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张辽新传-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辽虽明白郭嘉并非多嘴之人,但依旧不自觉的叮嘱了一句。
“文远放心,嘉不会告诉任何人。”郭嘉显然也明白张辽的担心,加上他自己也同样是这种态度,对张辽的谨慎小心也就深为赞同了。
“不过文远啊,嘉对军改一事虽然不明白,可是观幽州军军改却是十分轻松,且并未消耗多少时间。你这次祭起军改这一措施,是否真能拖出大军出征的时间?”
张辽这回笑得可就轻松了,郭嘉正好问到点子上,可是却是他早就筹谋已久的东西。
“奉孝,幽州军整时间短算不了什么。首先幽州军的基础是数万青州军,他们已经能够在青州接受过类似的整编,只不过到了幽州又进行的深入。而幽州军正是以这些原青州军将士为核心,再征召了幽州本地士兵和幽州的胡人士兵为血肉组成的军队。在基层军官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我自然可以如臂使指般的自上而下的将军改方案执行下去。
再加上我、子龙、宣高均是们的老长官,在军中还算镇得住人,故而军中没有反弹。这也是我选择青州与并州先行开始军改的原因,青州自不必多言,并州则因为子廉,军中对幽州军改也不陌生,算是基础不错。但是一来是同时对两地驻军动手整编来两州军队的基础毕竟还比不上原先的幽州军以时间较长也是难免。当时幽州军该也用了半年之久方才初见成效,此次怎么也不会低于半年吧?”张辽笑得很坏,但很是开心。
“并州、青州同进行,嘉便以十月到一年为限,那也会使两州驻军在明年(建安十一年)冬季方能出征了。若要再对兖州、徐州等地军队动手,那该不会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吧?”郭嘉可没张辽那么好的心情,他担心张辽若是刻意拖延时间被曹操察觉那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
“奉孝放心!”张辽当然明郭嘉的心意,可是他依旧是那副没心没肺的笑脸。“辽非蠢人,怎会将把柄授予他人?幽州整军已经带出一批合格的、有经验的军官,我将他们分别派遣至青州、并州i导两地进行变革。ZHe此后便有三州之地的更多的军官可以抽调,那时候只需要调动各军便可。讲徐州和青州驻军对调,既不会影响战事,亦不会影响军改,同时……”
“时还能收权!”郭嘉不待张辽说完便开口说道。
“是!调兵不换将。将领即便是向培植私人也是无可奈何。况也不会影响前线兵力。主公怎会因此怪罪于我?”张辽笑得更加得意。
郭无语了。
自古以来上位者最担心地便是武将地权势过大而拥兵自重。以至于会威胁到君权。所以孙武被迫隐居、吴起出逃至楚国、孙:功成立刻身退、白起被杀、李牧避祸北疆、王翦求田问舍以求自保、韩信等开国名将一一被清除、霍去病死得不明不白、卫青也在韬光养晦中郁郁而终。这些名将地遭遇皆是君王提防武将地结果而发展到之后。便有了宋朝地文官统御武将地制度。
张辽从投奔曹操之后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做着地一件事便是制定一套制度使得军队不再被武将所垄断。而真正地成为上位者手中地力量。无论是武学、将领护卫轮换制、将领定期轮换制是枢密院和各地枢密司以及军粮、军备地供给上。张辽都做了针对武将控制军队地限制。幽州整军也一样是一次将军权归于上地变革。否则曹操也不会动心思要将全部军队尽皆如此整编。虽然张辽要以此拖曹操出兵南征地后腿。可是张辽也不过只是要曹操晚一些时候出征。好让军队地准备更加地充分。而他整编时调兵不换将地举措只是进一步削弱了将领对军队地私人控制。有鉴于此。即便是有人攻讦他拖延时日。曹操只会视而不见。
“你行!”郭嘉只能没好气地笑着。“真不亏精于算计地张文远。每件事你最少要达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目地。真是如你自己所言。‘无利之事绝对不做’。”
“利人利己是伟人。利人损己是圣人。损人利己是小人。损人不利己是蠢人!奉孝以为辽师那种人?”张辽笑道。
“你?”郭嘉故意上下打量了张辽一番,然而笑眯眯的说道:“除了不会损人不利己,前三者你皆有可能!
说罢,两人很有默契的相互看了看,哈哈大笑起来。
“话说回来了,”两人笑过之后,张辽又接着说道:“主公南征,无非就是南下荆州,随后已荆州之粮补充大军,随即再渡江征讨江东。不过我对主公南征之策并不完全赞同,虽说主公如此定计是因为军粮不足用,可是如此路线明确,实在是没法不让别人不联手。”
郭嘉也赞同张辽此言,不住的颌首道:“我军有强大的水军,而且与荆州、江东的那些水军相比,甘兴霸麾下这些可以滔海踏浪的海上蛟龙又如何是荆州、江东的那些水鱼能够相比的。水军几次出战亦表明但凡有水军战船能通行之水道,水军便能发动攻击。如此而言,会稽郡、吴郡、豫章郡以及荆州南北皆在我水军的攻击范围内。况且水军战船却要比步行省力,士兵登陆便能战斗,完全可以直接攻击江东腹地。可惜主公如今急于求成,也只能将水军暂弃一旁了。”
张辽为曹操拉来了甘宁,并支持甘宁组建了水军,就是为了在南征时可以抵消、甚至是克制江东的水军。而甘宁不负众望,曹军水军也在几次战斗后拥有了与当今水战主流派别所截然不同的战斗方式。若是曹操能够水陆并进,一举荡平荆州及江东地区可有八成把握。然而曹操急于南下,在军粮有些吃紧的时候,也只能决定暂时让水军休息一段时间,等步兵拿下荆北地区,获得粮草补给后再行协同作战。
“其实南征又何止这两条路。”张辽可是对南征可是不至有一个作战方案,“凉州如今韩遂独大,但此人绝不敢轻易攻击我军。而我军自北伐乌桓之后,已经能从幽州、冀州抽调二十万大军。如此,只需十万大军会合宛城、豫州及徐州我军便可南下荆州、江东,水军一颗从旁助战。而另外十万大军则可派一将率领,攻击汉中。
张鲁此人心思均在传教上,属下杨松又极为贪财,汉中当可旬月而下。那时再顺势进攻益州,占据巴蜀之地,又可获得一处绝好的粮仓。到那时,蜀地之军亦可从上庸、~归兵出荆州。只要稳扎稳打,规定三路大军同一时间出兵,到那时,我就不信刘表、刘备、孙权还能够联手?”
张辽说这番话的时候相当有自信,他可是很清楚历史上数次南征的,大唐建国关中,先是取了关东、中原之地,然后便使大军入川,使江南势力的侧翼顿时暴露,从而轻松获取江南。宋朝也是先攻克蜀地,最后进攻南唐。蒙古人灭南宋亦是先克四川、云南,从西部包围南宋。清朝虽然没有先攻克四川,但是同样在进攻江南的时候派兵入川。而到了二十世纪,日本人进攻中国时他们同样也想复制这一条进攻的道路,只不过被中**民硬生生的堵在了山西,未能如愿罢了。
所以张辽这一战略选择也绝对有道理,最多就是不方便沿江而下,但要沿汉水、走上庸却是没有问题。只要动作够快,荆州军队根本就来不及反应,因为他们全部被宛城的曹仁吸引住了。
这一条作战路线也并非没人提及,曹操的枢密院就在数月前做出了攻击汉中、益州的作战预案。枢密院以曹真为首的这帮年轻人从某种程度上讲应该都是张辽的弟子,他们接受了张辽的培训,自然是对张辽那“不走寻常路”的战略思路做了部分或者全部的继承。如此,在曹操已经流露出要南下荆州的意图时,枢密院依然还能多加一份攻击益州的计划便正是于此。只是一来曹操心急。二来如此动作更大,必须等待军粮到位方可行动。再加上许攸等人以进攻汉中便会使荆州警觉为理由,使得曹操将此机会束之高阁。
但是张辽不在乎,他本就是要拖延曹军出兵的时间,等待军粮、军械等准备工作相继到位,又怎会在乎荆州的警觉。在张辽眼中,益州这个从战国时便成熟起来的大粮仓可是比荆州更加有吸引力。况且虽然益州不缺少精兵良将,但是张鲁和刘璋这两位诸侯却绝对要比刘表、孙权、刘备这三位强人好对付多了。
历史上的刘表单骑平定荆州,那是何等的豪雄!孙权、刘备都是开创一国的君王,也是被后人公认的枭雄。至于张鲁、刘璋,一个拘守汉中,一个困守益州,不过两个守户之犬。虽然蜀地道路难行,可是攻击难度确实不高。
第三卷 第465章 拖延时间也是一门艺术!(下)
更新时间:2010…1…7 19:34:33 本章字数:3478
嘉对张辽的分析点头称是,战争说穿了就是有组织、打群架,在本质上和黑社会争夺地盘、利益没什么区别。既然此,那么对手的反应就是最关键的。如今是曹老大一家独大,占据了大汉这块盘的一般还要多,手下马仔、小弟数十万,金牌打手、狗头军师一大堆。
如今曹老大要消灭别家势力,成就一个大一统的势力,那其他的势力焉能坐以待毙,于联手就成了他们必然的选择。
“主公要快速南下,先行平定荆州。若仅仅是吞并荆北就到此为止,这也并不算不可以接受。虽然孙权、刘备一定不会坐视刘表被灭,但只要我军动作够快,绝对可以再孙权、刘备的援军到来之前攻克襄阳。而且只要一支精骑、一员良将,能够在攻克襄阳之时拿下江陵。到那时,即便是孙权、刘备联袂而来,再加上刘表残军,三家联手亦不能让我军后退。只可惜……”
郭嘉说到此处便不再继续,张辽知道,曹操虽然还能够以冷静的头脑主持着日常事务,甚至是军队改革这样的大事,是对南征却是有些刚自用,听不进劝告了。。***〕
后有人说曹操在赤壁大战后曾哀叹郭嘉的早逝,放言“若奉孝在,孤何至于此?”。然而此时张辽却清楚看到,即便是郭嘉真的好活着,也绝对无法劝阻曹操一意孤行。
要知道,当初曹操攻克荆州之后便要提兵南下时并非无人劝阻,荀攸、程昱,甚至是一贯低调自保的贾诩都曾经出言劝谏过曹操,然而他们全都没能成功,可见曹操当时固执到什么程度。而今因为张辽的横空出世,使得曹操的力量远远强于历史同期,北伐的一帆风顺也让曹操视天下诸侯为无物。于是,还未拿下荆州的曹操便已经固执己见了,这不能不说是张辽的提前到来和极力谋划而带来了副作用。
“若是主公能够忍耐一时,让我军先取汉中,刘璋暗弱,益州又曾经经历过权力争斗,内尚且不稳,纵有良将亦无力出兵。搜/搜/9/9/9〕我军此时便可从汉中、宛城、徐州三路并进,以甘宁、陆逊之水军清除长江天险,何愁南方不定?”张辽此时也没有了笑容,眉头纠结,脸无奈。
“可惜劝不得啊!”郭嘉看着张辽,半晌后突然叹了句。
劝不得!确实劝不得!
张辽和郭嘉刚才那些分析和理由难道曹操本人就不知道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以曹操治军多年的老道经验,根本就不需要张辽他们提醒便知道先取汉中的好处。然而曹操依旧不采纳,那就不是眼光的问,而是心理的问了。
对于心理问,别说是张辽、郭嘉,就算是将后世最资深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过来,都对曹操没有任何办法。别忘了,曹操本人就是一个理极其坚定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疑心病极重的人。。***〕用后世的话说,那就是曹操很可能有潜在的精神疾病,应该是一种强迫症。遇上这类人,一旦他们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除非将其人道毁灭,否则绝对不可能扭转他们的决定。用俗语说,这种人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撞南墙头不回”!
若非如此,以张辽、郭嘉在曹操面前的地位,又如何会无法劝阻曹操?当所有人都无法劝阻曹操的时候,他们两人也只能私下里动一下手脚,来拖延出兵的时间了。毕竟曹操只是坚定了下,却没到所有准备都不充分的情况下强行南下。
“文远,你知道吗,根据我的计算,我军在不出兵的情况下,到了秋收时,军也只有两三个月的盈余。若是此时出兵,一旦受阻,军粮消耗就控制不住了。文若如今也有些坐不住了,若是我没有估计错,就在过年前文若便会赶到城。”郭嘉说道。
张辽对荀要到城毫不意外。〕在他的眼中,曹操和荀的组合就像是楚汉争霸时的刘邦与萧何的组合,都是一内一外,配合默契。所不同的是曹操在各方面都超过了刘邦,而荀则是在智商上不逊萧何,却在情商方面远远不及萧何老练。这也是最终导致荀、曹翻脸的个人因素。
对荀年末北上城张辽不抱任何希望,就连刚才说话的郭嘉也同样对荀此行毫不看,他们两人正是因为对曹操的了解才做出此判断。不过荀此行即便无功,也不至于会有危险,故而两人一点都不担心。何况他们心中还存着荀未必一丝希望都没有的侥幸心理,虽然明知可能性几乎为零,不亲眼所见,终究是不死心。
想到此处,两人心
的笑了笑,只是他们都在对方的笑容中看到了丝
张辽和郭嘉虽然表面上都是潇洒不羁的人物,熟悉他们的人全都知道他们二人根本就是心思细腻,深沉老辣的家伙,同时也是善于自保之人。。〕郭嘉做事从不避开曹操,便是与张辽交往密切,也将一切放在曹操面前。而张辽虽然率大军在外,更是位高权重,却始终为曹操谋划着集中权力。于是,虽然有人弹劾张辽,却无法从从根本上动摇张辽和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对于荀与曹操的矛盾,郭嘉劝过,张辽也劝过,不过此时荀过来,两人打算袖手旁观了。
理由只有一个,避免在曹操心中留下他们结党之嫌。
郭嘉、张辽交人所共知,他们与众人关系和睦也是事实。但是和睦却不代表联盟,他们不想在这个时候让曹操有一种郭嘉、张辽与荀联盟的印象。要知道,曹操身还有个许攸,那家伙对投奔曹操后获得的地位早已不满,再加上他自己那让人难以接受的臭脾气,他在曹营几乎就没有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他算是绝对的孤臣,加上他与曹操昔日的交情,在曹操面前还是很有些话语权的。〕若让他寻到什么把柄或者是缝隙,绝对是个会坏事的人。
“看来目前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两人商量了天,对拖延时间一事就只有这么一个对策了。郭嘉不禁感叹,可是领导的权威势必需要维护的,即便他们认为曹操的决定再如何的有缺陷,一旦曹操明确下达命令,他们还是要无条件的执行。如今他们也就是接着曹操还要先解决朝堂上的问题,并未明确下达大军南下的命令,然后提前用整编军队的名义拖延时间。
这件事只有张辽能做,不单单曹操将整编的事务全权交与张辽,也是因为张辽的动作不会让曹操认为他们在拖时间。
郭嘉知道,张辽是要让先行整编并州军和青州军,然后将整编结束的这两支军队加上从幽州调回来的幽州军与豫州、徐州、宛城的曹军对调,然后再整编从前线调回来的军队。如此一来,整编并州军和青州军的时间加上军队对调的时间,只要稍稍懂一些手脚,就能够拖延大半年,那样一来,秋收也就临近了。郭嘉是极希望张辽能够顺利的将曹操出的时间拖延到建十一年的七月,到时候即便是曹操依旧不采用先取汉中的策略,大军攻克荆州时缴获的军也远远大于开春后南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