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帝生涯-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了,孩子还小。慢慢看吧。他心底暗暗的打算,必须要好好选几个伴读,从小陪着长大,潜移默化她的性情。
    开春之后,承庆帝给内阁发了一道旨意。大意是,五公主叶明净已经到上学的年龄,关闭了半年的上书房将重新启用。文华殿大学士廖其珍、翰林院学士林珂,翰林院侍讲学士张奉英入值上书房任教。其中廖其珍加封太子太傅。
    旨意一出,满朝震惊。
    廖其珍原本就是六皇子的老师,为人品性高洁。六皇子死后,他痛不欲生。却强忍悲痛,上书皇帝应再次选秀,充裕**,以求再有子嗣。这样一个大儒。让他为了江山社稷,再换一个皇子教,他想必不会有什么意见。可现在的问题却是,去上书房读书的是一位公主。虽然,自周太祖后,周夏两朝历代也会偶尔有那么几个公主进上书房。这些公主或是远嫁异族,或是和世家联姻,对皇室的贡献远比一般的公主要多的多。照这样说来,五公主进上书房读书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可惜,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会这么想。他们的心中同时冒出了一个很微妙的词,一个不敢相信,却又挥之不去的词——“女帝”。
    在周太祖李若棠出现以前,没人会相信女人能够当皇帝。李若棠开创熙照盛世之后,曾召集有才学之士,和一些守旧学者展开过长达十日之久的辩论。辩论女子为帝是否符合天意。
    据说,在午门外的广场上,先贤大儒们,席地而坐,各抒己见。周太祖十分大度,不以言论获罪,还组织了百姓和各国使节过来参观。所有参加辩论者,免费提供茶水和简单的吃食。广场外围搭建了许多临时棚子,租给商人小贩们做生意。学者们的言论由专人记载,每天傍晚印刷,第二天发行,两个铜板一份。卖的异常火爆。
    十日之后,周太祖将所有的言论整理成十本厚厚的典籍,命名为《十日谈》。卖遍了全国各地,甚至周边各国。这套书忠实的再现了那十天的言论,无论好坏,没有一点儿删减。周太祖名声大振。
    而那些持女子不应为帝、不应牝鸡司晨的老派言论者,直到这时才发现他们被李若棠给狠狠涮了一把。
    请问,哪一位男子皇帝有这样的气度?哪一位男子皇帝有这样的胸襟?哪一位男子皇帝可以开创这一盛世大典?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若棠以一种磅礴浩然的气势向天下宣告:她,是最杰出的皇帝。
    后世即使有那么几个机灵的想要仿效,却悲催的发现了一件事。他们没有那么多钱来操办。天知道李若棠哪儿来的那么多钱,熙照朝共三十二年,人均收入为历朝第一,国库收入为历朝第一,粮食储备为历朝第一,世家贵族们的豪华生活也是历朝第一。这在各个阶层都是有真实的数据记载流传下来的。
    李若棠以事实证明,没有人比她做的更好。
    文人们可以载入史册的、最辉煌的、独一无二的辩论大典恰恰只有在女帝统治的年代才有。
    后世甚至有不少人猜测,熙照女帝是天女下凡。观音转世。
    熙照女帝在登基后并没有怎么禁制民间言论,很多君臣相知的感人事迹都有流传。女帝手下更是有无数千古流芳的传奇名臣名将。位极人臣者,有几个不想有盛名流传后世。这样的一位皇帝,即使她是女人。在她的手下做臣子又有什么关系?
    所以,女帝,大家不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但是。
    李若棠将皇位传给了她的儿子,之后周朝也都是男性为帝。直到三百三十二年之后,第二位女帝出现了。周朝的亡国女帝,周肃宗李青瑶。
    李青瑶的兄弟们,在皇位争夺战中,纷纷落马亡故了。她十岁登基,年号景丰。娶了一位年长她十二岁的丈夫,皇夫摄政王叶承祜。景丰十五年的时候,李青瑶禅让皇位给了叶承祜。叶承祜登基称帝,改朝换代,国号夏。年号新尧。广纳**,封李青瑶为皇后。新尧五年,李皇后之子,年仅七岁的太子因病夭亡。新尧七年,年仅三十二岁的李青瑶亡故。至此,李氏家族的时代烟消云散。
    所以说,女帝,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那。
    廖其珍接到旨意后就在家闭门谢客,林珂和张奉英也是一样。
    如果说清流士大夫的心情是忐忑不安,世家勋贵们的心情就更复杂了。
    夏高祖叶承祜的第一个身份是什么?是李青瑶的丈夫。
    世家勋贵们都很愤然。
    亲爱的陛下,您怎么可以这样为难您的臣子们呢?画这么大一块饼在面前。您让臣是吃还是不吃呢?这皇夫是做还是不做呢?江山是篡还是不篡呢?到底是您真的老糊涂了,还是这只是一个阴谋呢?这真是一个难解的问题。您真是太坏了!
    在这样风雨欲来的形势下,伴读的人选就微妙了。
    清流们自持身份,商量了半天决定就认一个死理。静观其变。是明主,咱就正常辅佐。是李青瑶之流,咱就拖她下马。叶氏皇族还是有一些旁支远亲的。
    世家勋贵们心思各不相同,采取的方法倒是和清流很一致,也是静观其变。不过,这伴读人选还是要出的,皇帝只会选择世家的孩子。
    承庆帝似笑非笑的对着勋贵们说:“朕只要嫡子。”
    然后勋贵们就悲催了。
    李若棠前辈有过很多划时代的伟大举措。在世家勋贵的传承上也是一样。
    爵位无论高低,共分两种传承。第一种,是世袭罔替。第二种是一代代降袭递减。
    世袭罔替是很珍贵的,连皇子们被封的王位都只能代代降袭。以无上荣华富贵酬谢无上之功劳,是莫大的恩赐。
    然后李青瑶说了。我能理解大家为了子孙后代着想,想要代代富贵的愿望。所以呢,就有了这么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不过,我只认嫡子说话。只有嫡子,才可以不降爵的继承。如果是庶子,就要降一级。以示嫡庶有别。当然,如果这位庶子生了嫡子,那就还是一样继承他老子的爵位。如果没有嫡子,还是庶子,就继续降一级。以此类推。
    然后,李若棠又补充了,如果哥哥没有嫡子,爵位也是可以传给嫡亲的弟弟的。当然,只限于亲兄弟。隔代的就不行了。什么大伯、叔叔传给侄儿也是不行的。
    至于代代降爵递减的,也是一样。嫡子降一级,庶子降两级。
    勋贵们一开始觉得有些别扭,不过想想还是答应下来了。毕竟李青瑶才是老大不是。而且那个时候的他们每人都有嫡子,还不止一个。嫡孙也同样有不少。他们不认为自家会落到连嫡子都找不到的地步。即使偶尔有一代倒霉了,也不会代代都继续倒霉下去吧。
    事实证明,他们的运气并不怎么好。李若棠开国共封了世袭罔替三十六位国公,六十四个候。三代之后,犯事的,没嫡子的,一番折腾下来只剩下了十五位国公,二十二个候。
    所以,对于世家勋贵来说,嫡子是非常非常宝贵的。
    陛下!您确定您不是在妒忌吗?妒忌咱们有嫡子,你没有。
    不管怎么说,皇命还是要遵守的。只是进宫当伴读,又不是去边关打仗,勋贵们没有拒绝的理由。再说,他们也确实需要派出家族成员去探探这位公主的底子。只不过,原先本着节约成本,只想派庶子的,现在不行了。陛下生气了。鱼儿是很挑剔的,只吃香饵,不吃馒头屑!
    谁家有几个嫡子,那是记录在案,逃不掉的。名单报上来后,承庆帝心情很好,打算让他可爱的小女儿亲自看着挑选几个。结果叶明净一句话就打消了他的念头。
    “父皇,是不是就像您选秀一样?”
    承庆帝出了一身冷汗。当即冷静了下来。没错,士可杀不可辱。不能引起世家勋贵们的反感。清流们那里也说不过去。幸好,幸好!
    叶明净其实只是怕烦。她不相信就凭一两眼能看出一个人的好坏来。再说都是些孩子,变性很大。而且,这些嫡子们的世家背景她都不清楚,真要她自己去选,还得做许多功课。何必这么麻烦呢?能者多劳,让承庆帝去搞定就好了。要得罪人也是他去得罪。
    ----------------------------------------------------------------------------------------
    (今天还有一更。)
第十二章 上书房(一)
    最后,承庆帝给她挑选了四个伴读。其中两个是老熟人,薛凝之和齐靖。
    也难怪,这两人本就是他精挑细选了给六皇子的。现在依然可以继续给女儿用。
    另两个。一个是庆国公胞弟的嫡次子,八岁的孙承和。一个是思康伯嫡孙,七岁的江涵。
    过完年后,叶明净再次搬进了昭阳宫,不过这次不是住在西偏殿了,而是住在了东侧的芳菲殿。她有了属于自己的正殿、书房、卧房、暖阁、衣帽间、储藏室等等。
    得到了她要去上学的消息,安妃送来了新缝制的书袋和衣服。
    薛皇后看了后点点头:“难为你有心了。去上书房就是应该打扮的素净大气些,方不失我皇家威严。”
    安妃这次做的衣服,都是些淡蓝、浅青、浅粉、浅紫色系,料子是缂丝暗纹,竹子、梅花、祥云等纹样。式样是深衣曲裾,清雅隽秀。
    李若棠前辈对女性服装文化也作出了一些改革,为了方便骑马,她一般都是穿着长裤,外罩深衣曲裾,束腰窄袖。行动间干净利落。后代的女性们在某些需要方便活动的场合,比如骑马、打猎、打马球时,也都会穿着这类的服侍。安妃没有让叶明净穿裙子去上书房,薛皇后对她的机灵颇为满意。
    这天,叶明净午觉睡醒后,换上了新衣服出发。桔子和冯立捧着她的新书袋,一左一右的跟在后面。
    在这里要稍稍介绍一下皇宫的建筑结构。整个皇宫为南北向巨大的长方形建筑群。外围环绕着一条玉带河。玉带河在皇宫的半中腰位置,自西向东的将整个皇宫拦腰分成了两截,前半截是外宫廷,皇帝和大臣们上朝办公的地方。有三大殿、文渊阁、上书房、内务府、太医院等等建筑。后半截是内宫廷,也就是俗称的**。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宣明宫、昭阳宫就在**的中轴线上。横跨宫城的玉带河上,建有三座桥,分别对应三道通往**的大门。西边的光华门、中轴的定坤门、东边的通善门。这三座门一关,前**就被彻底隔绝开。据说,这是由李若棠当年亲自设计的。
    叶明净出了定坤门,跨桥而过,来到了夏朝的政治最高中心,外宫廷。过了定坤桥往左拐,就是上书房。皇子们读书的地方。过定坤桥往右拐的话,是南书房,皇帝处理日常事务之处。也就是说,皇帝想要查看儿子们的读书情况如何,只要遛两步,很快就能到了。
    承庆帝已经在上书房等着她了,旁边站着三个文官大臣。
    叶明净拜见过父皇后,三个文官给她见礼:“臣XXX参见五公主。”
    承庆帝给她介绍:“这是朕给你请的老师。”他指着一个穿着一品官服,一脸严肃的老头:“这是文华殿大学士廖其珍,廖太傅。”
    叶明净乖乖的行了个弟子礼:“叶明净拜见太傅。”
    廖其珍纹丝不动的受了她的礼。
    至于另外两个,其中一个穿着五品官服,大约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子,是翰林院学士林珂,相貌文雅。另一个则是六品官服,三十来岁,相貌普通。翰林院侍讲学士张奉英。
    叶明净也给他们行了弟子礼。
    夏朝极重师道,三个老师都安之若素的受了礼。
    很快,小太监禀报,四个伴读来了。
    齐靖领头,四个唇红齿白的小正太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了进来,见过了皇帝和她后,也给那三个老师行了礼。
    叶明净好奇的打量那两个陌生的小男孩,孰料其中有一位也骨溜溜的转着眼珠在偷看她,一下两人对了个正眼。
    承庆帝就摸着胡子对她道:“齐靖和凝之你都认识了。这一个,是庆国公家的孙承和。今年八岁。”
    眼睛骨溜溜转的小男孩朝她咧嘴一笑。叶明净也回笑了一下。孙承和眼睛一亮,立刻就神采飞扬起来。
    另一个不声不响的小男孩是思康伯的嫡孙,江涵。今年七岁,五个人当中年纪第二小。
    承庆帝把该说的说完后就退场了。
    廖太傅清了清嗓子,让这五个孩子自行找到座位坐好。
    五个孩子拿着各自的书袋找到位置坐下。叶明净个子最矮,又是抱着好好学习的目的来的,便选择了正中间最靠前的位置。孙承和选择了她右边的座位,靠着窗户。他的后面是江涵。齐靖坐在了叶明净的左边,薛凝之坐在齐靖的后面。由于偌大的上书房只有这五个孩子,显得很空旷。所以,承庆帝撤掉了靠墙的三排桌椅,将其改成了书架和茶水柜。齐靖和薛凝之就是靠着那一边。
    两个小太监负责在屋子角生火盆,煮茶水。教室里热气腾腾的显得很温暖。
    五人选定了桌子后,摆上了自带的笔墨纸砚,笔洗笔架等等。由于今天是第一次来,廖太傅特意批准可以由仆役帮忙布置桌椅,以后再上课时,伺候的人就不许进教室了。
    结果叶明净发现,齐靖和薛凝之的物品是自己摆放的,书童们只是帮着拿进来而已。孙承和和江涵是由书童帮忙,自己动手整理辅助。唯有她,桔子和冯立快手快脚的替她一手操办,锦缎椅垫,茶水、手炉、点心盒子,整整齐齐,一应俱全。
    叶明净就看见廖太傅的眉头皱成了川字。林珂嘴角轻翘,张奉英面无表情。
    她只有六岁好不好!这里的年龄都是算虚岁,周岁算的话,她才五岁。你能指望五岁的孩子有多麻利吗?还有,她现在正在长身体,很容易饥饿。带点吃的又怎么了?不就是两层高的点心盒子大了一点儿么。那是因为她知道会有四个伴读,所以带足了五份,才略显的夸张了一些好不好!
    书是要好好读的,但生活方面也是不能马虎的。新时代的老师岳晶晶坚定的保持自己的观点。
    廖其珍打心底叹了口气。开始说起上书房的上课时间。
    每天早晨辰初两刻,也就是七点半上课。
    说到这里他瞥了叶明净一眼。本来他认为应该是卯正,也就是六点钟上课。结果承庆帝告诉他,那样的话,小伴读们凌晨四点多钟就要起床往宫里赶,实在是太可怜了。好歹让孩子们多睡会儿吧。
    廖其珍噎了半天,也只得算了。最终占了便宜的,是那个睡在**,路程最短的公主。
    每天上午,廖太傅讲课。下午,林珂和张奉英轮流值班辅导。
    又宣布了几条规矩。无非是不许迟到早退,有事要提前请假。不许打闹,不许交头接耳,不许不完成作业等等。处罚就是戒尺打手心。
    说到这里,他又头疼的瞥了叶明净一眼。
    皇子不能打,公主就更不能打了。从来女孩子都是母亲教导,他这辈子就没教过女弟子。要怎么样才能让这个小女孩听话呢?
    唉!前路茫茫啊!
    ************
    今天在上书房的任务只是大家互相熟悉一下。廖其珍又说了几本要准备的书后,就宣布散了。提醒五人注意,明早不要迟到。
    四个伴读由太监领着出宫,叶明净则是回到了昭阳宫。
    薛皇后和安妃都在那儿等着呢,见她回来了,立刻就询问上课的情况。
    “今天就是大家互相认识了一下,明天才正式上课呢。”叶明净脆生生的道。
    安妃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