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枪封神-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位长老,那些士卒是公主和驸马的长随!现在,扬风是大周唯一的驸马,也是大周的唯一继承人,虽然国祚衰败,奸贼当道,但我相信天下有志之士必将讨伐逆贼,匡扶正统。”
尚老爷子一番掷地有声的言论,当下把夜杜衡和三位长老给震住了。他们还纳闷扬风一个做生意的,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随从,这下可好,闹了半天自己家的闺女嫁了个未来的亲王。虽然大周王朝已经不在,但他亲王的身份还是如假包换的存在。就像尚老爷子说的,如果一旦匡扶正统,自家灵儿岂不是贵为皇妃。
这一下,几个老爷子也不盘问扬风了,反倒是跟尚凤鸣老爷子亲热的攀谈起来,把正主给抛到了一边。在他们看来,尚老爷子就是扬风这个没落亲王的辅佐大臣,什么事都的老爷子点头才行。
扬风看着几个老人家一本正经的商量着他跟琴清公主和夜灵儿什么时候举办婚礼,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礼制,两女该如何排位等等琐碎和不靠谱的事情,郁闷的无语了。
结果就是,本来因为很麻烦的事情,在扬风郁闷的一顿酒中,被尚老爷子和白凤族的几位长老给定了下来,他和夜灵儿及琴清公主根本没有发言权。夜灵儿也没想到自己的伯父和几位族叔这么快就把自己给卖了。
当初同意琴清公主进扬家门,还是她大度的结果。现在倒好,在自己伯父和几位长老的主持下,琴清公主成了杨风的正室夫人,而她则成了正室夫人之下的平妻,让她怎么能不郁闷。不过,这种事情她也只能跟扬风和琴清抱怨,绝不敢去找伯父和长老们抗议的!因为在白凤族,一旦长老和长辈们敲定的亲事,本人是没有反驳的权利的,这也是夜不凡为什么极力想把夜灵儿许给君少宏的原因。可惜他不受待见,族中长辈根本不支持他,不然的话,夜灵儿除了嫁给君少宏,就剩下一死了。
琴清跟夜灵儿的关系情同姐妹,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早就习惯了夜灵儿大姐的身份。她公主的身份,随着父亲周坤的过世也已烟消云散,就算李毅带着一干城卫军跟着她,她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好骄傲的。现在让她做正室,她没有一点兴奋,倒是惶恐的很,非要去找尚凤鸣老爷子说个清楚。
夜灵儿当然不会让她去,其实她知道,让琴清做正室对扬风的帮助远比自己做正室大得多。再说了,她不认为琴清做了正室就能如何!毕竟在他们这个小家里,扬风最疼的还是自己,至于名分,真那么重要吗!?
夜杜乔不在,夜杜衡和几位长老一商量,觉得现在这个时候实在不能等他回来了。乱世将起,白凤族想要独善其身已经不可能。九江王能通过比武让他们退让,其他人一样可以想办法把白凤族卷进去。
与其在乱世中被动的承受,不如让夜灵儿、琴清与扬风早日完婚,一旦他们完婚,白凤族就是大周皇室的外戚,白凤寨就是大周最后的驻地。这样一来,可能会引来他人的窥觑,但至少在名分上不再受任何人的节制,凭借白凤寨的地势,白凤族有信心将九江王这样的乱世枭雄挡在门外,甚至还可以依托皇族正统的名分,整合川蜀纷乱的局面。白凤族不是不想成为川蜀的首领,只是不想通过刀兵征战来达成这一目标罢了。
三人的大婚定在天元历1083年10月18日,也就是扬风等人抵达白凤寨的第八天。这一天,白凤寨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就连负责守卫的城卫兵和白凤族的勇士们都扎上了红绸带。
婚礼按照白凤族和大周的习俗一并举行,两个新娘子一个身穿大红嫁衣,一个穿着白凤族的吉服,带着白凤族特有的图案,凤钗、耳饰、环镯玉佩一应俱全。幽兰和云竹作为侍妾一并过门,两个人本来是要按随侍丫头陪嫁的,扬风说了一句:扬家不需要丫头,让两女的身份陡然升了一阶,不枉幽兰费尽心机的搞定他。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经过一整天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折腾,头晕脑胀的扬风在被灌了N杯酒之后,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件人生大事。
新房在白凤岭上,是当初给夜不凡准备的一处二进宅院,可惜他冥顽不化,现在这所大宅院被长老们送给了扬风和夜灵儿他们。后院是四间明亮的瓦房。东侧的卧室便是夜灵儿的新闺,西间是琴清的,幽兰和云竹只能住在东西厢房。从这个布局来看,夜灵儿依然是后宅的大姐,占据了所谓的“东宫”大位。
喝的晕晕乎乎的扬风,新婚之夜格外的忙活,东宫西宫一个都不能落下,东西厢房的两位侍妾也少不了安慰一番。一夜劳累之后,扬风一直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过来。
睡过头的扬风来到前院,自然免不了被张顺等一干兄弟嘲笑,扬风丝毫不介意。心中暗想,这群货绝对是妒忌,的确,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他这样的艳福,妻妾四人,个个国色天香。
扬风正跟他们在哪儿打屁扯淡,一名城卫军急急忙忙的赶来,带了一个不算好的消息。杭峰和君少宏带着三千人马来到了白凤寨前,正在前寨讨敌骂阵,李毅带着城卫军的兄弟坚守营寨,等着他的指示。
一群人往山下走的时候,碰到了闻讯赶来的三位长老,三人倒没有多少慌张。九江王鼎盛时期,他们都不曾怕过,何况杭峰率领的区区三千人。他们赶过来是给扬风送人来了,堂堂大周亲王,身边只有一百五十名城卫军实在太掉价了。他们从族内挑出了一千名精壮男子,划拨到扬风麾下,充实到一百五十名城卫军阵营之中。
这不,人还没划过去,找事的就来了,三位长老过来,是请战来了,就是为了让扬风看看白凤族男儿的悍勇。


第四十一章 练军
更新时间2012102 0:06:54  字数:3345

 扬风一开始并未答应,但架不住三位长老再三拍着胸脯保证,杭峰的三千手下,白凤族男儿根本不放在眼里,保证兵不血刃的拿下他们。看到三位长老急欲证明自己族人的强大战力,扬风只好同意先让他们去试试,城卫军压阵殿后。
白凤寨前,杭峰带着自己的部下,看着营寨中蓄势待发的城卫军,心里却一点底都没有。别人或许不清楚,但他作为后勤总管,清楚的知道自己新招募的这一万多人,和王爷一手带起来的三万名老兵比起来,根本没有一点战斗力,更不要说和盔甲齐整的城卫军比了。别看兵力二十倍与人家,一旦战事不利,自己这边绝对兵败如山倒,他们是不会有死战到底的觉悟的。
要不是君少宏非要来,杭峰根本不会打白凤寨的主意,粮食运不过去,王爷很快就会察觉,等王爷回师的时候再去收拾白凤寨也不晚。可惜君少宏嚣张跋扈惯了,何曾受过这样的屈辱,一想自己有那么多人,凭什么让扬风嚣张,当下就让杭峰领着人了。
当一千名短衣打扮的白凤族青年腰挎弯刀,手持弓弩,队列整齐的出现在杭峰的视野中时,他连死得心都有了。打一百多名城卫军,凭借人数优势,还有获胜的可能。但面对一千名白凤族精兵,自己这训练不过月余的三千新兵蛋子,连一点胜率都么有。
白凤族不愧是川北最强悍善战的民族,一千多白凤族勇士根本没给杭峰考虑的时间。一出营寨,步伐不断加快,对面毫无组织和准头的乱射根本没能阻挡住他们的冲锋。进入一箭之地后,白凤族的一千名士卒三轮箭弩射出后,已经冲到了对方的阵前。
看着白凤族士兵举起的一片寒光闪闪的弯刀,被箭雨射乱了阵型的九江城新兵蛋子早就下破了胆。杭峰和手下军官极力的约束和吆喝,甚至不惜拿人头来严肃军纪,却依然挡不住队伍的溃败。
三军夺势,白凤族在冲锋的过程中已经占尽了气势。对这些连刀都握不稳的新兵来说,气势一丢,什么就都没了,就算有些个胆量过人,想要跟对方拼命的人,也被队伍裹挟的不得不退。
兵败如山倒,这句话用在当下最为合适,君少宏和杭峰带着三千人气势汹汹而来,结果却是狼狈而逃。整个战斗持续了不到一刻钟,三千多人已经跑的跑,被抓的被抓。
打扫完战场,白凤族三位长老老脸笑的跟花一样凑了过来。儿郎们争脸,他们自然高兴。这一战,一千多白凤族儿郎,重伤三人,轻伤四十五人,毙敌一百二十一人,活捉八百七十七人,堪称完胜。要不是对方跑得快,扬风又下令不让追,恐怕抓的人会更多。
白凤族的勇士果然精悍,但在李毅的眼中,这种悍勇实在不值得提倡。白凤族受伤的几十人都是箭伤,如果他们接受正规的训练,这场战斗,白凤族不会有任何人受伤,就能搞定对面那三千菜的一比的家伙们。
看到三个白凤族长老,围着扬风兴致高昂的邀功,把白凤族的勇士夸得跟神兵天将似的,李毅难免吐了几句槽。他不说还好,这一发表意见,三位长老立马不高兴了,灿烂的笑脸瞬间拉长成了驴脸。觉得李毅是看不起他们白凤族的勇士,侮辱白凤族二郎的勇武,非要李毅挑一百个城卫军出来,更一百个白凤族儿郎比试比试。
扬风不想他们起冲突,劝了几位长老两句,结果一点效果没有。扬风也火了,心说打了一场胜仗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连我这不懂军事的主,都能看出对面有多菜,让李毅教训教训他们也好。
李毅见几位长老得理不让人,心里难免有些窝火,见扬风点头,立马下去准备去了。两边比试自然不能真刀真枪的来,李毅让手下士卒准备了训练用的木枪和去了箭头的箭杆,在枪头盒箭杆的前端涂上石灰,以确定命中部位。
双方的比试定在第二天上午,比试内容为白凤族擅长的战场对阵的冲锋战,因为李毅怕玩阵地攻防战,他们会不服气。比赛之前,白凤族三位长老还特意请扬风做公证人,双方定下了赌约,输的一方以后要听另一方的指挥。
准备好自己的装备之后,双方相距200米拉开阵势。李毅他们用的是军队标准的长枪和弓箭,白凤族这边制作的是习惯的木刀和弓弩。弓弩的射速较快,但攻击距离近。另外,他们还配备了防护用的藤盾,直不过白凤族用的是绑在肘部的小圆盾,而李毅他们用得是比圆盾稍大的塔盾。
双方各有一面军旗,一红一蓝,夺取对方旗帜或者杀死对方所有人者胜。
随着一声嘹亮号声想起,两军对阵开始。白凤族依然采取了昨天的打法,开始不断的加速冲锋。李毅也没有固守阵营,同样摆出了冲锋的阵势。和白凤族一窝蜂的冲锋相比,李毅他们采用了骑兵冲锋常用的三角阵型。
白凤族在冲锋到弓弩射程范围内的时候,已经遭受了李毅一方两轮的抛射攻击。等到他们三轮弓弩射出的时候,赫然发现对方的盾阵已成,根本没有给对方造成伤害,而盾阵后面的弓箭依然在不停地抛射,涂了石灰的箭杆,不停地落在白凤族的阵营中,不断有人受伤倒下。
如果是真的弓箭,白凤族冲到城卫军跟前的时间后,一百个人中能剩下一半算是好的了。不过这个时候,箭伤只能最后再验了。
三位长老看着白凤族在冲锋中的表现和李毅城卫军的应对,脸上黑的跟锅底一样。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对九江王和其他部落引以为豪的悍勇冲锋,在李毅面前,如此的不堪一击。好在,白凤族的儿郎们已经冲到了他们阵前,他们不信城卫军能够在近战中战胜白凤族最勇敢善战的儿郎。
近战开始了,三位长老却发现他们的近战表现更是差劲。李毅的三角形军阵切入白凤族人群中之后,转换成了圆阵,士卒们一个人持枪,一人持盾,相互配合,进退有据。反观白凤族的勇士们,他们勇则勇也,但奈何手中弯刀往往被人家用盾架住的同时,一根长枪伸出,狠狠地扎在他的胸膛。
刚开始的时候,白凤族的勇士们围着李毅的城卫军砍杀。不大一会儿,城卫军的圆阵一分为二,再分为四,最后形成十个小圆阵,而白凤族的勇士们已经被十个小圆阵困的死死的,因为他们的人数已经处于极度的劣势。在李毅军阵的演化之际,白凤族的勇士不断被消耗。
结果显而易见,一百人对一百人,在不计算弓箭射杀的情况下,李毅城卫军以一百比零完胜。三位长老陪着扬风来到“战场”,发现城卫军的身上几乎没有石灰,而白凤族的勇士们,衣服上布满了石灰点,真到了战场了,有些人身上的伤势足够他们死十次得了。
“怎么样?三位长老,这下服气了吧!战场上比的可不光是悍勇,勇武是对的,但不能盲目的勇武。咱们白凤族的汉子都是好样的,死战不退,可越是这样,咱们越得保护咱们的好儿郎,你们说是不是!?”
大胜之后的李毅虽然兴奋,但他知道这个时候他可不适合说话,扬风主动揽过了这个任务。跟三位长老聊起了这次比试,打击三位长老嚣张气焰的同时,也没忘了夸一夸白凤族的勇士们。
果然,三位长老听了扬风的话之后,脸上好看了许多。
“驸马爷说得对,咱们白凤族的儿郎勇武没得说,可就是心眼太直了些,只知道拼命冲杀,战场上死伤自然少不了。李将军厉害,以后还望李将军多多指点儿郎们一些,让孩子们多点活命的本事!”
大长老叶宽看着李毅真诚的说道。
“长老严重了,咱白凤族的兄弟都是好样的,只要稍加训练,就是一支强兵,如果长老觉得我们城卫军还行,就让这些兄弟跟着我们一起训练。我保证不出半年,咱白凤族的儿郎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精锐!”
“好,这些小兔崽子就交给李将军了,省得他们整天目中无人,自以为在川蜀厉害就天下第一了,好好收拾收拾他们!明天我再给你找2000人来,让他们都跟着一块受训!”
夜劲长老主管白凤寨的安全事务,自然巴不得把所有的强壮年都拉过来训练一番,当下拍板给扬风的亲卫军从1000人增加到了3000人,反正都是为了白凤寨的安全,多些人受训也是好事。
第二天,三千多名白凤族青年杯召集到了白凤岭下的空地上。二十人一队,分成了一百五十队,一百五十名城卫军全部分了下去,每人带一队,任队长,从中挑一个人威望高的人任副队长。
每十队为一团,原城卫军队长任团统领;十五个团为一个军,李毅任军都统。队长负责教授基础知识,团统领负责教授战阵演练和配合;李毅则负责给三位长老和各团副统领及表现突出的副队长讲解战阵和战术的指挥。尚凤鸣老爷子也没闲着,要求过来讲解战略分析和战争目的达成的背景。
昨天见识了城卫军战术战阵的那一千人自然是言听计从,对这些队长们敬畏有加。新来的那些人,开始还有些不服气,但听昨天的兄弟一说,全都老实了,因为最初那一千人可是他们寨子里最强的人。加上三位长老都亲来听课,他们有什么好不服气的。
就这样,扬风手下第一支正式的军队成型了,取名白凤军。在后来的岁月中,白凤军跟随扬风东征西杀,一直是扬风最忠诚的嫡系部队。
祝各位书友国庆节快乐!大过节的,求几张票票喜庆一下!


第四十二章 乱世将起
更新时间2012103 1:38:04  字数:3508

 天元历1083年11月,齐王田丰不顾国师叶重楼的反对,令其固守东都临淄,任命葛长为上将军,亲率三十万大军征讨楚国,为父报仇。楚国大将樊离率军迎战,在齐楚边境边境阿山阻击齐军,双方大战十余天,死伤无数,齐军未能前进一步。
就在齐国举国伐楚之际,辽国大司马金汉庭提十万虎狼之师,从北边杀入齐国,半月之内连下20城,齐国国师叶重楼派老将凌亭和大弟子孙圣前往沧州,才堪堪挡住辽国的进攻。
齐国攻打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