泽东:“……都是老同志了,有话直说。你的信我看过了,没当上政协代表,有情绪。”
    陈司令:“现在是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反革命。”
    毛泽东:“牢骚还不少哩,都倒出来嘛。”
    陈司令:“早知道让李济深、张澜当国家副主席,那咱们当初革命干吗?”
    刘参谋长:“有些人杀过咱们多少人?我全家就死了七口。江山是咱们打下来的,不追究他们罪行就算宽大,为什么还给他们加官进爵呀?”
    吴政委:“主席,这是不是把人民的权力拱手相让,犯右倾呀?”
    毛泽东把脸一沉:“好大的帽子啊!”
    沉默,点烟。
    毛泽东:“你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傅作义打开城门,北平和平解放了。他去了绥远,绥远和平起义了,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啊,你们谁能做到?”
    三将军默然。
    毛泽东:“论功劳,绝不在我们之下。我问你们,蒋介石是希望咱们团结的人多,还是害怕咱们团结的人多?”
    陈司令:“当然是害怕咱们团结的人多啦。”
    毛泽东拿起代表名册,指着画黑框的杨杰名字:“这位国民党陆军大学校长,军事才华享誉国际军事界,被斯大林称为‘战略专家’,昨天被特务杀害了。”
    三位将军低头无语。
    毛泽东:“不能因为自己早革命了两天,就不许别人革命。如果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都到我们这一边来了,蒋介石还有不完蛋的道理吗?”
    将军们听进去了。
    毛泽东:“要请人家来,就要让出位置给人家,让人家有职有权。而不能小里小气,口惠而实不至啊。”
    150。菊香书屋外面
    张澜与朱德兴奋地交谈着向毛泽东的住地走来。
    朱德:“……刘邓大军经略西南,伯承、**都是咱们老乡。”
    张澜:“太好了。四川的刘文辉、邓锡侯起义之事,我来说服。”
    朱德:“好哇!刘邓遇刘邓,家乡的解放就会更快喽。”
    李银桥迎上他们。
    朱德:“主席有客?”
    李银桥点点头,搬两把椅子在院中让朱德、张澜坐下,稍候。
    屋内传出陈司令的声音:“……那个穿长衫、戴瓜皮帽,就像个前清的遗老,新中国让这样的人做副主席候选人……?”
    传出毛泽东厉声训斥的声音:“……你懂个啥?要比革命的资格,咱们谁也比不上张澜。”
    听到自己的名字,张澜不由得一怔,梳理胡须的手停下,侧耳谛听。
    毛泽东的声音:“四川保路运动,他就是领袖,这个运动引发了辛亥革命。就说蒋介石召开伪国大,企图孤立我们党,一些人见利忘义,去捧蒋介石的场了。民盟作为第三大党,拒绝参加,做出这个决定的,就是张澜,这是政治人格,不惜冒杀头危险!”
    张澜如坐针毡,起身欲走。
    朱德摆手示意稍等,张澜坐下梳理胡须。
    陈司令的声音:“我们四方面军长征过四川的时候,他反对过我们哩!”
    张澜心里一震,手里小梳子落地。
    朱德拾起小梳,递给老师。
    第六章  前仆复后继五星旗新染烈士血 民主加团结新政协初奠千秋业 04
     更新时间:2009…9…22 17:37:50 本章字数:1331
    151。毛泽东书房内
    毛泽东:“……这是我们的错误,是张国焘乱打乱杀,引起了当地的恐慌,不然早就站住脚了。陈伢子,没当上代表,心里窝火,私下再不能发怨气,表老是朱总司令、罗瑞卿的老师,也是你们的老师。”
    陈司令:“表老?”
    毛泽东:“就是张澜嘛,我们共产党员都要向他学习呀,张澜出身农家,做了四川省长,不改本色,母亲、妻子留在家乡务农。他经手的钱财成千累万,自己是两袖清风、一身布衫,有‘川北圣人’美名呀!”
    吴政委:“主席,我明白了。”
    毛泽东:“明白就好,代表名额也是政治协商产生,只能委屈你们,好在都是跟我上过山的,相信你们有这个觉悟。”
    三位将军起身出屋。
    152。菊香书屋外面
    朱德板着脸站在那里。
    三将军本能地敬军礼:“总司令好!”
    朱德还礼后,指着张澜:“来,认识一下,我的老师张澜。”
    张澜起身。
    三将军怔楞片刻,有些尴尬。
    张澜那双深邃有神的目光。
    三将军毕恭毕敬地给张澜敬礼。
    张澜:“免礼,免礼,总司令说了,三位都是战场虎将啊。”
    三位将军手不肯放下,敬礼看着张澜。
    闻声而出的毛泽东笑着赞扬:“这个礼是敬对人喽。”
    153。毛泽东书房内
    张澜:“……刘文辉是我们的秘密盟员,他和邓锡侯都准备起义。”
    毛泽东兴奋地:“好呀,西南解放指日可待了。表老呀,要开会了,我请人给你做了身衣服,请你来试试,不合身可以改改,银桥!”
    李银桥把一个白包袱送到张澜跟前。
    朱德打开,是一套新作的中山装和一双新皮鞋。
    张澜:“润之,谢谢好意,我不能用呀。”
    毛泽东感到意外:“为什么?”
    张澜:“我穿此衫,有碍新国家形象,视为晚清遗老乎?”
    毛泽东:“表老不要误解,这是我们的敬意。”
    张澜扯起长衫:“我妻手工缝制,她知我有肾炎,特意长出五寸,御寒遮体,我穿着舒服,随身而安。”
    朱德:“主席,明天开会,表老特意换上三十年前母亲给他做的布鞋。”
    毛泽东打量张澜脚上的布鞋:“表老呀,新的政府要建立了,要给领导人统一着装呀。”
    张澜:“国家初建,百废待兴,用钱之处多了。这套衣服和鞋,少说也顶一户农家的一年口粮,能省则省吧。表方就是这么个人,改不得了。”
    毛泽东有感无奈,蓦地站起,向门外望去,又急忙出屋。
    张澜和朱德感到莫名其妙。
    一会儿,毛泽东随后跟进一位摄影记者:“老总,我请你的老师照个像。”
    朱德扶起张澜。
    张澜抖了抖这身长衫。
    毛泽东:“开会,你就穿这身长衫,你是艰苦朴素第一老啊!”
    咔!毛泽东和朱德站在张澜两侧拍照。(定格)
    154。北平中南海怀仁堂
    字幕:1949年9月21日19时
    主席台,悬挂着孙中山、毛泽东的巨幅画像,中间挂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徽。
    六百多位代表来自东南西北中,济济一堂。
    毛泽东庄严宣布:“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