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军火商人-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崇明和长兴两岛,是上海长江和东海的连接处,三角地带,若是做军事登陆的话,此地最为合适,让这两个部门前去守备,另一层意思也是想要看看两个部门有没有这个能力在以后被升格到军队的层次,薛岳前去坐镇长兴岛,并且继续招收士兵。
  黄金荣亲自坐镇崇明岛,两股力量互为犄角,形成战略上的夹击态势。
  而同日,上海人民政府副市长杜月笙宣布,为了配合第一、第二、第十八、第十九军的行动,考虑到上海的沿海防御问题,正式成立上海海上警备司令部,司伟彤任第一任司令,而之前的海军基地也被纳入其中,至此,以前混乱不堪的上海海军舰队完成历史使命,正式被上海海上警备司令部所代替。
  谁也没有想到,十几天之前的上海军政巨变沉默一段时间后,再次接连释放出重磅炸弹,再一次让民国上下陷入一片轩然大波之中。
  甚至有心人已经看出来,如此布防,虽然名义上是防止日本人,实则是在防止南京蒋政府和其他各地军阀对上海的包围之势,而跟长江北岸的国民政府中央军形成了对峙的局面,两者现在相安无事,谁都知道,一旦某天战事开打,那么,将会是一场彗星撞地球的激烈战斗。
  杜海生未雨绸缪,手中掌控着三十多万的军队武装,将会一跃成民国军阀中的另一个重要军事力量,而他亲自执掌下的十九军,继续驻留上海城内,除了帮助肃清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任务和任命。
  杜海生还有一个设想,那就是按照后世的中国,将财主手中的土地分给老百姓,能够让他们得到实惠,虽然他无法在全国推行,但在自己所掌控的地盘上,实行土地改革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而且这样一来也和共产国际的思路一样,拉拢人心,至于那些地主,在自己强势面前,也不敢有任何反抗。
  不过,现在还不是实行这个政策的时候,毕竟孙传芳等人在太湖一线的城市中还立足未稳,并且,他还有意动一下那些地方的父母官。
  过年之前,他不准备就此事进行调整,毕竟,时间太短,他也无法了解那些官员到底有什么过失,不过,他已经派段天虎暗中对太湖一线的城市进行暗中调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查清楚这些地方的官员平时作为,又有哪些在本地有影响力的世家,门阀,财主。
  这些都需要时间,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随着一场小雪纷纷扬扬落下,上海也已然进入寒冬,元旦过去,春节也近在眼前,注定不平静的一年在热闹非凡的元旦烟火燃放中过去。
  而杜海生和三女的婚事,也自然被提上了日程。
  只是,现在两个月过去,那些日本扶桑高手还是没有任何消息,肃清运动却在十日前已经宣告结束。
  毕竟,一直肃清的话,对于上海城的老百姓正常生活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上海城的经济,商业,时间越长,一系列的问题也会随之出现。
  杜海生断然不想看到那样的局面。
  不过,那些日本扶桑高手一日不除,杜海生一刻都不得安心,婚礼更是无法进行。
  按他的估计,不单单是上海城有头有脸的人物,自己的朋友,杜氏企业的领导层,民国其他地方的军阀以及商人也会借着这个机会前来跟自己套近乎,如此一来,自然比订婚之日更为热闹,其中鱼龙混杂,将会对安保工作带来极大麻烦。
  更为关键的是,在背后还隐藏着那些虎视眈眈的日本扶桑高手。虽然这两个月来,杜海生都在怀疑,是不是这些家伙已经撤出了上海城,等待新一轮的机会展开袭击,而现在,上海城的肃清也宣告结束,如此一来,将会变的更加不安全。
  很显然,自己的婚事,将会成为他们最佳的攻击时间。
  在和付红三女商量过后,又征得付子豪、赵天明、蝴蝶父母的同意,决定原本在腊月二十六举行的婚礼延期举行,至于是什么时候,并没有对外界说明。
  春节,无疑是热闹的。
  尤其是上海城的老百姓,自从杜海生掌控上海城以来,上海市政府取消了很多不合理的税收,甚至降低了一些税率,这让商人都得到了很大的好处,而随着这一举措的实施,上海城的商业气息更加浓厚,投资办厂的商人也越发增多,同时也就意味着上海城以及外来老百姓的就业机会也随之增加,并且,因为物价相比于民国其他地方的极度平稳和低廉,老百姓的花钱行为也显得豪爽起来。
  这也就更加促进了工农商全面的蓬勃发展,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不单是老百姓,还有那些商家、老板也是很乐意看到。
  而且,老百姓的生活在这几年里,是明显的得到了提升,来到上海城避难,寻求就业的人也越发的多了起来。
  不但如此,五人军械制造公司,以及维耶里那兵工厂也纷纷传来好消息。
  坦克已经制造出来五辆,由于钢板等问题,所以有些慢,过年之后,随着环球钢铁的正式投产,将会得到显著改善。
  飞机研发方面也是取得巨大进展,明年应该会有样机出来,只是在发动机上还有一些困难,不过应该会解决,而军舰公司的第一艘军舰已经开始在江南造船厂进行制造,虽然现在只是刚开始,但一年之内完全能够试航并且装备海军所用。
  杜海生看着手中的情报,早已乐开了花,自己已经答应过孙传芳,索性将五辆坦克全部送给了十八军,这让孙传芳甚是大喜。
  而杜海生只是告诉他,这些坦克,要狠狠的练,炮弹不要担心,无限供应,哪怕是练坏了也无所谓,不过有一点,要让那些坦克驾驶员把坦克的劣势和不足全部罗列出来,交给自己,这样一来,杜海生便可将这些东西给装甲坦克研发本部,让他们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这样一来,将使得研发的军火武器更加完美和趋于合理。
  当他把坦克给了十八军的时候,自己就没有安静过,吴佩孚、唐生智,甚至十九军的副军长和杜月笙、薛岳也是三天两头的来拜访,目的自然只有一个,这么好的东西,断然不能只给十八军提供,最少应该人人有份,每军一辆。
  杜海生很是头疼,可毕竟自己当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了出来,自然不能返回。
  在答应了他们,等过完年后,再有制造的新坦克的话,会直接给他们送过去,这些家伙才算作罢。
  谁不喜欢新鲜玩意儿,尤其是这些坦克,那可是绝对的好东西,对这些兵痞子们来说,得到这玩意儿跟又娶了一个漂亮媳妇儿一样。
  在热闹喧嚣的氛围中,民国十八年的春节也随之过去。
  杜海生又开始谋划着新一年的工作和杜氏企业的发展,过两天,他就要亲自参加环球钢铁正式投产的剪彩仪式。
  当天,将会有各行各业的重量级人物出席,而杜海生也是早早准备。
  就在距离环球钢铁剪彩的头一天,极其隐蔽的杜海生新宅院来了以为不速之客,而此人的到来,却让他多少感到有些意外……
  第六百零八章 会见李克农!
  萧何的出现,确实让杜海生大感意外,而他所带来的消息,更加震撼。
  “你确定,明日的剪彩仪式,那些扶桑高手会采取行动?”
  杜海生面色微微一动,将茶杯端起,又放下,长长吁了一口气问道。
  虽然春节过去,但天气还是寒冷,杜海生裹着厚厚的大衣,房间中并没有炉子,他不喜欢煤烟的味道,反正自己身体很结实,倒是不惧寒冬。
  “消息确切,还希望杜先生多多注意才是。”
  萧何很是肯定的道。
  “谢谢。”,杜海生这句话说的很重,突然,话语一转,冷冷的看着萧何,质问道:“你到底是谁,什么身份?”
  前后两件事情,不得不让杜海生对萧何的身份产生怀疑,之前让段天虎对其调查,所获得的有用消息很是可怜,萧何的身份仿若是个谜团一般。
  而这一次,他竟然只身来到自己的宅院,要知道,这个宅院,除了杜海生身边的一些绝对心腹和朋友之外,其他人很少知晓,这萧何却如同了若指掌。
  萧何闻听,面部却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淡淡一笑,道:“共产党。”
  “共产党?”,倒是杜海生一怔,随即眯着眼睛闪过一抹不可察觉的笑容:“我早就该想到了。”
  杜海生来到民国这几年,各地军阀头子,政界名人他见过甚多,唯独没有共产国际之人跟自己联系,而在这几年中,却是共产国际在中国成立,逐渐壮大的一个过程,由共产国际领导的各地起义层出不穷,对国民政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称之为“共|匪”,多次进行围剿。
  1928年4月底,朱德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军在井冈山会师,同年12月,彭|德怀率领八百红五军主力再也挺进了井冈山,一时间,全国轰动。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各地的起义更是不断,赣南,闽西连成一线,成立中央苏区。
  建立了豫东南、皖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而上海更是共产国际的总部,后世的总理周|恩来,更是在这里常年战斗过。
  只是,随着自己在上海城的强势崛起,更有几十万大军防守,共产国际造出的声势很小,这跟历史上有很大的偏差,要知道,历史上的上海,共产国际很多重要部门都在这里,而且作为舆论的根据地,潘汉年等更是办报大肆宣扬共产国际的好处。
  现在的共产国际,已经开始在民国呈星火燎原之势。
  杜海生以前是怀疑过萧何的身份是否跟共产党有关系,现在终于得到了证实,这还是他第一次与共产国际的人亮明了身份的正式见面。
  “其实,上次本来就想跟杜先生亮明我的身份,但又觉得时机不太成熟。”
  杜海生淡然一笑,反问道:“莫非萧先生认为现在时机成熟了么?”
  萧何一怔,随即爽朗大笑起来:“成熟不成熟,还不是你杜老大说了算,在这上海城,你一挥手,响应者还不是千千万万么?”
  “是么?”,杜海生一愣,随后又道:“想必萧先生此次前来,不会只是告诉我这件事情如此简单吧。”
  “不错。”
  萧何倒是很爽快的承认道:“我有两个朋友,一直想认识一下先生,不知先生可否赏光?”
  “萧先生卖了杜某人一个天大的人情,我若不答应,岂不是显得太不懂得知恩图报了么?”,杜海生说着,又道:“晚上带你的朋友来我家吧。”
  既然萧何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居处,若那两个人也是共产党员的话,想必也已经知道,索性让他们过来便是。
  虽然现在的共产国际还处于弱小阶段,甚至,在历史上,从1930年开始,党内也开始出现大量的叛徒,但目前来说,对他都构不成任何的影响。
  至于他们在上海城地下活动,对于他来说倒也无所谓,以前是有日本人,国民政府的军队,而现在,全部被自己所取代,即便想要调查,那就去暗中调查罢了,反正除了军械制造公司这等机密的东西,自己的军队本就是透明化了,也没有什么可去调查的。
  晚上,果不其然,萧何带了两个人前来拜访。
  杜海生看到两人都是戴着眼睛,年岁也不大,不由得有些好奇,对于这二人,倒是没有一点印象。
  而当萧何逐一为他介绍的时候,这才大吃一惊,两人,俱是中共刚成立之处的核心人物,其中一人,便是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的第一书记潘汉年,另一位,便是拥有“特工之王”称号,中央特科在上海的工作人员,新中国功勋上将李克农。
  这二人,杜海生甚是清楚,尤其是李克农,毕竟,他曾经也是共产党员,是华夏的一员特种兵,像这样的历史人物还是如数家珍。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见的竟然是后来的中共绝对的核心成员,只是现在的李克农还是有些太过不显山露水罢了。
  “杜先生,此次冒昧前来,还望多多见谅。”
  杜海生跟二人寒暄几句,这才领着他们进入大厅,饭菜已经准备妥当,很是丰盛。
  酒足饭饱之后,杜海生和众人来到他的议事厅,分宾主落座后,便将话题转移到了三人前来的真正目的上。
  而到现在,杜海生也已然知道,为何萧何会知道自己宅院的具体地点,有李克农这样领美国中央情报局都头疼的特工在,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的。
  首先引出话题的是潘汉年,一副诙谐幽默的问道:“不知我是称呼你是杜先生,还是木十一呢?”
  杜海生微微一怔,随即大笑一声,道:“无论是杜海生还是木十一,都是为了老百姓而战,是哪个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这句话回答的可是相当有水准,让三人俱是频频点头。
  “既如此,那就还是尊称你一声杜先生吧。”
  潘汉年略微思考后,道:“我和克农兄此次前来,一是想串串门,早就有这等想法,只是我们之间身份相差太过悬殊,不好意思罢了,这二来,是想跟杜先生谈谈关于上海文化产业的问题,至于克农同志,我就不知道喽。”
  杜杜海生点点头,道:“我之前也是一介无名之辈,不存在地位悬殊一说,指不定日后汉年兄飞黄腾达了,还有我去巴结的时候,至于这第二,我知你在前两年成立了一个报社,后来被封掉,而你,也随后转而去了九江,既如此,你继续办下来也无妨,还有你的”左|翼作家联盟“,我也和市长等人商量过,尽量给你们宽松的环境,允许提出来不同的意见,毕竟么,百家争鸣,才会让业已萧条的文化产业重新走向繁荣。”
  “既然如此,那我就替上海的学者、作者们谢谢杜先生了。”
  “我又没做什么?何来潘先生这个谢字?”
  杜海生淡然一笑,并不领对方的这个人情,在上海,真正的文学大家也无非就那么几个,郭沫若、鲁迅等,能够为他们做些事情,当然是荣幸之至,更不要说什么感谢之类的了,在舆论方面,杜海生并没有涉足,只是更换了几个上海极大重要报纸的社长,最后为自己所用。
  而对很多学者和作者的稿子,只要不是太出格,杜海生都允许发表,毕竟,想要让报纸真正繁荣起来,首先就要有足够宽松的言论自由。
  关于文化方面的问题,到时候去找上海文化局长便是了。
  而他更关心的是李克农此时前来的目的,不过,他不说,自己也不去问,凡事,都不能陷入被动。
  终于,在大家又随便聊过几句后,李克农说话了:“杜先生,李某此次前来,是有一件事情相商,不过事关重大……”
  说着,扫视了一番周围。
  杜海生知道他所担心的是什么,道:“放心,能够在这座宅院的,都是杜某人的绝对心腹。”
  “那我就直说了。”
  李克农点点头,道:“目前国内的共产国际成立不久,而中国工农红军的财政也是困难,很多战士甚至无法保证温饱问题,装备更是落后,而南京蒋某人对我中央苏区,以及工农红军采取围剿策略,仅凭那些装备,若是正面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此次领导此次派我前来,是想跟杜先生相商,能否从你的手中购买一些军火武器,好壮大工农红军的队伍。”
  杜海生一怔,随即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呃,克农兄,想必知道杜某人此时是十九军的军长,第一、第二、第十八军的副军长,不瞒你说,现在杜氏企业的所有销售渠道我并没有去打理,至于五人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