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军火商人-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走一步算一步,这个社会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能够左右的。”
  “你恨赵叔么?”
  王充郑重其事,仿若在试探一般的看着杜海生问道。
  “恨?为什么要恨,作为一个帮会的老大,这样做很正常,都要为自己的未来考虑,还是那句话,薇儿和他对我有恩,我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自己没做过什么有利于赵家的事情,离开也是必然,换做是我,也定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杜海生根本就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之前他本来想利用虎仁帮这棵大树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他的目的,而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他已经认清了现实,赵天明可以成为枭,离雄差的还太远,他的眼光也仅限于帮派争夺,说到底,即便是将全上海滩的帮会吞并了,他也只是一个黑帮老大。
  而且此人做事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聪明是有,却不足,靠着他这棵大树,他杜海生也顶多是个混迹于上海滩一个不愁吃不愁喝的人物罢了。
  即便赵天明不让他离开,杜海生也会选择离开,毕竟在赵家公寓有太多的束缚,不能让他大展拳脚,还不如一个人来的自由痛快。
  王充点点头,佩服的走上前拍了下杜海生的肩膀,道:“够男人,胸襟宽广,看来赵家还是庙太小,不够你施展啊。”
  “不是庙太小,是志不同,道不合,没有共同语言罢了,倘若你要跟我一起去干,我倒是举双手欢迎。”
  “我么?还是做一个本分的小司机算了,等啥时候赵家不要我了,再和你并肩作战也不迟。”
  “海生,你过来一下!”
  两人在外滩聊了几个小时,刚回到赵家公寓,吴天运早就在大厅里等着,俩人刚出现,就将他叫到了自己的卧室。
  “怎么了吴叔,赵叔有什么交代么?”
  “老爷已经回帮会了,是我找你有些事情。”
  吴天运穿着一身宽大秀才袍,翘着腿坐在一张破旧的沙发上,脸上略显激动和兴奋,苍老的面容上写满了笑容,仿若来了第二春。
  “哦,什么事?”
  “第三次工人武装暴动成功,没有薛岳的北伐军帮忙,这可是个可贺可喜的事情啊,你觉得现在的蒋中正还敢明目张胆的公然对抗工人纠察队么?”
  原来这老头子对之前自己说过话的话依旧耿耿于怀,今天叫自己过来就是想要炫耀敲打自己一番啊。
  想到这里,杜海生微微一笑,:“这世界上不存在什么绝对不绝对,成功固然值得恭喜,可潜在的威胁仍未消除,老蒋的心思你我怎能猜全?”
  “哼,这都什么时候了,你小子还在强词夺理,不敢面对现实,工人武装暴动,从南市到汉口,上海,全国各地纷纷响应,皆是大获全胜,那些政府军根本没有反抗的力气,老蒋再糊涂也断然不会站到全国人民的对立面,你所假设的那种可能根本就不会出现。”
  此时的吴天运老气横秋,红光满面,倘若在第三次暴动之前,杜海生的话对他来说还有一定作用的话,现在根本不值得顾虑,工人武装暴动成功,全国一片响应,局势大好,城市成了工人当家做主的地方,他今天就是想让眼前这小子认清现实,之前的假设根本是不存在的可能。
  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杜海生仍旧坚持自己的看法,丝毫不退让,在他眼中,觉得这小子还是太过稚嫩,不懂得实时政局的把握,审时度势方面还有待提高,刚才一席话,提醒是真,训斥是假,只是想让他明白,现在是工人当家做主的社会,老蒋,也只能一再退让罢了。
  杜海生对于他的训斥也不恼怒,始终保持着一副神秘的笑容,不紧不慢道:“管家所说所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小子也不反对,保留自己的意见,这件事情你我也不需要再过深究,时间会证明一切,孰对孰错历史自然会有个交代。”
  “也正是第三次武装暴动的成功,才会让多疑的老蒋更加坚定消灭这股有生力量的决心,而且会很急迫,这是当权者必须要做的事情,太过出风头始终不是好事,还是小心为好。”
  他一个重生过来的人,相当于一个局外人,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历史早就有清醒认识和了解的杜海生深知这一点。
  “哼,我倒要看看时间证明到底孰对孰错。”
  吴管家起身走了两步,眼中带着几许不屑,:“不过,年轻人,我自信历史会证明我是对的,而你却是大错特错。”
  话已经谈到这份上,已经没有什么可讲的,他刚才说的都是历史上所记载的,只是吴天运并不了解这段历史罢了。
  总不能让他大声宣布,老子是重生过来的,这段历史他了解的比当局任何一个人都更为清楚详细,要是那样的话,恐怕赵家上上下下会拿自己当精神病送到精神病院,胜利的喜悦看来已经冲昏了那些人的大脑,历史上的记载,也该是陈独秀这些“右倾主义”的领导小丑出来的时候了。
  既然是重生回来,不管能不能扭转最后的局面,能不能改变历史的走向,杜海生寻思着自己都要做出一些事情,让周(恩)来,汪寿华等人有清醒的认识,好做充足的心理准备,能减少大量的伤亡更好,不能避免,也只能说明他根本没有能力改变这段历史而已。
  心事重重的杜海生,回到自己的房间,端坐在椅子上,铺上一张白纸,提起毛笔,略微思考片刻,写下了一个标题——,胜利,悲剧的开始!
  他只觉得脑子里才思涌动,分析明确,眨眼功夫收笔,一气呵成,将还有些潮湿的字迹吹干,看着洋洋洒洒的两页文字,很是满意的笑了笑。
  至于署名,他想了想,用了个木十一,木十一,组合在一起也正是他的姓,杜的拆分。
  临近天黑,赵薇儿和付红正在闺房里说些悄悄话,张妈收拾了下饭桌,吴天运有早睡的习惯,王充下午回来没多久就去了虎仁帮。
  扫视了一下大厅,见无人,杜海生蹑手蹑脚的来到大门前,轻轻的将大门打开,一闪身悄无声息的淹没在黑暗之中。
  而他去的方向,正是当时具有绝对影响力的一家报社——申报的总部……
  第二十七章 轩然大波!
  小雨终于完全停止,清晨的阳光透过一股子灼热照进房间当中,杜海生深了个懒腰,昨天晚上所做的事情,让他看起来心情大好,无论成与不成,起码他做了,也就问心无愧,历史上也将记载下来他这个预言家的名字。
  赵薇儿那丫头和付红昨天晚上也不知道聊了多长时间,太阳都快烤着屁股了,还没起来,杜海生经过她房间的时候,门还锁的死死的。
  来到大厅,随便吃了点东西,看到桌子上空无一物,不由紧皱眉头,冲着正在打扫为生的张妈问道:“张妈,今天的报纸还没到么,还是吴管家已经给放进书房里去了?”
  张妈收起了手中的扫把,叹了一口气,道:“按照这个时间,报纸早应该送到了,不过据说送报纸的人在半路被人劫持了,你说怪不怪,那些人也不抢钱,不杀人,只是为了那送报人手中的报纸,这还真是稀奇,我老婆子来上海这么些年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报纸竟会招人哄抢。”
  “哦,吴管家呢?”
  杜海生也没有多想,大千世界,本就千奇百怪,尤其是在民国的时候,对于报纸上不利于当局的言论,政府都会采取高压态势,这也是老蒋的一贯作风。
  “吴管家一早就出去了。”
  “算了,我还是回去看会儿书吧!”
  赵薇儿和付红还没醒,偌大一个赵家公寓只有一个老婆子,没啥共同语言,感觉有些无聊的杜海生站起来上了楼梯……
  外边已经因为他昨天的一篇文章闹的不可开交,热闹非凡,只是他这么一个当事人还完全一无所知,该干嘛干嘛而已。
  “号外,号外,木十一评论文章,申报独家发表,工人武装暴动,胜利——悲剧的开始!”
  “号外,号外……”
  报童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声音稚嫩却又洪亮,回荡在空气之中。
  “恩?革命武装刚胜利就有这样的评论?”
  “来一份。”
  “我也来一份!”
  ……
  工夫不大,报童手中的申报就已经被哄抢一空,几个报童见面,都是乐不可支,今天这报纸的售出速度比往日快了整整一倍,要是每天都有这样的评论该有多好,他们这些靠卖报为生的报童就算是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了。
  一时间,整个大街小巷,酒楼茶馆,只要是识点字,关心国家大事的,手中都捧着一份《申报》,而关注的内容无一例外便是署名木十一的作者所发表的那篇,胜利——悲剧的开始!
  “这都写的什么,简直是小孩子讲笑话,这样的文章也能发表,申报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酒馆里边,两男两女坐在一张方桌跟前,两男一身中山装,两女一身灰色连衣旗袍,看上去像是附近的大学生,手中各执一份《申报》,其中一个戴着眼镜的男人读着不由眉头紧走,继而拍着桌子站起来,甚是不屑的指责起来。
  这个人,正是曾出现在赵家公寓的上海大学同盟会主席——李文博!
  “文博兄,你这是干什么,有不同意见可以发表,可以谈,何必动这么大肝火。”
  一个文弱,长相甜美的女生显然是被李文博突如其来的动作给震住了,迟疑了片刻,这才开言相劝道。
  “这文章起码两个现实并没有搞清楚嘛!”
  李文博长吁了一口气,平复了下心情,坐下来,也懒得再对这篇文章继续深读下去。
  “第一,蒋介(石)现在和丧家之犬有什么区别,即便工人武装暴动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那也应该是武汉国民政府,是他汪精卫,现在的国民政府,哪还有蒋某人的一席之地,这文章上说老蒋对上海工人纠察队大感不满和恐惧,这都什么和什么,简直风马牛不相及。”
  “第二,工人武装纠察队刚刚第三次武装暴动成功,风头正盛,乃是民意所趋,他老蒋和汪精卫撕破脸皮,又是北伐军的总指挥,本是主张国共合作,暴动成功,他应该高兴才是,表彰不说,还要对工人武装纠察队下手,这就好比一个男人要下手宰了自己的侄子一样,是非不分,青红不辨,黑白不别,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样的文章,狗屎不如,纯属无稽之谈。贻笑大方罢了。”
  说着,李文博随手将桌子上的《申报》扔出了酒楼之外,不屑之情全都写在了脸上……
  而大街上,凡是读过这篇文章的,大多表现的和李文博一样义愤填膺,觉得这作者纯属没事找抽,哗众取宠。
  此时的警备司令部已经被工人纠察队占领,临时作为总部,二楼的会议室里,窗帘已经落下,灯光有些昏暗的照在墙壁四周!
  十几个人坐在会议桌旁,看着桌子上那篇文章,脸色俱是凝重,有些甚至因为气愤而变的扭曲。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工人纠察队的领导,一个三十岁左右,穿着一身黑色中山装,面色慈祥的男人坐在正中,只有他保持着一脸的笑意。
  “大家都说说,这篇文章写的如何?”
  “狗屁!”
  一个中年人表情庄重,眼中带着几丝不屑,一句话,俩字,言简意赅,对杜海生的这篇文章做出了评价。
  “呵呵,咱们只是讨论,讨论嘛,当然有不同的意见,心平气和,意见不一,可以讲,可以各抒己见,没必要发这么大火嘛……”
  穿着中山装的男人始终带着那份和气,摆摆手,示意说话的中年人消消气,不要太过冲动。
  “武装暴动成功,就是为了让天下工人解放,老百姓当家做主,国共合作,老蒋他总不能背信弃义干出这样的卑鄙勾当,按照我的意见,解除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向蒋中正示意,我们共产党是和平共处的,我还是坚持曾经的主张,多做民众工作,不参加军队,不从事军事工作,不参加北伐军占领区的新政府,不当官,始终以”在野党“自居;已经参加的必须退出,否则开除党籍,以避免”替别人做苦力“,”替别人造成战胜的局面来压迫我们“,造成北伐越扩大,国民党右派的军事政治势力越强大的危险局面。”
  “陈独秀……”
  中年人话刚讲完,一个略显年轻的男人蹭的站了起来,表情阴冷,毫不客气的直呼其名。
  “你叫我什么,在党中,我是书记,你是什么,有教你这么对上级说话的么?”
  陈独秀坐在那里,双手并扣贴胸,面色狰狞,厉声训斥道。场中的气氛顿时充满刺鼻的火药味。
  “我……”
  年轻人气的咬牙切齿,按耐住要发作的心情,道:“陈书记,你这是严重的右倾主义思想,要不得,放弃武装,就等于我们共产党绑着手脚让别人肆意宰割,这等事情岂不是便宜了他蒋中正,革命,革命,说到底就是武装和武装之间的斗争,放弃武装,交了兵权,将胜利的果实拱手相让,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工人兄弟姐妹,穷苦百姓,还有谁会支持革命?”
  “哼,右倾主义,这顶大帽子不要胡乱扣的也好,不参加军队,放弃武装也比替别人做的嫁衣,让老蒋篡夺胜利果实强。”
  “各位,我想提醒大家一句,今天主要讨论的是这篇文章,有没有那样的可能,关于不参加军队,放弃武装这块,以后再说。”
  “恩来说的是,大家是讨论问题的,这篇文章看似无稽之谈,却也是观点独到,另辟蹊跷,这次工人武装暴动成功,让人看到了希望,不过其中有些人也是飘飘然的沾沾自喜,觉得暴动成功了,革命也算是成功了,继而产生了麻痹大意的思想,这种思想要不得,会很危险的。”
  中间一个身穿西装,打着一条黑领带颇为绅士的男人看到现场僵持不下,火药味太重,也是出言相劝,希望缓和下场中僵持的气氛。
  “介尘分析的很透彻,这篇文章或许只是无稽之谈,但也足够我们正视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蒋某人他是不会眼睁睁看着工人纠察队逐渐壮大的”
  杜海生躺在自己的小床上,不断总结着重生回来这段时间的得与失,脑子里盘算着日后的出路。
  今天一个突然间的想法让他似乎看到了希望,只是其中缺少太多的元素和基础,势力,强大的势力,这是他现在最为迫切需要的。
  离开赵家公寓已经成为不可更改的事实,至于赵薇儿,作为他的救命恩人,这一点杜海生不会忘,但——现在还不是报答的时候。
  他满脑子想的是如何让自己重生后的日子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称霸上海也好,当个全国首富也罢,即便是做个乞丐,也定要轰轰烈烈的。
  当大街小巷的人因为他这篇文章弄的不可开交的时候。
  杜海生还是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倒是不知道他的一篇文章竟会引起整个上海城的轩然大波……
  第二十八章 春光乍泄,百媚娇生!【求收求红票!】
  稳榜保菊花,各位读者大大收藏红票一下,佛徒拜谢!
  隔壁那两个丫头现在还没动静,杜海生突然觉得自己重生以来朋友太少了,尤其是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没有朋友,饶是你再强大也不可能称霸一方。
  虽然有时候朋友就是出卖和被出卖的,但有时候也是替自己当子弹的……
  杜海生从床上站起来,活动了下筋骨,走出房间来到赵薇儿的门口,房门竟然是虚掩的。
  “恩?难道这两个丫头已经起来了?”
  赵薇儿以前睡觉很少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