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风1-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写的话,诸葛亮恐怕就变成蜀汉的罪人了。
但赵叶还是不甘心心目中的偶像诸葛亮被王静辉写成这个样子,说道:〃难道王兄认为蜀汉诸葛丞相的识人、用人能力还不如魏的曹操吗?〃
王静辉说道:〃那你认为呢?如果诸葛丞相识人用人、有曹操好的话,那在诸葛亮和曹操死后,他们提拔上来的人才到底是谁胜利了呢?〃
赵叶有些语塞,但还是问道:〃那司马懿也是曹操提拔上来的吧?〃说完便有些得意地看着王静辉,想他该怎么为曹操来辩解。
王静辉说道:〃司马懿的崛起确实和曹操有些关系,但曹操对他更多是压制,只是曹操死后,他后世的子孙不争气罢了。换言之,如果司马懿生在我大宋朝,他还有能力作乱吗?我想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这毕竟是和曹魏当时的制度有莫大的关系。但话说到底,终究是司马懿耗死了诸葛亮,单就人才的观点,这也算是司马懿胜了吧。其实关于司马懿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这篇策论所讲的主要是人才的发现、使用、培养和储备,在这一点上,在三国历史上的君主大臣们中,曹操可以称得上是典范。曹操并没有像刘备这么好的运气,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上将,但他有一群谋士为他出谋划策,还有为数众多的武将为他冲锋陷阵。刘备运气比曹操好的地方就是诸葛亮不是司马懿,否则蜀汉就要改名换姓了!〃
虹桥门户网。
第43节:第六章 财神(6)
这一席话让赵叶再次哑口无言,不得不再次甘拜下风。赵予看到哥哥那个窘迫的样子不由得好笑,但为了照顾他的面子,便转移话题说道:〃不知道王兄最近有没有写出得意的诗词?〃
王静辉听后感到自己实在是不给赵叶一点儿面子,每次他来到自己这里对自己写的文章品头论足提出疑问的时候,多半会被自己给批驳得伤痕累累,所以他听了赵予的话后立刻很配合地说道:〃最近忙于俗物没有写出什么好词,以前写的东西倒是让你们见笑了。〃
〃哪里!在汴都有谁能说王兄的诗词不好?王兄的诗词时而清丽委婉,时而慷慨激昂,真是风格多变,但偏偏每首诗词写得又如此深入人心,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听了赵予对他诗词的评论后,王静辉不禁汗颜:真是对不起苏偶像他们了!不过没有办法,谁让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都好这一口呢?自己既然来到这个宋词时代,要是不多写点儿宋词,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更何况写诗词的人大都是和苏偶像差不多的官员,他们平时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写了这么多诗词,有这些工夫还不如多关心一下百姓疾苦,自己大肆抄袭他们的诗词也是让他们都务点儿正业。想到这里,王静辉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抄袭别人诗词作品的绝佳理由,连他自己都认为正在从事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以拯救这些宋朝官员们。
〃赵公子过誉了,王某愧不敢当,如果你们喜欢,在下中秋的时候倒是作了一首《青玉案》。〃当下他就把辛弃疾的名作变成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并且编了一个完美的理由解释了词中的寓意。
赵氏兄妹又被王静辉的绝世好词给打倒了,赵叶虽然看王静辉写的策论很不顺眼,但也挑不出其中的毛病,这让他很是郁闷。如果说王静辉最让他心服口服的才能,便是王静辉在这诗词上的造诣了,用他妹妹说的话:咱们就是拍马也追不上他!他非常赞同自己妹妹的眼力,他也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单论诗词,王静辉就是唐朝诗人李白在唐诗史上的地位,他可真是无可匹敌。
王静辉看到自己随便出手给他们一首词便让他们沉思半天,比自己策论的魅力更大,不禁摇了摇头:这又多了两个不务正业的。王静辉知道他所吟诵出来的诗词都是在中国词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但他并不知道自己抄袭别人的诗词在外面所造成的影响有多大,因为自从他来到宋朝后生活圈子很小,每天忙的不是看病救人便是想尽办法开拓新的财源,所以他基本上是与外界绝缘的。
赵叶兄妹还想和王静辉讨论诗词,但看到他对此兴趣不大,也很知趣地结束了这次拜访,向他告辞后两人便回去了。王静辉对于他们的辞别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随着平民医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来到医馆看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医馆里的六个坐堂郎中可没有21世纪医生的那些现代化装备,单靠他们原始的把脉确定病症,速度既慢准确率也很让王静辉担心,所以他就想办法来改进这方面的缺点,发明听诊器就越发显得势在必行。王静辉带来的医疗箱中倒是有个听诊器,但所需要的制造材料在这个时代可没有,他在书房中琢磨了半天想出了一个替代品:在一段两尺长的竹节的两端各安装一个喇叭口。
王静辉将这个怪模怪样的听诊器交给六个坐堂郎中的时候,郎中们还以为他要改行做玩具,直到他将听诊器的使用方法和作用仔细地解释给这些郎中,才打消他们的疑虑。郎中们开始还疑惑用听诊器的试着给一些病人使用,结果发现效果还不错,诊断病情的时间和准确率地大大提高,不由得对这个拿手术刀的东家刮目相看。
尽管体温计的制作在现在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有了听诊器这一诊断利器也大大提高了郎中诊断病情的速度,这着实让王静辉心里多少有些安慰。汴都其他医馆看到平民医馆使用听诊器后,也都跟着采用了这一工具,它的效果和以往人工把脉相比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很快就在汴都的郎中手中流行起来,这也让王静辉在汴都的郎中中声名更加响亮了。这种利用听诊器来诊断病情的方法还有一大好处:给女性病人诊断病情的时候,郎中也不用摸病人的手腕了,直接把病人请到帷幕的后面用听诊器一听就解决问题。这对于平头百姓来说算不得什么,但对于达官贵人来说却是非常好的消息。
这种用听诊器来诊断病情的方法更是让皇宫中的太医们大大地松了口气:以往给皇族女性看病都是要金丝诊脉的,对于他们的脑袋来说,这种神乎其神的方法危险系数实在是太高,有了听诊器后,他们的脑袋就更有保障了。皇宫中的太医们在使用听诊器看病的同时,心里无不对王静辉感激得五体投地:仁宗大行也牵连了几个给他治病的太医,如果有听诊器这么好的东西,当时给仁宗皇帝看病的太医或许能够不被贬到蛮荒之地去钓鱼了吧。
▲虹桥▲书吧▲BOOK。
第44节:第六章 财神(7)
王静辉除了在医馆制作听诊器以外,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建楼房了。在李管事的眼中,王静辉终于停止了疯狂购入土地的行为,转为建设了。在城内平民医馆附近买下的地皮上,王静辉正在花大本钱让工匠们抢在入冬前盖好楼房,平民医馆通往汴都主道的巷子几乎全部被王静辉低价买下,巷子两侧的居民全部搬迁到他新建的三层居民楼中去了。这个巷子拓宽成大街,用水泥铺路,原来两侧低矮破旧的民房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两侧三层高的楼房。
最让李管事迷惑不解的是,王静辉几个月前在这里大撒银子又买地又建房,当时他还问王静辉到底要干什么,王静辉的答案让他大跌眼镜:〃真泉兄,你看着吧,不到一年,这里的地价将会上涨好几倍!到时候还要劳烦真泉兄给来小弟数银子啊!〃
李管事对他建房赚钱的想法怎么也想不通,不过马上他就不用再想了:随着平民医馆的名气和人气暴涨,来医馆看病的人也多了起来,居然让医馆周围的商业也繁荣起来。等到精明的商家发现医馆周围原本不值钱的土地全都被王静辉给收购了,并且还建成了一溜儿三层楼房时,他们差点儿把肠子都给悔青了。
受王静辉之托,李管事来负责租赁买卖这些楼房。他马上就被汹涌而来的商家给淹没了,最后还是采取竞价拍卖的方式来决定最后归属。拍卖会的成果让李管事再次对王静辉的商业才能拜伏在地:原本花去二十万两银子买地建房,三天拍卖的结果是三十万两银子入账,最恐怖的是,这三十万两只是商家在五年之内对房屋的使用权而已。现在李管事已经不管王静辉叫改之了,而是直接叫他王财神。
不过李管事马上就把王静辉的新绰号给丢到垃圾桶里去了,因为王静辉不仅在城内大兴土木,在城外他前期所购买的土地上更是开始了规模更大的建筑工程,这次可就不是为了赚钱了。由于王静辉和赵叶商定在城外建立一所供贫家子弟读书的书院,所以光靠一个月前刚刚落成的那几栋楼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再次扩建。
王静辉在原来的基础上又设计了几个水泥建筑群:四栋三层教学楼,两个类似21世纪电影院一样的大阶梯教室,两栋四层学生住宿楼,一座四层楼的图书馆,还有二十几座专供书院讲学先生居住的带有独立院落的小别墅。这些建筑花费大约五万两银子,这让李管事心里一直在流血,但王静辉劝慰他道:〃一个人就算是富可敌国,一天也不过只吃三顿饭,只睡一张床,我已经够富有的了儿,这多余的钱财拿出来可以做些利国利民的好事,也可为自己积点阴德,你说呢?〃
郊外的书院建筑群在入冬前只盖好了两栋教学楼和一个大阶梯教室,图书馆和讲学先生的别墅群都已经完工。这样的建筑速度让王静辉多少感到些安慰,随着冬天的到来,令李管事和两个账房先生心惊胆战的花钱日子也就算告一段落了。通过近一年的了解和相处,在他们心中,王静辉这个年轻的东家不仅会花钱,挣钱的本事更是一流,与大多数人相比,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白手起家积累起如此家业,这放在任何人的眼中都是不可思议的。
位于书院附近的商务印书馆也竣工了。里面王静辉设计的水力印刷机也安装调试完毕,第一期工程安装了三部水力铅活字印刷机。王静辉把原来印刷作坊里的伙计按照其工作的职能和性质重新安排,以水力印刷机为核心采用了流水线式的作业方法,这大大加快了印刷速度。
水力铅活字印刷机所展现出来的效率让王静辉踌躇满志,在这个还是纸质传媒独霸天下的时代,铅活字印刷机便是传媒利器之王。虽然在宋朝时代雕版印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无论是国家官立还是民间私立的印刷作坊多如牛毛,但这么一个水利铅活字印刷作坊的工作量是其他印刷作坊的十倍不止,更不用说其印刷成本相对于雕版印刷的成本可以低到忽略不计的程度了。如果全国开上百十家这样的水力铅活字印刷作坊,那其他旧式雕版印刷作坊都该关门倒闭喝西北风了。
到目前为止,王静辉的水力铅活字印刷作坊还是以印刷书籍为主要业务,他还没有考虑印刷报纸,因为从各项准备上来看,现在发行报纸的时机都不是很成熟,况且虽然史书上说宋朝的教育事业非常繁荣,但识字的人占的比例到底有多少,王静辉的心里很没底。这可不是21世纪的中国,教育普及率还非常低,识字的人占人口比例比较低,在这中间能够根据那些之乎者也来识文断字的人就更少了,报纸倒是容易发行,但发行后卖到扑街这就不是王静辉所喜欢的了。
水力铅活字印刷作坊效率之高使得它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挥其全部的实力,所以王静辉等赵叶兄弟再次上门的时候,便把他们拉到印刷作坊里面去参观。赵叶看到印刷机后当然意识到它的巨大作用,这时王静辉就把他早已经想好的计划告诉了赵叶:〃这铅活字印刷机的工作效率是雕版印刷所不能相比的,尤其是在印刷那些大部头书籍的时候,其优势就更加明显,所以这次请二位前来,主要是想请你们代为牵线搭桥,在下想印制大宋太宗皇帝钦定的《太平御览》一千卷,但这《太平御览》只有大宋皇宫中的国史馆才有它的手抄本,这不是能借得到的,所以在下想请赵兄帮忙来完成这项任务!〃
虹桥书吧BOOK。
第45节:第六章 财神(8)
赵叶问道:〃王兄的意思是想让我把国史馆中珍藏的《太平御览》给借出来,供你的印刷作坊来印刷出版?〃
王静辉说道,〃不错,当年太宗皇帝钦定《太平御览》的时候,由于其太过庞大如果要用雕版印刷不仅费时太长,而且其成本过高,也不是所有人能够买得起的,所以才放弃了将其印刷出版的想法。但现在我有了这铅活字印刷机,铅活字是可以重复多次使用的,这就避免了雕版印刷的浪费,其成本也大大降低。如果用来印刷像《太平御览》这样的大部头书籍,不仅速度快,费用省,印刷出来的书籍价格也是大部分官宦人家都能接受的,并且在下多印制几套放在书院中,那些贫家子弟出身的读书人也都能借阅到此书,岂不是一桩美事吗?不过这《太平御览》是太宗皇帝钦定的书,如果没有原本来参照,在下是断然不敢刊印的,因为中间要是出了什么差错,这岂不是有损我大宋皇家的威名?到时候被那些好事的人利用起来,在下可能就会因此而获罪坐牢,所以还要劳烦赵兄从中代为周旋一二!〃
王静辉可不知道赵叶的老爹就是当今的大宋英宗皇帝,只是知道他的老爹是个官员,而且听他的口气来看其官职还不低。能在这大宋汴都中说自己的官职不低的,最起码也是个馆阁之职才行,所以王静辉就想通过赵叶他老爹来借《太平御览》。这样总比他这个平头百姓来借这本书有分量得多,成功的机会也大得多。况且王静辉自己不愿意为了刊印这本书而拜访官员,给他们磕头,所以,要不是这本书在宋朝历史上的特殊地位,王静辉才懒得费这份精神来借阅它呢!
赵叶说道:〃王兄,借阅《太平御览》这件事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最多只是费些工夫罢了,不过你能保证在多长的时间里可以刊印完此书呢?〃
王静辉听赵叶这么说,感到他老爹的能力的确很大:从大宋国史馆中借走太宗皇帝钦定的《太平御览》手抄本对于他老爹都不是件困难事,那他老爹的官职岂不是宰相、枢密使一类的官?不过,他不记得在这个时代有哪个这样高等级的官员姓赵啊?
王静辉回答说:〃这里有三部铅活字印刷机,如果你借到了《太平御览》,打算印制一千套的话,在下这里从排版到印刷完毕,差不多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了!〃
一个月?赵叶听到王静辉所报出的数字,着实让他倒吸了口气:放在别的印刷作坊,一个月从雕版到印刷,就是印制一部《论语》的时间都不够,这里却可以印制单套在一千卷左右的《太平御览》?这铅活字印刷机的效率也实在是太过惊人了。
最后,赵叶还是向王静辉郑重承诺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太平御览》借出来,供他的印刷作坊来印刷。王静辉对于赵叶的承诺并没有太看重,毕竟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能不能印制《太平御览》对于他的印刷作坊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这件事在他的眼中不过是一个炒作广告而已,有无都可。
印制《太平御览》对于赵叶来说其重要性要比王静辉更为大一些,大宋以文治国,任何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