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国大业-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字幕:1949年5月4日蒋介石在上海部署“保卫大上海战略计划”
    汤恩伯:“你对张治中一向恩宠有加,言听计从,他居然背叛了你。”
    蒋介石长叹一气:“立即登报,撤除他党内外职务,开除党籍,通缉归案。李济深还在北平骂我吗?”
    毛人凤:“已经派人去北平执行密裁。”
    蒋介石:“好,还有那个追随他的杨杰,在云南有不轨之举……”
    毛人凤会意地一点头:“张澜和罗隆基怎么办?”
    蒋介石:“这两个人可以马上搞掉!很多事都坏在他们两个手里。”
    毛人凤递上一个名单。
    蒋介石:“我的意见,对沪上名流,先劝说他们去台湾,凡是托词不去的,一律逮捕!”
    104。上海·特务疯狂大屠杀
    外滩中国银行门前,保密局处长聂琮带两个特务紧密追踪黄竞武,在走廊外将其抓捕。
    字幕:1949年5月18日民盟中央常委黄竞武被活埋
    雨夜,特务们连续活埋黄竞武等13位革命者。
    105。上海吴淞口
    聂琮指挥特务将两个装入活人的麻袋抬到江边,捆在麻袋中的人还在挣扎扭动,绑上大石头坠入江里,夜色中的江水甩着漩涡,转瞬即平静流淌。
    106。北平香山双清别墅中央军委作战部内
    军用地图呈示我军宁沪杭战役的态势。
    周恩来:“上海局来电,蒋介石要劫持一批社会名流去台湾,对张澜和罗隆基要下毒手。”
    毛泽东:“张澜、罗隆基是民盟的领袖,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告诉上海的同志们,一定保证他们的安全。还有,对孙夫人,既要防止暗杀,也要防止劫持台湾。”
    第四章 蒋特动杀机插翅难飞密织罗网 中共施妙计虎口余生智救张澜 02
     更新时间:2009…9…22 17:37:47 本章字数:1367
    107。北平·东来顺饭庄
    李济深陪着秘书张序吃涮羊肉。
    张序:“……鄙人一直追随任公,也想在北平有所作为。”
    李济深:“张序,能到北平找我,令我感动呀,约你到这儿尝尝北平特色。”
    张序:“看来任公常来这里。”
    李济深点点头:“我喜欢忽必烈发明的军队快餐。”
    张序边吃边观察:“我们南方少有这种吃法。”
    两位侍者,站立一旁。
    李济深一挥手,侍者退去,他站起身,添加火炭。
    张序的手在桌布下偷偷摆弄着无声手枪,脸色诡密。
    张序:“任公的家属,何时离开香港?”
    李济深:“慢慢安排吧。”
    张序:“任公不回香港了吗?”
    李济深:“要看这里的工作而定。”
    张序:“我能在任公身边尽力吗?”
    李济深::“吃得惯吗?”
    张序:“吃得很香。”
    李济深突然把筷子一放:“那就说说你来北平的目的吧。”
    张序一怔:“我,来投奔任公的呀。”
    李济深表情陡变,眼神犀利如箭:“人不可自欺,看着我的眼睛。我李任潮什么没有经历过……”
    张序欲从桌下掏枪。
    李济深把碗一磕,两眼圆瞪:“拿下这个民革的叛徒。自投罗网的小雀!”
    身后冲出保卫人员,缴下张序的无声手枪。
    108。上海·虹桥疗养院张澜病房内
    字幕:1949年5月24日上海
    傍晚,解放军进攻上海的巷战已经开始,隐约可以听到枪声。
    上海警备第三大队副大队长阎锦文(35岁)带着几名全副武装的军人赶到虹桥疗养院。
    阎锦文:“共军很快就要打进来了,这里很不安全。我们奉上峰的命令,转移二位去安全的地方。”
    张澜用小梳子梳着胡须:“我不走,这里蛮好!”
    阎锦文:“再不走就不好办了。”
    张澜:“我连赵尔丰的大刀都不怕,还怕共军吗?共军能把我一个老头子怎么样?我快八十了,够本儿了。如果你们要杀我,就在这儿动手好啦。”
    罗隆基:“我与表老共进退,表老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阎锦文:“你们不走?死定了。”
    张澜:“那就开枪吧。”
    阎锦文无奈,转身就走。
    109。上海虹桥疗养院正门夜
    两辆吉普车停下,聂琮带着六个特务带队闯入。
    110。上海虹桥疗养院病房内外夜
    特务们强令张澜和罗隆基立即出门。
    罗隆基:“我们也该换下病号服吧?”
    特务:“少啰嗦,走!”
    罗隆基:“谁指使你们来抓人的?”
    张澜用小梳子梳着胡须:“慢着!阎王请我也得报个姓名。”
    聂琮用黑布上去就把罗隆基头给蒙上了。
    张澜还想挣扎,特务一把抓过梳子扔在地上,一脚踏上去。
    两人被押解着刚刚走到楼下。
    阎锦文带队返回,众多军人上前抢过张澜和罗隆基。
    双方对峙。
    阎锦文:“我奉警备司令部的命令,抓拿要犯。”
    聂琮:“警备司令部?”
    阎锦文亮出证件,指挥着手下:“带走!”
    张澜反抗:“要杀,你们就在这里杀吧!”
    阎锦文:“有你死的地方!”
    特务们眼看着两人被带走。
    罗隆基连连感叹:“唉,没想到老蒋一点气度也没有。”
    第四章 蒋特动杀机插翅难飞密织罗网 中共施妙计虎口余生智救张澜 03
     更新时间:2009…9…22 17:37:47 本章字数:989
    111。街道夜
    黑沉沉的街道,军用吉普车疾驶。
    车厢中,张澜和罗隆基相对无言。
    罗隆基发现前方设有路卡,遂要求下车:“你们不停车,我拼一死。”
    阎锦文一把抱住。
    罗隆基执意要闹。
    阎锦文麻利地把他捆成五花大绑,嘴里塞上手套。
    吉普车在通过层层岗哨时,凭借警备司令部的特别通行证才得以通过。
    突然,发现路口处有聂琮一伙追来。
    阎锦文立即命令拐入小巷,下车步行。
    两个军人分别背着张澜、罗隆基,穿院翻墙,拼命奔跑,阎锦文断后。
    112。戒备森严的杨虎公馆夜
    罗隆基打量周围:“表老,这地方,是杨虎公馆。”
    张澜:“咱们是刚出狼窝,又入虎口,此生休矣!”
    一组持枪的国民党宪兵围过来,其中一个队长与阎锦文热情握手,然后走到张、罗面前。
    宪兵队长笑得很灿烂:“张先生,罗先生,恭喜,恭喜,你们得救了!”
    张澜冷冷地:“少啰嗦,快动手吧,利索着点儿,也让我们快点解脱。”
    罗隆基仰天长叹:“唉,中国何时才能有开明政治啊!”
    张澜:“努生,不要英雄气短。咱们为民主奋斗多年,能看到独裁者的末日,也算不虚此生,死而无憾!”
    宪兵队长一怔:“两位先生误会啦,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分队……”
    张澜怀疑耳朵听错了:“什么?”
    宪兵队长觉察出他的怀疑目光,莞尔一笑。摘掉钢盔,撕开国民党宪兵军装,露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帽和胸标。
    队长:“我们奉毛泽东主席的命令,来营救二位!”
    罗隆基疑惑:“那这位是……”
    队长:“阎队长受上海地下党和杨虎先生的委托,执行营救任务。蒋介石已下令把你们绑架到吴淞口沉江。”
    张澜一惊:“努生,看见没有,恩同再造啊!”
    惊魂未定的罗隆基感激地抓住阎锦文不放。
    枪炮齐鸣,叠印人民解放军全面攻城了!
    113。台湾·蒋介石官邸
    字幕:1949年5月28日台湾
    蒋介石骂道:“……一群军人,连两个文人都对付不了,一个还是七老八十的,也让他们溜掉了。”
    毛人凤:“主要是警备大队副大队长阎锦文叛变,没有想到。”
    众军官在座,非常尴尬。
    蒋介石:“早就让你们干掉张澜,你们不听。现在可好,让共产党如获至宝。”
    第四章 蒋特动杀机插翅难飞密织罗网 中共施妙计虎口余生智救张澜 04
     更新时间:2009…9…22 17:37:48 本章字数:1595
    114。北平·香山双清别墅院外
    吉普车刚一停稳,毛泽东亲自拉开车门,一手护着张澜的头顶不要碰到车门,一手搀着张澜下了车。
    毛泽东:“表老,劳你的大驾,不好意思。”
    张澜:“你去饭店看过我,我来你这儿也是应当的。”
    毛泽东:“任公先到一会儿了。”
    张澜:“任潮捷足先登啊。”
    李银桥捅了捅阎长林小声嘀咕:“主席对这个表老,也太客气了吧。”
    阎长林:“这老头可不简单,听说当过朱总司令的老师呢……”
    李银桥惊讶地吐了一下舌头。
    115。北平香山双清别墅客厅
    毛泽东:“民革、民盟两位大帅都到了,新政协的筹备工作,望多多指教啊。”
    李济深:“润之,你太谦虚了。”
    毛泽东:“咱们彼此都了解,又要在一起共事,要多批评。解放军正在向全国进军,估计到年底,全国就能基本解放。”
    张澜:“共产党真有本领,取得了如此伟大的胜利。”
    毛泽东:“我们也无过人的本领,只不过做到了谦虚、谨慎、勤劳、节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受到了人民的拥护。”
    张澜注意到毛泽东上衣左边有块补丁:“主席讲的前八个字,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少数人能做到。但要做到这后一句话,可就太难啦!恐怕这也就是历来为政者的病根之所在吧?”
    毛泽东想了想,点头赞同。
    张澜:“润之,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毛泽东:“表老畅所欲言。”
    张澜:“米自腐而后虫生。权力的腐蚀力很强。昔日的国民党也跟今日的中共一样朝气蓬勃,可是,现在却腐败透顶。希望中共有所警惕,不要重蹈覆辙。”
    毛泽东:“老成谋国呀!表老,我们从延安整风开始,就让全党关注这个问题,不当李自成。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用民主的方法。请表老、任公带头监督我们。我们提议二位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今天请二位来,是想当面听听意见。”
    李济深一时无言,看着张澜。
    张澜:“我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还是让民盟年轻些的同志做吧。”
    毛泽东:“表老,人好,德高,是与日俱进啊!副主席非你莫属。”
    张澜:“我经过几个朝代,终于在晚年看到中国的希望,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还能再多活10年!”说着,他下意识习惯地伸手掏梳子梳胡须,在长衫里摸了一阵,没摸到。
    毛泽东敏锐察觉,立即掏出自己的梳子递给张澜,并故意给他梳理一下胡须,赞美道:“表老美髯公,再活百岁,不在话下,我们一起把新中国带入富强康乐之境。”
    两人同笑,李济深无言。
    116。香山公园门口
    毛泽东与两位民主党派领袖告别。
    张澜和李济深走到车边上,张澜悄然地:“任公看见没有,毛泽东还穿着带补丁的衣服……要不是亲眼所见,谁能相信。”
    李济深感慨地:“国之希望呀!表老,请先行一步。”
    张澜的车开走了。
    李济深的车突然停了下来。
    毛泽东刚要走进别墅,停下。
    见李济深下车,向自己走来。
    毛泽东遂迎上前去:“任公有话要说。”
    李济深:“提议我做副主席是你的意见?”
    毛泽东:“是中共中央的意见。”
    李济深:“我曾反对过你们共产党。”
    毛泽东:“那都是过去的事情,现在我们是殊路同归嘛。任公追随中山先生,就是立志要改造社会,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中国。”
    李济深点头:“正是。”
    毛泽东:“我们要共同创造新的历史,使我们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早日走向独立、民主、富强。”
    李济深感动地伸出手,与毛泽东紧紧相握。
    夕阳衔山,毛泽东目送李济深迈着略显蹒跚的步履走向小车,见他用袖子不停地擦拭眼部,显然他在流泪。
    毛泽东望着身披夕辉的李济深上了车,开走。
    他也揩去眼角不由自主涌出的泪水……
    第五章  邓颖超赴沪三顾茅庐完成使命 宋庆龄莅平群贤毕至协商建国 01
     更新时间:2009…9…22 17:37:48 本章字数:1243
    117。上海·宋庆龄寓所客厅
    宋庆龄梳着传统发髻,身着黑绸镶边旗袍,接待着前来拜访的陈毅、邓**和中共上海局的吴克坚。
    陈毅:“上海一解放,就想来拜访您。因为您当时身体不舒服,所以拖了几天,**同志、吴克坚同志,我们特来表示慰问。上海刚解放,敌情复杂,我们派部队为您警卫。”
    宋庆龄:“谢谢,谢谢!”
    陈毅:“孙夫人的身体好些了吗?”
    宋庆龄:“蛮好,蛮好。”
    陈毅:“生活有什么困难没有?”
    宋庆龄:“蛮好,蛮好。”
    邓**:“孙夫人负责福利基金会,救济很多贫困的孩子,我们知道资金来源很紧张,有什么困难请尽管提。”
    陈毅:“我让吴克坚带些钱来,解燃眉之急。”
    宋庆龄:“谢谢你们慷慨解囊。”
    吴克坚递上一个收据:“孙夫人,我们也想得到您的签字、盖章呀!”
    宋庆龄微笑地用戒指印章,盖上去。
    邓**:“孙夫人,目前上海形势紧张,毛主席考虑孙夫人的安全,想请您到北平住些日子。”
    宋庆龄:“我在上海住惯了,哪儿也不想去。”
    邓**:“毛主席让我转达,新政协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希望您能亲临指导。”
    宋庆龄淡然一笑:“请转达我对毛主席的感谢,最近身体不适,难以从命。”
    118。上海市遭遇国民党空袭轰炸
    疯狂的B24型轰炸机,成群飞来,向沪宁、沪杭铁路沿线车站、列车、桥梁投弹,炸毁机车起火,桥梁炸断,房屋起火,死伤人员无数。
    解放军高射炮向敌机开炮。
    国民党飞机轰炸市区,造成市区一片大火,浓烟升起。
    警笛长鸣,人群慌乱……
    119。北平·中南海丰泽园内
    毛泽东得到上海遭受轰炸的消息,深感忧虑。
    周恩来:“……国民党疯狂轰炸上海,制造混乱。”
    毛泽东:“老总,组建的空军情况如何?”
    朱德:“力量有限,目前主要是保卫北平,还顾不到上海。”
    周恩来:“孙夫人的安全是个问题。”
    毛泽东:“宋氏大家族,跑台湾、去美国的,就她一人留下,不简单啊!一定要保护好孙夫人!”
    周恩来:“主席再写封信,邀请她来北平吧。”
    毛泽东:“恐怕光写信不管用。”
    周恩来:“要不是忙,我去上海接她!”
    朱德:“这个面子她会给的。”
    毛泽东:“你哪里走得开呀,恩来。”
    朱德:“让陈毅再做做工作?”
    毛泽东摇摇头,沉思片刻:“还是派一位女同志去接她,可能更好。”
    朱德想了一下,胸有成竹:“那我就推荐一位。”
    毛泽东:“谁?”
    朱德:“邓颖超。”
    周恩来:“小超?”
    毛泽东:“好啊,老总有眼力!我们要看一下,周夫人能否请来孙夫人。”
    120。一列向南急驶的火车
    邓颖超身负重任,凭窗遐想。
    伴随着钢琴声进入毛泽东书信的声音:“庆龄先生:全国革命胜利在即……”
    第五章  邓颖超赴沪三顾茅庐完成使命 宋庆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