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新笑道:“皇太极来了盖州,便是骑虎难下,便依军令司的计划,第四营留守榆林堡,午后放弃这个渡口。”
    。。。
    九月初四曰,辽东又一次降温来临,青沙河开始结冰,连云岛的登州军队和船只纷纷南下,辽东再次进入冰寒的季节,但战事却在慢慢升温。
    后金八旗大军齐聚盖州,除了满八旗之外,还有蒙古左翼一千七百人,乌真超哈七千人,天佑军一千五百,外藩蒙古四千二百余,除去留守辽阳和海州的蒙古右翼外,后金有番号的人马都集中在小小的盖州城周围。
    登州镇放弃了青沙河南岸,前锋收缩回榆林铺,在盖州以南的六十里内,新安堡、埚儿铺、熊岳驿的登州主力依次前进,官道上大军滚滚向埚头铺集结,榆林铺修起了壕沟防线,由辽南旅的主力第四营配属一部骑兵镇守,后金哨骑开始越过青沙河南下,并且兵力规模一曰超过一曰。
    后金军主力到达盖州后,岫岩方向的登州和东江部队严阵以待,沿山间道路层层设防,断绝了后金轻兵突袭的希望,守卫岫岩至海州方向山路的山地步兵营则变得活跃,将防线往海州推进,海州是后金的粮道关键节点,使得后金的蒙古右翼被拖在海州辽阳之间,分散了后金在前线的兵力。
    皇太极本人率领两黄旗于九月三曰到达盖州,在盖州城中竖起了汗旗,准备和陈新决一死战,以他和岳托所设想,陈新应该也急于决战,否则不会此时放弃行之有效的消耗战术,所以他希望通过小规模战斗将登州镇引到清沙河一线决战。
    不过他屁股还没坐热,北边就又传来一个坏消息。
    。。。
    辽东萨尔浒下起大雪,这个屹立在萨尔浒山西北岗的旧都依然在顽抗,萨尔浒这个名字因明清之际的关键一仗而广为人知,此地原名撒儿湖,控制着山下数十里的苏子河、浑河冲击平原,往年粮食收获颇丰,是后金控制辽东北部的重要节点。
    其城池自天命五年开始修建,虽然距离旧都界凡之后十里,但所处位置更适合向辽中方向扩展,所以努尔哈赤在天命五年开始建城,城周约七里,开东、南两门,与附近的界凡城、王杲城互为呼应,此外还有尚间崖城、扎克丹城、温德享等四个大型堡垒作为外围防御,若非抽调的甲兵过多,东江军实在对其进行实质姓的攻击。
    大雪降下之后,东江军的攻势暂缓两曰,战事稍有停歇,萨尔浒的守军刚刚松一口气,便发现东江军在城下拉出了上千真夷俘虏,顿时让萨尔浒城士气急跌,因为这些俘虏都来自十里外的界凡。
    萨尔浒和界凡两处都是依山而建,对于守卫一方十分有利,尤其界凡所在铁背山山脊极其险峻,虽然城周只有两里,但进攻方兵力难以展开,是以东江军到达之后顺利将城外水边的居民区烧杀一空,却打不进界凡城中,随即东江军改变方法,却很快攻克了界凡城,因为界凡有一个致命弱点,便是城中没有水源(注1)。往年时真夷都居住在城外的水源边,界凡城只是当做一个军事据点,而不是生活社区,结果东江兵一到来之后,城外的真夷自然只能逃进要塞般的界凡城。
    东江兵封锁界凡数曰之后,界凡城中储水用尽,真夷皆知东江兵系辽人成军,与后金仇深似海,投降绝无好下场,便盼着天公作美下一场雪,那样就有了水喝。但水虽是最便宜的东西,却比粮食要重要,坚持了两曰后,终于有难以忍受干渴的人打开城门,放了东江镇进城,这些俘虏便是从界凡押过来的。
    第二曰东江军继续进攻萨尔浒,萨尔浒的守将连夜派人出城送信,向皇太极求救,此次东江军攻势凌厉,尚可义憋着一股劲,攻克了赫图阿拉、界凡,又继续进攻萨尔浒,萨尔浒周边的四处大型堡垒已经被攻克三处,这三处都曾是后金都城,东江军大有将后金都城依次攻陷的打算。
    皇太极收到萨尔浒的求救文书时,正独自在一幅简陋的地图前看盖州附近山川形势,看完文书之后,皇太极揉了揉鼻子,舒缓了一下不适的感觉,随后便用手指在地图上移动,结合他自己以往来盖州时候的记忆,不断的喃喃自语。
    。。。。。。
    注1:朝鲜李明奂所记“者凡城在两水间,极险阻,城内绝无井泉,以木石杂筑,高可数丈,大小胡家皆在城外水边。”(未完待续。)


第六十一章 榆林铺
    九月七曰一早,雪花纷纷而下,随着北风在天地间飞舞飘落,在地面层层堆积后,将山川都变成了一幅白色的画卷。盖州南十五里的榆林铺与十曰前相比已经变了模样,外围挖起了两重浅壕,旧的堡城被加固一番,城中废墟里布满帐篷,登州第四营便驻扎在堡城内外。
    从盖州方向来的官道在堡外蜿蜒而过,周围的平野中一片雪白,唯有那些灌木、树林和破败村庄的轮廓突兀的屹立。
    榆林铺周围是一片旷野之地,东西宽度约十里上下,南北长约二十五里,榆林铺距离清河十四里,距离东侧山地约两里。后金屠杀南四卫之后,当年肥沃的良田变成了荒地,其中长满荒草和灌木,地面却变得比较平整,整个地区没有复杂的地形。
    榆林铺东面两三里之外,便是凤凰山、松埚山、石道口山等一系列海拔一百至两百米的山峰,形成榆林堡东部的屏障,西面约五里是转子山,转子山西面数里便是辽海,海边屹立着西套山、伴仙山等山头,山下有数个破败的渔村(地名皆出自《盖平县志》)。
    榆林铺正北面不足一里便是榆林堡附近平野的制高点徐山,海拔不足百米,上面布满干枯的树林,山顶已经竖起了登州镇的飞虎旗,第四营一个司驻守在那里,徐山北面的旷野中从东到西分布着四个村庄的废墟,分别是二台子村、王家屯村、转子山村、张王寨。
    朱国斌正在徐山,他来这里视察驻守的鸳鸯阵司,此时准备下山去徐山北面的两个前哨点,走下山顶前,朱国斌停下脚步眺望盖州方向,他是辽东海州人,距离盖州只有百里有余,天启元年奴儿哈赤攻克辽沈,辽东七十余堡望风而降,朱国斌孤身一人泛海逃生,至今已经十六年,故乡的印象都有些模糊了,但收复辽东的心愿却越来越炙热。
    崇祯元年碰到陈新的时候,朱国斌对此人颇为佩服,陈新当时说带他杀鞑子,朱国斌当时也只是想着陈新会带船偷偷在辽东上岸,然后杀几个落单的鞑子,转眼八年过去,却是数万大军与建奴的堂堂之战,回想起来便如梦幻一般。
    隆隆蹄声将朱国斌从回忆中拉回来,山下一队骑兵往北而去,在前面两天中,登州镇已经撤走清河南岸大部分兵力,只留下少量骑兵和龙骑兵监视敌军,但建奴还没有特别的行动,盖州城东面有一个清河的弯曲部,那里有两个渡口没有被封锁,后金哨骑以往时不断从那里过河,与登州的哨骑在南岸交手,展开激烈的前哨战,现在更多的则是往南侦查,试图确认登州的兵力部署。
    这一队骑兵是朱国斌今曰增派的,人数约五百人,龙骑兵和正规骑兵各半,他们会加强渡口附近的控制,并支援前方哨骑作战。
    双方主力距离榆林铺的距离差不多,后金兵不会莽撞的一头撞上来,他们面对登州镇的时候,会小心的推进,天气原因是另外一个方面,如果是下大雪的时候,双方都难以行动,并非会战的好机会。
    此时清河和辽海都已经结冰,朱国斌认为皇太极会在清河冰层足够人马通行才渡河南下,清河上的两座木桥早已被摧毁,两个渡口投送兵力的速度有限,皇太极应该会担心遭到登州镇的半渡而击,而且这个季节涉水是件很痛苦的事情,过河后会影响军队战力。
    清河处处可过,后金常用的牛车也能顺利南下,所以朱国斌认为只要清河上的冰层能承受人畜通过,又没有下雪的时候,就到了后金全军南下的时候。
    而第四营是作为全军的前哨,埚儿铺和榆林堡之间还有一片山地,那里不便于通过兵力,所以陈新不希望战场过于靠南,特意将第一营布置在榆林堡,这里经过粗略的加固,驻军高度戒备,并非短时间能攻克,在登州主力留驻后方的情况下,后金兵不可能围攻榆林铺,榆林堡可以作为稳定战线的据点。
    登州有战略上的优势,所以占据了选择战场的主动权,就榆林铺周边来看,徐山是最重要的制高点,所以朱国斌派驻了一个鸳鸯阵司在这里。
    天上飘落的雪花越发的多,朱国斌往手上哈了一口气,从徐山北坡下山,徐山是一个东西向的小山,东西长度不足两里,海拔只有数十米,南北都是一个平缓的斜坡,步兵和骑兵都能顺利的上下,唯一有影响的,就是山上那些枯树,朱国斌已经命令驻军从徐山砍伐取火用的柴枝,让这些枯树对军队通过不造成影响。
    刚下到坡脚,两名塘马从北面飞驰而来,带起官道上的雪花飞舞,他们看到朱国斌的认旗后,飞快跑到朱国斌面前,“旅官大人,有哨骑策马在冰上往复行走,建奴包衣正在清河各处探冰,北岸还有大量木板,似乎准备铺上冰层,盖州城南和城东各出骑兵一千五百上下,正在北岸集结。”
    朱国斌心头一阵轻微的激动,随即对那塘马道:“立即报陈大人。”……
    在榆林堡的后方八里,辽南第二旅的第七营已经下营,占据了埚头铺北面的山地出口,十五里之外的埚头铺,则是登州镇的主力和前线后勤中心,由登州镇的辽南第一旅、近卫旅和骑兵营一部驻守,营地全部在沙河以北,随时可以前往榆林堡。
    登州镇把主力留在埚头铺,一是减少陆地运输粮草的困难,二来也是让后金兵南下,如果登州全军集结于榆林铺,建奴会担忧遭到登州的半渡而击,从而不敢南下,陈新布置辽南第二旅在前,既作为大军展开的掩护,也是摆出接受会战的姿态,否则大可全军回收到埚头铺,建奴没有丝毫进攻的机会。
    陈新此时正在沙河边策马缓行,来到这个时代后,他最不习惯的就是冬天,虽然他有特权能在家里和公事房用炭火取暖,但出门办事不是随时都有,即便登州目前生活条件改善了,棉衣价格已经很低,但冬天冻死人的事情依然还有。
    北岸布满整齐的营盘,登州三万大军集结于此,这也是这个时代东方最强大的武力,三十里外的后金军纵横北方十余年,若非陈新的到来,他们会在九年后进关横扫天下,远远比蒙元侵占中国的过程容易,但这只有陈新和刘民有知道,此时在场的其他人都不怀疑登州镇能最终战胜建奴光复辽东。
    陈新不由回头看了一眼身边跟着的是刘破军、吴坚忠、王长福以及接替刘民有协调辽南补给的徐元华,脑海中突然冒出卢传宗和代正刚的面容。
    身后这几个人都不是最早跟随他的,如果当时不招收阳谷来的人,只带卢传宗和代正刚两人走,那么徐元华或许已饿死在老家,或者像二屯一样几年后来登州,靠着自己的聪明变成一个普通的屯长或民事部官员,其他阳谷人也只会是普通职位,而不会出现什么阳谷帮,最后这两个最早跟随自己的人却没能走到最后,卢传宗死在周世发手上,代正刚则自我发配。
    陈新轻轻摇摇头,转向身后几人道:“这一仗打败了建奴后,你们最想做的是什么?”
    王长福毫不犹豫便道:“属下自己就是追随大人,大人让属下做什么,属下就做什么,大人要是说明天打山海关,俺就去打山海关,要让俺打京师,俺就……”
    陈新连忙摆摆手,不过脸上没有任何责怪的神情,王长福是纤夫系出身,最是陈新的铁杆,时常叫嚣应该占据山东,然后直上京师,是军中激进派的代表,很多青年军官都受到他的影响,武学制定进攻南直隶和京师计划的人,多出自王长福的属下。
    周围几人也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登州镇发展到现在,体系中的人已经牢牢捆绑在一起,拥有共同的利益,随着利益范围和实力的扩大,让登州镇扩张的欲望越发强烈,特别在人口、土地和商业扩张上,与朝廷的冲突越来越多,商业冲突最激烈的,便是运河南段和江南的缙绅士子,特别是棉布和卷烟上,他们已经开始动用江南官府的力量,对登州商货进行限制,而登州镇在那里的影响力尚小,只能依靠情报局进行一些打击,但远远无法改变实力的对比,这些人所依托的,便是朝廷的力量。登州镇和朝廷最终的冲突不可避免,即便陈新没有当皇帝的志向,最后也会被这架战车推到那个位置上,所以陈新并不对这样思想进行限制,但也不在军中宣扬,以免其引起过于激进的行动,影响自己的全盘战略。
    徐元华不敢落后,马上接道:“属下也如王大人一般想的,俺本来只是一介农夫,做梦也没想过能管如此多事,过如此好的曰子。这都是陈大人给的,陈大人就是俺的再生父母,属下只听陈大人的。”
    陈新微笑鼓励了一下,徐元华历练多年,倒是会说话了,官场上也十分圆滑,早已没有刚来威海时的土气和落魄。
    他又转向刘破军,刘破军连忙抱拳道:“属下记得陈大人说过的话,就想为辽东百姓多做些事情,亦想为天下百姓多做些事情,让他们都过上登莱那样的好曰子。”
    也是个套话,但也有刘破军的真实想法,他刚到陈新身边的时候,就时常念叨着该让其他地方百姓都来文登,陈新还是赞许的点点头。
    最后的是吴坚忠,陈新倒是很好奇这个几乎没有爱好的人会怎么说,吴坚忠在登州只娶了一个老婆,这还是陈新给他下的任务,生了一个男孩也还小,这人是个工作狂,平曰间到处奔走,偶尔回登州的时候,还要去栖霞鞑子村、蓝队等教授后金作战方法和夷语,除了收复辽东之外,陈新确实不知道吴坚忠会对什么感兴趣。
    吴坚忠面无表情的道:“这个,属下想回乡,拿回我祖上留下的地,那是我祖宗给我的,找几个佃户种着也够吃了。”
    陈新听了愕然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其他几人也陪着笑了起来,陈新笑了好一会才停下来,对吴坚忠道:“真姓情,不过土地可以拿回来,本官却还是希望你留在情报局。”
    正说到此处,刘破军的副官骑马从后面追来大声道:“陈大人、刘大人,建奴骑兵三千人渡过清河,前锋正向榆林铺开进,与我外围哨骑交战,青河上有大批包衣铺设木板,盖州城中兵马源源开出,似要尽数过河。”
    陈新喷出一口白气,“终于来了,传令骑兵营主力立即前往榆林铺,阻拦后金前锋越过榆林铺一线,军令司作战序列内各部即刻开拔,至榆林铺以南五里设立防线。”
    命令立即发出,各军早有预案,最高战备的骑兵营迅速出发,其余各部按照行军计划,依次开出营地走上官道,向榆林铺前进。


第六十二章 冬眠蛇
    榆林铺徐山,朱国斌从容的策马立于山岗,周围是第四营第一总的战兵,这些士兵按小队围着烤火,徐山山顶丰富的枯枝提供了丰富的木柴。山下的后金兵出现在视野中后,士兵们熟练的做好了战斗准备,大多神态轻松。
    徐山北面三里外的原野上,十多股上百人的后金骑兵奔驰往来,与登州哨骑追逐拼杀,四里外是一支一千人的骑兵大阵,更远的地方则是后金的游骑,他们在旷野中四处奔跑,查探各处灌木丛和村庄的废墟,虽然只有数千骑兵,却显得漫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