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或者“集体所有”的招牌。当然个体户除外。
    总的来说。李思明这次北大之行给北大人的感觉是雄心勃勃,而且有些自高自大,再加上点幽默风趣。相比较而言,人们更关心他早年成为北大教授的那段经历感兴趣,以及他在美国好莱坞的辉煌经历和八面威风,不厌其烦地追问他在美国的经历和对美国的观感,仿佛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而不是对他现在所从事的事业太感兴趣。李思明很郁闷。
    至于微星公司,那不过是一个远在深圳的外资公司而已,在没有实现重大技术突破让人们看到实打实的成果之前。是没有人相信你的理念和雄心壮志。在当时北京的高校区内,中关村自1980年以来的蓬蓬勃勃,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而深圳只不过是一个暴发户而已,没技术没文化没品味,连深圳大学也是新建不久的。
    不过,他也不算是无功而返,因为微星公司已经进入了北大师生的视野,埋下了一颗种子。终究会发芽成长,并长成参天大树。
    北大校方却看得很远,他们和微星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效仿中科院,在微星公司设立研究生实习基地,利用微星公司先进的工艺技术条件,培养自己的人才。只是到底为谁培养还说不定呢!
    而李思明带着团队又马不停蹄地转战清华、北邮,然后又赴上海,宣扬自己的人才理念。推销着微星公司,搜刮人才。
    他早已有了一个支点。
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们是老兵
    1989年4月5日,麻栗坡烈士陵园。
    长长的石阶似乎看不到头,高高的翠柏如宝塔一样庄严肃穆。李思明和小刀带着无尽的怀念走进烈士陵园,他们的脚步沉着有力,仿佛如正在操练的士兵一样,一往无前地向着目标进发。是的,他们曾是一个兵,往日军队生涯的点点滴滴仿佛如滔滔江水一般,飞快地涌上他们的心头,让他们不能自持,而他们的脸上却是无尽的悲伤与怀念。
    彩云之南,一片繁花似锦,本该是一个让人欢呼雀跃的季节。但此时此地却是大地含悲,天地间飘荡着悲伤与怀念。仍是那一片葱葱郁郁。那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一如既往地显示着它深邃辽阔的一面。高大的乔木如哨兵般挺立在陵园的周围,越发比李思明记忆中的更加高大,四周巍峨的青山像历史老人见证着历史的长河。在这群山环抱中,在这南疆浓浓绿阴笼罩下,四十多个墓碑默默无言。
    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在。
    南国的硝烟渐已消散,去年海上的28分钟短暂战斗也早已经消逝,淡得让人很快忘记。越南人越来越感到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和国际外交上的双重失败,而且他们还丧失了宝贵的十年时间。这一年,无论是北方巨龙还是南方那个夜郎自大者都已经不愿再打下去了,即使还有零星的边境冲突已经无关大局。
    而共和国许多年轻地军人们已经永远地倒下了。他们是唯一的悲剧者。李思明一遍又一遍地抚摸逝者的墓碑上的文字,念叨着每一个人地外号。回忆着每一个人生前地音容笑貌。那些往日地点点滴滴从来就不像今天这样,让他历历在目。就像在昨天才发生过一样。那一座座坟丘如逝者生前一样排着整齐地队伍。等待着他们曾经地领导者来检阅。
    李思明庄严地举起了右手。表明他曾经也是战士。并向他亲爱的战友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李思明感到羞愧。他又一次想起了孙昌的儿子孙大军曾经问过的问题。他应该感到羞愧。他从来就没将自己地心思全部放在军队,身在曹营心在汉,他执著于自己地理想和事业。认为科技事业才是自己的全部。才是最值得自己奉献地。为此他殚精竭虑,无时无刻不在为着理想主义而努力着。
    他很忙。时间很宝贵。他曾经无数次地这样为自己开脱。直到今天,他才发现自己原来所做地。还远远不够。他一手资助的老兵基金会。看上去是如此的高尚和慷慨,但是却永远没有比亲自来这个神圣地地方看一眼要更可敬得多。
    而今天这个日子。距离上一次,已经过去了8年之久。
    李思明和小刀两人默默地将烟盒撕开,给每位亲爱的战友们点着。取出烈酒洒在这片热土之上。让烈酒的芬芳在空气中飘荡。他们俩人默默地做着这一切,没有任何言语。那泪水却从两个男人地心底涌出。任凭两串泪痕沿着脸膛直流而下。
    终于,两人无法自持。立在战友们的墓前。却高昂起他们的头颅,对着广阔地蓝天像个孩童一样放声大哭。
    守墓地老者,上前替他们将带来的鲜花分散到每位逝者地坟前。
    那些同样是来祭奠自己战友的军官。从不远处走了过来。默默地向这些素不相识的逝者敬上一个庄严地军礼。
    有远道而来地逝者家属前来探望自己的亲人。从他们身边路过,看到此情此景,悄悄地转过身去,抹了抹湿润的脸颊,为陌生人送上自己的慰藉地眼神。却感受着同样地悲哀与心痛。
    一队八九岁的红领巾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近身前。送上花圈,在旭日光辉的沐浴之中,列队齐整地敬了个少先队队礼。往日纯真活泼地脸,此时充满着庄严和神圣。
    战争结束了,硝烟已经散尽,战士的心已经冷却。热血时代已经远去。人们更加关心地是物价、工资和生活,也许不久的将来,这里将被人忘却,正如我们忘记过去地一切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身外之事一样再正常不过。再后来,我们偶尔谈起这些事情,就像谈一件闲闻逸事一样轻松平常。也许,这终究是个告别的年代,几乎所有人义无反顾地抛弃了旧有的生活秩序,就连英雄本身,也因为太重的神话色彩让人无法留恋。但我们还会珍藏曾经有过的感动,那些七十年代地符号,八十年代的精神偶像。像一幅幅沾染过时代芬芳的老照片,褪去了崇高,却依然是真实无比。
    李思明的思绪却飞到了遥远的黑龙江,那里早已不是“北大荒”,而是“北大仓”,李思明无数的前辈和同辈,曾经在那里挥洒着汗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将不毛之地建成共和国的粮仓。而那里,同样躺着一群李思明熟识的年轻人。李思明又一次深深地愧疚着、追忆着。
    不相识的军官们走上前来。敬了个军礼,很用力地握了握两人的手,然后纷纷转身离开。没有说一句话。更没有客套,他们跟李思明都不认识,但是曾经的共同经历。让他们用这无言的方式表达着相同的感情,一颗战士的心,是他们维系这种肢体语言的纽带,他们彼此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同样的东西。
    两人来到陵园管理处,找到负责人,提出捐助陵园保护资金的要求。
    “这个……太多了吧?”几位负责人看着两人送上的一张面额五十万的支票,不敢相信。这支票必须到深圳才能用得上。
    “没什么。我们都远在外地,很少有机会过来看一看。我们希望这些钱都能用在陵园建设与保护上,作为一个老兵,捐点钱也是应该地!”李思明道。
    “那太感谢你们了,老兵!”负责人握住李思明的手道。“以前也有人捐款。却从没这么过。为了慎重起见。麻烦两位老兵跟我们见见上级领导?不然。我们也不敢收这么多钱!”
    “那好吧!”李思明答道。他们要是随随便便地收了钱。李思明还有些不放心。
    李思明和小刀两人拜会了相关领导。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小刀以老兵基金会的名义和陵园管理处达成协议。保证持续捐助。以表老兵们地心意。
    我们是老兵。李思明和小刀两人骄傲地这么自称。多么骄傲地自称啊。陵园管理地上级也没有理由拒绝两位老兵和他们身后更多地老兵。这是件好事。将基金会大大地夸奖了一番,并保证一定会妥善地使用。
    还是走吧。李思明和小刀两人看了最后一眼。也转身离开。投入滚滚红尘和繁华地大千世界。这里只是他们内心地情感寄托之处。是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放声痛哭的地方,是他们缅怀往日峥嵘岁月。并感叹生地伟大死地光荣地地方,却不是他们应该长久停留的地方。
    那繁华地人间世界。那钢筋混凝土组成地都市森林。才是他们生活、工作和追求所谓理想地地方。在这宁静得有些冷清的地方。陪伴战友们地只有这巍峨的青山和这片红色的热土。而生者却往往是单方面来这里向逝者索要往日的精神和慰藉。
    “我们是狼牙的战士。来自东北大雪原。奋战南国密林中。只要军号一声响。流血牺牲不算啥……”
    李思明似乎听到有人在用生命的力量高唱着这首歌。起初是一个人在吟唱,然后是两个人,最后是一群人。歌声也变得高亢嘹亮起来。那歌声似乎在群山之间回荡着。并在他地心灵深处共鸣着。每一个音符都让他地心在颤抖,仿佛古代地骑兵等待着战鼓的敲响时地兴奋与激昂。
    “小刀。你听,有人在唱《狼牙之歌》!”李思明侧耳倾听着。问道。
    “不会吧?”小刀怀疑道,他仔细地倾听了一番。确定这是李思明的幻觉,却说道。“也许是吧!”
    “本来就是嘛!”李思明斩钉截铁地确认道,他的语气不容置疑。
    小刀却没有反驳,两人并排地往外走去,再也没有回头。
    李思明回到深圳后。有好几天都没有打起精神来,他还长久地怀念与追忆着,似乎还在他地战士们中间。杨月十分担心。
    “没什么,只是想起许多往事,有些伤感而已!”李思明自嘲道,“大概是年纪大了地缘故吧!”
    李思明是一个乐观的人。生活上的苦难和个人地磨难从来就没有真正地让他消沉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总是一个战士。一个战士的情怀,总是坚强不屈地。面对生活总是微笑地面对,而悲伤总是在风雨之后,用自己赤诚之心悄悄地抚平自己受伤的心灵。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李思明对理想也总是充满着斗志,他要像战士一样向着敌人一次又一次发起冲锋。或是正面冲锋,或是迂回包抄,他从没忘记自己有一颗战士的心。
    走过激情四射的七十年代,又走过不乏热血沸腾的八十年代,这当中有苦闷、磨难、贫穷、欢乐、悲伤、牺牲与荣耀,转眼间李思明已经三十多岁了——这正是一个男人事业步入正轨的年纪,也许会在大多数人还一事无成的时候,个别人就已经站在众人仰视的高峰。
    在八十年代就要结束的时候,在另一个十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李思明的心中还珍藏着对往日无尽的怀念,更多的却是对未来有着美好地憧憬与希望。
    一个时代宣告结束,另一个大时代接踵而至,一个属于李思明一个人的时代。
第一百七十六至一百八十章 我的中国芯
    1991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后人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1月17日凌晨20时40分,停泊在海湾地区的美国军舰向伊拉克防空阵地、雷达基地发射了百余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实施“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爆发。海湾战争是冷战结束以后规模最大、参战国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场局部战争。参加多国部队的国家达到了39个,兵力达80余万人。与多国部队对垒的伊拉克也动员了120万兵力,在科威特战区部署了54万大军。多国部队不仅在空、海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在科威特战区的地面部队与伊军也大体持平,在装备上则大大优于伊军,战争的胜负早已注定。这也是一场国际政治力量失调的大背景下的战争。
    美国人认为他们取得了绝对的胜利。包括中国人在内全世界的人都这么认为,从军事意义上讲当然是。但是李思明也知道。这将是一个扯皮、扯淡和永远也没有尽头的战争,美国人将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苏联人在干什么?他们在争权夺利。忙于内部纷争。所谓的“新思维改革”已经死亡,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超级大国的昔日的荣耀已经不在,已经到了灭亡的最后时刻。生存下去。要吃要穿要发展才是苏联老百姓人最想要的。
    而这场战争中,军事观察员们看到了一场与以往任何战争形式都不同的战争,这是一场高科技的战争,信息化、精确打击和非线式作战。没有前后方、没有明显地战线划分。开辟了许多新地战争样式。所有的人都震撼,尤其是军人。
    而在中国,高级军官们聚在一起。包括李思明那位即将退休的岳父,大家热烈讨论着这场战争,他们只关心战争本身。人人都感觉到了紧迫感和使命感。十多年以来那几本由一位叫唐风的中国人写的几本军事著作。又一次被郑重其事地摆在他们的面前。军官们一次又一次地翻看着、验证着、讨论着、检讨着,那位素未谋面地作者的军事思想是如此的让人膜拜啊。竟然早在十多年前对如今战争的形式就有了无比精确地预言,美国人似乎也是为了验证这一切而大动干戈,发动了这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只是很可惜。这位作者实在太神秘了。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人民军队中,从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军官,都这么想,当然个别人除外。而一场新军事变革,在中国军队中迅速掀起,力度、质量与速度。却要远超过那位神秘作者本人的想像,军队似乎要证明自己不是后知后觉,更不是反应迟钝。
    而在这国际风云变幻的年代,李思明也在让世人尤其是中国人大吃一惊。他的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991年的3月,无论如何,是个人计算机问世以来,世界IT业最重要的一个月之一。
    在这个月的1号,香港微星集团旗下的微星半导体公司在深圳宣布,他们已经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地386型微处理器,Ms386/s。这是一款与英特尔X86相兼容的CPU,集成35。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33MHz,相当于英特尔x系列中后期型号个人计算机的水平。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AMD公司也推出了Am386系列微处理器。英特尔公司的股票小幅下跌,该公司的股东和高级经理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聚在一起,他们面容严肃。或高声疾呼着,或小声议论着,拿着手头可怜的情报。商讨着对策。
    这两家公司,尤其是微星半导体公司的宣布的消息,让整个世界业界一时间沉默不语。微星公司是什么公司?有何来历?人们的好奇心一时间达到了顶点。
    “中国芯”是“中国创造”这一话题中的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在1990年,中国取消了计算机产品进口许可批文,同时,大幅度降低关税。由此,形成较为开放的计算机产品市场,以美国为代表的计算机跨国公司开始大举登陆中国市场,幼稚的民族计算机产业在被保护的8年之中,没能完成技术和资金的积累与突破,面临着大敌压境的压力。
    人们只要一想起英特尔垄断着世界市场上大部分的处理器,就不能容忍,似乎不把这个“制高点”拿下来,中华民族就要血流成河。自从英特尔公司的486问世以来,它就奠定了在行业内的主导地位,而此前的286时代,生产CPU的厂商也不少,但在挑战英特尔的过程中,一一败下阵来。微星半导体公司宣布他们制造出了“中国芯”。无疑是1991年计算机业最具有爆炸性的消息,在中关村,所有大小老板加商贩们在一夜之间,都在谈论这个问题。
    “不可能!”大多数人在第一时间都这么想。
    “微星公司在中关村什么位置?我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