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军火商人-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他男人的另一个用意,利用杜海生,来间接瓦解杜海生和薛岳之间的关系。
  可——这一切,杜海生难道一点都没有意识到么?
  想想,也觉得不可能,对方若是连这一点都没有察觉到的话,他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坐上现在这个位置了。那是为了什么呢?
  宋美龄想不通,但事情既然走到这一步,算是一个好的开头,蒋中正身边有这样的人才可用,也算是一件幸事了……
  第三百九十四章 大势!
  民国17年,公历1928年六月中旬,蒋中正的北伐军占领天津、北京,将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势力驱逐到关外。南京国民政府将北京改为北平,与天津同为特别市。委阎锡山为平津卫戍总司令。华北各省成为阎锡山、冯玉祥两大军事集团的势力范围。张作霖在民国各地军阀中的位置开始削弱!
  此役,阎锡山成为了最大的赢家,晋绥军的实力得以进一步的壮大,冯玉祥也是暗中发力,虽然两个集团现在还在老蒋的控制之中,但俨然已经有了对抗他的资本和实力,同月,北京正式更名为北平,由于阎锡山和冯玉祥坐拥天津,北平,故而想要将政府迁至北京,却遭到蒋中正的坚决反对。
  由于蒋中正控制着大批的媒体,又是中央政府所在地,继而,在迁都问题上,阎锡山和冯玉祥眼看大势已去,便主动采取了放弃的策略,而实际上,北京,天津,甚至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两人的实际控制范围,在南方,薛岳孙传芳的铁血十八军,李宗仁,胡宗南的桂军,杨森的川军,张宗烈的黔军,俱是逐渐形成了气候,整个民国,也就形成了,以蒋中正为首的北伐军实力最为强悍,阎锡山,冯玉祥其次,其他军阀各自盘踞在自己的山头,一时之间,蒋中正也奈何不得他们,更何况,敢明目张胆反对他的也只有铁血十八军的薛岳和孙传芳,而东北的张作霖经此一仗,已经元气大伤,也不足以挑战他的权威。
  与此同时,杜海生跟付子豪之间的合作也开始有序的展开,在粮食,炼铁,地产,以及饮食军火武器销售的渠道和资源等领域成立了合资公司,至于两人的合作关系确定,知道的人并不多,为了保密,杜海生甚至没有告诉王亚樵,刘天禹等人,一切看似都在按部就班顺利的进行着。
  至于两人合作的内容,更是知者甚少,也只有他,付子豪,张子涵,于阐四人知道,且并没有做任何书面文档备案,以免被人察觉出其中的蛛丝马迹。
  不过,有心人还是察觉出了其中的不同,杜氏企业军火武器销售公司不再是单一的汤姆森冲锋枪,还有来自德国,苏联,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军火武器,种类更是包括,大炮,冲锋枪,重机枪,轻机枪,步枪,手雷,地雷,炸药,为了满足日后的战争需要,杜海生甚至让付子豪帮助其一次性购买了五百支狙击步枪,且全部装备到了薛岳和孙传芳的铁血十八军,从十一万名士兵中一层层选拔出了一千名枪法精准,心理素质过硬,能够耐得住寂寞,心智沉稳的士兵,闲暇之余,他也是亲自对这些士兵进行训练,五百支狙击步枪,说起来不多,但在战争中若是发挥出威力来,将会左右一场战争的胜利。
  狙击手的杀伤数在战场中不是最大的,甚至比不上步兵的杀伤人数,但给敌人所造成的心理伤害,却是任何军火武器都无法比拟的,冲锋枪,重机枪,甚至大炮,在这方面都要甘拜下风,一个军队,左右最后胜负的并不是常规部队,而是手中的狙击手有多少,这些狙击手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多少的能量。
  作为曾经在二十一世纪当过特种兵的杜海生,深谙狙击手在以后的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也是现代战中比不可少的一个兵种,甚至在多个国家都有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狙击大队,专门针对某些军队和政府无法出面解决的人物和问题进行斩草行动,而他——也曾经参加过针对某国特首的狙击斩首行动!
  试想,在战场上,你的脑袋刚露出来,就被对方的狙击手一枪正中眉心,而你到死还不明白怎么回事,而你的队友也是找不到狙击手所藏匿的地方,这种如神鬼一般的存在,会在你心中生根发芽,极大的打击部队的士气,尤其是狙击手杀敌,一般会选择军官,第二次世界大战其间,苏联女兵和德国狙击手之间的战斗,便成为了一段佳话,一旦部队没有了指挥官,这支部队,也就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根本挡不住对方的攻击,便会土崩瓦解下来。
  按照杜海生的想法,薛岳和孙传芳的十一万之众,最后能当上狙击手的最多不过二百名,但条件特殊,他也明白,二百名狙击手,在战场上想要起到决定性作用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故而经过一番仔细的筛选,才出来了这一千名狙击手,而这一千名狙击手,最后留下来的也只有不到八百人。
  与此同时,在和薛岳,孙传芳商量后,铁血十八军的特种作战大队也正式宣告成立,而特种作战大队的队员选拔相对于让人感到很是苛刻的狙击手来说,更加的严格,冷酷,虽然数量上比狙击大队要多,但质量上却要好过狙击大队一大截!
  毕竟,特种兵的战斗技能并不只是一个枪法好,其中还包括,单兵作战能力,团队作战能力,格斗,侦查,反侦察,全世界各国主要军火武器的认识,掌握,拆卸,炸药的使用,战术的运用,甚至包括对各种车辆的熟练驾驶,化妆,伪装,丛林作战,山地作战等等!
  一系列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必须要熟练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对特种大队队员选拔的严格和残酷,并不是说想要进入特种大队就能进入,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想要进入特种部队,还要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若是发现有伤疤和疾病的,都将被拒之门外,这也招来了很多士兵私底下的埋怨!
  杜海生并不在乎他们怎么看,他要对这些特种兵负责,要对将来的战局负责,要对铁血十八军的未来负责,一个狙击大队,一个特种作战大队,一个暗杀大队,一个重骑兵联队,一个轻骑兵联队,一个工程兵联队,一个爆破大队,这是杜海生对铁血十八军现在的整体规划!
  至于所谓的特种作战大队,狙击大队,暗杀大队……都可以理解,而所谓的爆破大队和工程兵联队,倒是让其他人有些如坠云里一般摸不着头脑。
  按照杜海生的解释,这个所谓的工程兵联队,将会在以后的战争中扮演炸桥,大规模摧毁敌人工事,破坏公路,铁路,甚至敌人的军用机场等角色,当然,他们还要跟工兵完成修复受损的桥梁,铁路公路等责任,只是很多士兵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未来战争中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而已。
  杜海生并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按照和蒋中正之前的约定,从纽约运抵过来的汤姆森冲锋枪如数的给了他手中的北伐军,第一批五千,第二批五千,第三批一万,不到两个月,两万支汤姆森冲锋枪便交到了对方的手中,只是价格上杜海生也是涨了数倍,只是比那些军火走私商便宜了一点而已。
  这让蒋中正很是郁闷,同时也无可奈何,怨不得他人,毕竟汤姆森冲锋枪的渠道现在掌握在他一个人的手中,其他人根本插不上任何手,只是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听到一个传闻,付子豪也在开始销售汤姆森冲锋枪,而知道杜海生和付红两人关系的,也是深谙其中的门道,并没有点破。
  六月,注定要跟这天气一样不平凡!
  同月里,南京和武汉政府合并,武汉政府迁至南京,正式结束一个国家两个政府同时运行的局面,而老将也完成了他的一个夙愿,开始了对中央集权的加强道路,且对整个民国政府内部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铲除异己,重用亲信之人,民国大势,似有稳定之意!
  六月末,杜海生出任首届民国廉政公署署长,并宣布了政府官员自律十八条!
  若是说他成了民国政府的一个官员,让普通大众看不懂,甚至觉得他这么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一旦进入民国政府,那名声将会一落千丈,更是自毁前程!他的上任,更是引来一些人的不满,并引发了一个暗中反他的小高潮,毕竟,他无功无德,年纪轻轻,怎能坐上如此重要的位置!
  那些心思敏捷的家伙当听说要成立廉政公署的时候,便知道这个部门的署长意味着什么,财源广进不说,更是在民国政府中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
  不上供,那好——查!不巴结,不给面子,那好——严查!敢要反抗自己,更好——直接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枪毙了事!
  可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始料未及的是,第一任民国政府廉政公署的署长竟然是这个小子,者不得不让人大失所望的同时生出一股恨意。
  尤其是随后出台的十八条,更是让那些贪官污吏们恨的牙根直痒痒,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了最好!
  甚至有些人已经暗中准备找杀手开始针对杜海生的暗杀行动!
  可,当一个月过后,杜海生的廉政公署已经查出五十多名涉嫌贪污腐败的官员,甚至有些还是老将眼中的红人,民国政府的要员。
  而这五十多人中,又有四十多名被处以枪毙的极刑,这个概率可是相当恐怖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场席卷全国的反贪污腐败的风暴,至始至终都是杜海生和他的廉政公署的人员在办案,即便是老蒋,虽然求情之人不少,但至始至终,他都没有站出来对杜海生的做法提出过任何的异议。
  直到这个时候,众人才明白老蒋的意图,他所启用杜海生,就是看中了对方没有任何的背景,不依靠任何一方的势力,更关键的是,杜海生在上海的时候,本身就是一个杀伐果断,雷厉风行,没有丝毫妇人之仁的枭雄人物,手段更是变化多端,让人防不胜防,很显然,他蒋某人这次是铁了心要治理一番民国政府中存在的贪污腐败,甚至据传闻,就是那戴笠,李宗仁,胡宗南,阎锡山都在杜海生的彻查之内。
  戴笠是老蒋身边的红人,乃是军统的一号人物,蒋中正自然不会让他出任何事情,便将他之前所犯之事大包大揽到了自己的头上,一切都是他指示的,是为了党国的利益,自然杜海生也是无话可说,而李宗仁,胡宗南,阎锡山,甚至张宗烈,这些家伙可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杜海生彻查之下,发现不少问题,便和军统一起行动,要将李宗仁,胡宗南等人查办,这些家伙最后无奈,每个人出了几十万大洋才算是躲过这一场风暴,只是,这个时候,却是已经将杜海生恨之入骨,虽然反贪污腐败的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同时,也得罪了不少厉害的人物!
  老百姓却是对杜海生所展开的一系列行动拍手称赞,直到这个时候,也打消了之前对他的质疑,很显然,杜海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考虑。
  而那些心中痛恨杜海生的人,却也不敢有任何的行动,开玩笑,五十多个人,枪毙了四十多个,据说,单是被他亲手送去黄泉路上的就不下二十人!
  跟他作对,这不是嫌自己的命太长么?
  整个民国政府,在短时间内出现了一团祥和的兆头,而大势,却并未定,未来,还有更多的变数。
  六月一过——七月,这个本该是丰收的季节,却又是一场所有人都不得不面临的大考……
  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饥荒爆发!(一)
  七月,天气开始炎热起来,上海城更是如同一座巨大的蒸炉一般,白天,大街上的行人也少了很多,就连那马路,若是赤脚走上去,便能登时烫出一个大泡来,而且,南方的城市跟北方还有很大的区别,北方是干燥,热!而南方的城市却是一种湿热,整个身子仿若刚洗过澡一般,有一种让人要窒息的感觉。
  七月刚过,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自然灾害便开始显示巨大的威力,各地粮食减产,绝收,向地主交不起粮租的老百姓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开始去其他地方寻找生路,而作为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北平,南京,广州,重庆很显然就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避难天堂。
  只是这次灾难是普遍性的,全国的灾情同样严重,没有一个地方可以避免,放眼民国各地,到处都是穿着破烂,携家带口乞讨的老百姓。
  而上海城最近这一段时间,乞讨的难民一浪高过一浪,如同潮水一般的涌了进来,幸好,上海政府早就得到杜海生联合薛岳,孙传芳,宋子文,刘天禹,王亚樵,杜月笙等人提供的消息,并且做了充足的准备,才算没有造成混乱的局面,警察局也是出动了所有警察维护当地的治安!
  “杜兄弟,问题似乎比我们当初想象的严重,更为糟糕啊!”
  在杜氏企业的会议室中,杜海生,宋子文,陈光甫,刘天禹,王亚樵,于阐,赵天明,杜月笙,上海城其他粮食商行的老板,薛岳和孙传芳的全权代表,上海警察局局长周文山,这些人,除了那些粮食商行的老板和杜月笙,其他人皆是杜海生的绝对心腹和朋友。
  此时的众人,俱是一脸的凝重,刘天禹,王亚樵,赵天明,杜月笙几人不停的抽着手中的烟,一个个眼圈被轻轻喷了出来,整个会议室一片乌烟瘴气。
  场中的气氛很是诡异,在场的每个人都是眉头紧锁,不住的唉声叹气,却是难得的沉默,没有人开口说话!
  宋子文手中玩弄着一支宋美龄前些日子送给自己的一支派克钢笔,在纸上心不在焉的写着什么,却又突然停手,盖上笔帽,看了眼杜海生,提醒道。
  “是啊,确实比我们当初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杜海生此时也是一脸的无奈,即便是笑,都显得如此的无助和苦涩,当前的形势,也让他生出一种爱莫能助,无能为力的念头。
  前段时间,他曾经统计过,上海城的难民人数不过万人,而短短几天过去,却是生生增长了数十倍,达到了恐怖的十五万人之巨,而且,看当前的形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有更多的难民将会涌进这座繁华的大都市,到手后,即便是自己和宋子文以及其他粮食商行的老板全当做善事,一分钱不要,免费提供那些难民吃喝,但问题是,这样的局面能够撑多长时间,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其他人不清楚,他杜海生却是知道,这次自然灾害,不单单是夏收,秋季庄稼也是不可避免,不但有天气的影响,到时候,从南到北席卷整个民国的漫天蝗虫,也会将老百姓逼向死亡的境地,什么叫屋漏偏逢连夜雨,民国17年,很显然就是这种状况!
  即便是能挺过夏天又当如何呢,秋季庄稼所遭受的自然灾害丝毫也不比夏收弱,甚至更甚,总不能让所有老百姓都去捉蝗虫吃吧。
  “老百姓们现在安顿的怎么样了?”
  想过一番,杜海生也是一脸的无奈,叹了口气,转移了话题,随即问道。
  “老百姓的安顿工作还算顺利!”
  回话的正是警察局局长周文山,民政部门那群家伙最近一段时间也是忙的累死累活,不停的来往于城外的难民和民政局之间,不断的要将最新的状况上报给上级,民国上海政府,不仅如此,还要负责安排老百姓的安顿工作,还有吃住,这一系列工程不但庞大而且也很繁杂。
  若是换做以前,这些大爷们才不会如此的卖命去工作,管他什么大饥荒,大自然灾害,什么老百姓,只要他们没有什么事情,有酒喝,有肉吃,有女人玩,老百姓的死活跟他们便没有任何关系,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