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真宗无语,一个石坚,可以说千古难有,还想找第二个这样的少年?
    两人伏下头看他奏折上怎样写的(关于这段描写,历史上确有此事,身为皇后的刘娥,不像其他妃嫔只知争宠,她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每每襄助真宗,真宗根本离不开她。每日批阅奏章,刘皇后必侍随在旁。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刘娥。)
    石坚本来对古文在前世就有一定造诣,现在为了写好《资治通鉴》,这一年来苦攻文言造句,单论笔力已不逊于当世大家多少。这篇奏折婉转曲折,加上他这一笔好字,让这奏折更是花团簇簇。
    两个天下最尊贵的人一边看一边还比划着这个笔划是怎样用笔的,那个笔划是怎样落笔的。当看到那首小令时,刘蛾又说道:“哀家好外没有看到他写的新词了,小首小令写得多好啊,难怪王左议说论笔力他是当今大宋第一,就是太凄苦了。官家,你就不要在这件事上为难那个孩子了。”
    那个董谊在是知道连皇后都在为石坚说好话,不知道他还敢不敢上这份奏子。
    真宗将石坚这份奏折随同邸报一同扮发到各地,意思是说石坚在这奏折上说得很清楚,小说也就是书面版故事,是虚构的,允许和真实有点出入,况且他说过了在这本《三国》里他宣扬的就是忠君思想。难道忠君也是错误的吗?
    他本来意思不管怎么说,石坚出发点是好点,你们就不要为难这个小孩子。可随着这邸报,却引起了更大的纷争。有些愚直的大臣上言说汉朝灭亡乃是汉末外戚当政,宦官专权造成当时民不聊生,才引起黄巾之乱。唐太宗说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应当以史为鉴,勤政爱民。可石坚用了一句忠君将事实真相隐盖,对陛下有百害而无一益。可以王钦若为首的大臣则说石坚在这份奏折里已经说过这是小说,以史实为基础,虚构一些有趣的故事,他丑化曹操是应当的,当时曹操手掌大权,不行伊尹、霍光之事,图谋不诡,虽魏代汉成为正统,这种行为本就是不值得赞扬。示看历史结局如何,随后三国争霸,司马炎又学习曹操,以晋代魏,而后五胡乱华,南北对峙,三百多年时间,老百姓就没有得到过安生。这些大臣明说以史为鉴,实际上鼓励这种叛逆的行为,其心可诛。还有一派官员说你们就不要吵了,也许那个少年精通诗词还有那个什么曲子,笔力好,但人家只有九岁,不可能样样都精通的,也许他对历史不熟悉才造成《三国》中大量的内容与史实不符。但这派人声音最弱,写这个《三国》,石坚不去看《三国志》?才怪!
    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连石坚在和州城也心惊肉跳,飞快地将《三国》说完,示图早点结束这场口水仗。他想这幸好还是在宋朝,没有什么大型的文字狱发生,否则要是换成前世几十年前三家村加上自己就会变成四家村。
    其实这场口水仗到了现在这地步已演变成了民重还是君重的争论,岂是他想结束就结束的。这天朝会刚进行到了一半,不知是谁引起的话头,争吵又开始。真宗无奈地看着这些大臣,心想人家一个九岁的小孩子不就为逗老祖母开心,讲了一个长的好看的故事,犯得着这样争吵不休吗?
    他看向范仲淹问道:“范爱卿,你对这件事该如何看?”
    范仲淹走出来说:“启禀陛下,以臣看就如石相公所说,这只是一篇小说,供人民茶余饭后娱乐而。石坚虽然年幼,可身负天下所望,不该这样窜改历史。”
    这句话说完,那些执前面观点的臣子大喜,你看,人家可是那少年看中的人物,都这样说。
    范仲淹又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咦,喜从何来?”真宗都让他们吵得头都炸开,还有什么喜,奇怪地问。
    那些大臣也是一愣。
    范仲淹又说道:“可是臣从这本书里看到了那个石相公对陛下的忠心。”
    是啊,真宗一下子坐直了起来。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臣还看到了石相公的智谋。”
    一句话将满朝文武震醒。一部《三国》,用火攻,用水攻,间谍,反间,离间,美人计,连环计,层出不穷。非大智谋者怎可写出。
    王钦若,林特等人首先反应过来,跪下施礼,连说恭喜天降重臣,辅佐大宋光盛繁荣。
    “呵呵,”吵到现在,真宗第一次笑出声来。
    然而石坚又没有让他安稳,这件事已经用了不管石坚对错,可他对皇帝忠心,有智谋定论,可石坚又讲了第三部小说,这部小说引起轰动更大。
第三十七章 红楼
    转眼到了六月中,早稻开始成熟。石坚又再次走出家门,毕竟和州大多数多农民采用了他抛秧的办法。
    老妪也要跟着去看看,石坚只有答应,他在前面打着油布雨伞,替老妪遮着太阳。红鸢和绿萼在后面推着轮椅,一行四人来到了田头。
    看到他们,这些农民们都千恩万谢,现在庄稼已经成熟,明显采用石坚抛秧法比其他插秧稻子长势好得多,也就是他们增添了一份收入,自然感谢石坚,也感谢老妪,要没有老妪的请求,也许这个神童还没有想到他们呢。
    石坚来到田间,他叫他们将那些长势好的成熟早的稻穗摘下来,留下做明年的稻种,并打了一个比喻,说身材高大的夫妇以后养出来的小孩子也比别人养出的小孩子身材高大。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小孩子就越来越高大。这些稻种也是这样。他摘下来这些稻种,到明年就会比别的稻种成熟期缩短,产量也高。用不了十年,这种双季稻就能正式推广。
    当然他不能说出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以及物竞天择还有基因学的道理,如果说出来,再说出人是猴子变来的,还不知道引起多大的风波。一部《三国》都叫他差点吃不消,幸好他说大地是圆的还是假借一个海客之嘴。
    他说完了这些话,在农民一片感谢声中才离开。
    七月,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代贤相王旦以病求退,宋真宗枢密使、同平章事王钦若为左仆射、平章事,也就是正式让王钦若担任宰相职位。宋真宗很早就想用王钦若担任宰相职务,王旦说:“钦若遭逢陛下,恩礼已隆,乞令在枢密院,两府任用亦均。臣风祖宗朝未尝使南人当国,虽古称立贤无方,然必贤士方可。”意思是陛下对王钦若恩礼已经够隆重了,宋朝到现在没有用过南方人做过宰相(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今江西新余,有没有新余的大大,千万莫要生气),虽然古人说任用贤士不能拘于出处,然而宰相必须贤士方可,王钦若还不能称为贤士。真宗这才打消了这个主意。
    等到王钦若担任宰相,他告诉别人:“因为王子明(子明,旦之字)的话,使我迟了十年做了宰相。”
    对于这个命令,寇准以及石坚隆重对待的范仲淹在朝堂上极力反对,说王钦若才德不够,不能担任宰相职位。真宗怒,徒寇准于永兴军,范仲淹徒广德军(这里历史有所改,勿责)。刘娥对寇准没有好印象,可对这范仲淹印象不坏,对真宗说道:“那个范希文可是那个小孩子看中的。”意思是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石坚面子上放过范仲淹一马。
    真宗说道:“这个范希文胸怀大志,然而人如生铁,脾气比寇准还倔,朕将他放逐,是有意磨砺他的性格,将来他可为我儿的大臣。”
    他意思是说范仲淹志向远大,可脾气太倔强,要磨练磨练,将来留给我儿子大用。
    范仲淹在朝中做了没有几个月的京官,就被逐放,他也不以为意,对送行的人说:“轲意正迂阔,悠然轻万锺。”从此范仲淹声名始扬天下,进入人民视野,也从这一天起,他也摆脱了石坚的阴影,正如和州那个少年所说论气节,无人能比。
    范仲淹赴广德途中,还特地拜访了石坚。
    石坚听到他做了没有三个月的京官,又被打回原形,苦笑道:“譬喻工人撬石,用一杠杆,顺势而为,如硬用蛮力,石未必动,还会伤人伤已。节气固然重要,成功才是终始。”
    范仲淹知道他的意思是自己所作所为,还不是为了大宋的百姓好,只要达到这个目标,有时候也要不择手段,不能硬干,他默然不语。只是石坚也没有想到若干年后摊到他自己,比他们还要干得干脆。
    范仲淹没想到他这个举动进入一个卧病在床的老人视野。没有几天,宋真宗将王旦召见到滋福殿,这时候王旦病得连路也走不动,左右将他扶着才进了宫。真宗看到他这种样子哀伤地说:“朕刚要将大事托负给爱卿,可爱卿病成这种样子,叫我怎么办?”叫皇子出来拜见,王旦惶恐避开,皇子随而拜之,王旦说:“皇子盛德,可以担任陛下的事。”又推举了十来个大臣,这十几个大臣以后没有升达两府的只有凌策和李及两人,可见他的眼光。特别他提到范仲淹,石坚,说这两人气节高,胸怀广大,是将来大宋的重臣。
    真宗将他的话一一记在心里。到了九月,王旦卒,真宗亲自登门吊丧,并为之而哭,然后废朝三日,优诏赠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录其子、弟、侄、外孙、门人、故吏,授官十数人。他想起了王旦的话,又将范仲淹调查回开封,这回可是担任户部侍郎的职位。这可是从四品的大官,一年之间两升一落,从从八品的小官升至从四品的大官,天下为之侧面,许多人拥进他的府中为之恭贺,范仲淹无喜无忧,说道:“我只听过和州八岁少年郎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喜从何来。”一时天下为之称颂。
    这一年,和州农民因为使用了石坚的方法获得到了丰收,他们称这种方法为石郎抛,石郎听到这个名字哭笑不得。真宗听了又给石家丰厚的奖赏。
    时光又进入了冬天,平时老妪闷得慌,还有红鸢和绿萼推着轮椅出去转悠,现在天气冷了下来,老妪也不能出门了,石坚看到老太太着急,于是心中不忍,说道:“奶奶,孙儿再给你讲个故事吧。”
    一听到他讲故事,红鸢和绿萼开心得直拍巴掌。
    石坚就说道:“孙儿这本书叫《红楼梦》。”
    然后缓缓说道:“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
    当石坚讲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绿萼说道:“这首诗写得好,就是有点凄怆,就和少爷写的那首小曲儿一样。”
    她说的那首曲儿就是那首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的曲子。
    红鸢不满道:“绿萼,你就不要打乱少爷的心思。”
    绿萼吐吐了舌头。她知道少爷本事可大着呢,两个故事轰动整个大宋。这个故事看来也不简单。
    石坚又吐出了那首后世著名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老太太闭起眼睛,说道:“我的乖孙儿,这句诗很有道理呢。”
    然后石坚又诵出那道人的解说:“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回连红鸢也忍不住拍手,说:“少爷,这才是好曲儿。”
第三十八章 女儿
    《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西游记》不一样,这书写得更为严谨,其中还有不少的优秀诗歌词赋。曹雪芹一生只写了大半部,前后修改了八遍,每一个词字都经过了严格的推敲。石坚纵然记忆力再好,他也不可能将每一句都记住。况且他对这部作品也抱着神圣的态度。而且其中有一些关于男女方面的描写他不得不删去,否则流传出去,人家还不怀疑?就是不怀疑,也会让那些老儒们攻击格调低下。事实上《红楼梦》的确有一段时间作为禁书被禁止发行。于是他一边将它默写出来,对记不住的地方经过反复的推敲补上,对那些删节的地方也经过推敲用一些句子和场景代替,而不失原味,才讲给老人听。
    这样一来,速度更慢,过了元宵节,东风徐吹,隐隐带来春天的气息,石坚才将《红楼梦》说到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然而小说中的诗词赋曲震惊了整个大宋文人。特别是贾宝玉说的:“女儿是水做的。”
    这句话让天下所有女子都对和州那个少年产生好感。当看到林戴玉葬花一段,又使宋朝多了多少忧愁伤感的少女。现在几乎每个大户人家的姑娘都会背出这一段: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连刘娥看到“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也忍不住擦着眼泪对宋真宗说:“官家,这孩子往常写的词作不是铿锵有力吗?怎么现在越写越伤感,害得哀家留了多少泪水儿。”
    宋真宗也是苦恼,原来上次青州老儒董谊因为弹劾石坚扬名,现在看到石坚这本《红楼梦》又弹劾石坚,说自古男为尊,女为卑,石坚这本书将值男儿于何地。身为身负天下重望的文人士子,却写出了这等香艳靡靡之音,当下圣旨重责而。
    这本书写得很好,连宋真宗又开始迷上了,可为什么这孩子总给朕一面带来欢心一面带来麻烦?
    他说道:“爱妃,不如朕下一道圣旨,叫他改一下风格。”
    刘娥忙阻拦他:“官家,不可,这样就失去了原来风味,哀家其实也喜欢着。”
    宋真宗又是无语,你喜欢干嘛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