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8远东狂人-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国既然暂时无法拉拢,那么德国皇帝不得不再将目光转向其它国来
现在的远东太平洋地区,有几个独立的国家呢?
日本算一个,但是日本是英国的盟国、协约国集团的准成员,这样一个国家,显然不可能上德国的贼船。没办法,德国皇帝只好将目光挪了过去,盯着远东找了一转,然后皇帝陛下痛苦的发现,远东地区的独立国家真是屈指可数,值得德国拉拢的几乎只剩下了一斤,中国。
中国,名义上是个主权国家。但实际上,自从哟年的“厌子国变”之后,八国联军就用大炮和刺刀以及传教士将这个国家变成了“公共殖民地”这样一个国家,有资格上皇帝陛下的贼船么?
有资格,而且这个资格完全可以藐视整斤小欧洲,这个资格就是人口: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现在拥有四亿人口。
这个统计数字还是来自于那个低效的清朝官僚衙门,实际上,威廉二世认为,如果让德国人去做统计的话,这个东方古国的人口很可能接近五亿!
五亿人口,这是一个怎样的数字啊。相比之平,英国、法国、德国三国本土总人口加到一起,也不过才一亿出头,作为一个欧洲君主,威廉二世不得不感叹这是“水稻、甘薯和马铃薯的奇迹”尤其让皇帝陛下感到惊讶的是,偏偏这个国家的底层民众可以忍耐最恶劣的生活条件。这一点从那些在美洲种植园干活的华工身上就能体现出来。
吃苦耐劳的国具,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这样一个国家竟然沦落到“公共殖民地”的处境,德国皇帝确实看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或许是这个国家的历史太悠久了些,积淀了太多的糟粕,新的社会力量无法冲破这层厚厚的糟粕,使得这个国家的每一次进步都以沉重的社会代价为前提。
不过德国皇帝很快就无视了中国的历史,毕竟,如果这个国家还不能迅速觉醒的话,那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恐怕就要终结了,毕竟,除了日本对这个国家虎视眈眈之件,德国人也一直对这个国家垂涎三尺。
“日不过现在,对于德国来说,瓜分中国是不切实际的,德国在远东的力量比起英国、日本,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与其因为参与瓜分而遭到中国民众的敌视,还不如想办法把这个拥有五亿人口的国家绑上德国战车。
趁着英国和日本还没有动手。还是尽快把这个衰落的国家拉上自己的贼船吧,让那五亿人口为德国提供市场,也为德国战车提供一些动力。
在皇帝的催促下,德国政府很快就采取了行动,通过驻华公使联络上了清廷,倡议中国、美国、德国结盟,共同对抗日本,对于德国的建议,清廷非常感兴趣,当时日俄战争刚刚结束,东三省炭发可危,能不能保住这块“龙兴之地。”全看此次外交上的纵横搏阖了,于是,唐绍仪率领一支外交使团去了美国,准备就三国结盟问题与美国政府磋商。
但是美国仍旧不肯上德国的贼船,而且美国政府很聪明的利用了“中美德三国同盟”的舆论,迫使日本政府重新坐回谈判桌前,与美国签订了《罗脱高平协定》,换来了日本政府“门户开放”和不攻击菲律宾的承诺,在这种尔虞我诈的国际政治较量中,德国皇帝组建中美德三国同盟的美梦总算是醒了。
在这种背景之下,德国只能把全部希望都放在中国身上,这是它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维持既得利益的唯一希望,哪怕这个国家自己也是朝不
夕。
但是没等德国的如意算盘拨动。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就爆发了革命。戍申革命。
然后,满清朝廷被南北实力派联手掀翻,这个国家在名义上由君主制过渡到了共和制。
这简直让德国皇帝兴奋不已,因为就在当年的早些时候,近东的“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也爆发了一场革命,革命之后上台执政的军人政府非常的亲德,他们强烈要求德国帮助他们实现军事现代化,而现在。“东亚病夫”中国也爆发了革命,那么,革命之后的新政府是否也需要德国的“帮助”呢?
虽然对于共和制很反感,但是这并不影响威廉二世对共和中国的兴趣。在协约国集团的威胁之平,德国的“新路线”必须继续推行,中国也必须拉拢。
德国一开始拉拢的对象是袁世凯,但是德国人很快发现,英国对袁世凯的影响力很强,远不是德国可以相比的,而且由于德国在远东地区的力量实在有限,袁世凯也不大可能抛弃英国而到入德国怀抱,这样一来,德国的远东战略受到了更大的威胁,如果不能将中国拉上德国贼船的话,那么一旦欧洲冲突爆发,德国将不得不从远东地区撤退它的大部分力量,那么日本将取得远东的绝对优势,而美国又不肯为德国火中取栗。那么,日本那多余的海军力量完全可以抽调到欧洲,和英国一起从海上封锁德国。
正当威廉二世陷入苦闷之中的时候,中国南方的一个实力派人物用自己的声音唤醒了德国人的想象力。那个人叫赵北,崛起于“戊申革命。”是南方革命军的一位将军,因为日本舰队在长江中游与他的部队发生武装冲突,这位中国的将军竟采取了十分强硬的姿态,几乎将中日两国逼到战争边缘。
这个中国的军事强人引起了威廉二世的注意,他让人搜集了所有能够找到的情报和资料,然后惊讶的发现。这个叫赵北的将军不仅反日,而且也拥有很强的反英情绪,这从他在占领九江城之后所拍的反英通电就可以看出来,而且也正因此,外国记者给了他一个绰号:远东狂人。
这显然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和国家主义立场的中国将军,而他在反英反日的同时,却没有表现出对德国的厌恶,这一点值得注意,德国人或许可以利用一下,并支持一下他的事业,使他拥有足够的力量凯觎中国的最高权力,那样的话,他肯定对德国更有好感,或许可以对德国皇帝的“新路线”有帮助。
不过在给这个远东军事强人全力支持之前,很有必要考察一下他的真正力量,德国人虽然慷慨,但是也很精明,德国绝不会扶持一个不堪一击的大话狂。
于是,在德国商人提供的步枪、弹药、大炮、轮船的支持下,以及这个国家自近代以来各种矛盾激化之后的动荡政局的诱发下,一场南北冲突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赵北将军与袁世凯将军终于从暗斗走向明争,两人都想成为这个国家权力的掌握者。于是战争爆发了。
河南南部那场只持续了几天的小型战争以赵北将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南方实力派击败了袁世凯北洋集团,德国皇帝终于放心了。
事实证明,当初皇帝陛下的选择是正确的,那些内阁里的反对意见基本上消失了,现在的德国太需要一个远东的帮手了,而那个赵北将军显然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对象,虽然他目前的实力还非常弱小,但是只要德国肯伸出援手,他完全有能力在短时间里成为中国的主宰者。
当然,如果能够在支持赵北将军的同时从中国获得足够的商业利益。这显然也是德国商界乐于看到的。如果德国的工商界人士在中国获的商业上和工业上的好处,他们肯定会在议会选举中支持帝制派议员,那样一来,就能完全压住越来越强大的左翼社会力量了。
在这种背景之平,德国皇帝亲自向外交部门施加影响,命令德国驻华公使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去拉拢和影响那位赵北将军。
于是,汉纳根上校就带着德国公使的一封电报到了武胜关,到了联合阵线革命武装力量的总司令部。
这既是德国皇帝的选择,更是德国的选择。
见到了总司令,汉纳根单独一人在会议室里与赵北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秘密会议,然后会议就结束了,除了极少数人之外,这次会议的内容属于绝时机密,就像当初的“黄州阴谋”一样,也成为了让后世历史学家头疼的历史之迷。
第340章人心向背
108211908远东狂人第340章人心向背
北洋军与联合阵线革命武装力量的豫南决战结束了。战昨引…浩让人膛目结舌,号称“虎贲”的北洋南进第二军竟然在豫南全军覆没,四个师长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俘虏,北洋第二军统帅、西南巡阅使冯国樟在战斗中“下落不明”这场决战,北洋是败得一塌糊涂。
主宰中的政局数十年的北洋集团竟是如此的外强中干,让人大跌眼镜,不惟北洋中人和外国观察家感到意外,就连南方革命阵营内部也被那从豫南战场传出的胜利消息惊得目瞪口呆。
“看不明白啊,看不明白啊。冯国障号称“北洋雄杰”竟会一败涂地,若不是总司令亲**来密电,我只怕也是跟那帮人一样狐疑了。”
黎元洪直起身子,叹了口气,接过一名仆人端过去的清茶,润了润嗓子,将茶杯递了回去,然后拿起小剪刀,继续修剪盆景。
站在黎元洪身后的饶汉祥笑了笑。说道:“这也是委员长指挥有方。若是换了别人去指挥联合阵线的部队,胜或许还是胜,但只怕没有这么干脆利落了。”
“是啊,当初总司令一力主张开战,宋钝初他们不同意,现在看来。还是总司令眼光看得准,知道北洋军是外强中干,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等宋钝初他们回来。我看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黎元洪也是笑了笑,直起身子。将那把铜剪刀放在了窗台上,然后转回身,接过茶杯又品了几口。端着茶杯走到挂在墙上的那几幅字画前。迟疑了片刻,向几名仆人吩咐了几句。
“你们,把这几幅字画取下来,放在箱子里。没我的允许。谁都不能拿出来。”
“黎公,这是何故?这几幅字画都是东海徐帅的手笔;这才挂上去没几天,怎么又取下来了?”
看到黎元洪的举动,饶汉祥有些不明白,那些字画是前几天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派人专程送到上海的,指名赠给黎元洪,徐世昌虽然不是书画名家,不过这毕竟是一片心意,黎元洪当时也是很高兴的收下了礼物。
黎元洪摆了摆手,仆人们取下字画退出书房,并将门也关上了!饶汉祥却走到黎元洪身边,与他在一排太师椅上并排坐了。
“徐菊人是北洋元老,他送字画过来,咱们也不好不收,不过既,然现在南北已是敌视状态,这北洋元老的字画确实不宜再挂在显眼处,我吩咐将这些字画取下,也走出于谨慎。”
黎元洪的话让饶汉祥有些不以为然,他摇头说道:“黎公未免过于谨慎了,徐世昌是徐世昌,北洋是北洋,何况,这些字画虽是赠给黎公的礼物,但是这纯粹是私人交往。旁人也不能以此为借口攻击黎公。”
“时局纷乱,还是谨慎为上的拜”
黎元洪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于是话锋一转,说道:“宏僧,依你之见。此战之后,北洋格局是否会发生变化?”
饶汉祥迟疑着说道:“难说。近期内袁世凯还可以掌握北洋,但是以后就不好说了,这豫南一仗。打垮了北洋四个师,偏偏师长、旅长都是袁世凯的旧人,此战之后,袁世凯的威望肯定会跌下来,当年清廷跟日本开战,甲午一仗也是败得极惨。清军主力也是北洋的淮军、练军。战败之后,北洋当家人李鸿章坐了冷板凳,虽然主要是西太后和清流找替罪羊的缘故,不过其中也未必没有北洋自己人落井下石的原因。北洋本就不是铁板一块,现在豫南一败,北洋精华又遭重创,在下以为,袁世凯未必能够压服那些政敌。
“可是如今袁世凯是共和中国的临时大总统,北洋军又是由军扩编而成,那是他的嫡系,也是他的倚仗,军权在手,北洋里的人谁又可以扳到他?在北洋里,资历比他高的人不是没有,但手中无权,也是无奈。”黎元洪摇了摇头,眉头拧了起来。
“但是北洋分两派,一派是武派。一派是文派,袁世凯压服武派可以,但是未必能压服文派。”饶汉祥说道。
“尖派?那帮文官?宏僧,你开什么玩笑呢?文官哪里斗得过武夫?”
黎元洪苦笑,文武相斗,最终谁能胜出,他黎黄陵黎议长最有发言权。
饶汉祥却是摇头,说道:“黎公。不可小看了北洋里的文派,他们不仅有文官,还有一帮财神爷呢。离开了那帮财神爷,北洋的武派可是玩不转,北洋军也得垮。”
“你是说盛宣怀那帮官商?”
黎元洪被饶汉祥一语点醒,不由连连点头,说道:“你这么一说,倒让我想起来了,昨天晚上,盛宣怀派了个管家给我送来一张帖子,请我今晚去公共租界赴宴。前段日子这盛宣怀就跟闭关一样,深居简出,现在突然又来派人请我,只怕与北洋新败不无关系啊。”
“哦?盛宣怀想干什么?前几年他跟袁世凯不对付,那是不假,可是自从共和之后,听说袁世凯又想请他出山帮忙整理工业,两人现在不像政敌啊。”饶汉祥沉吟着,揣摩着此事中透露出的妹丝马迹。
“难说啊,盛宣怀是机灵人。不会看不出豫南一仗北洋吃了大亏,也许他心思又活了?想出山干一番事业了?前段日子听说有人建圆诬最斩童节,语至腼曰肌肌口叭旧济加正式大总统竞选,只是他没同“当初盛宣怀将名下汉冶萍公司的股份无偿转让给了共和军政府。按说他应该是共和的大功臣才是,怎么共和之后,反而不见提拔他呢?无论是共和军政府,还是北洋方面,都好象忘记了他一样。”饶汉祥不清楚汉冶萍公司股份转让的内幕,也难怪会想不明白。
黎元洪却是知道这中间的来龙去脉。也知道总司令“拉肥猪”的高超技艺,不过他不想纠缠这件事,毕竟,他这个“革命功臣”的身份也有些问题,当初在汉阳“反正起义”的内幕也是不能揭开的,否则,他的把柄就算是叫人攥住了。
“容僧,盛宣怀的事情咱们先不去管他,咱们现在还是讨论一下国会开幕的事情吧,现在咱们联合阵线在豫南大获全胜,议员们个个情绪激动,都想早日召开国会,张季老他们那几位已提出辞呈的委员也特权同立场,他们叫我拟个章程,我可没有那个功底,所以啊,这个章程还是由你来拟,内容用白话,题跋就用你擅长的骈体文。”
黎元洪说到最后几句,放下茶杯,向饶汉祥望了过去,却发现他正在哈欠连天,知道是烟瘾犯了,于是笑着责备了几句。
“宿僧,总司令现在虽说勉强同意对鸦片“寓禁于征”抽禁烟税补充财政,可是这是有期限的,五年之后,你若不戒掉这个大烟瘾,就没地方买烟膏了
饶汉祥苦笑,说道:“这东西哪有那么容易戒?嘴瘾好说,这心瘾难戒啊。实在不行。我就多买些烟膏存着,就算是全面禁了烟,也不至于满地打滚。”
“你呀,让我说你什么好?现在总司令提倡新文化,你这大烟瘾就是陋习,化运动不允许的。听我一句劝,早些戒了好。
看到饶汉祥哈欠连天的模样。黎元洪也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这豫南战役期间,睡不着觉的人可不止赵北、蓝天蔚他们那帮前线将领,这后方的许多人也都睡不安稳呢,尤以联合阵线庶务委员会的那帮委员为甚。就连张寒他们那些递了辞呈的前任委员也是睡不好觉,都担心此战失败之后会遭北洋方面报复,但是现在胜利的捷报传来,众人还是睡不着觉,不过却不是因为担心,而是兴奋。
是啊,兴奋。此战之后,这联合阵线就算是真正坐稳国会江山了。议员们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国会席个,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