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步钻拳、回身钻拳、下式钻拳,定步出炮拳,就构成了鹞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支系都有所区别,但大势还是一致的,细节要求有很大的不同。

    有的支系要求背膀、穿林、翻身,一气呵成。有的要求打出顿挫,言而总之、总而言之。这些东西要合到拳诀上去理解。

    有条件的支系要摸大枪,形意拳的十二大形象都可以从大枪里边去体悟,也可以在“十二形剑”里边去体悟,练了兵器再放下打拳,慢慢的就合上“枪拳”的意了。

    在津门确实见过鹞形练的好的,身形圆润而无滞,发力千钧以步带身形神兼备。这个鹞形拳练的好,是形意练出来的,和八卦太极的身法还是有区别的,内家三拳也不完全相同。

    有些人练的拳,从表面上看也是不错,身形也是“圆转”但是缺少形意的意境,一看就是兼练其他门派的东西,这个拳劲已经不纯了。

    在形意拳门中与八卦掌的交流最多,在祖师时代就有交往,太极也有往来。有些高手是三门全通,且将三门武功练到了至高的境界,有些高手直接被称为形意八卦大师,这样的高手绝对是凤毛麟角。

    作为我辈这些“武林低低手”来说,还是先学一门以求深入,然后再求融会贯通的好。大师绝对是少数的少数,一个武林大师的出现,是多少机缘巧合、多少师缘、多少财力促成的。许多事情是不求而自得,这些事情是不能模仿且无法复制的。

    李白太白公仗剑出蜀周游天下,李白斗酒诗百篇,至今为人称道念念不忘。我若有钱能走遍天下,只能在景点前留下些摆v字手势的照片而已。

    人贵有自知之明也。有句古话叫“心明眼亮”。

    心明是明白自己,明白人生大势。心玲珑而目光即不呆滞灵气自透,学拳愈快、进步方能神速也。

    翻身束翅显威风

    入林钻天属其能

    拳贵贵在形联意

    劲力圆整体自衡

    鹞有翻身之疾、束翅之威、入林之巧、钻天之勇,鹞形取其身,能收心脏之气,练之缩体舒身、起落盘旋、左右飞腾,拳顺收先天之气,上泥丸、下丹田,束身即起、藏身即落,记之记之!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写到了69章,敬请诸君收藏!

    在不耽误诸君的情况下,帮助作者推广一下这本书。和凌霄一起,推广国术,强我国人的体魄,壮我国人的jīng神。

    点击、收藏、推荐本书。

    这样做是没有任何利润可言的,诸位只能得到凌霄对各位拱手致谢,谢谢大家的支持。

    佛曰: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万事万物都有因缘。

    诸君能看到这本《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本身就是因缘际会。我这个人惜福惜缘,愿更多的人能喜欢、走进国术,加入到支持、赞扬、喜欢国术的人群中来,练体魄,铸jīng神!

    'bookid=2560599;bookname=《八极拳霸九天》''bookid=2646978;bookname=《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70 束身之技】………

    本章单讲一个字:“束”。

    这个字先不谈新华字典里的意思,武中这个字要表达的含义只有我心里这本字典有,市面上是没有这个东西的。

    我们先回顾下我青年时代的陈年往事。那个时候我有一个练武的朋友挚爱武术,和我见面之时,他总是说喜欢形意拳练到了痴迷的程度,但是是自学。有时候也跑到公园,去偷看个三招两式的。经常和我说,我练劈拳能打一节课呢,就是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我听后暗暗惊讶,用今天的话说“哇塞,真的好厉害!”。我不是赞扬他的毅力,而是佩服他的体力。后来我亲眼看到他老人家练拳,不免大失所望。

    他的拳架太高了,别的先不说,身势就不对。站的太高练劈拳就是闲庭信步啊,呵呵!我要这样练,打5个小时也行啊,腰胯根本就没有到位。这个劈拳其实和溜达没区别了,比溜达强的是他加上了手臂的动作,能上下身一起活动活动罢了。

    习练形意拳的都知道,三体是入道之门,劈拳是移动加定格的三体式。前面的劈拳我已经阐述的很多了,式子没有扎下去,腰胯不能到位,身体不能撑拔对拉,筋骨、血脉就得不到锻炼,功夫就不能进步,打破身势无遮拦,敌人什么最难破?

    就是身势啊!

    为什么不说是手势、脚势呢?

    因为身体局部的力量是不足为惧的。

    胳膊拧不过大腿,大腿争不过腰劲,只有身势——浑身整体的力才是可怕的。

    和父亲当年练劈拳,是劈出一掌要略站一会,调整好了再继续劈下一掌,如果身体“拧、裹、撑、拔”到位,拳势不高的话,能练十五分钟已经出大汗了,身体会很疲累。姿势到位练习一个小时,也许比不到位练十天还要管用,式子不到位,你永远练不到那些该练的经络与血脉。

    这个在老拳师的嘴里叫“塌身子”,身体“塌”下去,功夫才能“上”的来。

    呵呵!这个“塌”就是身下“束”也。

    “管理”在古文中不叫管理,它叫“管束”,古文市长也不叫市长叫“牧”,这个就是“放牧人”的意思,放牧就是管束、约束。

    在拳中这个是同一的,也叫别有风味的“管束”。

    慢慢的我说到jīng华的地方了,如果你认真的看,看完了我保证你能想通很多东西。我打个比方吧,你是财主、练武呢,就是管家,身体就是佃户。

    每年财主发号施令,我要佃户交多少粮食、交多少钱。

    好了!具体执行这个指令的,就是练武了。

    这时候管家确定练武的姿势,比如三体式,身体作为佃户,开始执行管家的命令,这就是练武的过程。

    这里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作为财主你只应该规定你每年要多少租子,你不能规定佃户种什么地,这叫“越权”。作为财主你只能命令管家执行你的指令,有了指令三体式这个管家后,我们摆好了姿势,剩下的问题由身体自主完成。

    这是内家武学的大道理。

    我们拿筷子吃饭,做这个动作,那是手上3000多根神经统一完成的动作,你的大脑只要发出“拿筷子”的指令就够了,你不该去命令那3000根神经,那会累死你的。

    内家拳也是这个道理,人体的奥秘到了今天,还是不能研究的很清楚,尤其是大脑,那真是太复杂太jīng密了。

    我们摆了三体式的造型那就足够了,坚持一下那腿是一阵阵的疼浑身难受,其实在你三体式子到位的情况下,身体自己就在调整,很jīng密的调整。

    这个调整就不需要你cāo心了,经络、血脉各有各的办法,你要做的是克服身体的疲累和那种“百爪挠心”的难受。

    拳式不变,身体自然就会调整到你需要的阶段,这就是内家锻炼,你现在闭眼想经络全通周天运行,呵呵!想也是白想,你不可能越级指挥的,这个美好的愿望,得通过管家来实现。

    许多人练了很多年就是没有进步,即是因为想了不该想的,做了不该做的。

    身体下蹲就是个猴像,身体下蹲且管束自己就是身下束,这个束还有骨骼重新搭配,身体重新组合的变形金刚的意义。

    内家叫“磨砖对缝、筋骨合槽”。

    是指你整体的身架,包括五脏及jīng、气、神等,都为技击和战斗做好了准备,练形意的高手身材、气质是不一样的,那些学拳多年的老师傅和从小练拳的人,说实在话他的身架就是为格斗和技击长出来的。

    抱拳架的时候,肌肉凸显不像西方健美那样肌肉结成很大的块状,而是肌肉“成丝、成络”是一条条的,肩膀是漂亮的倒三角形,肩膀略微前裹,而绝对不象不穿上衣的流氓,横膀过市的样子,肩膀后展其实不利于技击。

    前裹最简单的就是增加了手臂的长度,胳膊长在技击中的作用西方也开始意识到了,现在拳王争霸赛都报“臂展”的长度。其实我们内家的老祖宗,几百年前早就这样练了。

    做到了这些,才能提的到一个“束”。

    人啊,达尔文说人是猴子变的,即便不是猴子变的,那个猴相也很说明问题了。

    人身下束,稍微一蹲下去,其实就是个猴相,在这个形象中内家拳做了内家的改动,让生理符合技击的准则。筋骨合槽练什么都有,就是按照技击的法则,重新搭配人的骨骼、血肉、经脉,达到技击最大化,于此同时jīng气神聚备内家成矣。

    这个过程需要束,有了这个束,才能谈到展,没有积蓄是谈不到花钱的。

    这个“展”字在许多支系不这么称呼,都称为“长”。不钻不翻一长为先,许多支系是这么认为的。我说只要合乎形意拳的**则,这些都可以说是对的。

    在武林中有一路拳法叫“武松脱铐拳”,我不会这路拳法,只是借这路拳脚说这个内家拳意。武松身体被束缚,然后挣脱爆发了人体许多前所未有的功能,打倒了敌人保护了自己。

    这个就是先有的“束”,然后才有的展放。

    其实这个拳名深合内家的拳法,没有约束与制约,人体的各个器官,内脏外部的筋骨血脉,不可能团结一气,爆发出超强的能量,击败对手而保存自己。

    内家拳就是通过约束,达到收放的随心所yù一气呵成。

    觉得自己形意拳练的不错的武者,我今天要再说点实话,这个实话可能刺激了你的神经,打破了你的傲慢,不要灰心,傲慢和偏见相连,我同时也打破了你的偏见。

    吾今天教你个秘方!

    你不用到处找师傅,找不到考察的方法,其实这是外行的办法,在我面前大师如果没有真实的能力绝对露馅的。

    你就请大师做个形意出式的动作,两腿下蹲两手画弧落在小腹前,这时候你不要看他打拳,你就要求他站这个姿势,然后上下起伏,重心微微靠前脚掌,你看看他能做多少次,你陪着一块做,我估计五分钟一切都明白了,许多大师可能根本做不过你,我不说他的功夫不好,我是说形意的功夫出在下盘,一个还不如你的老师说明什么?

    就是他练的功夫根本不对路,一个高手一个形意高手,最强的就是胯力。一个久经训练的拳师,如果在本门最基础的东西上比不过你,那么他的拳也不必瞧了,就是个式样而已,绝对谈不到高深。

    作为一个形意拳人,不能以推手的境界的谈论一个人的武功高下,实话实说我的家门与师门根本就没有推手,连推手这两个字都不存在,形意就是打就是打手。

    五行拳的对练也是打,而不是摸也不是推,形意要感应的是战场的法则,而不是师兄弟吃饱了没事干的练这玩的东西。

    许多没有经过战场检验的东西,是上不来战场的。诸君要有清醒的认识。

    行拳必须要“身下束”也,这是内家的法则,也是战场的法则,在古战场谁的身架高谁死的快啊,敌人的弓箭不长眼。谁站的高,谁死的快。

    呵呵!拳架一低那就什么都有了,“束展”最为先啊!身都不能合道,那么身体的某个部位能合道,那不是扯淡吗?

    船都沉了,要个好厨师有啥用!一切都在船能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起作用啊,身架是根本,这就是我为什么耗费一章来写这个“束字”。

    在鹞形中以这个字为根本啊,拳架低了就不是用腿而是用“胯”了,用了胯就知道“身形”了,有了身形就有了“形”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得神髓者得天下。奉劝诸君金钱、名誉、地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花有重开rì,人无再少年,得形意一鳞半爪,当虚心钻研以求上进也。

    功名、富贵如浮云,看到棺材板一切都晚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

    多少高手就是耐得寂寞,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终成武林之大才也。诸君不可小视于己,天下兴亡匹夫而有其责,愿国术兴旺、国人奋起、则中华幸甚,百姓幸甚,愿我武道乾坤所传弥远经久不衰……

    'bookid=2560599;bookname=《八极拳霸九天》''bookid=2646978;bookname=《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71 搅汤止沸之技老农锄禾之术】………

    形意拳门的先贤真的不是一般人,鹞子钻天为什么不是升天不是飞天?

    练来练去只有这个“钻”字最符合拳意也!

    鹞钻天、燕超水、猴纵山、龙腾空,每个字都有它的奥妙,明白了这些你就明白了形意。形意拳门各个流派各个支系其实都是以这些东西为基准。在多少年的传承之中,各个支系总结了很多各自有效的训练方式,放到资质不同的弟子身上,发挥各自独特的效果,这就需要深刻的领悟。

    一个多年种地的农民,身体劳累的程度不下于练武,为什么他就没有练出超强的打击力度和技击意识呢?

    内家拳讲“站桩”,桩功是练拳的基础,许多门派都这样说。站姿最漂亮的当属军队的哨兵了,“站功”也是部队的基本功,一个老兵站了很多年,也没站成武林高手这是为什么?

    国术有它自己独到的东西,独特的训练方法,这些东西才是武道的魂魄。看今rì华夏武林多彩多姿,训练方法成千上万,眼已晕矣,武者要梳理出自己的脉络。

    武功不是天上的rì月星辰不可采摘,武功就是后花园里种的土豆、大葱,伸手可得可感知才是功夫。近年我混迹各个练武场,深觉市面所见之形意拳,慢慢与我少年时代所练所见之拳偏颇愈大矣,习练人多然得法者如凤毛麟角寥若晨星。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是姿势不到位,下盘不够低,两脚距离不够大。形意拳练的就是个“猿蹲”身之相也,猴子蹲身百法得之,偷桃献果、窜山飞涧、无所不能。如猴子没有“蹲身”之巧就是个“笨猴”矣。

    初学之际如拳式到位,一个劈拳能走五十米就不简单了,身形疲累之感顿增,后背温暖微微汗湿,阳气动而行四肢百骸这才是行拳。

    白发苍苍的老人初学劈拳,居然能行拳半个小时,非功夫极深乃不得窍要,实乃身体不到位耳,如此所练之拳不如体cāo。一些年轻武者为求速成,行拳猛进、踏地有声、拳式刚猛无余,努气发力大汗淋漓,尚觉自己苦功下久而必得之,实如水中捞月、临深渊而羡游鱼也,久必伤身、伤神终无大用。

    我一少年伙伴年少轻狂,仿效仙人以烛火练掌,被我制止。此门武功非言传身受而不可得,其中有很多窍要在里边,无良师传授不如老老实实的练拳为上。

    练武务求在真实自然,神功绝技可遇而不可求,望初学武功之人深知、慎之。

    武功也非陆地神仙之术难于登天,武功乃有心人得之之术。农民最熟悉的就是耕地用锄头,农民在田野里劳作挥锄耕地的动作比武术大师还要专业,一个武林高手耕地未必是农民的对手。

    试看老农用锄头的力道煞是巧妙,轻轻抬起落锄轻盈,只除草不伤苗,带到武功当中就是绝佳的技击动作。老农如果学拳,就拿住这个用锄头的劲力,全身配合力发于稍,很快就能步入武功之道。我们今天看到的名门大派,在当年都是庄稼把式,庄稼把式的好处就是真实不虚。

    武功要的就是这份真实。老农锄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