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叶江湖-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是能够确定的。以苏浣纱郑诗络的轻功来说,也许只要半天时间就可以追得上。追上以后,他们会面对怎样的敌人呢?他们本可以等关若飞池箬客等人全都到齐以后再去,凭他们大伙的力量,再加上一个武功绝顶的芒芽,虽然不说足以应对千军万马,但是对付一队数十人的倭寇,还是很轻松的事情。但是,就凭他们这里的三人,也许不但不能消灭敌人,自己反倒有被消灭的危险,但是,天上还下着雨,时间长了,雨水就会将路上留下的脚印等痕迹全都冲刷掉。在这样的时候,他们所能做的就是义无反顾。
苏浣纱极善追踪之术,她从被毁的村庄里留下的脚印,不但判断出了凶手离去的方向,还判断出了他们大致的人数在四十到五十之间,其中有十余人是骑马的。追出了数十里之后,她停了下来,等到了随后而来的郑诗络,道:“大哥,又有人和他们会合了,现在这伙人至少有七八十人,还有的轻功挺不错,有可能是中原武林人士。”
郑诗络道:“昨晚上遇到的那伙人里面就有,历来与外敌狼狈为奸的人就不在少数。八十人?”他稍一沉吟,道:“接着追。”说话间弯腰拾起几粒小石子,手腕一抖,将石子打入了路边一棵大树的树干之上。他回头看了看,不破和尚远远跟了上来。很显然,轻功非他所长,但是他内力深厚,长途追踪并不吃亏。
苏浣纱就笑了笑,道:“大哥,这位大师突然冒出来,还真吓了我一跳。你怎么就发现是他的?”
郑诗络道:“我并不知道是他,不过我知道那不会是倭寇,因为他是堂堂正正的走出来。不过他内力深厚,脚步稳健,那时一眼就看得出来的名门正宗。”
苏浣纱又问:“你就不怕他武功低微,接不了你那一掌?”
郑诗络道:“开什么玩笑呢,从来走路的步伐,就看得出这人不是那种浪得虚名的人。而且,我这个人从不狂妄自大,我有多少能耐啊?还要担心别人接不了我的掌力。”
苏浣纱撇嘴道:“人家都说,人太谦虚呢,就是骄傲了。你能和天教的阿修罗王交手数百招不见败绩,你说这样的人江湖上能有多少呢?”
郑诗络道:“我也听人家说,天外有天,这是亘古不变的。”
说话间,不破和尚跟了上来,看上去毫无疲态,连大气都没有喘一口,问道:“怎么?敌人又增多了?”
苏浣纱道:“大师就是大师,一切都在指掌之间。”
不破道:“施主,称小僧为大师,小僧受不起呀。”
苏浣纱笑道:“那总不能叫你小和尚吧?那就不敬了。”
不破道:“小僧年级比施主大些,叫大和尚便可。”
苏浣纱笑,看了看郑诗络,道:“大哥,我们接着追。我要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少人,都是些什么货色!”
苏浣纱走走停停,辨认着路上留下来的踪迹。在路上,她不时的发现一些中箭而死的黑衣人的尸体。大概是走得太急,他们的同伴也没有掩埋他们。事实上他们走的并不是真的道路,只不过是荒郊野岭中勉强能供人们行走的地貌而已,越往前,这地貌就越崎岖坎坷。追到申时,苏浣纱已经能够看到前面的人马了。经过几次汇聚,这股人马至少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人左右,他们似乎也发现了目标,走得比先前更快了。只是他们一味的追踪别人,却不料自己的身后,也有人一路跟来。或许他们也有所发现,可是他们并不以为意。

第四十九章孤峰月刃寒

走到一个高高的山岭上,苏浣纱已经清楚的看到前面的人群就在她前面差不多一里地的距离,就在她前面山岭中的谷地里。再往前,就是一座孤高的石山,山势极险,高耸入云。这座山三面稍缓,一面是绝壁,事实上,那是一处绝境。也是那伙黑衣人一路追踪而来最想要的局面。
苏浣纱停了下来,因为她看到前面的人停下来休息了,他们几乎是马不停蹄的追了一整天,再强的人,也会感觉到累了。苏浣纱不禁为那被追踪的人忧心起来,追兵放慢脚步的原因,通常都是因为他们已经有把握俘获猎物了。她清数了一下,这伙人一共是一百六十四人,其中有三十四人骑马。他们的打扮全都是黑衣黑面巾,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在休息的时候分成了三批人,互相之间似乎并没有多少联系。她仗着自己轻功好,悄悄的潜伏到了离那些人最近,近到可以听到他们说话的地方。但是他们除了停下来吃些干粮,互相间却什么话也没有说。他们休息吃饭,当然也留有暗哨,但是,堂堂的朱雀门主,又岂是一般人能发现得了的?
天又要黑了,雨云已经随风而去,远天早早的挂上了一轮孤单的镰月。这伙黑衣人开始分成三路,拉开了一张大网。
一场狩猎就要开始了。只是,很难说,谁是猎物,谁是猎人?
苏浣纱等来了郑诗络,随后不破也到了,不过,也依然只有他们三个人而已,他们的后援,还在很远的地方。郑诗络虽然一路之上都留下了记号,但是他们走过的地方地形复杂,池箬客等人难以很快的就跟上来。苏浣纱道:“我数过了,黑衣人一共有一百六十四人,他们好像是三路不同的人,不过目标都一样。大多数的人带的武器都是倭刀。可是也有一部分带的是中原汉人的刀剑。”
郑诗络点了点头,道:“不奇怪,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他抬头看着眼前那座孤高的石山,道:“已经到山腰了,我们走。不破大师,咱们这三条命看起来都要丢在这里,要不,你先给大家念段经文超度一下吧。”
苏浣纱想笑,却觉得默然一阵心酸。第一次听到郑诗络开玩笑,可是,这个玩笑却是这般的惨烈。她静静的看了一下郑诗络,问道:“大哥,到下面见到嫂子以后,你还会记得我这个妹妹吗?”
郑诗络安然一笑,道:“傻话。其实,他们人虽然多,可我未必就放在了眼里,何况还有不破大师呢。大师,我这妹妹是极好的一个人,万一我有什么不测,你能帮我照顾她吗?”
不破合十道:“阿弥陀佛,我等三人既然结伴到此,即是佛祖定下的缘分。说什么照顾不照顾,佛祖会保佑我们平安无事的。郑施主,说实话,小僧也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在西安府我与施主错过,后来听说施主打败了臭名昭著的鬼手横断,不禁后悔万分;双门镇本想再见施主一面,却未偿所愿;若非佛祖成全,你我又怎会再此相见?不但相见,还要并肩浴血,贫僧我今日只怕要大开杀戒了!”
苏浣纱瞪了郑诗络一眼,道:“大哥,大师是出家人,他怎么能照顾我?”
郑诗络笑笑,吸了一口气,道:“那好吧,咱们上。”
这时,黑衣人已经逼近了山顶。山顶就是个方圆二十丈的平台,没有树,只有石缝里生长的一些杂草。他们已经放慢了脚步,走得很小心。山顶的平台上一览无遗,那上面有十来个人,其中一半的人都已经受了伤。这十来个人都身穿蓝衣,在淡淡的月光下,就好像在礁石上撞开的海水。他们当中有正当壮年的汉子,也有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准确的说,壮年人有八个,都背着刀,双手拉圆了硬弓,上弦的箭箭头上闪着幽蓝色的光芒;另外还有一个少年,两个少女,都正双手握着把和倭刀有些相似的长刀,只不过他们的刀身是笔直的,较倭刀要长半尺。居中的少女看上去是他们的首领,她身旁的少年和少女都侧身护着她。
那不过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女,左边肩头上有一条新鲜的伤痕,伤口里的血水还在向外浸出;她的头发也够零乱了,尽管那头发好像浓密柔软的黑云一样;可是,她修长的脸上依然带着笑容。一种新鲜干净清爽的笑容。
黑衣人是越逼越近了,走在前面的,是一排厚厚的盾牌。
没有人说话,他们互相之间也不需要说话。蓝衣人中的少女首领手中的长刀向下一挥,就有八支利箭流星一般射了出来。黑衣人虽然举着盾牌,但是那利箭依然能射穿盾牌,连着盾牌后面的人串在一起,向山下滚落下去。过了很久,才听到重物掉地的声音。不过黑衣人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前面的八个人被射死了,后面的人又举着盾牌迎上前去。八支箭又射了出来,依然射穿了盾牌,依然在射穿盾牌后射死了盾牌后面的人,但是,这一次那箭的力量就不足以将人射落山下了。没有第三次,因为他们的箭壶里已经没有了箭。于是他们扔掉了弓,伸手从背后抽出了长刀。长刀在淡月下闪发着迫人的光芒。
看到对手丢了弓,黑衣人也扔掉了盾牌,拔出寒光闪闪的刀剑,大步的向前面冲了过去。他们的武功,放在江湖上都绝不会是庸手。蓝衣人的武功,则明显在黑衣人之上。
静静的黑夜里,响起了刀剑的哭泣和尖叫,而淡淡的月色下,正闪烁着死亡的光芒。
冲到山顶的黑衣人不断的滚落下去,可是,本来就很少的蓝衣人也还在减少。八个、六个、三个,没有多久,蓝衣人就剩下了一个壮年,一个少年和那个少女首领。他们全都挂了彩,那个少女首领的后背上又多出了一条四五寸长的刀伤来。她的脸色看上去一片惨白,有点像那皎洁的月色。她的刀已经断了,又从敌人手里夺到了两把倭刀。她看上去很疲惫,疲惫得好像即使不用别人动手,她也会倒下睡去,再也不会醒来。不过,她依然在战斗着。
黑衣人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他们几乎损失了六十人,差不多杀掉一个蓝衣人,他们要付出五六倍的代价。但是,他们毕竟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他们还有不下一百人,这场血战,怎么看都应该以他们完全的胜利而结束。可是,一切都还没有结束。
一条淡灰色的人影似乎在几个起落之间,就到了山顶,并且,迅速的撕开了他们围剿蓝衣人的阵线。他的几次冲杀,使剩余的三个蓝衣人得以互相靠近,最终通过黑衣人的间隙靠在了一起,稍稍的喘了一口气。在必死的绝境中看到了一道光,即使这道光有可能转瞬即逝,也足以令他们精神大振了。尤其是那个少女头领,她似乎又笑了起来,笑容还是那么的干净清爽,她看着那个清瘦俊逸的身影,绽放了一个绝美灿烂的笑容。绝美是一种生死边缘的惊艳,灿烂则是与生俱来的灿烂。
郑诗络施展开他所熟悉的各种武功来,空手的时候,用的是在雪山和道长自创的“雪山天翼掌”;夺过倭刀,则用上了昆仑派的奔雷刀法,因为倭刀似剑,其中又夹杂着剑法,在一阵疾风骤雨中,他面前的黑衣人纷纷惨叫,有的被挑断手筋,有的被震散内功,还有的被刺瞎双眼。郑诗络不是慈悲故意不伤人性命,在司雨涟被害的那个夜晚,他和他们的同伙交过手,他们用的都是同样的武功,而在那些被杀的蓝衣人身上,他也看到了和那个被毁灭的村庄里村民们一样的伤痕,他知道他们是一伙人。对这伙天良泯灭的人,他压根没有想过要他们立地成佛。他只是废去他们的武功,让他们留在尘世的炼狱里煎熬。他没想过要成佛,自然也不会普度众生,他看到的,就是那些无辜惨死的村民。
那仅剩的三个蓝衣人靠在了一起,由于郑诗络的出现,那些黑衣人都愣住了,他们便乘着这短暂的时间,赶紧喘口气。之后也许还是一死,但是至少他们还可以从容的再相视一笑。那个少女头领看了看郑诗络,她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在这样的时候挺身而出,但是她知道他挺身而出的结果也许就是和他们一道命赴黄泉。不管怎样,她很感激他,因而她吸了一口气,喊道:“烟波岛李桐,多谢壮士出手相助!”
郑诗络听到“烟波岛”三字,心想,这还真的帮对人了。在尘道长曾经和他谈到天下各门各派,少林武当虽然多年执武林牛耳,但是在在尘道长看来,也不过如此,即便是曾经辉煌灿烂的天教,也犹如昙花一现。唯独提到烟波岛时,道长曾道他满心崇敬。烟波岛本不算武林门派,他们本是朝廷屯驻海外孤岛的一支卫所军队,太宗永乐年间,三宝太监下西洋的船队,曾在烟波岛补充给养。后来倭患渐起,朝廷失力,烟波岛驻屯军队便慢慢的被遗忘在了海外孤岛上。他们虽然被朝廷忘却,却不忘守土抗倭的职责,多年以来,不断有武林人士前往烟波岛,帮助守岛军民抗倭的同时,也将不少门派的武学精髓带了过去,久而久之,烟波岛自也形成了一派武学。他们极少返回中原,渐渐的就和中原武林失去了联系,人们便是知道有此一岛的,也少之又少。在尘道长通晓天下武林门派世家掌故,故知道江湖之外,尚有此一家武学门派。
李桐,原来这个蓝衣少女头领的名字叫做李桐。
郑诗络对她点了点头,道:“这些贼子人多势众,你可要小心了。”他看到她受了伤,看到她疲惫不堪,却也看到她临危不惧,看到她在生死边缘依然灿烂的一笑。不知道这是不是也算得一种境界呢?
李桐手中的倭刀一指层层围来的黑衣人,轻蔑的一笑,道:“倭寇,汉奸,嘿嘿,烟波岛不是那么容易被你们杀灭的。少风,秦六叔,大家再提口气,还有这么多败类等着我们杀呢。”
她旁边那个壮年豪爽一笑,道:“四小姐,放心吧,咱们烟波岛的人,就是为抗倭杀贼而生的,世世代代,不死不休!”
“四小姐。”
这个称呼在郑诗络的心中猛然间激起了一阵波澜,这是一个曾经多么熟悉的称呼呢?他看了看李桐,这是一张完全陌生的面孔,可是,便因为那一声平平无奇的称呼,却让他感觉到一种隐隐心痛的亲切来。
寒稀。他的眼前又飘过那张绝美飘灵的面孔。
同时耳边又传来李桐清爽劲朗的喊声:“给我杀!”
他们是英勇不屈的战士,即使只剩下了最后的三个人,他们依然像一整支军队一般,高举战刀,勇往直前。但是,蓝色的海水很快又被黑色的火焰吞噬了。黑衣人只在那一愣之后,依然冷酷无声的挥刀扑入这场殊死厮杀之中。三个蓝色的身影又迅速的被分割开了

第五十章孤山血战

迎上李桐的是两个蒙着面的黑衣人,他们虽然拿的是日本的倭刀,但是刀法却不是东瀛的刀法。这刀法似是而非又欲盖弥彰,感觉和九鼎门的火焰刀法有几分相似之处。火焰刀法名扬天下,许多人都或多或少的会一些,原也不足奇怪。但是,郑诗络心里面始终有种强烈的疑惑。李桐以一对二,看上去毫不吃力,但是人群背后,又冲出了两个人来。他们显然早有准备,知道单打独斗不是李桐的对手,他们的目的就是杀人,当然也不会照着江湖规矩来做事。两人对付不了,就上四个人,四个人不够就上八个人。郑诗络听到了一阵雨点一般的金属相互撞击的响声,清越脆硬,像一种他从未见过的乐器奏出的音乐。围住李桐的黑衣人本来已经到了十二人了,但是有两个才一加入,就被她踢了出来。踢出来当然不是就摔一跤那么简单,这一跤至少也摔断了几根骨头,很难再能自己爬起来。那两人的武功并不低,但是立功心切,上来就露出了老大的破绽。郑诗络发现李桐的眼力极准,也非常能把握时机,举手投足间,俨然有种名家风范。显然,对于这样的局面,她已经应付多次了。烟波岛若是涉足中原武林,那些所谓世家,只怕就自惭形秽了。
李桐的两个同伴,则远没有她那么高的武功。那个叫少风的少年武功还算可以,但是那个壮年人就是能算是一个勇敢的战士而已。就像他前面的那些蓝衣人一样,他英勇的杀掉了两三个敌人,自己也随之被敌人杀掉。他履行了他的誓言,抗倭杀贼,不死不休。李桐和少风都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