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帝生涯-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裘方平恨不得自己立刻就晕倒,早知道会这样,他就不来了。他就知道,西林书院的学子是有名的刺头儿,固执到令人头疼。瞧瞧祸事来了不是?
    主席台后的众人也是一惊。萧炫手中的扇子差点掉在地上,连最淡定的林珂也不淡定了,身体前倾,面lù紧张之sè。
    叶明净等议论声平息后,方再次开口:“储君不应有夫。”她坚定的重复了一遍,“诸位都知世间有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孤是储君,储君倘若有夫。两相对处,是应着‘君为臣纲’呢?还是应着‘夫为妻纲’?”
    台下再次哗然。诸位学子和教习们悄声议论。的确,如果单纯的从表面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储君还是帝君都不可以有夫。可问题是,储君目前是太nv啊,nv人没有丈夫,怎么繁衍后代?难道还要过继?
    叶明净照例等下面的声音xiǎo了,方才道:“南北朝之时,陈文帝与韩子高互相爱慕。陈文帝曾言,若我为帝,定册封君为后。韩子高是男子,怎不见陈文帝许诺封他为夫?故而可知,无论男nv。与一国之君相匹配的,只能是一国之后。储君亦同样。孤即为储君,怎能有夫?”
    她的话重重的落在众人的脑海中。这下子,台下的人明白了。的确,是他们犯傻了。他们的思维被曾经的李青瑶给束缚住了。既然是nv帝,与之相配的当然应该是男后。名正言顺,理当如此啊
    众人恍然大悟。又在台下议论起来。这下,许多对nv子为帝不看好的人,脑海中的执念也开始渐渐松动。叶明净先前的务实理念让他们对其心生好感。如今的提议又完全符合三纲五常。他们的心头就更活络了。
    李青瑶为什么失败?因为她干了一件傻事。她给自己找了个丈夫。夫为妻纲。在这个时代,她将自己摆到了一个极低的位置。故而,她的臣子们无所适从。听皇帝的,还是听皇夫的?皇夫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笑话。现在太nv这么一说,事情就简单了啊nv帝、男后。太nv、太nv……那个什么……称谓这种东西还不容易想么?礼部是摆着看的吗?
    叶明净微笑着看向议论纷纷的众人,心下十分满意。儒家以礼治国,这个时代还没有明清两朝那种变态的礼教。将nv人踩到脚底。只要你从能礼上将道理说通,他们就能转过弯来。现在,叶明净就给了他们这个转弯的通道。
    萧炫松了一口气,随后又皱起了眉头。他是勋贵,不是儒家清流。勋贵讲究的是利益。皇夫和皇后一字之差,地位可是天壤之别。那些家中留子待选的世家们会接受吗?他深深的忧虑。原先,他以为叶明净想要坐稳位置,必得倚仗勋贵。现在看来,她根本就在收服清流。勋贵们想象中一面倒的格局难以成形了。
    最高兴的人是林珂。儒家讲究名正言顺。太nv殿下刚刚的话就是在给她自己正名。同时也定下了未来男后的名分。可以想象,这一决定一定会得到全体清流和文人士子们的支持。太nv夫、皇夫这两个词,将永远不会再有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绿桔和冯立干净利落的整理完演讲稿。巳时末到,三个xiǎo时的演讲问答结束了。
    叶明净指挥两个shì卫抬了一个xiǎo型铜匦放在饭堂的大mén处,作了最后的结束语:“欢迎大家投函。孤会回去后慢慢细看。”
    兴奋,西林书院的学子们中间洋溢着一种jī情的兴奋。人人面孔cháo红,深深感到今天这一场对答不虚此行。众学子没午饭都顾不上吃,要么围着那几个负责抄写的人借阅稿件回去抄录,要么回到书斋奋笔疾书,相互借资料。力求写下最漂亮的文章。还有不少人围住刚刚被点名发问的几人,祝贺他们的好运气。
    其中那位彭源更是被捧成了英雄。一旦太nv不可有夫的结论被礼部钦定。他的名字就会载入史册。西林书院这个地方也会流芳千古。众学子们决定誓死捍卫太nv殿下没有丈夫的权利。
    古时的文人从来就不怕死,他们怕的是默默无名。
    几个教习们捋须微笑,相互对视。
    “X老,你觉得如何?”
    “O老,储君殿下风采非凡那?”
    “Z老,学子们太兴奋了。都围在院子里不走。”
    “B老,随他们去吧。昔年周太祖于午mén十日辩论。今日我朝太nv书院讲学。这都是百年难遇之事啊。呵呵,殿下果然有周太祖的遗风。”
    “E老,我真想去衡山和青崖瞧瞧”
    “那你就去好了。追着殿下的船走。”
    “唉就算跟上了也进不去。我得回去整理一下今日的记录。好多友人等着我给他们讲述呢……”
    相对于教习们的含蓄文雅,年轻朝气的学子们更加直接。他们三三两两的围在叶明净出入的通道处,像参观珍稀动物一样看着她从饭堂走向jīng舍。等叶明净对他们点头微笑进去了,就三三两两的围坐在jīng舍外面互相jiāo谈着,看的周围护卫的shì卫们大眼瞪xiǎo眼。
    时少chūn苦笑着将这一情况回禀叶明净:“殿下,要不要请卢山长去说说?让学子们散去?”
    “不必。”叶明净深知作为一个偶像,你可以不漂亮、不聪明、不能干,但绝对不可以没有亲和力。驱赶粉丝是很糟糕的行为。西林书院撑死了就三百多学子,还个个有礼貌,安安静静的坐在外围低声jiāo谈,仿佛这样就很满足。
    多么完美的粉丝啊。她赞叹着:“就这样吧。孤吃完饭再去和他们打个招呼。”
    时少chūn顿时呆滞了。可怜的他从来不知道国家领导人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明星、是偶像。对着叶明净下达的命令恍恍惚惚。
    叶明净胃口很好的吃着午饭。看了看外面高悬的太阳,心中一动。时值五月,中午的骄阳还是很热的。她吩咐绿桔和杏儿去熬一大缸大麦茶,然后端给外面的学子们饮用。
    杏儿吃惊的道:“殿下,您让我们去送?”
    “当然。”叶明净下意识的排除冯立。她知道,文人一向对太监不怎么待见。宫nv和nv官就不一样了。绿桔和杏儿娇媚文雅,行事落落大方。刚好可以当成她的代言人。于是她道:“……行事大方一点儿,别丢了咱们东宫的脸面。我让时统领派人保护你们,放心,不会有人敢máo手máo脚的。”
    杏儿羞红了脸,和绿桔两人准备好大麦茶,指挥shì卫将其放在树荫处。拿着从饭堂借来的瓷碗,一碗一碗的舀好,放在架起的木板上。
    一个年轻的学子走过来,行了一个礼,问:“敢问这位姑娘,你在此地摆放凉茶为何?”
    见着是一位相貌堂堂的年轻公子,杏儿福了福身子,羞的说不出话。绿桔落落大方的道:“这位公子。这是大麦茶。殿下怜惜各位公子在日头下受热晒之苦。特意命我等熬了这茶于各位公子解渴。”
    年轻的学子眼睛一亮:“这是给我们喝的?”
    绿桔点点头,捧起一碗递给他:“公子尝尝。”
    那男子xiǎo心翼翼的接过碗,一口气喝干。将碗还给绿桔,对她一笑,lù出洁白的牙齿:“对了,你是太nv身边的shìnv。我刚刚在饭堂见过你。”
    绿桔福了福:“xiǎonv正是东宫shìnv。”
    那男子又对着杏儿展颜一笑,飞快的走回那群学子当中,对着他们说了几句什么。
    杏儿mōmō自己的xiōng口,里面扑通扑通的跳的厉害,她心有余悸:“绿桔姐姐,你胆子真大……”话还没说完,她的眼睛立刻就直了。远处的那群学子竟三五成群的向这边走来。
    “姐姐这,这怎么办?”杏儿脸红的都快冒烟了,“好,好多人都来了。”
    一边的shì卫和她们在这一路上早已hún熟,笑道:“杏儿姑娘,你放心。他们不敢动手动脚的。你若怕,就只管把茶水放在架子上。别亲手递给他们。”
    杏儿丝毫没有得到安慰,依然惴惴不安。而那几个年轻的学子们终于走到眼前了。五个男子恭敬的对着两位姑娘一齐行礼,两人回礼福身。然后学子们各自端起茶碗,慢慢饮用。期间少不得眼神飞飞,瞥了两位美nv一眼又一眼。
    喝完后,他们放下空碗往回走,不时悄声jiāo头接耳。
    杏儿赶紧收拾空碗,躲到树荫深处,将其在水桶中洗净。又用热水冲刷。而这时,第二批五人组学子们又到了。她正庆幸这回可以不必面对。突然发现眼前出现了一片yīn影。
    一个大眼睛,看着非常年轻,大约只有十五六岁的男孩子,正站在她面前,谦和的行礼:“这位姐姐。xiǎo生可否知道你的芳名?”——
    终于回来了。码完这一章送上。这是今天的二更。
第一百一十四章西林书院(四)
    第一百一十四章西林书院(四)
    杏儿这回连耳根都羞红了,垂着头加快手上的动作。那男孩子眨着眼睛,轻声道:“好姐姐,你告诉我吧。我和同窗们打了赌,一定能问出你的名字的。要是我输了,得给他们打扫一个月的房间。若是他们输了,就一同替我打扫一个月的房间。”
    杏儿悄悄抬头瞥了一眼他的身后远处,果然站着几个年轻学子。目光灼灼的盯着这边的动静。见杏儿抬头看向他们,纷纷作揖。杏儿又害羞的垂下头,想了想。觉得让这么个大男孩一人打扫很多人的房间显然不人道。而好几人替他打扫房间相对要好些。心头一软,轻声道:“我叫杏儿。”
    “啊我知道了。”大男孩惊喜的轻呼,“姐姐是太nv殿下身边的shìnv么?”
    杏儿点点头,羞涩的转过身。去帮着绿桔舀大麦茶。结果发现绿桔这边问她话的人更多。
    有人问:“这位姑娘,请问您在太nv殿下身边是何职务?”
    绿桔答曰:“xiǎonv子乃是东宫典簿。”
    典簿是八品nv官。众学子齐齐吃惊,随后言语间越发客气。
    大眼睛的大男孩追到杏儿身边,问:“杏儿姐姐也是典簿吗?”
    杏儿见绿桔落落大方,想起了太nv的吩咐,加之这些学子问话虽然直接,举止却很守礼。看向她们的目光有欣赏有惊讶,唯独没有猥亵。便也学了绿桔,镇定的答道:“xiǎonv子不是典簿,乃是东宫一等宫nv。”
    “啊”那男孩惊喜的叫道,“原来姐姐到了年纪就可以出宫自行婚嫁了”语调不自觉的有些高。
    这下,好多学子的目光都朝杏儿看了过来,杏儿羞的不知该如何是好。
    还是绿桔出面,她替杏儿解围道:“殿下身边的宫nv向来遵循大夏宫规,年满二十五就可申请离宫自行婚嫁。殿下从不阻拦。我们姐妹间就有过此等例子。”
    众学子闻言又是一番惊喜。看向杏儿的目光又多了几分火热。还是那个大男孩,追着杏儿问:“姐姐,你家乡在何处?还有几年方可出宫?”
    杏儿很想不理他,可惜凡事有一就有二,她已经回答过这男孩两个问题了,男孩盯的她越发的紧。略显稚嫩的脸蛋让她想起了家中比她xiǎo七岁的幼弟。不知道父亲和母亲有没有供弟弟读书认字……心头又是一软,细声道:“xiǎonv子还有一年方到出宫年限。只是殿下厚待于我,xiǎonv子还想再照料殿下几年。”
    众学子火热的热情顿时被打击。不过犹不死心,心道,你们不是有姐妹已经嫁人了么?难道太nv还会留宫nv一辈子吗?太nv不是太子。窥视太子身边的宫nv,是撬人墙角,属于违反道德的范畴。对太nv身边的宫nv表示爱慕xìng质则不一样,那是‘窈窕淑nv、君子好逑’的佳话。皇宫中的宫nv个个识文断字,娶回家就可红袖添香。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锡和京城相隔的多么遥远啊今日却借着太nv的东风见到了两位佳人……
    不得不说,古时的文人从来就不缺乏làng漫,不làng漫的人是写不出动人心魄的诗作的。其中这些学子又刚刚好平均处于二十来岁的年纪,正是将làng漫发挥到极致的岁数。
    于是不少人认为,他们和东宫这两位美nv的邂逅,是一次难得的缘分。
    室内,时少chūn从窗户向外张望,不停的叹气:“美人计,这是美人计。”
    身边的shì卫谄媚的笑道:“头儿,殿下难道有意将这两个宫nv许配给这里的学子?”
    时少chūn嬉笑着调头:“嘿我知道你们几个xiǎo子的心思。看着人家姑娘漂亮能干是不是?”随后他脸一板,瞪眼道,“回去告诉那几个xiǎo子,少打她们的主意”然后他朝窗外努嘴,“瞧见了没,殿下是在吊胃口啊,吊那帮xiǎo崽子们的胃口……”
    用餐完毕后,叶明净将薛凝之和孙承和都打发去和学子们jiāo流。她自己则接见当地的名士。
    林珂和萧炫分别坐在叶明净的下首。冯立和计都分立,站在她身后。大约有二十来个给西林书院捐款的士绅和富商在场。裘方平和卢松涛作陪。
    士绅的领头人是一位曾是二品大员,如今已经致仕的于庆chūn。富商的领头人是以绸缎发家的江南大户,孟家主事人,孟无珍。
    于庆chūn在当地文人中很有名望,他此时已经知道了太nv上午演讲的内容。对否定皇夫、太nv夫的见解尤为赞同。他是做官做到告老还乡的人,家中也有一两个侄子当着地方xiǎo官。深知做臣子的最怕遇上没有主见的皇帝,耳根子软、朝令夕改。其次怕遇见听不进人劝谏的皇帝,刚愎自用。而这位太nv显然非常有主见,同时还礼贤下士,亲自聆听学子们的政见。若再有一班心怀天下的文臣辅佐,完全可以秉承盛世。
    于是他侃侃而谈:“殿下的国富民富之论,立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今学子们爱做华美文章,引经据典,开口子曰,闭口诗云。早已忘却古人务实之风。殿下一席话,如湖中破冰,当头bāng喝。学子们受益匪浅……”
    众士绅也纷纷附和,说起务实的态度多么重要。
    就在他们说了几句,气氛融洽时,孟无珍突然大声的道:“这足可见殿下心怀天下,仁厚圣德。乃是难得的圣明储君啊有了殿下,我朝盛世在望,何其有幸啊”马屁拍的“砰砰”响。
    于庆chūn一口气差点没上来。众士绅们的脸sè也如同吃了苍蝇屎一般难看。他们说了这么多务实理念的好话,就是为了衬托出最后一两句对太nv的称赞。马屁也要拍的风雅是不是。结果,孟无珍突兀而粗俗的把最后一句好话给抢说了。
    这代表了什么?这就是你辛辛苦苦一年种了一地的粮食,在收割的前天晚上,被人抢收完运回家了。这是你眼馋嘴馋的养大了萝莉童养媳,就要圆房的时候,突然发现她已经被人给睡了。这是你打麻将好不容易做了个青一sè,马上就要自*,结果你的上家突然倒牌成了个屁胡。
    欺人太甚暴殄天物士绅们心疼的脸都青了,怒目而视。富商们却视若无睹。仿佛孟无珍开了个引水的缺口,后面的马屁好话,如同江河泛滥,滔滔不绝的前扑后涌。
    “殿下风采惊绝,比之周太祖还要高才啊”
    “殿下神人之姿,不愧是天命所归。”
    “殿下年纪虽xiǎo,学识却比那些痴长年岁的学子要渊博许多,足可当他们的先生了。”
    富商的脸皮厚,好话又不要钱,拼命的砸了一地。士绅们眼看就要拍案而起。
    叶明净心里囧翻了,脸上还得作出一副温和谦虚的笑容,连声道:“诸位,孤实当不得如许称赞。”为了安抚士绅们的情绪,她和富商们道谢了两句后,又赶忙将话题转到西林书院上:“西林书院不愧是我朝三大书院之一。学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