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色生枭-第5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死他,烧了他……!”这人的话似乎有些分量,有好些人已经顾不上向队伍索要吃的。跟在那孩童后面,叫喊着追了过去。
楚欢见到这般情景,若是不管,那孩童下场一定十分凄惨,便要阻止,尚未下令,旁边已经传来杜辅公的声音:“大人,你救不了他,死在这些百姓的手中,对那孩子来说。未必不是一种解脱……!”
楚欢扭过头。见得杜辅公神色凝重就站在自己身边。皱眉问道:“杜先生何出此言?”
“所谓的鬼抓,只是愚民的想法。”杜辅公轻声叹道:“可是那孩子害了瘟疫,病入膏肓,便是华佗再世。他也活不下去,如果我说的不错,接下来他的身体会迅速溃烂,腐臭难当,经受极大的痛苦折磨才会悲惨死去……如果是那样,现在就死去,反倒是一种福气。”
楚欢身体一颤,失声道:“瘟疫?”
杜辅公背负双手,抬头望着有些枯黄的天幕。叹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西北战乱,死了那么多人,许多尸首甚至都不能随意掩埋,而是弃之荒野,任其腐烂……大人。你这西关总督做的恐怕比天下所有总督都要难啊。”
楚欢双拳握起,低声道:“杜先生的意思是,习惯要发生大规模的瘟疫?”
“看来已经无法避免。”杜辅公缓缓道:“二十多年前,川中道大战过后,那也是遍地弃尸来不及处理,后来也发生了一场瘟疫,持续了很长时间,死了好几万人……!”
楚欢皱眉道:“那……那后来是怎么控制的?”
“幸好药王世家出手,才阻止了一场更大的浩劫。”杜辅公道。
“药王世家?”
“大人难道不知道药王张家?”杜辅公奇道:“那可是从汉时就传下来的名门,他们的先祖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啊?”楚欢听到“张仲景”这个名字,立马想起,汉朝两大名医,华佗与张仲景,楚欢便是再没有记性,这两个人却也是记得,“张仲景还有后人?”
杜辅公哑然失笑,“大人说笑了,他不但有后人,而且一度子孙荣盛,不过医术一道,由他长门嫡系传下来,在吴朝的时候,张仲景的子孙被赐封为医圣世家,一直传了下来,听说医圣世家的家风严格,悬壶济世,名声很好。本来张氏一门一直居住在南阳,到了前朝的时候,医圣世家的家主張处机去了一趟蜀中,也就是现在的川中道,便喜欢上了那里,举家迁到了川中,从此便在川中落脚。”
楚欢知道杜辅公博学多才,他对医圣世家的情况了如指掌,楚欢也并不觉得奇怪,听得杜辅公继续道:“后来天蜀国在蜀中建国,张氏一门也就在天蜀国的治下,天蜀国君对于治下的医圣世家,却是十分的尊敬,赐封当时的家主张一阳为天蜀国大医官,而且多加赏赐,只是张一阳最后拒绝了赏赐,盛情难却,保留了大医官之名,后来川中闹起瘟疫,便是张一阳带领着川中的杏林高手,挡住了瘟疫的蔓延……!”
楚欢皱眉道:“先生是说,如今的西关,与当初的川中相同,也会发生那场大瘟疫?”
“其实杜某一直在担心这件事情发生。”杜辅公道:“杜某也经常打听西北的情况,迟迟没有听说西北闹起瘟疫,越是如此,杜某心中也就越是担心,瘟疫这种事儿,本就是突发而至,迅速蔓延,迟迟没有爆发,一旦爆发起来,后果必将不堪设想,其病疫的恐怖也非比寻常……!”
楚欢奇道:“先生莫非早就料定西北会发生瘟疫?”
“杜某希望没有,但是……西梁人杀进关内,杜某没有想过他们会妥善安葬死去的将士和百姓。”杜辅公神情严峻道:“只要没有妥善处理好战后的尸体,那么瘟疫必然会发生。大人,咱们这几日也看到,沿途多有暴漏在路边的尸体,即使有些地方的尸体都集中掩埋,但是十分马虎,甚至连尸首都没能完全掩埋好,大人,这样的状况,若不发生疫情,那倒是见了鬼。”
“先生,医圣世家既然有过处理疫情的经验,我立刻派人返回京城,递折子上去,恳请朝廷立刻调动医圣世家前来西北,帮助西北度过这次难关。”楚欢知道,一旦疫情发生,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瘟疫的蔓延速度将恐怖无比,恐怕用不了多久,整个西北将成为一片地狱。
杜辅公摇头道:“朝廷只怕也掉不动医圣世家!”
“哦?”楚欢皱眉道:“这是为何?”
“因为医圣世家已经消失。”杜辅公叹道:“天蜀国被大秦铁骑攻灭之后,医圣世家也随着天蜀国的灭亡而消失,从那以后,没有人再听到关于医圣世家的事情……!”
按照楚欢吩咐,队伍从车上取了一些干粮,分发给挡在路上的百姓,此时天色已经黑下来,轩辕胜才为了安全起见,过来恳请楚欢即刻动身,不能在路上耽搁,楚欢吩咐众人继续赶路,想到素娘的手被抓破,上了素娘的马车,见到如莲已经找了干净的布巾,为素娘包扎好了手。
素娘秀眉微蹙,见到楚欢上车来,眉头才微微舒展开,楚欢在素娘身边坐下,轻声问道:“手还疼不疼?”
素娘听得楚欢温言软语,心中一暖,摇头道:“没事,二……老爷不用担心……!”想到什么,问道:“那孩子去哪里了?刚才有没有吓着他?他突然拉开车帘子,我……我吓了一跳,所以就用手去推他下去,可是……可是他抓破了我的手……他从车上摔下去,有没有伤着?”
楚欢摇头笑道:“你不用担心,他很好。”心中却是叹气,或许真的如杜辅公所言,对于那个已经病入膏肓的孩子来说,早离开,早解脱。
他现在只是担心接下来一旦西关道的瘟疫真的迅速蔓延起来,自己将如何应对,西关诸事凌乱,楚欢一路上本就有些心烦意乱,如今再加上已经出现的瘟疫,就等若又在楚欢头上悬挂了一把利剑,这让楚欢心绪有些焦躁。
入夜之后,近卫军的戒备就更加森严,马车在中心,四周都是近卫骑兵,清一色都是一手牵着马缰绳,一手按在刀柄上,随时准备应对不测,虽然已经五月末,但是西北的夜风依然有些冷,特别是风中卷起的细沙,打在脸上实在有些疼痛。
轩辕胜才事先派了几名斥候往青唐县城报讯,到半夜之时,楚欢便听到前面传来轩辕胜才的声音:“大人,前面就是青唐县城,好像有人正在城门口迎候。”
楚欢催马上前,到得队伍前面,遥望见远处出现点点火光,火光之中,瞧见了一座土城,城投并不高,正如西北大多数城池一样,是以土石而建,城门是以巨木所制,门洞也不算高,西北比不得关内,城墙高大坚固,在关西地区,一般的小县城,规模比之关内的县城要小得多。
“总督大人,总督大人,总督大人在哪里?”一个声音传过来,点点火光已经迅速往这边移动,“下官青唐县县令周仁康不知总督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大人恕罪!”
这位周县令身后,跟着一大帮子人,那是县丞、主薄、六房经承、学官巡检等等县中大小官吏,到得近处,都已经纷纷跪倒在地。
“都起来吧,是本官打扰你们了。”楚欢牵着马缰,坐在马上,抬手令众官吏起身。
“不打扰,不打扰,总督大人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周县令忙道:“得到上差的通知,下官已经腾出了寒舍,派人打扫干净,还请总督大人和夫人在寒舍下榻!”
第九三零章 大难将至
穿过低矮的城门,楚欢心中由衷感叹,也怪不得皇帝动辄会将犯人发配边疆,且不说在军中要从事繁重的劳役,只这里的环境,从关内出来的人就没有几个可以适应,只有见识过西北的艰苦,才知道关内的富庶繁华,也只有见识过关内的富庶繁华,才知道西北的艰苦恶劣。
关内吵嚷着天门道作乱,各地赋税繁重,可是楚欢经过的关内都市,至少还是热闹得很,到了关外,就算是一座县城之内,那也是冷清萧瑟,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乱糟糟的城市,乱糟糟的街道,深更半夜,倒在街头席地而眠的大有人在。
向近卫军这样装备精良衣甲鲜亮的队伍,青唐县城的人们很久没有看到过,只不过这半夜三更,也没有多少人瞧见这样一支队伍进了城内。
周县令的宅院,比之京城的贵族官员的房屋,那是差了许多,但是在青唐县城,倒也凑合的过去,面积不大,但是收拾的已经很干净,已经腾出来,近卫军没有离开,府邸左右也有几户人家,都是县中官员的宅子,也腾了出来,近卫军入驻进去,轩辕胜才更是第一时间在县令府邸四周部署站哨,虽然歇上一日,明日便要动身,但是安全工作却是做的有条不紊,十分严格。
家眷安顿好之后,楚欢立刻召唤周仁康过来,问他县城之内是否有什么杏林妙手,小小县城,名医圣手自然是难寻的,但是几个大夫也还是有的,周县令不知道楚欢要请大夫做什么,但是总督大人既然下令,自然不敢违抗,派了人连夜将县城里最好的大夫请过来。
楚欢请大夫,却是为了素娘,在途中素娘的手被染了瘟疫的孩童抓伤,楚欢心中担忧无比,他路途上不动声色。只是因为知道队伍之中并无精通医术之人,免得扰乱军心,到了城中,第一件事情就是想让大夫给素娘诊断一番。
瘟疫之害,本就是耸人听闻,传染性极强,楚欢心中知道它的厉害,更知道无论什么疾病,越早发现越好。
楚欢当然也不能对素娘说是担心她被瘟疫传染,只说一路辛苦。这西北空气不好。周县令安排大夫给家眷瞧瞧身子。也好做调养,素娘自然不会怀疑楚欢的话,而且自从出关之后,素娘也却是感觉到身体有些不适。这倒不是她身体差,比起一般的女子,素娘的身体十分的结实健康,只是她是关内人,从来不曾到过西北,陡然来到西北之地,环境确实有些不大适应。
大夫诊断片刻,便即出来告诉夫人并无大碍,楚欢松了口气。又想到是否疾病传染没有这般快,便将途中的事情告诉了大夫。
大夫听说之后,还真是有些吃惊,亲自弄了两副药,作为预防之用。先让人煎了,让素娘和如莲都饮了下去。
“大人,西关道已经有多处地方出现疫情。”大夫解释道:“特别是往北边去,情况便愈加严重,据说金州的疫情最为严重,已经死了不少人。小人也发现青唐县周围已经出现疫情的征兆,已经开始和附近的同仁一起研究对策,想要研制出应对瘟疫的解药……!”
楚欢闻言,肃然道:“先生能为民谋事,真乃仁义之士!”
大夫摆手道:“总督大人过誉了,西北经受战乱,百姓已经困苦,如果再经瘟疫,恐怕整个西北再也撑不下去,小人只不过是尽些分内之事,只是我们观察了患病的患者,这疫病非比寻常,我们之前从无见过,用我们医家的话来说,有些疫情有潜伏期,潜伏的时间越长,发作之后的病情也就越重,西北这次疫情,比我们估计的都要晚,到现在还只是在萌发阶段,并没有迅速地扩散,那么这次的疫病,恐怕不是我们这些人所能解决。”
楚欢皱眉道:“你是说你们无法配出解药?”
“无能为力。”大夫苦笑道:“我和几位同仁找到了一名感染瘟疫的患者,一起研究了半个月,试用了数十种药材,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减轻,我们自问也是熟读医书,几个人凑在一起,却是毫无头绪,看来只有请京里的御医前来西北商议了。”
楚欢摸着下巴,神情异常凝重。
“大人,如果真的要请京里的大夫,越早越好。”杜辅公在旁边道:“瘟疫如果能在完全蔓延之前能够得到及时控制,西北就能躲过一场浩劫……。”
“正是。”大夫点头道:“真要是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疫病,已经存在了这么久的潜伏期,现在才开始有蔓延之势,一旦蔓延,大难临头,等到疫情完全扩散,就算配出了解药,恐怕也不成了。”
“不成?”楚欢奇道:“先生何出此言?”
大夫道:“大人,西北有数百万之众,疫情一旦扩散,就算配出解药,那也需要数量庞大的药材,这西北有山有树,有沙有土,可就是缺乏药材,大秦的药材,主要出自辽东道和川中道两地,一直以来,西北每年都要从关内交易大批的药材过来,可是疫情扩散,是否能保证有足够的药材供给?”
楚欢颔首道:“你考虑得很是周全。”想了想,道:“当务之急,是先要迅速了解疫病,找到克制疫病的方法……这位大夫贵姓?”
“小姓孙,孙博柳!”大夫拱手道。
楚欢道:“孙大夫,本督现在便写一道折子,速呈京中,本督虽然之前没有想到,但是太医院的那些御医们未必没有准备,他们应该知道大灾之后生大疾的道理。只是京城距离西北山高路远,十天半个月是不可能到达的,所以本督想召集一群像你这样忧心百姓的杏林高手,一同研究对付瘟疫的法子,孙大夫介绍几个医术高明的大夫随本督一同前往北原,本督还会派人寻访名医,一同商议,你看如何?”
孙博柳微一沉吟,终于点头拱手道:“全凭总督大人差遣。”随即又道:“对了,大人,虽然话不好听,可是小人还有一句交待!”
“你说!”
“小人刚才为夫人检查了一下,并无大碍,但这并不是说夫人已经无虑。”孙博柳道:“夫人的手确实被抓破,如果那孩童果真是瘟疫患者,而且身上已经浮肿流脓,便已经是疫病的晚期,病入膏肓,身上携带的病疫很多……!”
楚欢顿时紧张起来,立刻问道:“孙大夫,你是说……夫人并不是安然无恙?”
“小人不敢胡言。”孙博柳正色道:“不过今夜无碍,并不代表明日无碍,明日无碍,也不代表后日无妨。小人这些时日,没有想出应对病疾的方法,但是却洞悉了疫病感染发作的时间……!”
楚欢和杜辅公都是看着孙博柳,孙博柳微一沉吟,终于道:“只要和疫病患者接触过,两日之内,就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了疫病。”
楚欢明白过来,“孙大夫是说夫人需要两日才能确知是否感染了病疾?”
孙博柳道:“小人说的是最长的时间,身体强壮的男子,大概两日才会显出感染的迹象,但是柔弱女子,时间就会短许多。夫人身体还算结实,但终归是女子,所以最迟两日,或许到了明天这个时候,就能够确知是否感染了病疾。”
楚欢微微颔首,目光闪烁,眼眸子深处,满是担忧。
“小人先告退。”孙博柳道:“这就回去收拾一番,大人让小人跟随前往北原,小人不敢违命,只是奉大人之命要邀上附近的几位杏林同仁,还要交代一下家事,明日恐怕来不及,大人如果明日离开,那么小人随后会自行带着他们前往北原县,北原县据此不过两日路途,并不遥远。”
楚欢想了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