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煮大神-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裕是真的没吃晚饭,倒是喝了一阵酒,点心果品一大桌他没有胃口,走进这小院却觉得饥肠辘辘,想来运动可以消食果然是不错的。
他颇为优雅地吃着面条,表情勉强算得上满意。唐黛这才放了心,去榻上看熟睡的唐果儿,摸了摸他的头,觉得他有些热,便将包着他的薄毯去了,仍是将他盖好。
小院的夜很是静谧,夏风掠过院外的槐树,带起沙沙的声响。唐黛本来话就不多,沈裕在吃东西,屋子里便是一阵静默。
待得他吃完,唐黛很自觉地收碗去洗,他破例并未在小院留宿,走的时候也没跟唐黛打招呼。
唐黛也不以为然,于案上铺了纸页,研墨琢磨着新书的题材。这么一琢磨,她倒是想起了以往晋江原创网的网上VIP连载。然后唐黛突然灵光一闪,她又突发奇想了——咱为什么不能搞个VIP连载呢?
唐黛在第二天找监国大人沈裕,请求承包长安公开亭。
公开亭那时候纯粹就是个便民设施,朝廷、百姓和官绅一直在贴钱养着。沈裕听着她愿意出银子承包,自然是一口应下来。
唐黛手上没有多少钱,她嫁到寒府的时候广告站的收益连同裕王和王上送的古玩首饰,一律都留在了浮云小筑,身上的银钱并不多。从刑部大狱出来后更是身无分文,就那么几十两银子还是厚着脸皮找刑远讨的。
故而这次承包公开亭的银子,她是只好欠着了。
沈裕以前掌管着户部,万事都是口说无凭,唐黛立了租金欠条,他倒是立时就吩咐公开亭亭长阎十方,当下便和唐黛签订了租赁合同。
原公开亭配置的守卫、管理员仍旧留用,按规矩,月钱自然也是由她支付的。唐黛左右争取了下,将亭外维护治安的城管也留了下来,沈裕同意替她支付三个月的月钱。
人多好办事,唐黛与原公开亭管理员们协商了一阵,将公开亭划分三大块——新闻、论坛、小说区。
新闻特别辟出来,发布发生在大荥内外的趣事,那时候消息闭塞,这也成了百姓了解时事、趣闻的一个重要消息来源了。
论坛审核比较宽松,一般谁家老爷过大寿、谁家丢了耕牛、谁家婆娘偷汉子等等都可以往上贴。
小说区则分类更精细些,仿着二十一世纪的晋江文学城的版面,分成了——言情、耽美、百合、资料区四个大类别。
公开亭原有写手不少,唐黛迅速将原来较有名气的作者全部签下来。那个时候还没有数字版权和图书版权这类说法,作者们听着连载中就可以有银钱入帐,又不影响出版,觉得有益无害,也就有大部分都签给了长安公开亭。
所有新闻区与论坛都是免费开放的,惟小说区分为免费与收费作品两大类。
那时候没有互联网,自然不可能精确计算单本作品收益,但唐黛也有法子——我全部包月总成吧?
她开始售出长安公开亭的VIP读者卡,卡很便宜,一个月十文钱,相当于十个馒头的价格。
长安公开亭地处三岔路口,几乎汇聚三县人口,占地极广,人流量也是个惊人的数字。何况帝都多贵人,唐黛咬牙一想,干脆又整了个黄金卡和白金卡。
黄金卡包年四百文钱,办卡时可获赠公开亭热销榜第五至十名作者亲笔签名的精装书各一本。白金卡包年六百文钱,可获赠公开亭热销榜前一至十名作者亲笔签名的限量版图书一套。另白金和黄金卡读者均可凭卡受邀参加公开亭的读者见面会、作者签售会等等。
这种把作者当作明星的炒作方法很是起了些效果,到后来公开亭销售得最好的是普通读者卡和白金读者卡,黄金VIP卡反倒是无人问津。
阎亭长很不解地请示唐黛要么把黄金卡撤消得了。唐黛当时背着唐果儿在公开亭转悠,闻言只是微笑:“黄金卡不是用来卖的,是用来衬托白金卡的高贵的,明白么?”
阎亭长不明白,当然唐黛也没打算一定要让他明白,只是公开亭的黄金卡依然摆在管理台的厨窗前,只是无人问津罢了。
这世界就这样,真正有钱的人,不会在乎那两三百文的小钱,他买的就是个身份,颜面。而一般的百姓又会觉得还是普通卡,实惠就挺好的。于是有了不上不下的黄金卡,尴尬是尴尬,但存在总是有它的意义的。
公开亭重新改版,朝中亦有不小的震动,有人私下里算过一笔帐,根据这个月VIP卡的销售情况,公开亭主人总营利怕不下九十万钱。再加上以前免费的东西,现今突然要收费了,反对抗议者再所难免。
正方认为,作者呕心沥血写下这些文字,这是他们的辛苦成果,他们有权力收费。
反方认为,作者写这些文字出来就是给人看的,如今突然要收费了,有负读者对作者的支持。
一时间的众说纷纭,再度将唐黛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她一直没有正面回答过这些问题,新生的事物,总是会受到质疑,而作者用自己的心血成果换收益到底对是不对?
她不打算开辩论赛,或许当有一天连载入V成为一种潮流的时候,也就不会有什么人反对了。
唐黛在公开亭转悠了些时日,公开亭占地虽广,但以往的公告板不甚美观,长久看下去难免疲累。待第一个月的收益到手之后,她将公开亭好好修整了一番,在亭内广植花木,又思谋着将一部分改成回廊状,将一部分公告板嵌在墙上,作成佳作榜。还在回廊上添置了许多石桌石椅,以供游人小歇。
如此一来,公开亭占地面积又扩大了许多,好在那时候人口不似二十一世纪密集,倒也无虞。
唐黛手头有了些闲钱,又兼之大夫说婴儿还是喝母乳最健康,她便也给唐果儿请了个乳母张氏。张氏是长安城本地人,家中作点卖包子、馒头的小营生,起早贪黑所挣也不多。她幼子早夭,兼之唐黛出手也大方,给的月钱不少。她与丈夫一商量,素性便也就放下了生意,在唐黛忙时夫妻二人一并照顾唐果儿。
唐黛在公开亭忙了足足两个月,琐事稍减。
十月初,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唐黛好不容易抽了时间,抱着唐果儿出来逛街。那日的长安城远比平素热闹,道边竟然有城管亲自出马,将小摊什么的能掀的全掀了,能赶走的也全部赶走了。
唐黛拿着个风车傻傻地站着,正打算掏钱呢,摊主推车跑了。
周围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守城官兵,将围观的百姓全部拦到道边,空出干净整洁的长街。唐黛也是个好奇心强烈的,当下也学人家伸长了脖子去望。
这种阵式,莫非是大军击败了潘烈,准备班师回朝了?
人群间一阵骚动,迎亲的仪仗队延绵无边,唐黛首先见到的是乐班,吹着唢呐,放着鞭炮,撒着喜钱,一路锣鼓喧天。乐班之后是寿王的仪仗,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之上,沈裕依然着了紫皂蛟纹的亲王礼服,任人群指指点点。那是一处汇聚了所有目光的焦点。
他时不时也抬眼扫过簇拥在长街两旁的人群,眉头微蹙,神色疏淡,无悲无喜。
十月的长安城,秋风犹带暖意。锣鼓声太过哗闹了,唐果儿不依地哭闹。唐黛只好抱了他回小楼,朱红的门扉掩上,隔却长安繁华。
55风潮
第五十五章:风潮
当晚,寿王府张灯结彩,群臣皆至,齐贺寿王大婚。寿王府门庭若市,车马乘驾挤得水泄不通。
自古官场中人,最是八面玲珑。此些人中也有不少曾反对过裕王监国的,但那时候他手无兵权,比起潘烈的十万精骑,鹿死谁手,尚难见分晓。
而今他迎娶大月氏坎曼尔公主,大荥与大月氏两相夹击,潘烈腹背受敌,定难以持久。他们虽仍成观望之态,却再不敢驳寿王的面子了。于是这番礼就送得特别重,那些祝词也说得格外诚恳。
沈裕也不在意是否政见不合,反正来者是客,便也都请了进来。他宽仁随和,令原本心中忐忑的臣子也都放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吃了这杯喜酒。
已到盏灯时分,寿王府灯火通明,照着府中花木疏枝如若白昼。丝竹弦乐响彻耳边,大红的颜色充斥着安静已久的侯王府邸,带来不甚真实的喜庆。
沈裕站在这片灯火中央,接受众人拜贺。他出身皇族,自幼便习惯了众人的卑躬屈膝,只于这一瞬,突然惊疑这片刻浮华。他怔得一怔遂醒过神来,仍举杯与众同饮。
前方战报频传,潘烈的十万大军虽然勇猛,却实在抵不住两相夹击,十一月中旬,潘烈帐下副将于夜间暗算潘烈,取其首级向朝廷乞降。一颗装在檀盒里的人头为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画上一个圆满句点。
那时候唐果儿四个月,会咿咿喔喔地说些谁也听不懂的话。唐黛勉力经营着公开亭,公开亭在她的扩修改建下,变成了一处休闲之所。
她甚至招蓦了许多小商贩,出售零嘴儿、饭食、茶水之类,除了交纳管理费之外,他们还负责公开亭环境卫生。
那时候的劳动人民远比二十一世纪的人朴实,他们除了做生意,手脚也极为利落,公开亭的卫生状况一直是为众人称道的。
环境逐渐好起来,而收费作品最大的一个问题出现了——质量。
那时候没有单本收益,作者收益大多平均分配,跟吃大锅饭差不多。只有指印数在前两百名的作者按名次可获奖励。
唐黛也很为难,不是每一名作者都能上得了这前两百名啊,于是如何做到公正公平,杜绝作品滥竽充数,也就成了最棘手的问题。
之前唐黛规定但凡收费作品,发稿前务必审核。
公开亭之前的管理员们都还在,他们也会帮着审稿。但是公开亭稿件何其繁杂,若是每篇都需要仔细评定,那得需要多少人手?所以公开亭的编辑一直人手紧缺。
如此一来,唐黛也就得身兼数职,成日里忙得跟个陀螺似的,以至于沈裕几番到访居然都没有瞧见她。
两人再次见面居然是在公开亭,沈裕带了些生意人过来观摩。那时候的公开亭已不再仅仅只是消息站,经常有路人歇脚解乏。以前公开亭因人流量大,摊贩所售之物大多较之其它地方价格偏高,来人一般自带茶水、饮食。唐黛接管后里面小贩一应商品均定价出售,待客周到、童叟无欺,生意竟然也是大好。
沈裕于众星拱月之势从前厅一直转到回廊,其设备之精巧、人气之旺盛,众人一路称赞不绝。
彼时大荥已经公认乃沈裕当家作主,有眼尖的当下便察觉二人关系非比寻常,再联系前些日子二人在长安大街上公开购物的片段,唐黛是裕王什么人,便心知肚明。
几个人在回廊的绿荫里歇了一阵,唐黛自然是酒水点心殷勤招待,不敢马虎的。待到观摩完毕,众人大多先行离去,只剩她与沈裕时,这位裕王爷终是悻悻开口: “你现在是贵人事忙了啊,三天两头影子也不见一个,莫不是有意避着本王?唐果儿你也不管了,尽交给张氏夫妇。你一个女子带着婴儿渡日,竟然还让他们住进来。万一这夫妇二人见财起意,你如何应对啊?”
唐黛不敢驳他,只得讪笑:“小民怎生敢躲着王爷,这不是确实忙嘛。而且料想王爷新婚,也顾不上小民不是?”
她此言一出,裕王却是沉默了一阵,公开亭内唐黛的办公室里,他伸手去触唐黛的脸:“你是怪本王冷落你了?”
唐黛一怔遂反应过来,但她有时候脑子转得也快,这时候如果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是,说不得他又要生气,她只好沉默不语。沈裕轻揽了她,她的脸贴在他胸口,公开亭外人声喧哗,她听不到他的心跳声,只有他的声音在耳畔还算清晰:“娶妻乃本王家事,与你们不会有什么影响。”
话开了头,他又觉得没必要跟她解释什么,就此打住。那些血流成河、那些身不由己,并不是她所了解的世界。唐黛也没有多问,如他所言,那只是他的家事,她想不出来以自己的立场能问些什么。
两个人相拥了半刻,他终于言及正事:“公开亭你打算怎么抽成给本王啊?”
唐黛苦着脸,答得小心翼翼:“这个成本真的是很高,我就赚点我和果儿的生活费,王爷,我给你纯利的百分之五十成么?”
裕王嗤之以鼻:“你想得美。”
唐黛哭丧着脸:“那王爷要抽多少?”
沈裕沉吟了一阵:“唔,反正你只挣你和果儿的生活费,剩下的就全给本王吧!”
“啥?!”唐黛大惊:“王爷,您比《让子弹飞》的姜文还狠呐,人家还只是想站着挣钱,您让我们都跪着,但是您把钱给挣了!!”
“姜文是谁?”沈裕没听太懂,好在他也不想懂:“就这般定了。”
“不要!”唐黛牵了他的袖角,轻唤了声:“王爷!”
这动作极类似于撒娇,他静了一阵,终是伸手抬起她的下巴,俯身吻了过去。这吻来得突然,唐黛仰面往后倒,慌乱中攀住了他的肩,他很满意这姿势,将她靠在桌上,开始去解她腰间的丝绦,唐黛大惊,忙阻了他的手:“王爷!”
他抬眼望定她,声音极低,言语却满含了挑逗之意:“许多时日,你就不曾想本王?”
唐黛讷讷地低声回:“其实也不觉得久。”
裕王竖眉:“你偷汉子了?!”
唐黛大汗,这是什么逻辑:“没有。”
裕王边扒着她的衣服边认定:“你不想本王就是偷汉子了!”
…… !
待得下午,裕王替公开亭亲笔题写了匾额,朝中上下许多大臣均送来大礼,贺公开亭重新改版。唐黛知道他们为什么送礼,沈裕几乎当众挑明了和她的关系,这些礼其实不是送给她,不过是变相送给背后的裕王。
只要沈裕仍是监国,只要沈裕仍在她面前站着,谁在乎唐黛是谁?
唐黛将大臣的贺礼都命人列出了礼单给裕王过目,沈裕也不言语,默许唐黛收下了这些礼物。唐黛素来不是个风雅的人,许多名家书画她都直接转售了。她很暴发户地认为还是手握着真金白银心里踏实。
张氏夫妇将唐黛儿照顾得很是周到,张氏奶水充足,唐果儿倒是长好了些,小胳膊腿儿也开始出现藕节般的肉感。四个月大的奶娃,他的十指开始学着收握,十分可爱地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也开始认生了,除了唐黛和张氏,任谁也不给抱的。
唐黛直到第四个月才真正给他吃辅食,尝试着喂他些肉粥、鱼汤什么的。
这夜,唐黛写新书《妃传》,到后半夜听见院外雨声,她方想起外面还晾着果儿的尿片、衣服,她披了衣服撑了纸伞开门,发觉雨势疏狂,已没有再收衣服的必要了。关门时才惊觉院内屋檐的阴影里站了一个人。
她胆子实在不大,当下就被骇了一大跳:“谁?”
阴影里的人很无奈:“外面下雨,属下在此避雨,打扰主子了。”
听声音却是叶独城,唐黛松了一口气,既而她又不悦:“裕王爷还没有把你们撤回去?我以为我已经不需要再监视了。”
叶独城有些微郝然,也不多言。唐黛行至门前,发现他的湿发贴在额角。初冬的夜已经渗了寒意,她终于还是道了声:“先进来吧,你身上都湿了。”
叶独城略微犹豫了一下,却是婉拒:“不必,谢主子好意。”
唐黛看着他紧贴在身上的衣衫:“进来。”
是命令的语气。
叶独城跟着她进来,她楼里也没有男人的衣物,只得递了汗巾让他先将头发擦干,又点了火盆。张氏夫妇夜间都回自个家里,她住阁楼,将楼下让给叶独城。总得让他把衣服烘干吧?她暗忖。
一觉至天晓,叶独城已经不在房内,唐黛做了早餐,张氏也过来照料唐果儿了,公开亭开馆时间甚早,唐黛须得出去了,临走时她在房里叫了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